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居住行为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居住分异,居民健康,身体活动
居住行为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智轩,胡宏[1](2019)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城市居住分异对居民健康活动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国内外大量研究探讨了居住环境与健康关系,但较少将城市地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结合,从理性行为角度分析居住环境对居民身体活动的影响机制。论文引入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框架,以中国居住空间分异的特殊性为切入点,以南京为实证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解析居民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对居民身体活动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传统社区、单位社区、保障房社区、城中村和商品房小区的居民社会经济特征和健康活动存在明显差异。影响居民健身意向和健身活动的最重要因素为知觉健身行为控制强度感知。消减居民健身的主观限制,包括为其提供健身设备、公共健身资源和对健身进行补贴,可提升其健身活动水平。研究结果可为通过改善建成环境进行健康行为的主动干预提供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11期)
林琳,蒙美昀,杨莹,郝珊[2](2018)在《基于居住常态理论的老年人就地养老行为的城乡差异——以广州市耀华社区和新基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居住常态理论模型,从居住情感体验的两个方面——掌控体验和舒适体验判断老年人是否处在舒适居住环境,以及面对不舒适不协调的居住环境时会采取的两种应对方式——行为策略和思维策略入手,对广州耀华社区(城市型)和新基村(乡村型)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就地养老行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养老设施相对完善的城市型社区老年人的居住情感体验评价低于养老设施缺乏的乡村型社区,这与城市老年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生活成本和生活期望值偏高、居住状态不理想和居住面积偏低有密切关系。面对不协调居住环境时,贫困空巢独居的老年人更可能采取行为策略;而其他特征老年人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呈现明显的城乡差异:城市型社区的老年人会王动采取行为策略,而乡村型社区老年人则会采取思维策略或在居所与健康状况不吻合时被动采取行为策略;引起城乡差异的原因是退休导致城市型社区老年人角色改变。城市型社区老年人的就地养老行为是积极的,而乡村型社区老年人的就地养老行为是消极的。据此对居住常态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形成体验策略判断—居住常态判定—就地养老类型选择的解释框架,以期对其他城乡社区老年人就地养老行为研究和理论方法借鉴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研究》期刊2018年08期)
宋寿剑[3](2017)在《环境行为理论对旧居住小区停车设施问题的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汽车购买力的不断增长,在城市交通配套设施大力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了全体社会公众的出行需求.而有行必有停,旧居住小区以当时的规划与设计规范,无法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现停车难、乱停车、出行拥堵的行为现象.面对问题的日趋严重,即不能简单地推旧出新,亦不可能绝然拒之.为此,本文从人、行为、环境的辩证关系出发,综合分析了停车设施的性质、停车位少,无交通导视系统、出入口设施破旧的成因,并提出从环境尺度的外延,空间纵向的共生、共享,以及功能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进行再规划与设计.(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Stephen,M.GOLANT[4](2015)在《居住常态理论和美国老年人就地养老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部分美国老年人倾向于就地养老,即尽可能呆在现有住所内养老,而不是迁移他处。本文解释了他们怠于搬迁的心理原因,指出这种行为惯性会导致很多老年人居住在与他们变化了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不相适应的住宅和社区里,长期得不到应有的照护。为说明老年人安土重迁的原因,有必要从老年人主观方面分析就地养老有哪些吸引力,搬迁到其他地方养老存在什么阻力。本文运用居住常态理论(residential normalcy theory)刻画了老年人对居住的情感体验,居住或保健设施与其需求和愿望的匹配度;以及得不到满足时如何应对环境条件的不足的。(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15年12期)
王家庭,曹清峰,陈天烨[5](2015)在《住房租购行为会影响居民居住区位选择吗?——基于微观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考虑住房作为消费品和资本品双重属性的基础上,在单中心城市模型框架下探讨了居民购房与租房行为上的差异对其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居民购房的概率越高,其居住区位离市中心越远;租房的概率越高,其居住区位离市中心越近。进一步,利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S)微观数据构建排序选择模型对理论命题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控制了居民购房概率测算中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实证结果表明理论命题结论是成立的。(本文来源于《学习与实践》期刊2015年06期)
