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不同原发部位结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效果

探究不同原发部位结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效果

中国人民武装警部队湖南省总队医院外一科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目的:对不同原发部位结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我院2002年1月-2013年10月接收的65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患者的发病部位,将其分为左侧结肠癌组32例与右侧结肠癌组33例,对两组患者病理学特征、转移情况、患者一年内和五年内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左侧结肠癌组症状主要以大便习惯变化为主,右侧结肠癌组主要以腹胀腹痛为主,而后为大便习惯改变,P<0.05;两组的病理类型与肿瘤形态皆差异明显,P<0.05;右侧结肠癌组的肝脏转移(48.48%)与淋巴转移(39.39%)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左侧结肠癌组(18.75%,12.30%),P<0.05;左侧结肠癌组与右侧结肠癌组1年生存率相比差距较小P>0.05;左侧结肠癌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右侧结肠癌组,P<0.05结论:结肠癌的发病位置不同,其主要的临床特征、肿瘤直径、病理类型、肿瘤形态、转移途径皆有不同,出现在右侧的结肠癌更容易恶化,与左侧的结肠癌相比,预后也更差,患者的生存率较低。

关键词:不同原发部位;结肠癌;病理特征;预后效果

由于遗传、肠道息肉或是其他环境因素等促使结肠粘膜上皮发生严重的恶性病变,被称作结肠癌,其有着较高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是在消化道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发病部位的不同来区分,一般分为左侧结肠癌与右侧结肠癌,还有称为远端结肠癌与近端结肠癌。有研究报道称,左、右两侧结肠癌的发生情况出现了变化,结肠癌的发病部位逐渐从左侧推移到了右侧,右侧结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女性患者的转变尤为明显[1-2]。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02年1月-2013年10月接收的65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目标,通过对患者分组,比较两组的病理学特征、转移情况、患者一年内和五年内生存率等,对不同原发部位结肠癌的临床病例特征与预后效果进行研究探讨。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2年1月-2013年10月接收的65例结肠癌患者为本次研究目标,根据患者发病部位的区别,将其分为左侧结肠癌组32例与右侧结肠癌组33例,其中,左侧结肠癌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7例,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87岁,平均年龄(58.33±6.84)岁,仅化疗10例,原发病灶切除加化疗22例;右侧结肠癌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9例,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89岁,平均年龄(60.53±6.76)岁,仅化疗15例,原发病灶切除加化疗18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病变原发于结肠,且经肠镜和病理学诊断确诊为结肠癌;②患者在加入研究前并没有进行过其他治疗;③患者并没有合并其他严重性疾病,④愿意配合治疗的患者[3]。

排除标准:①患者属于多部位原发结肠癌;②患者患有其他恶性肿瘤或有过恶性肿瘤史;③并非初诊患者,接受过其他治疗;④不愿意配合治疗的患者。

1.2方法

(1)左侧结肠癌与右侧结肠癌的划分标准:脾曲为分界线,三分之二的盲肠、结肠肝曲、升结肠以及横结肠近侧划分为右侧结肠,剩余的横结肠的远侧、降结肠、乙状结肠划分为左侧结肠。(2)检查确诊:根据李琪,陈真婧,俞明明等《不同部位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中的诊断指标,将患者病情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4]。(3)治疗:对仅行化疗患者使用去氧氟尿苷胶囊(生产厂家: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家准字H20050713),肾功能障碍或有心脏疾病的患者不可使用。对行手术患者进行根治性手术,正确选择切口,切口可在腹直肌或腹正中,探查肿瘤浸润深度以及转移情况,必要时要扩大探查范围,术中注意无瘤操作[5-6]。(4)随访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以及上门随访,每半年进行一次,截止至2013年10月,共随访约22次。

1.3观察指标

(1)观察并对比两组不同部位结肠癌病理学特征,临床症状有腹胀腹痛、肠梗阻、贫血、大便习惯变化等;肿瘤直径分为5厘米以上与5厘米以下;病理类型分为粘液性、非粘液性、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等;肿瘤形态主要包括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等。(2)比较两组转移情况,其中包括肝脏转移、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肺部转移等。(3)通过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一年生存率与五年生存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SPSS25.0版本进行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两组不同部位结肠癌病理学特征;肝脏转移、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肺部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与5年生存率皆用(n/%)表示,用x2完成检测,P<0.05。

