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曙豪:论《坛经》的“自性自足”思想论文

李曙豪:论《坛经》的“自性自足”思想论文

摘要:《坛经》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佛教经典,它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东汉两大译经家安世高和支谶的思想是《坛经》思想的重要来源。《坛经》在继承、吸收这二者的思想之外,还受到了儒家人性论思想和道家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最终形成了自性自足的禅宗思想。自性是《坛经》立论的本体,自足就是《坛经》的方法论,启发了自唐以降中国心性哲学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是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坛经》自性自足思想是一场思想史上的革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

关键词:《坛经》;自性;自足;文化自觉;文化自足

《坛经》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佛教经典,它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一是它确立了中国化的禅宗佛教思想。“确立”一词是指在此之前,从禅宗一祖达摩到五祖弘忍,尽管付出了诸多努力,禅门也空前兴盛,但并未将禅宗的思想真正确立起来,直到慧能的《坛经》问世,禅宗思想才真正确立无疑。二是《坛经》的思想是革命性的思想。《坛经》对佛教思想的改造在某些方面甚至是颠覆性的,是“教外别传”,所以《坛经》未入大藏经。三是《坛经》问世以后,禅宗成为中国佛教主流,从此“定于一尊”,对中国文化、文学、哲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已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成分。

一、《坛经》思想的产生

东汉末年,有安世高译出佛典三十多部,他把禅法和数法结合起来讲,主张以止观来治痴爱。后有康僧会、释道安等人发扬了安世高的思想。后又有罗什、佛陀跋陀罗翻译了大量经书。达摩东来以后,将禅法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禅宗也就经历了一个由外境到内境,由悟到无的过程。

南禅为六祖所创。六祖发展心性之学,结合大乘佛教各系学说,融会传统儒、道之学,创立了南禅。建立了一个从世界观到宗教解脱论、修行观,都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佛教思想体系。武宗灭法以后,慧能门下因为所倡导的简便法门,同时保持山林佛教的特色,在下层民众中得到了继续发展。到晚唐五代,经江西马祖和湖南石头二系的弘传,南禅逐渐发展为五家七宗,传播范围遍及全国。到宋以后,南禅成为中国禅宗的唯一正宗,在中国思想、文化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拓宽销售的渠道。如今社会已经步入“新媒体时代”,在传统营销的基础上还可以借助互联网,通过微博、微信等途径销售城市文创产品。

南禅以六祖慧能为祖,慧能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坛经》中,南禅作为一种宗教,它以六祖为祖,以《坛经》为经。有祖,有经,因此把它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宗教乃至宗教文化来看待是没有问题的。学术界认为,《坛经》的思想大致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以空融有、空有相摄的教理,这是整个南禅思想体系的哲学基础;二是即心即佛、自在解脱的解脱论;三是识心见性、顿悟成佛的修行观。南禅的禅学思想在般若的色空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以破除各种执著的形式表现出来[1]。

《坛经》这一套心性哲学思想,既秉承了印度佛教般若学派的心性之说,吸收了安世高和支谶的思想,又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论思想,在转移妙用之外,创造出了新的学说。《坛经》被中国人奉为佛经,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显性表现。

二、《坛经》自性自足思想的内涵

既然自性是自足的,《坛经》提出:“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坛经·定慧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口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坛经·定慧品》)。《定慧品》中说,修持的要义是起念,而起念是要念真如之自性,念真如之自性就可以了,而不能执念于眼耳口鼻舌所感受到的东西。这也是说自性能自足。而如果背离了对自性之自足特性的认识,就会起妄念,“由妄念故,盖覆真如”,“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坛经·妙行品》)。刻意追求,反成障碍。

学校为特色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支持资源。对场室和环境做了精心谋划,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在硬件保障方面,学校改建了音乐楼、美术楼、音乐厅和书画院等,添置数码钢琴80台,添置琴房、乐器房50间,建成演播室,改造了画室、书法室、陶艺室共8间,增添了同步多媒体联动教学平台。按照特色学校发展需要,学校组建了美术、舞蹈、音乐教师团队,共18人。学校还聘请了16位高校艺术专家、教育专家作为学校教育发展顾问,聘请了11位校外艺术指导教师。学校还与12所初中建立了生源基地关系。师资保证与专家指导保障了特色课程的实施。

