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硅铝凝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凝胶,溶胶,植物纤维,毛竹,表征,色差,乙醇。
硅铝凝胶论文文献综述
魏起华,魏微,谢拥群[1](2019)在《硅铝凝胶改性防腐剂对竹材表面颜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硅铝无机防腐处理对竹材表面颜色的影响,以毛竹为材料,采用不同热处理溶液浓度(0、 25%、 50%、 100%)、处理温度(140、 160、 180℃)和处理时间(1、 2 h)分别对其进行处理。依照标准色度系统指定表征防腐处理前后竹材表面颜色,通过颜色总色差、明度、红绿色指数、蓝黄色指数的变化,探讨防腐处理工艺参数对竹材表面颜色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衍射光谱分析防腐液与竹材结合方式,并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对比处理前后防腐液在竹细胞腔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防腐液浓度对竹材色差变化影响较大,随着浓度的增大,竹材色差也随之增大。热处理工艺的处理温度与处理时间对竹材表面颜色的影响也符合传统木材热处理色差变化规律。微观检测发现,防腐剂不仅与纤维有化学键结合,也通过物理吸附以分子团聚形式附着填充在细胞腔内部。(本文来源于《森林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吴振增[2](2015)在《改性硅铝凝胶增强超轻质植物纤维材料阻燃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纤维来源广泛,秸秆、稻草、谷壳等农作物废弃物以及木材、家具的加工剩余物都可作为其来源。植物纤维发泡材料是绿色无害、可再生、可重复使用的环境友好型材料,但是其在阻燃防火性能方面依然需要进一步改善。本论文使用水玻璃、硫酸铝、硼砂、硫酸锌4种无机物制备改性硅铝溶胶凝胶,以期望提高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阻燃性能。通过单因素确定试验水平,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探讨了改性硅铝溶胶-凝胶的制备工艺,并确定各因素的显着性大小为:水玻璃添加量>硫酸锌的添加量>硼砂的添加量>硫酸铝的添加量,优化得到纤维基发泡材料氧指数的最佳条件为:水玻璃添加量为27 g、硫酸铝添加量为27 mL、硼砂的添加量为3 g、硫酸锌的添加量为6.5 g。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得出:Si、B、Al3+、Zn2+及水解产物之间发生了化学键的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此改性凝胶为无定形聚合物。使用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方案将有机-无机复合阻燃优化植物纤维发泡材料,工艺参数为:改性凝胶添加量为800 mL,CP添加量为36 g,PVDC添加量为46 mL;在此条件下得到样品的氧指数为48.4。对样品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发现优化的样品纤维表面覆盖一层胶膜状物质,纤维与纤维之间相互粘连形成立体网状结构。通过对样品进行燃烧性能分析、质量变化分析、烟参数分析、尾气毒性分析和火灾性能指数分析,发现优化样品的各项指标均有显着提高。对改性硅铝凝胶复合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复合机理进行阐述,采用FTIR、SEM-EDXA对材料的官能团、微观形貌以及无机元素在纤维基材料表面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杂化材料中,存在Si-O-Si 和 Si-O-Al化学键,并通过Si-O-Si键和Si-O-Al键在纤维中连接形成SiO2-Al2O3无机杂化相。在纤维断面由内而外Si、Al元素分布均匀,无机杂化复合体通过扩散和渗透,与纤维细胞壁物质进行杂化复合。杂化后材料获得较好的热稳定。因此,硅铝无机相与纤维有机相能够建立有效的相互作用,两相界面结合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5-04-01)
李祥珍[3](2013)在《透明介孔硅铝凝胶独石的控制合成及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由表面活性剂作模板参与形成的透明介孔凝胶独石因具有高的透光率、低的外表面积及其内在有序而可调的孔道结构可使染料分子、光敏分子、半导体颗粒或导电纳米线等客体分子以较高的浓度嵌入而不发生分子间的相互聚集,因此在新型光学器件如透镜、载色体、激光器件和非线性光学材料等的研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大多数透明介孔凝胶材料主要是由纯二氧化硅骨架所组成。这种中性的骨架结构显然不利于与所掺杂的、往往具有荷电性或较强极性的客体分子如染料分子等之间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不利于对材料光学稳定性的改善,也难以通过对合成过程的调节来有效控制客体分子在凝胶孔道内部的分布与迁移,进而实现对材料光学性能的调控。因此,对透明介孔二氧化硅凝胶独石的中性骨架进行系统的杂原子掺杂改性研究,以控制杂化介孔凝胶骨架的荷电性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潜在的工业应用背景。显然,在一个纯二氧化硅凝胶的合成体系中引入金属杂原子以改善凝胶骨架荷电性的同时,也必将增加对最终杂化凝胶整体透明性和完整性控制的难度。