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分析·
摘要:目的评估猝死护生同班同学的焦虑情绪,以指导心理干预。方法 事件后第3 天,纳入某医学院校高职四年级一护生猝死现场的同班63 名学生为观察组,随机整群抽取本校高职四年级其他班62 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焦虑阳性率达71.43%,SAS 标准分38.5~72.5 分,平均(51.94±6.72)分,对照组35~68.75 分,平均(47.76±7.2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3,P=0.001);两组焦虑程度(正常、轻度、中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12~10.121,P=0.000~0.004);观察组SAS 标准分在民族、健康状况、目前及近半年患病情况、与猝死学生关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1~3.832,P=0.000~0.043)。与猝死学生关系对SAS 标准分有显著预测作用(P=0.000),关系每增进一个单位,SAS 标准分增加44.1%。结论猝死大学生同班同学焦虑情绪明显,应及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少数民族、健康不佳的学生、尤其是与猝死学生关系密切者需重点关注。
关键词:焦虑;猝死;调查
0 引言
大学生猝死事件影响重大,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长期关注和重视[1]。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猝死的原因、流行病学特点、预防等方面[2-4],对猝死大学生同班同学焦虑情绪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某日早上8:28,某医学院校高职四年级一护生进教室门瞬间,突然昏倒在地。现场急救持续2.5 小时左右,年轻的生命终因“心脏性猝死”而丧失。该班护生目击了整个过程,朝夕相处的同学突然生命逝去,这是一大压力源。本研究调查并描述现场学生的焦虑情绪,以期为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观察组:护生猝死事件发生现场的同班同学。(2)对照组:本校高职四年级同专业其他班学生,猝死事件发生时正在上课,随机整群抽取1 个班。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信用的内涵非常丰富,辞海中给出的解释主要包括“信任使用;遵守诺言,实践成约,获取信任;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活动形式”等三方面含义。在市场经济时代,传统的信用观念已无法满足经济活动的安全需求,信用正逐渐从单纯的道德约束演化为法律约束。现代的信用体系更倾向于由道德范畴和经济范畴的信用共同发挥作用(见表1)。根据GB/T 22117—2018《信用 基本术语》中的定义,信用是“个人或组织履行承诺的意愿和能力”[3]。
当实践美学代替反应论美学的优势在21世纪逐渐淡化时,和谐美学、超越美学、生活美学从人与他者的关系、人与现实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出发触动社会实践,引起社会实践变革,更具有时代意义。这三类美学的成功说明,美学与实践密切相关,将美学理论细致化、现实化,直接参与到社会现象的指引中,会更有益于美学教育的社会导向性。
观察组SAS 标准分的性别、性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民族、健康状况、目前及近半年患病情况、与猝死学生关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利用EpiData3.1 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8.0 进行统计学处理。根据资料的类型不同,分别采用描述性统计、t 检验、非参数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以SAS 标准分为因变量,民族、健康状况、目前及近半年患病情况、与猝死学生关系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F=14.687,P=0.000), 仅“与猝死学生关系”进入模型,能预测SAS 标准分(P=0.000),其变化可以解释SAS 标准分变异的18.1%(R2=0.181),关系每增进一个单位,SAS 标准分增加44.1%。见表4。
1.3 统计学方法
1.2.2 调查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
时间上,传统花卉在旅游旺季使用较多,兰、菊、荷等常作为摆花主题。但是旅游淡季时,摆花花卉的主题性、文化性及丰富性则大幅降低。据2014年9月统计,拙政园共10处厅堂建筑,设置摆花28盆,使用花卉仅有秋海棠、菊花(黄色、紫色)、建兰、白掌4种,其中白掌为我国近年引进栽培种,并不属于传统花卉。同一时期,网师园共9处厅堂建筑设置摆花17盆,使用凤梨、杜鹃、银杏、红掌4种,其中凤梨和红掌12盆,杜鹃4盆,银杏盆景1盆,传统花卉不足摆花总量的30%(图10)。同时,这一时期的典型传统花卉石榴并未被广泛使用。
表1 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n(%)]
变量 观察组 对照组 χ2 P性别 男 3(4.76) 3(4.84%) 0.000 1.000女 60(95.24) 59(95.16%)民族 汉族 57(90.48) 56(90.32%) 0.001 0.977非汉族 6(9.52) 6(9.68%)自诉性格 外向 30(47.62) 30(48.39%) 0.197 0.906一般 21(33.33) 22(35.48%)内向 12(19.05) 10(16.13%)健康状况 良好 35(55.56) 33(53.23%) 0.068 0.794一般和多病 28(44.44) 29(46.77%)目前患病 有 10(15.87) 10(16.13%) 0.057 0.811无 53(84.13) 52(83.87%)近半年患病 有 30(47.62) 31(50.00%) 0.071 0.790无 33(52.38) 31(50.00%)
2.2 两组学生SAS 标准分
观察组SAS 标准分38.5~72.5 分,平均(51.94±6.72)分,对照组35~68.75 分,平均(47.76±7.2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3,P=0.001)。观察组焦虑阳性例数为45 人,比例达71.43%。两组学生焦虑严重程度分布比较,正常、轻度、中重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观察组63 名,年龄17~21 岁,平均 (18.57±0.88)岁,对照组62 名,年龄18~21 岁,平均(18.64±0.75)岁,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5,P=0.897),其他资料见表1。表1 显示,两组性别、民族、性格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学生焦虑程度[n(%)]比较
