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瑞平
摘要:小升初是孩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总的来说,从小学到初中,孩子至少会发生学习任务加重;自觉性要求更高;人际关系更加广泛;自我意识更加重要的差异。那么,小学和初中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初中;衔接
9月,是学生们升级蜕变的开始,每个人都在为新的开始做最后的准备。孩子要上初中了,新环境、新教师、新同学。扬起稚嫩的脸庞,开始新的征程啦!家长们也许觉得,这一次会与每一个新学年开始一样,孩子新奇一阵后,就会自然地融入初中学习生活。可是,有些家长会慢慢地发现:孩子小学时是班里的小干部,教师的得力助手,成绩也非常好,但上初中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数学竟然只考了30分,孩子很苦恼,情绪也低落了不少;孩子上小学时作文很优秀,总被教师当做范文在班上诵读。到了初中后,别的科目尽管也不错,但是作文水平似乎下降了许多。教师说孩子的作文没有亮点,属于中等水平,谈不上优秀。孩子的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难道仅仅是在小学毕业后的那个暑假所发生的转变,这背后有许多需要家长重视的问题。
每天进步一点点,听起来好像没有冲天的气魄,没有诱人的硕果,没有轰动的声势,可细细想一下,如果能坚持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三年过去后,将会是多大的迈进。
如何提前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包括两点:心理适应和学习适应。从小学升入初中,虽然同样是学习,但面对新课程、新教师、新环境,学生会遭遇一系列的挑战:
1.环境改变了。上初中后,面对新环境,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难免会有不适应,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一起进行调节。2.科目增加了。小学的课程较简单,一般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而到了初中,科目会大量增加,因此孩子会普遍反映学习负担重了。这时候孩子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和自我协调能力。3.知识变难了。初中阶段不仅要求学生学会知识,还要求学生深入了解知识。孩子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往往会感到很不适应。4.教法不同了。对于一个新知识,小学教师往往不厌其烦地讲几遍。而到了中学,知识量大,课时安排紧,教师讲课往往“点到为止”,课下仍需学生做进一步的理解,并做好巩固。另外,小学教师更注重自己主导学生来学习,学生只要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往往就能取得好成绩;但中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所以那些只满足于听课、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往往不再“拔尖”了。5.学校和教师不再实行“保姆式”管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师不再对中学生进行“保姆式”的管理。教师不会在生活中处处提醒学生,而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处理。
所谓万事开头难,初小衔接在学生生涯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笔者认为不外乎有以下几点:
一、顺利过渡,养成良好的习惯
1.学会预习和复习。中学阶段,孩子接触的信息量成倍增加,因此需要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对课堂上的知识才能做到及时消化和吸收。
2.从模仿到理解。中学教师在课堂上着重讲概念,要求学生在掌握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这就要求学生提高自己对问题深入理解的能力。
3.加强自主学习能力。中学提倡主动学习和独立意识。这就需要初中生学会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自己督促自己学习。
4.注重学习方法。有的孩子上课听得很认真,但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总是不理想。面对大量的信息和多门功课,初中生需要更加注重学习方法,掌握知识的关系。
二、预习复习很关键
怎样独立预习,预习哪些内容,每次安排多长时间呢?对于初中生来说,预习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学期预习
在开学前(假期里)或开学初期,抽出一定的时间,通读新教材,对学业科知识体系有概括性地了解,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阶段预习
利用星期六下午或星期日的一定时间,预习下周将要学习的某一章(或一个单元)的知识内容,明确这部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初步建立起本章(或单元)的知识结构,从整体高度掌握知识。
3.课前预习
按教师布置的具体任务,在课余时间每科用5—10分钟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复习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是把握时间和频率。就时间上来说,当天学的东西当天就进行复习,时间拖得越长,遗忘得就越多。就频率来说,对新学的内容当天要复习,过三天需再复习一遍,周末则把本周所内容总体复习一遍。最好进行“循环复习法”,以一个月为周期。此外,还要进行阶段性复习和考试前复习。
三、其他重要习惯
1.专心听讲,做好笔记。学生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跟着教师讲课的思路积极思考、认真领会,力求在课堂上掌握知识,课后独立、高效地完成作业。另外,初中科目较多,课堂信息量较大,这对孩子的课堂笔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孩子需要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做到有重点地记笔记。
刚进入初中时,文文记课堂笔记总是不得要领,没有条理,也不全面。文文妈妈发现之后,开始每天检查文文的笔记,发现不妥的地方让她重新整理,指点她如何记得快、记得好。妈妈告诉文文:课堂上需要和记结合起来,不能只听不记或者只记不听。但记笔记并不是把教师的话一句不差地记下来,可以着重记教师强调的部分,或者在课前预习时有什么地方比较疑惑,但是经过教师讲解明白了,把这些内容记下来。
记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堂听课不能只听不记,但也不能全记、漏记。课堂笔记可以记在课本的空白处,这样记录的内容不易丢失,又方便和课本内容相联系,便于今后复习,也可以运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不同的内容,用小便签本记录要点贴在大笔记本上,这样复习的时候易识别。家长朋友可以像文文妈妈一样,在孩子升入初中以后,在一段时间内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并告诉他基本的方法,让孩子逐步适应初中生活。
2.科学运筹时间。孩子刚上初中,学习内容一下子增多,如果没有计划性,很容易让学习一团糟。家长可以协助孩子制订计划,包括事务计划表和时间计划表。
3.事务计划表。可以让孩子把每天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按轻重缓急分类,比如先做作业是一级重要,看科教节目是二等重要,找同学玩是三等重要。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做事情分清主次的好习惯。
4.时间计划表。合适的时间计划,相当于给自己行为套上了一个“金箍”,想玩儿的时候想想自己的计划,确定这个时间是学习时间还是玩儿的时间。家长协助孩子把一天的时间做个统计,上课占用多长时间,空余时间有多长,可以用来做什么。比如放学后到晚饭后一般有一个小时,可用来完成作业。晚饭后稍事休息就可做习题和有计划的复习。早上用20分钟的时间进行英语或语文方面的朗读。
笔者相信,在家长、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初小衔接一定会非常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