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扭剪试验论文_韩丽君,刘保健,冀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循环扭剪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力,砂土,动力学,应变,孔隙,塑性,黏土。

循环扭剪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韩丽君,刘保健,冀慧[1](2019)在《应力和应变控制下饱和砂土循环扭剪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些动荷加载为应变控制的工程问题,如大型工业振动机械的工作平台基础,为研究其动力学性质,利用空心圆柱扭剪仪,分别采用应力和应变控制两种加荷方式,对处于复杂初始应力状态,即不同中主应力系数下的饱和福建标准砂进行小应变循环扭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加荷方式对土的骨干曲线和剪切模量没有影响;同剪应变幅值时,应变控制下土的阻尼比较应力控制略大;两种控制方式下,试样振动过程中的轴向变形均随着中主应力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可见,加荷方式对土的动力特性影响甚微,针对动应变控制的工程问题,在设备有限时可采用应力控制试验模拟代替。(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顾晓强,杨峻,黄茂松,高广运[2](2016)在《砂土剪切模量测定的弯曲元、共振柱和循环扭剪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弯曲元、共振柱和循环扭剪试验联合测定了不同围压和密实度条件下干砂的小应变剪切模量,研究了弯曲元试验中输出信号的特性和各种信号分析方法确定剪切波传播时间的可靠性,并对比了不同试验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共振柱试验时,需要考虑系统刚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特别当试样刚度较大时。弯曲元输出信号中最先到达的是近场效应,其初始极化方向跟剪切波相反。近场效应随着输入频率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减小,但不会消失。实际试验中建议输入频率不断增加,直至输出信号比较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剪切初达波的振幅可能远小于后续振动,因此容易造成初达波的误判。时域初达波法能比较可靠准确地确定剪切波的传播时间,波峰法、交互相关法和交互功率法结果均随输入频率有较大波动,不能可靠地确定剪切波的传播时间。对比试验表明,弯曲元、共振柱和循环扭剪试验确定小应变剪切模量对细砂和粗砂均吻合良好,初步表明砂土粒径对不同试验方法结果的一致性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钱建固,王永刚,张甲峰,黄茂松[3](2013)在《交通动载下饱和软黏土累计变形的不排水循环扭剪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饱和软土地基上长期往复交通动载将诱发显着的路基运营沉降。交通移动荷载下场地应力路径下呈现心形旋转路径,然而现有路基长期运营沉降分析是建立在循环叁轴试验基础上,忽略交通移动荷载下地基土单元主应力轴的旋转效应。利用动态空心圆柱扭剪仪模拟心形循环加载路径,并在动态空心圆柱仪上模拟了传统的循环叁轴加载路径。对饱和软黏土开展试验研究,对比观察一系列心形循环加载和叁轴循环的不排水累计变形行为。试验研究发现,心形循环加载将诱发更大的累计轴向应变和累计孔压,伴随着初始动应力比的增加,二者差异性更为明显。循环加载过程有效动应力比随着循环次数而增大,循环增量破坏时对应的有效动应力比近似为常数。大数目循环加载下,传统塑性安定行为可渐变为循环塑性蠕变状态。(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10期)

李驰,王建华[4](2008)在《饱和软黏土动力学特性循环扭剪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饱和软黏土的循环扭剪试验研究为基础,阐明不固结不排水条件下饱和软黏土的动力学特性。在循环扭剪和循环叁轴两种不同试验应力状态下,通过研究不同围压和不同静、动应力组合下饱和软黏土的应力等效破坏关系和应变等效破坏关系,提出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的循环破坏同样遵循Mises屈服准则,且在Mises屈服准则下,饱和软黏土的循环强度趋于不变量。循环破坏的过程可以等效为一种拟静力弹塑性循环蠕变,建立了饱和软黏土循环累积变形随静荷载、循环荷载以及循环破坏振次之间的关系式。上述结论分别从应力和变形两个方面阐述饱和软黏土的动力学特性,与试验应力状态和围压无关,可以推广到一般应力状态下。(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08年02期)

丰土根,刘汉龙,相树珍,周云东,高玉峰[5](2005)在《不同围压下饱和砂土不排水循环扭剪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河海大学与日本圆井株式会社共同研制的一种新型的多功能静动叁轴仪进行了不排水循环扭剪试验。通过对空心圆柱体试样的动力扭剪不排水试验研究了相同相对密度在不同固结围压下的动力不排水响应。试验初步研究了通过用初始有效平均正应力归一化的有效应力路径,归一化有效应力路径有很好的一致性。如果保持相同的剪应力比,由初始有效平均正应力归一化的有效应力路径不受初始有效平均正应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05年S1期)

牛建新,汪闻绍[6](1994)在《循环扭剪试验中饱和砂土的某些动力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国内研制的首台循环扭剪二轴仪研究了饱和砂(Dr>50%)的动强度和液化的特性,围绕着模拟现场地震时土体的应力条件,系统地进行了等压无预剪固结,等压有预剪固结和偏压无预剪团结的不排水循环扭剪试验,并将扭剪试验与一些相应动叁轴试验结果作了比较,根据循环扭剪的试验结果,文中给出了一个孔压增长的概化模式(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1994年05期)

循环扭剪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弯曲元、共振柱和循环扭剪试验联合测定了不同围压和密实度条件下干砂的小应变剪切模量,研究了弯曲元试验中输出信号的特性和各种信号分析方法确定剪切波传播时间的可靠性,并对比了不同试验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共振柱试验时,需要考虑系统刚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特别当试样刚度较大时。弯曲元输出信号中最先到达的是近场效应,其初始极化方向跟剪切波相反。近场效应随着输入频率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减小,但不会消失。实际试验中建议输入频率不断增加,直至输出信号比较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剪切初达波的振幅可能远小于后续振动,因此容易造成初达波的误判。时域初达波法能比较可靠准确地确定剪切波的传播时间,波峰法、交互相关法和交互功率法结果均随输入频率有较大波动,不能可靠地确定剪切波的传播时间。对比试验表明,弯曲元、共振柱和循环扭剪试验确定小应变剪切模量对细砂和粗砂均吻合良好,初步表明砂土粒径对不同试验方法结果的一致性没有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循环扭剪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韩丽君,刘保健,冀慧.应力和应变控制下饱和砂土循环扭剪试验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2].顾晓强,杨峻,黄茂松,高广运.砂土剪切模量测定的弯曲元、共振柱和循环扭剪试验[J].岩土工程学报.2016

[3].钱建固,王永刚,张甲峰,黄茂松.交通动载下饱和软黏土累计变形的不排水循环扭剪试验[J].岩土工程学报.2013

[4].李驰,王建华.饱和软黏土动力学特性循环扭剪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8

[5].丰土根,刘汉龙,相树珍,周云东,高玉峰.不同围压下饱和砂土不排水循环扭剪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5

[6].牛建新,汪闻绍.循环扭剪试验中饱和砂土的某些动力特性[J].水利学报.1994

论文知识图

非均等固结条件下循环扭剪试验实...11 不排水循环扭剪试验模拟(D9 不排水循环扭剪试验模拟(D循环扭剪试验的循环荷载模式循环扭剪试验中轴向应变的变化均等固结与非均等固结条件下循环

标签:;  ;  ;  ;  ;  ;  ;  

循环扭剪试验论文_韩丽君,刘保健,冀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