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活动论文_科苑

导读:本文包含了季风活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季风,东亚,夏季,印度,高原,大气,青藏高原。

季风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科苑[1](2019)在《东亚季风与人类活动存在500年周期同步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天,气候变化会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深刻影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人类历史和史前时期,气候变化能否或如何影响人类社会文化、文明发展,近百年来一直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同领域争论的话题。气候变化的最基本特征是它的周期性和事件的不(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9-10-23)

乔梁[2](2019)在《夏季风活动对大气边界层结构的影响及非季风区超厚大气边界层发展的能量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边界层是大气中最靠近地表的对流层底部的大气层区域,地表与大气之间几乎所有的热量、动量、水汽、气溶胶、微量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的交换都是通过陆面过程和大气边界层过程来实现,因此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大气环流的调整都与大气边界层过程的贡献密不可分。在大气边界层特征物理参数中,大气边界层厚度是其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它不仅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而且还强烈影响着云和对流发展及演变过程,同时也是空气质量监测和天气预报中最为重要的物理参数之一,是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初始化十分关键的因素。季风系统既是全球大气环流系统的重要角色,也是全球大气能量和水汽输送的主要机制。按照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可将中国气候区域划分为季风影响区、非季风影响区以及季风影响过渡区。由于各区域受夏季风降水影响程度的不同,导致其陆面特性空间差异明显,大气边界层厚度从西北向东南急剧降低。本文利用分布于季风影响区、季风影响过渡区及非季风影响区的探空站高空观测数据、NASA的MERRA2再分析资料,实现从非季风影响区向季风影响区过渡过程中的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的空间变化对比分析,并对大气边界层厚度对夏季风活动的响应进行探讨,同时对非季风影响区出现的超厚对流大气边界层现象通过大气边界层发展的能量机制进行分析说明。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大气边界层厚度从非季风影响区、季风影响过渡区至季风影响区出现阶梯性大幅降低。非季风影响区出现超厚对流大气边界层,通过季风影响过渡区大气边界层厚度从非季风影响区向季风影响区出现陡峭的递减,当到达季风影响区后,大气边界层厚度达到正常认知的大气边界层厚度。稳定边界层厚度、残余层顶高度和对流边界层厚度按照非季风影响区、季风影响过渡区、季风影响区的顺序依次降低,稳定边界层厚度、残余层顶高度和对流边界层厚度从非季风影响区到季风影响过渡区分别降低了58.3%、28.5%和25.6%,从季风影响过渡区至季风影响区分别降低了41.8%、75.5%和81.8%。(2)夏季风活动对大气边界层厚度的影响十分显着。随着夏季风的爆发,夏季风推进线向西北方向推进,受季风影响的区域大气边界层厚度随之出现降低,而伴随着夏季风的减弱撤退,夏季风推进线向东南方向回退,原先受夏季风控制的区域大气边界层厚度也随之出现了升高。而非季风影响区因不受夏季风的影响,大气边界层厚度在夏季依然以增高为主,在秋季开始降低。(3)季风影响区大气边界层厚度主要受潜热通量的影响,非季风影响区则主要受到夹卷热扩散率和感热通量的影响,而季风影响过渡区则受潜热通量、夹卷热扩散率、感热通量这叁个因素的共同影响,过渡区大气边界层厚度的影响机制更为复杂。夹卷热扩散率与大气边界层厚度的小波交叉分析及相关性在非季风影响区和季风影响过渡区的各时期都表现很好,尤其在非季风影响区效果更为明显。潜热通量对非季风影响区的大气边界层影响很小,仅在盛夏季节(6-7月)出现小部分高能量共振区,且两者相关性很低;而对季风影响区和季风影响过渡区则影响范围较大,在春夏季(4-9月)都存在高能量共振区并保持着较高的相关性。感热通量则对季风影响区影响较小,对非季风影响区和季风影响过渡区影响较大,感热通量在非季风影响区和季风影响过渡区区的春夏季都存在着高能量共振区且相关性较好。(5)残余层夹卷能量是非季风影响区超厚大气边界层形成的关键因素。在非季风影响区深厚的近中性残余层背景在超厚对流边界层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夹卷过程从深厚残余层进入到对流边界层的夹卷能量是对流边界层逐日持续发展的关键能量补充,夹卷能量与地表感热能量之和也正好与超厚对流边界层发展所需要吸收的能量相吻合。在夏季每个连续晴空期,对流边界层与残余层之间会形成逐日循环增长机制。正是这种以地表强感热加热为触发机制的对流边界层与残余层之间的正反馈循环增长过程,才会使干旱地区夏季发展出在其它地区很少见的超厚对流大气边界层结构。(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崔丹阳[3](2019)在《东亚季风期极端降水事件与亚洲夏季风活动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研究指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大气环流及季风活动异常有着密切关系。东亚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活动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季风区季风期(5-9月)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未来变化及其与亚洲夏季风活动具有怎样的关系是一个基本的科学问题(本文与季风相关的内容均指夏季风)。本文利用1986-2015年近30年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东亚季风区季风期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年际变化规律;讨论了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与亚洲夏季风活动的关系;在综合评估29个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模式对东亚季风期极端降水和季风范围模拟能力的基础上,优选模式并进行集合平均,预估了未来(21世纪)东亚季风区季风期极端降水和季风范围的变化特征;分析了东亚季风区夏季风期极端降水变化、季风范围对全球升温的响应。