针对上述问题,本工作系统开展了透明介孔硅铝凝胶独石的大尺寸、无裂纹化控制制备研究,首次采用廉价的铝盐作铝源,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模板的酸性介质中控制制备了凝胶Si/Al摩尔比可在3→80范围内连续调节的透明介孔硅铝凝胶独石材料,并对其合成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研究,为新型光学器件的研制提供了新的孔壁荷电性可调的基体材料。同时,合成样品经焙烧脱除模板剂后得到的凝胶独石也较传统的介孔硅铝粉体材料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有望在酸催化领域加以应用。主要结果如下:1.首次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123、F127或Brij56作模板剂,TEOS作硅源,Al(NO3)3·9H2O作铝源,盐酸作硅源水解催化剂的酸性体系中,通过调节合成配比,采用一步共组装法于60℃下控制制备了Si/Al摩尔比可在5~80间连续调节的大尺寸、无裂纹、光学透明的介孔硅铝凝胶独石,并对其制备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无机Al源的引入不仅有利于体系凝胶化时间的缩短,也有助于最终凝胶的干燥脱模,但对凝胶孔径尺寸的影响有限。通过改变所用模板剂的性质,可实现对介孔硅铝凝胶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分别在340.28~758.13m2/g,2.10~3.70nm和0.297~0.445 cm3/g范围的调节。对透明介孔硅铝凝胶独石合成样品的27Al MASNMR谱分析显示,在Si/Al=5时,凝胶中的Al原子主要以骨架四配位和非骨架六配位的形式存在,而没有出现像传统介孔硅铝材料在硅铝比较低时的五配位的情况。显然,凝胶中两种不同Al原子的存在形式及其所产生的荷电性将会对所掺杂的客体分子产生不同的影响,并可通过调节合成体系的Si/Al摩尔比而加以调节,有望在新型光学器件的研制中加以应用。对焙烧脱除模板剂后的介孔硅铝凝胶独石的NH3-TPD研究显示,随着A1含量的增加,样品的酸性也逐渐增强。2.首次直接使用铝盐水解产生的弱酸性来诱导硅源的水解,在P123、F127或Brij56作模板剂,TEOS作硅源的合成体系中,采用一步共组装法于60℃下成功制备了Si/Al摩尔比可在3~80间连续调节的大尺寸、无裂纹、光学透明的介孔硅铝凝胶独石。本方法由于合成时无需加入具有腐蚀性的强酸做催化剂,不仅减少了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了材料的制备成本,而且使所制备凝胶的Si/A1摩尔比可降至3而保证最终凝胶整体的完整性,进一步扩大了凝胶硅铝比的可调节范围。系统的表征结果显示采用两种合成体系所制备的介孔硅铝凝胶具有基本相似的孔结构和酸性特征。通过改变模板剂的性质可实现对凝胶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分别在397.08-758.40m2/g,2.13~3.58nm和0.177~0.487cm3/g范围的调节。合成和焙烧样品的27Al MAS NMR谱分析显示,在极低Si/Al摩尔比时凝胶样品中的A1主要以骨架四配位和非骨架六配位的形式存在,并且在焙烧过程中,部分四配位A1有转化为六配位的倾向。但与加酸体系相比,较弱的酸性将有助于更多A1原子进入凝胶骨架。通过本工作的研究,首次实现了高含量A1原子对透明介孔二氧化硅凝胶独石的掺杂改性,丰富了介孔凝胶骨架的组分,实现了对纯二氧化硅凝胶孔道微区环境荷电性的有效调节,同时进一步验证并扩展了我们前期获得的大尺寸透明介孔凝胶独石的干燥控制制备技术及其可适用范围,为后续进一步的染料掺杂改性和材料光学性能的调节提供了可多样化选择的载体,本工作的开展对新型光学器件的研制具有重要基础理论研究价值和潜在的工业应用背景。(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3-06-01)
高敏,刘春燕,王刃,郭洪臣[4](2009)在《在含乙醇的硅铝凝胶中合成ZSM-5沸石》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含乙醇的硅铝凝胶水热晶化合成ZSM-5沸石。实验表明,乙醇能够促进ZSM-5沸石晶体的成核和生长,具有明显的模板剂作用。向含乙醇的凝胶中加入晶种可以进一步缩短晶化诱导期和晶化时间,并减小分子筛的晶粒度。晶种的粒度与分子筛产物的晶粒度有一定对应关系。采用搅拌晶化也能明显地减小ZSM-5沸石的晶粒度,同时影响晶体形貌。通过优化晶化条件和凝胶组成,成功合成出硅铝比在30~240范围内、结晶度较高的ZSM-5沸石分子筛,所得沸石孔道畅通,热稳定性、水热稳定性高,且具有较强酸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09年12期)
王立旺,王家邦,杨辉,茅宇雄,陈桂华[5](2006)在《硅铝凝胶制备与晶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铝胶和硅胶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方法进行了硅铝凝胶形成及晶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要形成稳定铝硅溶胶pH值必须控制在3以下,采用氨水和乙酰丙酮可调节胶凝时间。采用XRD和TEM研究了凝胶和不同温度热处理之后粉体组成和结构,从干凝胶至莫来石的整个形成过程首先是生成硅铝尖晶石,然后才是莫来石,所得到的粉体存在较为严重的二次团聚。在硅铝凝胶中引入氟化铝有助于莫来石晶须生成。