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茎叶论文-徐艳

红薯茎叶论文-徐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薯茎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甘薯茎叶,总黄酮,乙醇浸提法,正交设计

红薯茎叶论文文献综述

徐艳[1](2016)在《乙醇浸提法提取红薯茎叶总黄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红薯茎叶中的黄酮,在前期单因素研究基础上,进行正交设计试验,得出乙醇浸提法提取红薯茎叶中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70℃、料液比1∶40,在该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为0.831 6%。(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6年12期)

吴澎,周雪凝,牟赵杰,崔婷婷[2](2014)在《响应面法对红薯茎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研究了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和料液比3个独立因子对提取红薯茎叶中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建立了提取红薯茎叶中的类黄酮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红薯茎叶中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浸泡时间6h、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min、料液比1:30,该条件下的类黄酮的得率为13.78%。(本文来源于《饮料工业》期刊2014年08期)

徐君飞,张居作,莫亦佳[3](2014)在《红薯茎叶保健醋饮料的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小麦粉/红薯茎叶粉混合,加水调浆,经α-淀粉酶液化,曲霉糖化,酵母菌、醋酸菌发酵后,获得红薯茎叶保健醋饮料最适工艺条件:调浆加水量为4倍红薯茎叶、小麦粉/红薯茎叶粉为1∶5,α-淀粉酶添加量为18U/g,糖化剂的最佳添加量为黑曲霉15%、米曲霉10%,酿酒酵母的用量为0.4%,pH 3.5,发酵5d,然后再接种12%的醋酸菌,转速180r/min,温度32℃,起始酒精度为7.0%vol,发酵时间5d的条件下,得到风味独特、柔和的红薯茎叶保健醋饮料。(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4年01期)

杜娟,崔瑞峰[4](2013)在《红薯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红薯茎叶为原料,对红薯茎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乙醇浸提红薯茎叶中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浓度70%,提取温度100℃,料液比1 g∶90 mL,提取时间3 h,此条件下新鲜红薯叶中黄酮提取率可达0.655 mg/g,陈腐红薯叶中黄酮提取率为0.495 mg/g。(本文来源于《食品工程》期刊2013年03期)

李敏[5](2013)在《红薯茎叶汁对酱油保鲜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薯茎叶汁具有一定抗菌、抗氧化作用,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以酱油为试材,以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酱油为对照,对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及红薯茎叶汁的保鲜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薯茎叶汁的添加量在3%~5%之间对酱油感官指标无影响,并能抑制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的生长,起到保鲜作用;0.05%山梨酸钾+3%红薯茎叶汁处理的酱油无论在处理第10d、20d、40d,其酵母菌数量均极显着低于0.1%苯甲酸钠和0.05%苯甲酸钠+3%红薯茎叶汁。通过比较得出,0.05%山梨酸钾+3%红薯茎叶汁处理具有最佳保鲜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3年07期)

刘玉朋[6](2013)在《红薯茎叶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红薯(Ipomoea batatas)又名甘薯、番薯、白薯、地瓜、山芋等。属旋花科番薯属多年生双子叶植物。红薯茎叶为旋花科牵牛花属,红薯茎叶的化学成分复杂,其中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黄酮类、酚类和挥发油及一些人体所需必需的氨基酸等。红薯茎叶中含有的营养成分能很好地供给人体所需矿物质,是其它多种蔬菜不可比拟的。红薯茎叶可作为中药用于治疗多种常见疾病,红薯茎叶中提取的物质有以下几点功效:能抑菌、抑制肿瘤生长、防癌抗癌及增强肌体免疫等;能降血脂和降胆固醇、防止动脉硬等;能抗衰老、增强血小板和止血作用等。为了能对红薯茎叶有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对红薯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的研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对红薯茎叶进行了概况性的综述,主要介绍了红薯植物的特性、引进以及种植情况;化学成分及功效的研究现状和前景。红薯茎叶所含营养成分丰富,能作为食用的蔬菜及药用材料,为将来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该植物的有效成分提供参考。2.本实验通过用95%的乙醇提取,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手段将提取物初步分离,再利用不同极性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得到极性不同的叁部分,并对它们的萃取的混合物进行了正相、反相的硅胶色谱法和重结晶等方法,从红薯茎叶的提取物中分得到8个化合物。3.把所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理化分析,通过IR、UV、~1H-NMR、~(13)C-NMR、HMBC、HMQC、~1H-~1HCOSY等方法对5中化合物其结构进行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Ⅰ)、豆甾醇(Ⅲ)、槲皮素(Ⅳ)、胡萝卜苷(Ⅴ)和β-谷甾醇-3-O-β-D-(6′-O-癸酰基)吡喃葡萄糖苷(Ⅶ)。其中胡萝卜苷(Ⅴ)为首次在该属植物中发现,β-谷甾醇-3-O-β-D-(6′-O-癸酰基)吡喃葡萄糖苷(Ⅶ)为首次在该属植物中发现,经SciFinder系统检索确定为新的化合物。4.本文还对红薯茎叶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和检测。(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3-03-01)