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东亚季风区季风期的极端降水是年总降水的主要部分。1986-2015年,东亚季风区季风期的极端降水量和频次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年际变化较大的区域位于华南及东南亚、长江流域和华北东北地区。东亚季风区各分区季风期的极端降水事件具有显着的年际变化特征,东南亚及华南地区,华北东北地区的极端降水趋于增多,而长江流域的极端降水则趋于减少。(2)东亚季风区极端降水事件是亚洲夏季风的产物。极端降水事件主要发生于亚洲夏季风活动期,季风期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的特征与东亚地区夏季风的南撤和北进相对应;极端降水事件主要发生在亚洲夏季风前沿附近。亚洲夏季风强度和极端降水的相关也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亚洲夏季风偏强时,华中西部7、8月的极端降水量减少,华南地区7月的极端降水量增多。(3)模式能够较好再现东亚季风期极端降水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但仍存在一定偏差,模式对总降水量的模拟效果最好,对极端降水频次有高估。相对于1986-2005年,未来100年内东亚季风期极端降水量将增多,在21世纪后期RCP8.5情景下增加更加显着,其中华南、华中及马来群岛的增多幅度将达40%以上。(4)随着温室气体(典型排放浓度、辐射强迫)的增加,21世纪,东亚季风区季风期极端降水发生时对应的温度也将升高,升温也会引起极端降水的增加。通过对一次强降水个例的模拟,WRF模式较好的再现了这一结论。也即,气温升高会使极端降水增加并使极端降水过程更加集中。全球升温1.5℃和2℃时,相对于1986-2005年,极端降水量增多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东部、长江流域、华东地区及热带地区,其中增多幅度可达40%;中国东部季风期极端降水量将加剧增多,江南地区季风期极端降水频次将显着减少。(5)随着温室气体的排放,东亚季风区范围也会发生变化。相对于1986-2004年,21世纪东亚夏季风范围在RCP2.6,RCP4.5和RCP8.5排放情景下,将分别扩大2.66%,2.58%和3.02%。东亚夏季风区的北边界有较小的向西北扩张的趋势;RCP8.5情景下,季风范围的增大更为显着,且增幅更大。季风区面积扩大的同时也对应着降水中强降水比例的增加。(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丁旋,王铎,巩利,沈涛[4](2018)在《~300ka以来的印度古季风活动记录——来自IODP 353航次两个站位的有孔虫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北印度洋作为印度季风活动的核心区,该区的古季风研究,对于认识季风活动规律,预测未来印度季风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353航次于2014.11-2015.1在孟加拉湾这一印度季风的核心对流区实施了科学钻探。本次研究针对该航次的U1446和U1448两个站位,利用火山灰层和生物事件年龄控制点初步建立了年代地层框架,通过对沉积物样品中的浮游和底栖有孔虫组合特征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了研究区~300ka以来的古季风活动历史。两个站位的有孔虫组合特征都表现出明显的冰期间冰期差异,很可能与印度夏季风强弱变化有关。位于孟加拉湾西部马哈拉迪盆地的U1446站位,冰期时浮游和底栖有孔虫丰度高,而浮游有孔虫高生产力种(Globigerina bulloides,Globigerinita glutinata)则表现为低的百分含量。相反,间冰期时浮游和底栖有孔虫丰度低,但有孔虫的碎壳率、抗溶种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百分含量和有孔虫溶解指标都指示强烈的碳酸盐溶解作用。而浮游有孔虫高生产力种的百分含量却稍高于冰期,同时,指示高生产力和底层水缺氧状况的底栖有孔虫种的百分含量也明显增加。据此推测,间冰期时,强烈的夏季风和降雨从陆地带来大量的富营养的低盐水,导致孟加拉湾西部海区表层水古生产力升高、海水分层明显、强烈的碳酸盐溶解和底层水缺氧环境。与此相反,位于安达曼海的U1448站位,浮游和底栖有孔虫的丰度在间冰期时高于冰期,与高生产力种含量和碎壳率变化一致。指示间冰期时,强烈的夏季风从陆地带来较多的营养物质,导致安达曼海区古生产力升高。但碳酸盐溶解作用较弱,没有影响到该站位的有孔虫组合面貌。(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苏丽欣,廉毅,杨旭,李尚锋,沈柏竹[5](2017)在《2014年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的季内活动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采用美国NCEP/NCAR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和全国160个站逐日降水量资料,按照廉毅曾定义的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的标准,对2014年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的季内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4月第3候(21候),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夏季副热带季风在中南半岛东侧先建立;2014年5月第2候(26候)在我国两广地区全面爆发。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于2014年7月第4候(40候)在东北区建立,7月第5候(41候)撤出东北地区,2014年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在东北区建立与撤退均比常年偏早。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以候为尺度的季内变化,与我国降水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014年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异常偏弱,是导致我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偏少的重要原因。850h Pa和200h Pa扰动流场的越赤道气流对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副高、东北冷涡、东亚阻塞的位置和强度为2014年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的活动异常提供环流背景。(本文来源于《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 副热带季风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论文集》期刊2017-09-27)