所以《坛经》在《忏悔品》中进行了概括性的论述:“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性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综上,《坛经》所论自性,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个性,而是普遍存在于一切人身上的真如状态。在万物之前已有,是一切人之本有,是宇宙之本有,是无上菩提,是普遍真理。它就在身边,就在万物之中,同时又超脱于万物之外。它就是佛。

由于以自性作为起点,《坛经》的修持观是“若识本心,即本解脱,即是般若三味。般若三味,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坛经·般若品》),所以修持之法的要义即“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坛经·般若品》)。

江苏省“十二五”结转“十三五”的城际铁路项目总共2个,分别为连淮扬镇铁路和徐宿淮盐铁路。其建设里程为621 km,总投资为866亿元,资本金总额为433亿元。根据路省商定比例,江苏省方(包含省级、市县)需投入资本金187亿元。

如果说自性论是《坛经》的本体论,那么,自足就是《坛经》的方法论。自性只有通过自足这个条件,才能使《坛经》在理论上成为一个整体。《坛经·决疑品》云:“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这是说自性是自足的,满足、归依自性自然功德圆满,而借助自性之外的布施供养并不能成就功德。对于自性之自足特性的表述,《坛经》中还有“慈悲即是观音,平直即弥陀”“心平何劳操持,行直何用修禅”等(《坛经·决疑品》),又有“识本心,自见本心,即无差别”(《坛经·定慧品》)。

东汉两大译经家安世高和支谶,其思想是《坛经》思想的重要来源。东汉至魏晋,皆以安世高的“数息学”和支谶的“般若学”为主要佛教思想。安世高是小乘佛教,思想上主张“万法性空”,支谶是大乘佛教,思想上主“万法本无”。《坛经》在继承、吸收这二者的思想之外,还受到了儒家的人性论思想和道家的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最终形成了自性自足的禅宗思想。

所以,修持之法,“心念不起,名为生。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内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坛经·妙行品》)。也就是说,因为本性自足,在禅定方法上,做到内不乱,就可以了。

在思想上,南禅文化在宋以降甚至对儒道文化产生了影响。任继愈认为:“宋代理学(我称之为儒教)兴起,佛道两教的宗教哲学部分已被儒教消化、吸收,隋唐三教鼎立的形势不复存在,表面上佛教好象衰落了,事实上佛教的心性论及其宗教修养方法都被儒教移植过去,成为儒教的核心。儒教学者自称远绍洙泗,并得尧舜禹的心传。我们不能说儒教不受孔孟影响,但是更应指出儒教是经过佛教、特别是禅宗洗礼的孔孟之学,不是汉唐以前的孔孟之学。儒教是接着隋唐佛教、道教的心性之学发展起来的,儒教与佛、道两教不是唱的对台戏,而是连台戏”[4]。陆九渊的“心即理”思想,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罗钦顺的“性为体、知为用”思想,王廷相的“天性之知”思想,等等,都受到过南禅思想的影响。

说到底,乃是“自性自度,是名真度”。自性之所以能自度,是因为自性是自足的。

自性是《坛经》立论的本体。《坛经》的思想无疑是关于心性的思想,也是一种心性哲学。它论述的本体就是自性。“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性,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坛经·自序品》)。神秀只知修持,却不识自性,而慧能因识得自性,高人一筹。因为无上菩提来自自性之识,当然在传授方式上,也就是以心传心,而不论“禅定解脱”了。《坛经·般若品》所言“一切般若者,皆以自性而生”,也说明了《坛经》的论述立足点就是自性。不说自性,无从谈起。那“本来无一物”,自性又算不算物呢?《坛经》说自性,并不是执念于自性,而是认为自性是不生不灭的,主张离境,即离开自性,“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坛经·般若品》)。又主张悟,“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即是佛”,“故万法尽在自性,何不以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坛经·般若品》)。因此在逻辑上,《坛经》的自性是处于因位的,而自性之外的世界是处于果位的。《坛经》主张的心性自足也是一种因位的自足。