(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吕春燕,汪厚植,顾华志,夏平,张文杰[6](2005)在《硅铝凝胶粉结合SiAlON增强A1_2O_3-SiC-C浇注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电熔致密刚玉和碳化硅为骨料,硅铝凝胶粉、氮化硅粉、硅粉为细粉,制成SiAlON增强Al2O3-SiC-C浇注料,研究了硅铝凝胶粉的加入量分别为1%、3%、5%(质量分数,下同)时对此浇注料的烧结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硅铝凝胶粉取代纯铝酸钙水泥作结合剂,可使SiAlON增强Al2O3-SiC-C浇注料在经中温、高温热处理后的常温抗折强度及耐压强度较大提高,中温、高温强度提高幅度更大。另外,随着硅铝凝胶粉加入量的增加,浇注料的常温及高温强度呈先增大而后减小的趋势。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可知,硅铝凝胶粉的加入既有利于降低βSiAlON的生成温度,又可以减少材料中的低熔物质。分布均匀、发育良好的粒状βSiAlON的形成是SiAlON增强Al2O3-SiC-C浇注料较水泥结合浇注料强度高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耐火材料》期刊2005年03期)
王家邦,杨辉,茅宇雄,陈桂华,王立旺[7](2004)在《工业性硅铝凝胶晶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铝胶和硅胶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方法进行了硅铝凝胶形成及晶化行为研究。研究表明:要形成稳定铝硅溶胶PH值必须控制在3以下,采用氨水和乙酰丙酮可调节胶凝时间,采用XRD和TEM研究了凝胶和不同温度热处理之后粉体组成和结构:从干凝胶至莫来石的整个相变过程首先是生成硅铝尖晶石,然后才是莫来石,所得到的粉体存在较为严重的二次团聚,在硅铝凝胶中引入氟化铝有助于莫来石晶须生成。(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叁届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4-06-30)
硅铝凝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纤维来源广泛,秸秆、稻草、谷壳等农作物废弃物以及木材、家具的加工剩余物都可作为其来源。植物纤维发泡材料是绿色无害、可再生、可重复使用的环境友好型材料,但是其在阻燃防火性能方面依然需要进一步改善。本论文使用水玻璃、硫酸铝、硼砂、硫酸锌4种无机物制备改性硅铝溶胶凝胶,以期望提高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阻燃性能。通过单因素确定试验水平,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探讨了改性硅铝溶胶-凝胶的制备工艺,并确定各因素的显着性大小为:水玻璃添加量>硫酸锌的添加量>硼砂的添加量>硫酸铝的添加量,优化得到纤维基发泡材料氧指数的最佳条件为:水玻璃添加量为27 g、硫酸铝添加量为27 mL、硼砂的添加量为3 g、硫酸锌的添加量为6.5 g。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得出:Si、B、Al3+、Zn2+及水解产物之间发生了化学键的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此改性凝胶为无定形聚合物。使用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方案将有机-无机复合阻燃优化植物纤维发泡材料,工艺参数为:改性凝胶添加量为800 mL,CP添加量为36 g,PVDC添加量为46 mL;在此条件下得到样品的氧指数为48.4。对样品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发现优化的样品纤维表面覆盖一层胶膜状物质,纤维与纤维之间相互粘连形成立体网状结构。通过对样品进行燃烧性能分析、质量变化分析、烟参数分析、尾气毒性分析和火灾性能指数分析,发现优化样品的各项指标均有显着提高。对改性硅铝凝胶复合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复合机理进行阐述,采用FTIR、SEM-EDXA对材料的官能团、微观形貌以及无机元素在纤维基材料表面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杂化材料中,存在Si-O-Si 和 Si-O-Al化学键,并通过Si-O-Si键和Si-O-Al键在纤维中连接形成SiO2-Al2O3无机杂化相。在纤维断面由内而外Si、Al元素分布均匀,无机杂化复合体通过扩散和渗透,与纤维细胞壁物质进行杂化复合。杂化后材料获得较好的热稳定。因此,硅铝无机相与纤维有机相能够建立有效的相互作用,两相界面结合效果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硅铝凝胶论文参考文献
[1].魏起华,魏微,谢拥群.硅铝凝胶改性防腐剂对竹材表面颜色的影响[J].森林与环境学报.2019
[2].吴振增.改性硅铝凝胶增强超轻质植物纤维材料阻燃性能[D].福建农林大学.2015
[3].李祥珍.透明介孔硅铝凝胶独石的控制合成及结构表征[D].太原理工大学.2013
[4].高敏,刘春燕,王刃,郭洪臣.在含乙醇的硅铝凝胶中合成ZSM-5沸石[J].化学通报.2009
[5].王立旺,王家邦,杨辉,茅宇雄,陈桂华.硅铝凝胶制备与晶化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
[6].吕春燕,汪厚植,顾华志,夏平,张文杰.硅铝凝胶粉结合SiAlON增强A1_2O_3-SiC-C浇注料[J].耐火材料.2005
[7].王家邦,杨辉,茅宇雄,陈桂华,王立旺.工业性硅铝凝胶晶化特性研究[C].全国第叁届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