焦铂洋[6](2017)在《太阳活动对青藏高原臭氧及东亚季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用欧洲中心1979年~2015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海平面气压、纬向风速、位势高度以及臭氧总量和臭氧混合比资料),通过滑动平均、M-K突变检测、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分析青藏高原臭氧的时空变化和不同东亚季风指数之间的异同;利用2005年~2015年夏季(JJA)微波临边探测器(MLS)逐日臭氧观测资料、2001年~2015年全大气气候通用模式(WACCM3)的臭氧总量和CC13F、CC12F2等输出资料,通过T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高原臭氧的纬向偏差以及可能影响臭氧总量和低值区的原因。运用太阳数据分析中心提供的1979年~2015年的逐年太阳黑子数,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与合成分析探究太阳活动、青藏高原臭氧、东亚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臭氧逐年回升,但未回到1979年的水平;年平均异常中心都集中在20hpa~50hpa附近;对流层中下层混合比与时间呈显着负相关;春季高原臭氧随时间显着减少但总量最多,秋季总量最少;夏季高原有臭氧低值区存在且有昼夜不对称性,并且光化学作用可能是形成低值区的一个原因;郭其蕴定义的东亚夏季风指数以及晏红明定义的综合类东亚冬季风指数在本文中更具代表性;通过周期信号对比,发现不同区间,青藏高原臭氧、东亚季风相位关系不同;1979年~1990年(1996年~2015年)的太阳活动相对强年,太平洋北部海平面气压升高(降低)比东亚大陆明显,大陆冷高压偏低(高),东亚冬季风较弱(强),说明太阳活动影响东亚冬季风变化。2006年~2015年的高原臭氧相对强年,乌拉尔山上空和亚洲东部低槽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度负异常,东亚夏季风偏弱,说明青藏高原臭氧影响东亚夏季风变化。(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7-05-01)