松辽流域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我国粮食稳产、增产最具潜力的地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松辽流域总体上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资源丰富,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长期以来东北地区农业灌溉基础薄弱,耕地灌溉率低,农业用水方式较为粗放,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发挥和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坛经》自性自足思想与中国文化自觉自善

(一)《坛经》思想与文化自觉

由于《坛经》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对《坛经》思想的阐释可以说具有无限的可能。仅就其核心思想而言,众说纷纭。总体来说,认为《坛经》的核心思想主要呈现于关于“自性”的见解之中[2-3],即对“自性真佛”的理解和论述。这些理解当然是对的,但却并不是全面的理解。因为这些观点忽略了“《坛经》中的自性何以是真佛”这一逻辑关系。《坛经》的核心思想,不但强调了自性,更强调了自性之自足,就是不须借助于外物而自证成佛、自得圆满的一种真如状态。自性是《坛经》的本体论,而自足是《坛经》的方法论。只有自性还成不了佛,须经过自足这一方法论的匡范,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自性自足才是《坛经》的核心思想。自性自足的思想不但在思想史上可以震耳发聩,而且对当今文化思想建设、未来文化发展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早在公元前六百年至公元前四百年,中国的老子、孔子与西方的圣人释迦摩尼、苏格拉底就创造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思想学说,成为世界文化的高峰。老子、孔子开创了道、儒思想流派,并不逊色于释迦摩尼之于印度佛教。而且老子和孔子关于人性的论述也是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后来,诸子百家,形成了中国的文化盛世,使中国成为文化之邦、礼义之邦。到了魏晋南北朝,印度佛教传入中国,这是历史上外来文化思想对中华文化思想的一次巨大冲击,其余波一直延续到慧能的时代。对于这次文化思想的冲击而言,中华文化从印度佛教中吸取了哪些有益于文化建设的成分呢?

从春秋战国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千年里,儒、道、佛基本上是共存并行,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和佛教学说一样,逐渐被世俗化,衍生为民间的儒教、道教和佛教,而佛教因为更能迎合民间的世俗信仰崇拜,风头在某些方面盖过了儒教和道教。

而慧能终结了这一切。南禅将佛教中国化,《坛经》是中国化的佛经。在唐以后,南禅盛行于中国,成为中国佛教主流。《坛经》融合了儒道思想,不但符合中国人的哲学观,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文化观,启发了自唐以降中国心性哲学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是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

第一,从观察上对色彩进行感知。色彩属于视觉感知的一种,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观察刺激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让学生在观察作品时比较不同作品中的不同色彩,感受色彩的不同变化。比如,在不同作品中分别会有红色、粉色、蓝色、橘色、黑色等色彩,学生在观察这些色彩时,能够通过红色感受到喜庆,通过橘色感受到阳光、温暖,通过粉色感受到幸福,通过蓝色感受到寒冷,通过黑色感受到压抑和痛苦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色彩的魅力。

汤甲真14岁时,得知伯父送儿子到离家10多里的一所小学寄宿读高小。他羡慕极了,再三请求祖父也送他上学。得到同意后,他满心欢喜地在开学过了20多天后入校。“当时是抗日战争初期,我开始接受爱国抗日的思想教育,激起了为抗日救国而读书的极大热情。”他说。

明清以降,南禅思想继续在思想界产生影响。李贽的“童心说”,刘宗周的“离心无性”思想,王夫之的“性体情用”思想,康有为的“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思想,梁启超的“境者心造,惟心为实”思想,熊十力的“求识本心”思想,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南禅思想的影响。慧能南禅思想来自本土,滋养本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自觉。