孟爱丽,刘晓博,司辉清[7](2012)在《红薯茎叶的产品开发及其功能成分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红薯茎叶资源丰富并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对红薯茎叶的开发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红薯茎叶主要开发产品为啤酒、饮料、方便食品等。红薯茎叶含有去氢表雄酮、黏液蛋白、膳食纤维等多种活性功能成分,有利于人体以及其它生物体的保健。(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2年10期)

吴春美[8](2012)在《红薯茎叶多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红薯茎叶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方面的技术进展,阐述了目前对红薯茎叶多糖的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研究的现状,讨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红薯叶多糖是由木糖、甘露糖、葡萄糖构成;红薯茎叶多糖具有降血糖功能、抗氧化活性、抑菌作用;红薯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12h、温度100℃、料水比1∶110,提取次数3次,在此工艺下多糖得率为6.5%;正丁醇-叁氯乙酸(20∶1)法是红薯茎叶粗多糖除蛋白的最好方法.但对红薯茎叶多糖的活性部位、多糖组分的研究还不透彻;在提取工艺方面,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提取新型提取技术在提搞红薯茎叶多糖的得率等方面将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王丽萍,徐传远[9](2012)在《酶-超声波法提取红薯茎叶中绿原酸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红薯[Ipomoea batatas(L.)Lam]茎叶为原料,采用酶-超声波提取绿原酸。对料液比、加酶量、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加酶量1.5%、超声波功率175W、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提取率为3.45%。(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12期)

冯聪,林莉莉,陆军,姜雪,张彧[10](2011)在《红薯茎叶黄酮提取物抑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牛津杯法研究红薯茎叶黄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杆菌、葡枝根霉和黑曲霉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红薯茎叶黄酮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能力明显强于对霉菌的抑制能力,对细菌的抑制能力明显大于对照苯甲酸钠和丙酸钙。且红薯茎叶黄酮提取物更适于在中性或偏酸性条件下发挥对细菌的抑制作用,稳定性良好,可适应短时高热环境。(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1年08期)

红薯茎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研究了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和料液比3个独立因子对提取红薯茎叶中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建立了提取红薯茎叶中的类黄酮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红薯茎叶中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浸泡时间6h、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min、料液比1:30,该条件下的类黄酮的得率为13.7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薯茎叶论文参考文献

[1].徐艳.乙醇浸提法提取红薯茎叶总黄酮的研究[J].现代食品.2016

[2].吴澎,周雪凝,牟赵杰,崔婷婷.响应面法对红薯茎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J].饮料工业.2014

[3].徐君飞,张居作,莫亦佳.红薯茎叶保健醋饮料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酿造.2014

[4].杜娟,崔瑞峰.红薯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J].食品工程.2013

[5].李敏.红薯茎叶汁对酱油保鲜作用研究[J].中国酿造.2013

[6].刘玉朋.红薯茎叶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D].吉林大学.2013

[7].孟爱丽,刘晓博,司辉清.红薯茎叶的产品开发及其功能成分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2012

[8].吴春美.红薯茎叶多糖研究进展[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

[9].王丽萍,徐传远.酶-超声波法提取红薯茎叶中绿原酸的工艺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

[10].冯聪,林莉莉,陆军,姜雪,张彧.红薯茎叶黄酮提取物抑菌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

标签:;  ;  ;  ;  

红薯茎叶论文-徐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