崔猛[7](2017)在《中晚全新世Godavari(戈达瓦里)流域植被和物源对印度季风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Godavari(戈达瓦里)流域的母岩和植被具有强烈的分带性,即上游为富铁磁性矿物的德干玄武岩和热带半干旱气候下的C4植被,中下游为贫铁磁性矿物的酸性火成岩、变质岩以及热带湿润气候下的C3植被。由于C/N和δ13C可以有效推断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环境磁学参数对特征磁性矿物十分敏感,如XARm和HIRM可以分别指示玄武岩侵蚀风化产出的单畴亚铁磁性矿物和干热气候下风化易产生的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因此本研究利用这两种手段,对Godavari叁角洲全新世钻孔CY沉积物进行有机碳来源和物源变化研究,结合AMS 14C测年结果、全新世印度季风记录以及古人类活动资料,反演中晚全新世Godavari流域C3/C4植被演替及水土流失过程,识别印度古季风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植被演替、植被覆盖情况和土壤侵蚀的影响,将植被演替、水土流失和气候变化、人类社会发展有机联系,重建中晚全新世印度中部古环境和人地关系的演变,为研究现代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提供了背景资料,有助于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根据钻孔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和磁性参数、磁性矿物的变化特征,将沉积记录及有机碳和物源产出分为6个阶段:1)6.0 cal.ka BP之前,δ13C偏负,有机质主要由C3植物贡献;χARM等磁性参数较高,χARM/χIf和χARm/SIRM为全孔最高,反映沉积物的磁性矿物由细晶粒的亚铁磁性矿物主导,说明德干高原玄武岩物源贡献较多;2)6.0-4.9cal.kaBP,δ13C仍然偏负,反映有机质主要由C3植物贡献;χARM等磁性参数显着减小并达到全孔最低,反映磁性矿物绝对含量的下降,说明德干高原物源输入明显下降;3)4.9-3.2cal.kaBP,δ13C偏正,C4植被对沉积物有机碳的贡献增多;χARm等磁性参数重新增大,说明德干高原玄武岩物源再次增加。另外,该阶段4.6cal.ka BP和4.0cal.ka BP分别发生两次δ13C快速偏负、磁性参数快速下降事件,反映C3植被的恢复和玄武岩物源的减少;4)3.2-3.1 cal.kaBP,δ13C再次显着偏正,反映了 C4植物对叁角洲有机质输入的再次增大;XARM等磁性参数明显增高,说明德干高原玄武岩物源的再次增强;5)~3.1-2.1 cal.ka BP,δ13C仍偏正,但TOC和TN显着下降,说明叁角洲沉积的有机碳仍然主要由C4植物贡献,但植被覆盖率降低,导致有机质输入显着减少;χARM等磁性参数达到全孔最高值,说明该时期德干高原风化侵蚀程度达到最盛期。其中,3.1-2.8 cal.ka BP 和 2.1 cal.ka BP 发生 δ13C 快速偏负、TOC 下降、磁性参数快速上升事件,说明在C3植被增加的同时,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侵蚀增强;6)2.1-1.3cal.kaBP,δ13C持续偏正,TOC和TN处于较低水平,χARm等磁性参数继续维持高值,反映C4植被对有机质的贡献继续增大、德干高原水土流失保持高值。上述有机碳组成和物源的变化,反映印度季风和古人类活动变化对Godavari流域古环境演变的作用。6000年前德干高原物源的减少,推测应该是印度季风衰退导致德干高原降水减少所致;自~4.9 cal.kaBP开始C4植物对叁角洲有机碳贡献的增加,也反映了季风衰退导致流域的干旱化。但是,此时德干高原的物源重新增加,而且自3.2 cal.kaBP更进一步大幅增加,与自然条件下季风衰退导致高原泥沙产出减少相矛盾,因此本研究推测与高原古人类活动有关。考古发现显示德干高原自大约5000年前开始出现新石器文明,大约3200年前进入铜石并用时代,遗址数量大幅增加,与磁性参数记录的德干高原水土侵蚀变化过程吻合。本研究还显示,德干高原新石器文明与铜石并用时期人地关系显着不同。新石器时期,在4.6 cal.kaBP和4.0cal.kaBP季风恢复降水增多,C3植物快速恢复,水土流失减弱,反映此时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铜石并用时期,~3.1-2.8 cal.kaBP及2.1 cal.kaBP,虽然季风恢复,C3植被增多,但是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增强,反映此时适宜的气候促进了古人类活动,显示随着人口增加、生产力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增强。另外,根据本研究的钻孔沉积物δ13C指标出现的阶梯式突变现象,推测中全新世以来C4植物贡献的增多,不仅是季风衰退的作用,可能也与人类活动导致的德干高原物源贡献增多有关。(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曾钰婵,范广洲,赖欣,华维,张永莉[8](2016)在《青藏高原季风活动与大气热源/汇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48-2013年NCEP/NCAR逐日和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大气冷热源转换日期与高原季风爆发日期及二者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近66年来高原<Q1>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热汇最强在1月,热源最强在7月;高原由热汇转变为热源的日期大致在15候,而热源转变为热汇则大致在58候;高原热力作用与高原夏季风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即当大气热源强(弱)时,高原夏季风强(弱);热源强(弱)年高原主体气流辐合较强(弱),而高原四周辐散较强(弱);高原主体与四周大气热力差异也呈明显的季节转变,7月高原主体与其四周大气的热力差和高原季风呈正相关,即当高原主体热源较四周大气强(弱)时,高原夏季风就越强(弱)。(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6年05期)