2.结果

2.1两组不同部位结肠癌病理学特征比较

左侧结肠癌组症状主要以大便习惯变化为主,右侧结肠癌组主要以腹胀腹痛为主,而后为大便习惯改变,P<0.05;两组的病理类型与肿瘤形态皆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转移情况

右侧结肠癌组的肝脏转移(48.48%)与淋巴转移(39.39%)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左侧结肠癌组(18.75%,12.30%),P<0.05,见表2。

2.3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

左侧结肠癌组与右侧结肠癌组1年生存率相比差距较小P>0.05;左侧结肠癌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右侧结肠癌组,P<0.05,见表3。

3.讨论

结肠癌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胃肠道肿瘤的发生率排名中排至第三位,当前,结肠癌主要分为左右结肠癌,其发生因素较多,过程较为复杂,一般主要受到性别、年龄、种族、生活习惯、饮食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像遗传基因、染色体等遗传因素对结肠癌的发生也有所影响,结肠癌死亡率较高,在发病时也会对患者造成身体的不适,给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结肠癌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患者常因忽视这些小问题而拖延诊治,导致肿瘤恶化,出现血便、溃烂、便频等症状,而有些因慢性肠道炎而出现食欲减退、长期腹痛、贫血等症状,医生要及时考虑患者结肠癌的可能,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7-8]。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结肠癌患者多为癌症中分化,说明患者大多是在较晚的时间接受诊疗,左侧结肠癌组症状主要以大便习惯变化为主,右侧结肠癌组主要以腹胀腹痛为主,而后为大便习惯改变,P<0.05,说明左、右两侧结肠癌的临床症状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以腹胀腹痛、大便习惯、贫血、肠梗阻等方面的改变为主,可能是由于左、右两侧的结肠形态不同,特点不一,生理功能不一样等造成的;两组的病理类型与肿瘤形态皆差异明显,P<0.05,左侧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直径小于5厘米的居多,可能与其生理解剖结构有关;右侧结肠癌组的肝脏转移(48.48%)与淋巴转移(39.39%)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左侧结肠癌组(18.75%,12.30%),P<0.05;可能是由于肠系膜下动脉为左侧结肠的供血,而后血液回流肠系膜下静脉,而上静脉侧支吻合比下静脉要多;肠系膜上动脉主要为右侧结肠供血,而后血液回流至门静脉,在小肠与上静脉、胃血液回流吻合、淋巴管吻合均较丰富;左侧结肠癌组与右侧结肠癌组1年生存率相比差距较小P>0.05;左侧结肠癌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右侧结肠癌组,P<0.05,证明左侧结肠癌患者的预后要好于右侧结肠癌患者。

综上所述,结肠癌的发病位置不同,其主要的临床特征、肿瘤直径、病理类型、肿瘤形态、转移途径皆有不同,出现在右侧的结肠癌更容易恶化,与左侧的结肠癌相比,预后也更差,患者的生存率较低。

【参考文献】:

[1]邓加强,周珲堃,钱奇锋等.不同部位结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对比分析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9,40(01):20-22.

[2]徐洪丽,胡俊杰,徐慧婷等.不同原发部位结肠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2018,45(09):672-675.

[3]程健.不同部位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4):28-29.

[4]李琪,陈真婧,俞明明等.不同部位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浙江医学,2018,40(13):1438-1442.

[5]周广英.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03):227-231.

[6]叶德敬.不同部位结直肠癌临床特点及MLH1、MSH2、MSH6、PMS2表达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7.

[7]张清,黄润生,崔磊等.不同部位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状况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19):85-88.

[8]李昕雨,屈怡帆,李娟等.不同发病部位结肠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6,37(11):1142-1144+1196.

标签:;  ;  ;  

探究不同原发部位结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