一种移液棒的密封结构论文和设计-徐钢宁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液棒的密封结构,移液棒上设置有一移液腔,移液腔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设置有多条密封条,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多条密封条在移液腔周围形成一闭合的密封区域。本实用新型的移液棒的密封结构,通过两个密封区域的隔绝,将移液腔所对应的收集腔和初步检测腔的开口密封隔绝,也就是在未开始移液过程时和第一次移液后,移液腔所对应的收集腔和初步检测腔的两开口均是通过两个密封区域的密封的,使得密封效果更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移液棒的密封结构,移液棒上设置有一移液腔(1),其特征在于:移液腔(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之间设置有多条密封条(4),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3)和多条密封条(4)在移液腔(1)周围形成一闭合的密封区域,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平行,多条密封条(4)沿着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的周向均匀,且将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之间的移液棒表面均匀分成四个相互独立的密封区域,每个密封区域内设置有切制平面(5)。

设计方案

1. 一种移液棒的密封结构,移液棒上设置有一移液腔(1),其特征在于:移液腔(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 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之间设置有多条密封条(4),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3)和多条密封条(4)在移液腔(1)周围形成一闭合的密封区域, 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平行,多条密封条(4)沿着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的周向均匀,且将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之间的移液棒表面均匀分成四个相互独立的密封区域,每个密封区域内设置有切制平面(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液棒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棒为回转体结构,沿着移液棒的圆周上设置有多个切制平面(5),相邻的两切制平面(5)通过过渡段(6)连接,密封条(4)设置在过渡段(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液棒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切制平面(5)下凹形成一移液腔(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液棒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4)为梯形结构,密封条(4)包括底面(41)和顶面(42),底面(41)与过渡段(6)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液棒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41)面积大于顶面(42)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液棒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3)和密封条(4)的高度为0.3-0.7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液棒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棒还设置有挡圈(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液棒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3)和密封条(4)均与移液腔(1)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液棒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移液棒是一种转移液体的工具,从一个腔体中将全部或者部分液体转移至下一个腔体中,在转移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液体的渗漏;l两个腔体之间的密封差,容易造成腔体之间的渗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液棒的密封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移液棒的密封结构,移液棒上设置有一移液腔,移液腔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 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设置有多条密封条,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多条密封条在移液腔周围形成一闭合的密封区域, 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平行,多条密封条沿着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周向均匀,且将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的移液棒表面均匀分成四个相互独立的密封区域,每个密封区域内设置有切制平面。

进一步的,移液棒为回转体结构,沿着移液棒的圆周上设置有多个切制平面,相邻的两切制平面通过过渡段连接,密封条设置在过渡段上。

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所述切制平面下凹形成一移液腔。

进一步的,密封条为梯形结构,密封条包括底面和顶面,底面与过渡段贴合。

进一步的,底面面积大于顶面的面积。

进一步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平行,通过密封条均匀分为四个密封区域。

进一步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密封条的高度为0.3-0.7mm。

进一步的,移液棒还设置有挡圈。

进一步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密封条均与移液腔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移液棒的密封结构,通过两个密封区域的隔绝,将移液腔所对应的收集腔和初步检测腔的开口密封隔绝,也就是在未开始移液过程时和第一次移液后,移液腔所对应的收集腔和初步检测腔的两开口均是通过两个密封区域的密封的,使得密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移液棒和密封圈结合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液棒和密封圈结合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移液棒的密封结构,移液棒上设置有一移液腔1,移液腔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 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之间设置有多条密封条4,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3和多条密封条4在移液腔1周围形成一闭合的密封区域, 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平行,多条密封条4沿着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的周向均匀,且将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之间的移液棒表面均匀分成四个相互独立的密封区域,每个密封区域内设置有切制平面5。本实用新型的移液棒是用于检测杯子的移液棒,检测杯上设置有两个检测腔体,一个是通常为收集腔,另一个通常为初步检测腔,通常是将被需要检测的液体样本放置在收集腔中,再通过在移液通道的移液棒将收集腔的液体样本移动至初步检测腔中初步检测,而收集腔中的液体样本可用于二次检测,而为了保证二次检测的数据准确,要保证收集腔和初步检测腔在完成一次移液后两个腔体的密封性就尤为重要。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3和密封条4在移液腔1周围形成一闭合的密封区域,移液棒为回转体结构,沿着移液棒的圆周上设置有多个切制平面5,相邻的两切制平面5通过过渡段6连接,密封条4设置在过渡段6上。 移液棒的圆周上设置有多个切制平面5,其中一个切制平面5所对应的区域为移液腔1,也就是其中一个切制平面5下凹形成一移液腔1,作为优选的,移液棒上设置有四个切制平面5,其中一个切制平面5下凹形成一个移液腔1,移液腔1的开口要大于收集腔的开口,由于移液腔1的周围设置有闭合的密封区域,当需要检测的液体流入至收集腔中,也会流入至移液腔1中,由于移液腔1的大小是固定的,就能实现定量的转移液体至初步检测腔,接着转动移液棒,通常转动的角度为45度时,将在转动方向上的另一个切制平面5与收集腔的开口对准,此时,移液棒中的液体被密封在移液棒中,即不在收集腔中,也不在初步检测腔,中间的停顿过程是为了使检测人员能够再次确认初步检测腔的检测试纸或者检测试剂是否放置到位,因为液体是被用定量的方式转移至初步检测腔中的,有时候检测的数据会因为检测试剂或者检测样本放置的位置不准确而造成检测数据错误,待确认无误后,将移液腔1的开口对准初步检测腔的开口后,在移液腔1内部的液体会流入初步检测腔中,且此时,沿着移液腔周围的密封区域能使得初步检测腔的开口部分密封,此时,移液棒中的其中一个切制平面5正好对应收集腔的开口,而这个切制平面5周围的密封区域也将收集腔的开口密封,这样就能使得收集腔和初步检测腔能被两个不同的密封区域密封,使得密封效果更好。另外在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3和密封条4能使得移液棒与移液通道产生一定的间隙,而且在密封区域内都是切制平面5,也就保证了移液棒与移液通道的内壁不会摩擦,这样也就减少了移液棒在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使得转动更为省力;作为优选的,密封条4为梯形结构,密封条4包括底面41和顶面42,底面41与过渡段6贴合,底面41面积大于顶面42的面积。

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平行,通过密封条4均匀分为四个密封区域,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3和密封条4的高度为0.3-0.7mm,经过测试所得这样子的高度最为合适,技能起到密封效果,也能保证移液棒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太大的阻力。为了保证移液腔与收集腔和初步检测腔的开口对准;移液棒还设置有挡圈7,就是当移液棒还设置有挡圈7与移液通道上的标记相互吻合视为移液棒安装到位。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设计图

一种移液棒的密封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1649.0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646526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B01L 3/02

专利分类号:B01L3/02

范畴分类:23E;

申请人:杭州赛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杭州赛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海曙路18号2号楼202室

发明人:徐钢宁

第一发明人:徐钢宁

当前权利人:杭州赛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向庆宁

代理机构:33283

代理机构编号: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移液棒的密封结构论文和设计-徐钢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