苏丽欣,杨旭,李尚锋,廉毅[9](2016)在《2014年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的季内活动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采用美国NCEP/NCAR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和全国160个站逐日降水量资料,按照廉毅曾定义的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的标准,对2014年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的季内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4月第3候(21候),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夏季副热带季风在中南半岛东侧先建立;2014年5月第2候(26候)在我国两广地区全面爆发。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于2014年7月第4候(40候)在东北区建立,7月第5候(41候)撤出东北地区,2014年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在东北区建立与撤退均比常年偏早。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以候为尺度的季内变化,与我国降水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014年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异常偏弱,是导致我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偏少的重要原因。850h Pa和200h Pa扰动流场的越赤道气流对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副高、东北冷涡、东亚阻塞的位置和强度为2014年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的活动异常提供了环流背景。(本文来源于《气象灾害防御》期刊2016年03期)

黄荣辉,皇甫静亮,刘永,冯涛,武亮[10](2016)在《西太平洋暖池对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和台风活动影响过程及其机理的最近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回顾和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西太平洋暖池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和台风(TCs)活动影响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文中首先简单回顾了近年来关于西太平洋暖池热状态和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变化特征及其对与TCs活动有关的南海夏季风爆发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年际变异的影响过程和机理的研究;然后,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近年来关于西太平洋暖池热状态通过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影响TCs活动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影响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此外,文中还指出了关于西太平洋暖池对西北太平洋上空季风槽和TCs活动变异的热力和动力作用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季风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气边界层是大气中最靠近地表的对流层底部的大气层区域,地表与大气之间几乎所有的热量、动量、水汽、气溶胶、微量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的交换都是通过陆面过程和大气边界层过程来实现,因此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大气环流的调整都与大气边界层过程的贡献密不可分。在大气边界层特征物理参数中,大气边界层厚度是其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它不仅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而且还强烈影响着云和对流发展及演变过程,同时也是空气质量监测和天气预报中最为重要的物理参数之一,是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初始化十分关键的因素。季风系统既是全球大气环流系统的重要角色,也是全球大气能量和水汽输送的主要机制。按照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可将中国气候区域划分为季风影响区、非季风影响区以及季风影响过渡区。由于各区域受夏季风降水影响程度的不同,导致其陆面特性空间差异明显,大气边界层厚度从西北向东南急剧降低。