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银福(四川峨眉山市中医院614200)
【中图分类号】R65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0208-01
【摘要】直肠粘膜内脱垂是引起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我科所治疗便秘患者中近20%存在直肠粘膜内脱垂,既往多采用中药、针灸、硬注[2]、直肠粘膜纵叠缝扎术、PPH手术、开腹悬吊手术等方法处理,多存在不足或疗效不肯定,难以满足临床要求。RPH手术通过消除囊袋、消除脱垂、固定粘膜从而消除粘膜脱垂梗阻引发的便秘、肛门尾骶坠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其多点切除、多点固定粘膜的优势在治疗中、低位直肠粘膜内脱垂方面对现有其他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RPH治疗中、低位直肠粘膜内脱垂
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方法很多,多存在不足或疗效不肯定,难以满足临床要求。我们应用PPH治疗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1方法
1.1病例选择:随机男59例,女65例,年龄15—84岁,病史1—38年,患者有肛门阻塞,大便不尽、不畅或下腹、骶部、腰部、下肢酸胀和沉重感,喜久蹲厕,大便稀、细或大便干结,部分患者日久还表现出肛门潮湿、瘙痒等湿疹症状。排粪造影提示直肠粘膜内脱垂,指检扪及肠腔壅塞,肠壁皱折。肛门镜努挣时见肠壁脱垂呈放射状球形或半球形壅塞肠道。收集病例随机分组,一组按单纯硬注、中药、针灸1及提肛治疗[3]。
1.2主要设备器械:RPH自动套扎器、负压吸引器、10cm一次性肛镜。
1.3RPH原理:运用自动痔疮套扎器套扎脱垂直肠粘膜,在套扎点直肠粘膜坏死去除,同时形成胶原纤维组织固定直肠粘膜于直肠肌层,深浅易于控制。
1.4治疗方法:术前做好肠道准备,洗肠后肠检无特殊。在腰俞麻醉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插入10cm一次性肛镜,消毒直肠下段,将肛镜尽量往上推,让患者努挣显露脱垂直肠黏膜,由上而下分别取12点位10cm、6cm,7点位8cm、4cm,3点位7cm套扎,必要时还可增加套扎。各套扎点不在同一平面,还可加用1:1消痔灵液硬注以增强固定,防止脱圈。术后两周忌辛辣饮食,烟酒及负重,流质三天,输液抗炎一周,肠道内予SASP栓、九华膏及凡士林油纱外敷,盐水坐浴,有合并症者同时处理。
1.5对照组在疗效差时也采用RPH手术。
1.6所有患者治疗后15天、1月、3月、6月、12月随访各一次,观察两组病例在创伤、价格、易操作、修复范围、远期疗效的差别。
1.7疗效标准:1999年中华医学会肛肠外科组山东会议拟定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4]
2主要适应症
2.1有肛门阻塞,大便不尽、不畅或下腹、骶部、腰部、下肢酸胀和沉重感,大便稀、细或大便干结,部分患者日久还表现出肛门潮湿、瘙痒等湿疹症状。
2.2排粪造影和肛门检查明确直肠粘膜内脱垂。
2.3肠镜、传导试验及相关辅查排除肿瘤、溃疡、迟缓便秘、严重的盆底下移征等。
3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3.1熟练掌握肛门、直肠、盆底的局部解剖。
3.2确定脱垂的具体部位。
3.3取点不在同一平面,按“系带”理论多取3、7、11点位纵行柱状。
3.4术前术后保持清洁,减少刺激,抗炎对症,减少污染。
3.5术后两周避免负重及术前的肠道准备也很重要。
4结果
4.1疗效标准:痊愈:症状消失,排粪造影正常,无明显并发症。好转:症状好转,排粪造影改善,有部分并发症。无效:症状及排粪造影无改善,并发症较多。
4.2治疗结果见表:
4.3讨论:结果痊愈43例,有效15例,有4例因合并肠蠕动迟缓,黑肠病变,抑郁症等而效果欠佳。RPH在创伤、价廉、易操作、灵活性,修复范围,疗效确切等方面明显优于硬注、中药、针灸及提肛治疗。较直肠粘膜纵叠缝扎术、PPH手术及开腹悬吊手术,它没有开腹悬吊手术的技术难度和痛苦创伤,没有直肠粘膜纵叠缝扎术的操作不便、脱落不全和范围有限,也没有PPH手术的价格昂贵、吻合口狭窄和大出血。取点不在同一平面,形成“系带”固定,具有多点切除、多点固定粘膜的优势,尤其在农村基层医院有很好的实用性。临床实践证明RPH手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具有微创、安全、操作简便易掌握、出血少、价廉、无明显并发症,最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推广,更具有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张连阳.慢性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大肠肛门修复与重建2008.4.
[2]高大勇.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56例临床观察.四川中医,2006.8.
[3]马树海.直肠脱垂的常用术式选择,大肠肛门修复与重建2008.4.
[4]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中华外科杂志,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