王宇[6](2013)在《基于环境行为理论的居住小区公共交往空间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城市发展的彻底改革,一场全面并深入的社会改革也在中国进行着。居民区民用住宅建筑的蓬勃发展,已经明显改善了城市住宅小区的物质条件,可是能够体现人文品质的住宅社区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居民之间的爱和支持合作的信任缺乏,居民居住区交往意识的淡漠,邻里之间关系的衰弱和社区危机渐渐恶化,已引起各界人士广泛的关注。正因如此,住区沟通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鉴于此基础上,以“如何优化居住空间环境,促进交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代生活现状,综合运用现代住区设计法,环境科学,心理学设计理论,社会学和其他相关的专业知识,提出“空间结构,以支持社区的社会结构”的观点,并加以深入的分析和完善。本文将环境行为理论和居住区的公共空间之间的特殊关系作为突破点,借鉴许多研究成果,以绵阳市荣府·山水城为例,通过对居住者需求和行为活动的调查,分析空间构成要素与人的行为活动的相互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项目中院落空间的私密性过低,建议适当划分动静区域,或者增加必须的娱乐休闲设施。(2)留驻和休憩活动空间没有提供良好的视觉观赏点,不能吸引居住者长时间停留。建议在住宅入户的地段,进行通透的视线处理,以及增设停留的坐凳,闲聊的桌子。(3)道路空间的底界面材质缺少温馨感,且在项目中1.2m宽的游园小道太少,缺少游园和散步的空间。建议在交通布置方面采用人车分流和人车共存的方式,同时提高道路功能的多维性。(4)广场空间的空间层次不分明,缺少亚空间,缺少人们休憩和观察的场所。建议对于广场的开敞大空间,可以与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镶嵌组合,但在设计时要注意考虑到不同类型空间的区分,避免不同活动的相互干扰。(5)缺少动态空间。在整体布局的时候就应考虑到动态空间的布置,同时可选择在与静态空间互相不会打扰的位置建构一个这样的活动空间,为居住者提供活动场所。(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闫凤英[7](2005)在《居住行为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居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基本活动之一,通过创造先进的居住模式可以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今天人们建造住宅的活动正在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产生前所未有的作用力,因此有必要从根本上认识、反思人们的居住模式。本文所提出的居住行为理论以人的行为作为出发点,以居住的现象——居住形态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的居住行为与居住空间演变的过程、规律、发展趋势和目标。本文首先提出了居住行为研究的宏观、微观两个层次;建立了广义居住行为、居住空间的概念;进而提出了居住行为的诸要素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各自不同的形态表现:宏观居住行为形态表现为聚居模式、聚居的组织、制度、居住空间的形式和结构;微观的居住行为形态则表现为人们的居住生活内容和方式;从而在理论上阐明了宏观与微观居住行为理论各自的研究层面、对象和内容,建立了居住行为理论的框架。本文上篇从社会发展宏观时空观来研究居住形态的演变发展规律,指出居住形态演变的本质就是以生产力、生产方式的发展为动力的居住聚合模式的演变,并提出了人们聚居的组织形式、聚居的空间组织形式发展的几个阶段及这些组织从低级到高级,从单一层次到多层次结构的发展趋势。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生产方式的变革都带来居住模式的变革,表现为社会聚合模式、居住聚合模式以及与之相符的社会制度、家庭制度等居住行为内容的变化,最后反映在居住空间形态——住宅、住区、城市的形式的发展上。本文下篇所研究的微观居住行为指的是具有普遍和一般意义的个体——人在微观居住空间——住宅、居室中行为活动的方式,从行为动作发生的尺度、空间、时间分布、人对空间场所的操作要求、感官要求这个层面进行研究。考察了微观居住形态的多样性、适应性;指出居住行为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动态性和易变性,在目的和来源上有恒定性;本文强调人的居住行为具有习得性、可倡导性及推广和倡导先进的居住模式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居住进一步集约化是人们居住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从微观上精密研究居住行为的内容与其发生的空间场所的作用方式,从理论与观念上、技术与设施上自觉研究、积极倡导文明、科学、健康、高效的居住生活方式,建立科学的居住标准,是实现在有限的空间资源中,有效的提高居住水平和居住质量的必然途径,是面向未来的理性选择。(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5-12-01)
居住行为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居住常态理论模型,从居住情感体验的两个方面——掌控体验和舒适体验判断老年人是否处在舒适居住环境,以及面对不舒适不协调的居住环境时会采取的两种应对方式——行为策略和思维策略入手,对广州耀华社区(城市型)和新基村(乡村型)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就地养老行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养老设施相对完善的城市型社区老年人的居住情感体验评价低于养老设施缺乏的乡村型社区,这与城市老年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生活成本和生活期望值偏高、居住状态不理想和居住面积偏低有密切关系。面对不协调居住环境时,贫困空巢独居的老年人更可能采取行为策略;而其他特征老年人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呈现明显的城乡差异:城市型社区的老年人会王动采取行为策略,而乡村型社区老年人则会采取思维策略或在居所与健康状况不吻合时被动采取行为策略;引起城乡差异的原因是退休导致城市型社区老年人角色改变。城市型社区老年人的就地养老行为是积极的,而乡村型社区老年人的就地养老行为是消极的。据此对居住常态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形成体验策略判断—居住常态判定—就地养老类型选择的解释框架,以期对其他城乡社区老年人就地养老行为研究和理论方法借鉴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居住行为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智轩,胡宏.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城市居住分异对居民健康活动的影响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9
[2].林琳,蒙美昀,杨莹,郝珊.基于居住常态理论的老年人就地养老行为的城乡差异——以广州市耀华社区和新基村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8
[3].宋寿剑.环境行为理论对旧居住小区停车设施问题的成因分析[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7
[4].Stephen,M.GOLANT.居住常态理论和美国老年人就地养老行为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5
[5].王家庭,曹清峰,陈天烨.住房租购行为会影响居民居住区位选择吗?——基于微观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5
[6].王宇.基于环境行为理论的居住小区公共交往空间探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7].闫凤英.居住行为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