本文利用分布于季风影响区、季风影响过渡区及非季风影响区的探空站高空观测数据、NASA的MERRA2再分析资料,实现从非季风影响区向季风影响区过渡过程中的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的空间变化对比分析,并对大气边界层厚度对夏季风活动的响应进行探讨,同时对非季风影响区出现的超厚对流大气边界层现象通过大气边界层发展的能量机制进行分析说明。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大气边界层厚度从非季风影响区、季风影响过渡区至季风影响区出现阶梯性大幅降低。非季风影响区出现超厚对流大气边界层,通过季风影响过渡区大气边界层厚度从非季风影响区向季风影响区出现陡峭的递减,当到达季风影响区后,大气边界层厚度达到正常认知的大气边界层厚度。稳定边界层厚度、残余层顶高度和对流边界层厚度按照非季风影响区、季风影响过渡区、季风影响区的顺序依次降低,稳定边界层厚度、残余层顶高度和对流边界层厚度从非季风影响区到季风影响过渡区分别降低了58.3%、28.5%和25.6%,从季风影响过渡区至季风影响区分别降低了41.8%、75.5%和81.8%。(2)夏季风活动对大气边界层厚度的影响十分显着。随着夏季风的爆发,夏季风推进线向西北方向推进,受季风影响的区域大气边界层厚度随之出现降低,而伴随着夏季风的减弱撤退,夏季风推进线向东南方向回退,原先受夏季风控制的区域大气边界层厚度也随之出现了升高。而非季风影响区因不受夏季风的影响,大气边界层厚度在夏季依然以增高为主,在秋季开始降低。(3)季风影响区大气边界层厚度主要受潜热通量的影响,非季风影响区则主要受到夹卷热扩散率和感热通量的影响,而季风影响过渡区则受潜热通量、夹卷热扩散率、感热通量这叁个因素的共同影响,过渡区大气边界层厚度的影响机制更为复杂。夹卷热扩散率与大气边界层厚度的小波交叉分析及相关性在非季风影响区和季风影响过渡区的各时期都表现很好,尤其在非季风影响区效果更为明显。潜热通量对非季风影响区的大气边界层影响很小,仅在盛夏季节(6-7月)出现小部分高能量共振区,且两者相关性很低;而对季风影响区和季风影响过渡区则影响范围较大,在春夏季(4-9月)都存在高能量共振区并保持着较高的相关性。感热通量则对季风影响区影响较小,对非季风影响区和季风影响过渡区影响较大,感热通量在非季风影响区和季风影响过渡区区的春夏季都存在着高能量共振区且相关性较好。(5)残余层夹卷能量是非季风影响区超厚大气边界层形成的关键因素。在非季风影响区深厚的近中性残余层背景在超厚对流边界层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夹卷过程从深厚残余层进入到对流边界层的夹卷能量是对流边界层逐日持续发展的关键能量补充,夹卷能量与地表感热能量之和也正好与超厚对流边界层发展所需要吸收的能量相吻合。在夏季每个连续晴空期,对流边界层与残余层之间会形成逐日循环增长机制。正是这种以地表强感热加热为触发机制的对流边界层与残余层之间的正反馈循环增长过程,才会使干旱地区夏季发展出在其它地区很少见的超厚对流大气边界层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季风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1].科苑.东亚季风与人类活动存在500年周期同步变化[N].北京日报.2019

[2].乔梁.夏季风活动对大气边界层结构的影响及非季风区超厚大气边界层发展的能量机制分析[D].兰州大学.2019

[3].崔丹阳.东亚季风期极端降水事件与亚洲夏季风活动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9

[4].丁旋,王铎,巩利,沈涛.~300ka以来的印度古季风活动记录——来自IODP353航次两个站位的有孔虫证据[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5].苏丽欣,廉毅,杨旭,李尚锋,沈柏竹.2014年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的季内活动特征分析[C].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副热带季风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论文集.2017

[6].焦铂洋.太阳活动对青藏高原臭氧及东亚季风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

[7].崔猛.中晚全新世Godavari(戈达瓦里)流域植被和物源对印度季风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7

[8].曾钰婵,范广洲,赖欣,华维,张永莉.青藏高原季风活动与大气热源/汇的关系[J].高原气象.2016

[9].苏丽欣,杨旭,李尚锋,廉毅.2014年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的季内活动特征分析[J].气象灾害防御.2016

[10].黄荣辉,皇甫静亮,刘永,冯涛,武亮.西太平洋暖池对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和台风活动影响过程及其机理的最近研究进展[J].大气科学.2016

论文知识图

夏季(左)和冬季(右)的850hPa(上)...-1现代孟加拉湾印度季风活动图(...研究区域季风活动及采样剖面所...片拔近4300m。该区域属季风活动区...夏季(6~8月)降水与同期季风指数的相关百...现代印尼海区八月表层洋流活动示意和...

标签:;  ;  ;  ;  ;  ;  ;  

季风活动论文_科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