注:因中、重度例数少,故合并统计。
组别 n 焦虑程度正常 轻度 中度 重度观察组 63 18(28.57) 39(61.90) 5(7.94) 1(1.59)对照组 62 36(58.07) 22(35.49) 2(3.24) 0 Z 4.315 2.912 10.121 P 0.000 0.004 0.000
2.3 观察组不同组别学生SAS 标准分
(1)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健康状况等。(2)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W.K.Zung1971 年编制,20 个条目组成,每一条目代表一种症状,其中正向计分15 条,反向计分5 条,每条按1~4 级四级评分,各条目得分相加后的总分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得标准分。根据我国的研究结果,SAS 标准分<50 分为正常,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69 分为重度焦虑。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5,6]。
表3 观察组不同组别学生SAS 标准分比较
变量 例数(%) SAS 标准分 t /F P性别 男 3(4.76) 51.83±10.61 1.636 0.107女 60(95.24) 52.25±6.39民族 汉族 57(90.48) 51.60±5.79 2.256 0.024非汉族 6(9.52) 58.21±6.05自述性格 外向 30(47.62) 51.63±5.06 0.467 0.629一般 21(33.33) 53.04±6.99内向 12(19.05) 53.83±7.61健康状况 良好 35(55.56) 50.36±7.07 2.157 0.035一般和多病28(44.44) 53.93±5.77目前患病 有 10(15.87) 53.67±5.48 2.001 0.043无 53(84.13) 49.91±6.72近半年患病 有 30(47.62) 53.56±6.03 2.223 0.032无 33(52.38) 49.82±7.24与猝死学生关系 较一好般 2 4 0 3( (3 6 1 8..7 2 5 5) ) 5 4 6 9..2 9 5 4± ±6 6..2 0 2 2 3.832 0.000
2.4 观察组SAS 标准分的回归分析
调查员具有心理学研究背景,曾参加过5.12 汶川地震、4.14玉树地震救援工作。调查时间为:事件发生后的第3 天(对观察组进行第一次团体心理辅导前)。事先向学生详细说明调查目的、内容和填写问卷的注意事项,以取得充分合作,并强调答案与考试成绩无关,要求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逐一核对查漏,当场回收。
表4 观察组SAS 标准分的回归分析
自变量 B S.E Beta t P与猝死学生关系 6.308 1.646 0.441 3.832 0.000
3 讨论
焦虑是常见的、具有适应意义的负性情绪状态,是个体预料会有某种不良后果或模糊性威胁将出现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7],如担心、恐慌、易怒,可伴有失眠、心悸,进而手足无措,无所适从[8]。它提醒人们警惕并避开危险,但如果焦虑程度过重,持续时间过长,则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从而损害健康[9]。所以及时识别和处理严重焦虑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猝死大学生同班同学的焦虑阳性检出率达71.43%。SAS 标准分(51.94±6.72)分,轻度、中重度焦虑比例(分别为61.90%、9.53%)均高于同期同类学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没有发现SAS 标准分的性别差异,这与王宏[10]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在性格方面,虽然SAS 标准分性格外向者低于性格内向和中性者,但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可能是受到了样本量的限制的原因。除此外,本研究发现猝死护生同班同学的焦虑有显著的个体差异。非汉族学生SAS 标准分高于汉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于利伟[11]、廖婷婷等[12]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由于民族文化、信仰、价值观、情绪表达方式不同的原因。健康状况一般和多病的学生、目前及近半年有患病的学生SAS 标准分高于健康情况良好、目前及近半年没有患病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李军等[13]的研究结果相似。“猝死”是指由机体潜在的疾病或重要器官急性功能障碍导致的突然意外死亡,具有疾病的潜在性特征[18]。可能这很容易让身体状况欠佳的学生联想到自己,而出现担心、害怕、恐惧、紧张。与猝死学生关系较好的学生SAS 标准分高于关系一般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与猝死学生关系”能预测SAS 标准分(P=0.000),每增进一个单位,SAS 标准分增加44.1%。可能是因为关系密切的同窗好友离世,容易带来类似丧亲的打击,而丧亲是较大的精神创伤[19,20]。
对不起,今天我走过大桥的时候想起了你,想起十年前飞扬在凛冽寒风里的长发,和你经过第十四根桥墩的时候甜美的笑脸。
综上所述,猝死护生同班同学早期焦虑情绪普遍存在。采取及时的心理干预措施时,可以团体心理辅导结合个别心理治疗、有步骤有计划进行。重点关注对象是少数民族学生、健康不佳的学生,而与猝死学生关系密切者应纳入个别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1] 谢庆芝,邱祖建.大学生运动猝死调查与风险预警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2):93-97.
[2] 董玉福,张文星.25 例学生运动性猝死特点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09-110.
[3] 程昭.大学生体质测试中长跑引发男生猝死的诱因和预防措施[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3):68-72.
[4] 刘红,石岩.风险管理视角下我国大学生体育活动猝死问题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5):95-102.
[5] 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33,153.