(二)《坛经》思想与文化创新

《坛经》自性自足思想是一场思想史上的革命。它一反印度佛教,变渐修为顿悟,甚至认为不用出家,在家也是修行。不强调坐禅,不要求读经,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同时也不强调佛教规制。对于此前盛行的印度佛教而言,这其实是一场思想革命。

依照《坛经》的顿悟修持法,修持者更能做到心性的自由。对僧侣信徒的心性、心身都是一种解脱。不需要执着于苦行,只须适时而悟即可,如此方便法门,如此自性自足之说,使得禅宗不但具有更开放的宗教色彩,而且具有很浓的文化色彩。

因此,慧能开创的南禅从根本上讲,它是解脱人心的,具有更为开放的宗教色彩,更为包容的宗教胸怀,更为慈善的宗教情怀。总而言之,慧能的南禅佛教有着一整套中国化、世俗化的宗教内容,有着完全属于中国人自己创造而贡献于世界的佛、佛经、佛寺、佛法、教仪等。这对儒家及整个中国文化都有巨大的影响和借鉴作用[5]。

1.2 临床诊治及保肢方案 所有患者首先判断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重大合并伤。予纠正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在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全身情况稳定后,评估肢体损伤程度,进行保肢手术。一期彻底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尤其是失活的肌肉组织不能姑息,清创时注意保护血管和神经。先恢复骨组织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采用外固定支架和钢板内固定。血管修复是保肢的关键,需要时移植血管。骨骼、神经、血管修复后,予以皮肤软组织覆盖,如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多,行邻近皮肤肌肉转位,优先覆盖血管神经骨骼,残余较大创面予创面封闭负压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二期行植皮或皮瓣修复。

历史的长河浩浩荡荡。文化如同草蛇灰线,虽然沉沉浮浮、若隐若现,总会绵延不断。纵观古今中外,在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文化的自善从来都不可能中断。自善既有自我完善的意思,也有自我更新的意思。中华文明史历经五千年,中华文化在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自我创新,这种自我完善和自我创新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也永远不会停止。

《坛经》自性自足的核心思想对中华文化自我完善和自我创新的启示在于:其一,文化自信非常重要。源于这块土地上产生的文化,有它的特殊性,有它的先进性。我们完全可以在中华文化中创新和发展,从而实现伟大复兴。其二,文化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创新不能走封闭的道路。世界是一个整体,任何民族都不能脱离其他民族而存在,任何文化都不能隔绝于其他文化而发展。要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吸收其有益于中华文化的成分,建设伟大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

参考文献:

[1]李曙豪.南禅文化的源流及其现代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2016(3):80.

[2]潘蒙孩.《坛经》禅学新探[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

[3]金命镐.《坛经》思想及其在后世的演变与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4]任继愈,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2.

[5]谭世宝.慧能开创的佛教革命在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2005(4):5.

OnAltar Sutra’s Thought of“Self-self-sufficiency”

LI Shuhao

(Journal Editorial Office,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 526061,China)

Abstract:Altar Sutrais a Buddhist classic with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ontent.It has a groundbreaking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t thought.The two major translator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Anshi Gao and Zhi Chen,were one of the sources of the altar thought.In addition to inheriting and absorbing the ideas of these two,the altar wa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Confucian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Taoist nihilism,finally forming the Zen thought of self-sufficiency.Self-nature is the noumenon of the altars while self-sufficiency is its methodology,which inspir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hilosophy of the Chinese mind since the Tang Dynasty,and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of Chinese culture and art.It is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n the true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The thought of self-self-sufficiency in altars is a revolu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ought.It has promoted the self-improvement and self-renewal of Chinese culture.

Keywords:Altar Sutra;self;self-sufficiency;cultural awareness;cultural self-su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B9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445(2019)04-0038-04

收稿日期:2019-03-05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地方历史文化项目(GD16DL19)

作者简介:李曙豪(1970-),男,湖南洞口人,肇庆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博士。

(责任编辑:董 娟)

标签:;  ;  ;  ;  ;  ;  ;  ;  ;  ;  ;  

李曙豪:论《坛经》的“自性自足”思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