[6] 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5-42.
[7]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00.
[8] 张凤梅,陈建文,徐恒戬.山东某高校大学生焦虑抑郁状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3):2399-2341.
[9] 齐力.焦虑及其应对策略[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3):55.
[10] 王宏,余建红,李雷雷,等.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1):2062-2066.
[11] 于利伟.新疆地区中职护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37-39.
[12] 廖婷婷,邹枝玲,杨勋,等.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情绪关系的相关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830-2832.
[13] 李军,陈帅印,朱雷,等.郑州某高校大学生甲型H1N1 流感防控知识认知情况及心理焦虑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036-3038.
Investigation on the Anxiety of the Nurse Students Whose Classmate Suffering from Sudden Death
HE Yan, WU Xue-hua*
(Department of nursing ,Sichu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ianyang Sichuan)
ABSTRACT:Objective To screen the anxiety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whose classmate suffering from sudden death, in order to guide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Methods To choose 63 students as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same class of the girl in higher vocational Grade 4 suffering from sudden death in some medical college after 3 days, 62 students by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as control group from other classes in the same higher vocational grade.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was used to collect data.Results The score of standard SA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from 38.5 to 72.5, average (51.94±6.72), and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from 35 to 68.75, average (47.76±7.23),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t=3.283, P=0.001).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in different degree of distribution about normal, mild, moderate anxiety respectively (Z= 2.912~10.121,P=0.000~0.004).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cores of standard SA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health, prevalence at present and nearly half a y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classmate suffering from sudden death (t=2.001~3.832,P=0.000~0.043).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ad was a significant predictable effect towards the score of standard SA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00).Conclusion There was high incidence of anxiety among the college students whose classmate suffering from sudden death,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take timel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The students are close to the dead need more.
KEY WORDS: Anxiety; Sudden Death; Investigation
中图分类号:R749.7+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j.cnki.1671-3141.2019.20.138
本文引用格式:何燕,吴学华.猝死护生同班同学的焦虑情绪调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0):248-249.
作者简介:何燕(1977-),女,本科,副主任护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助产技术、母婴护理;
通讯作者*:吴学华(1976-),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与精神护理。
标签:焦虑论文; 学生论文; 统计学论文; 标准论文; 关系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心理学论文;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20期论文;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