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顶端膜抗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疟原虫,抗原,多态性,基因,间日,疫苗,疟疾。
顶端膜抗原论文文献综述
冯永辉,于晓飞,曹雅明,朱晓彤[1](2016)在《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株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PfAMA1)Domain Ⅰ的基因多态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明确中国和缅甸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疫苗候选抗原Pf AMA1蛋白的基因特点。收集中缅边境地区88例恶性疟原虫感染患者血样,制备血样滤纸片;试剂盒提取恶性疟原虫基因组DNA(g DNA);PCR和测序检测分析恶性疟原虫Pf AMA1基因的Domain I(DI)区域的多态性。成功扩增88例恶性疟原虫分离株Pf AMA1胞外段DI区域基因,与恶性疟原虫标准株3D7比较,检测出31个分离位点,1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794。其中c1特别是c1L区域的基因多样性显着高于其他检测区域。同时,分子进化分析显示,DI区域及其中的c1和c1L区域在进化过程中经历阳性选择。研究发现,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疫苗候选抗原Pf AMA1基因DI区和其中c1、c1L区域高度多态,提示上述区域作为红内期疫苗候选抗原研制靶位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周银发,张山鹰,杨发柱,谢汉国,林耀莹[2](2015)在《间日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基因多态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地理株间日疟原虫(Pv)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AMA-1)基因多态性。方法采集镜检确诊的间日疟患者滤纸血3滴,煮沸法提取滤纸血中pv DNA,套式PCR扩增包含PvAMA-1Ⅱ区(793bp)DNA片段,扩增产物经电泳鉴定后纯化并测序,利用生物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17例患者感染的间日疟原虫分为9种单倍型,只有1种(V3)在基因库中未发现100%吻合的序列;含9个多态位点(s=9),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0859±0.00093,非同义突变率与同义突变率差值(dN-dS)为-0.00230±0.00539,但Z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事件的最低数量(Rm)为2,在整个411bp序列中R2随着核苷酸遗传距离增加呈下降趋势不明显。结论间日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AMA-1)Ⅱ区基因序列遗传多样性程度较低。(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15年09期)
周银发,张山鹰,林耀莹,杨发柱,谢汉国[3](2014)在《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基因多态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地理分离株恶性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Pf AMA-1)基因的多态性。方法采集2006-2012年福建省23例输入性恶性疟患者的血样,以血样中的疟原虫DNA为模板,巢式PCR扩增AMA-1基因片段,利用生物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23份血样均扩增出目的条带(约505 bp),发现32个多态位点,共计18个单倍型,其中8个为新报道序列。来自非洲的恶性疟原虫分离株的AMA-1基因序列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单倍型多样度(Hd)=0.985,核苷酸多样度(π)=0.0258],亚洲(东南亚和中国云南)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Hd=0.909,π=0.0221)。多样化选择分析结果显示,非同义突变率与同义突变率差值(d N-d S)为0.031±0.006,中性检验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内重组分析显示,重组事件的最低数量(Rm)为10,连锁不平衡指数R2随核苷酸遗传距离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采用邻接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所有分离株分为3个群(G1,G2和G3),G1多为非洲分离株,G3大部分为亚洲分离株。结论来自非洲的恶性疟原虫分离株的AMA-1基因序列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2014年05期)
周银发[4](2013)在《不同地理株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AMA-1)基因多态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疟疾流行区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apical membraneantigen-1, AMA-1)基因序列特征,了解不同地理株疟原虫AMA-1基因多态性程度及其分布情况,初步探讨产生多态性的原因与机制,为进一步了解疟疾流行特征,制定疟疾防制措施以及疟疾疫苗的研制提供分子基础。【方法】经显微镜检查疟原虫确诊的疟疾病人,征得患者同意后末梢采集滤纸血3滴,干燥后密闭于塑料袋并保存于﹣20℃冰箱中备用,同时详细进行病案记录。采用Na2HPO4提取滤纸血中DNA,巢式PCR扩增含PvAMA-1Ⅱ区(793bp)和PfAMA-1Ⅰ区(505bp)的DNA片段,电泳鉴定扩增产物,并将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利用生物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23例恶性疟原虫(pf)样本中有18种单倍型(H=18),8种单倍型是基因库中所没有的,有32个多态位点(s=32),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2501±0.00099,非同义突变率与同义突变率差值(dN-dS)为0.031±0.006,中性检验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重组事件的最低数量(Rm)为10。连锁不平衡指数R2随核苷酸遗传距离增加处于明显下降趋势。17例间日疟原虫(pv)样本有产生9种单倍型,只有1种(V3)是新发现,在基因库中无100%吻合的序列,9个多态位点(s=9)单倍型,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0859±0.00093,非同义突变率与同义突变率差值(dN-dS)为-0.00230±0.00539,但Z检验结果不显着(P=0.648)。中性检验的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重组事件的最低数量(Rm)为2,在整个411bp序列中R2随着核苷酸遗传距离增加呈下降趋势并不明显。【结论】恶性疟原虫样本顶端膜抗原1(AMA-1)Ⅰ区的具有较高的核苷酸和单倍型多态性。可作为恶性疟原虫研究的分子标志,对了解恶性疟原虫的遗传特征具有参考意义。PfAMA-1Ⅰ区基因多态性的产生可能是选择和基因内重组共同作用的结果。间日疟原虫样本顶端膜抗原1(AMA-1)Ⅱ区具有较低的核苷酸和单倍型多态性,不同地理株间差异不大,因此用于了解间日疟原虫的遗传特征意义不大。PvAMA-1Ⅰ区基因可能存在负向选择,而且较少发生减数重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疟疾流行特征,制定疟疾防制措施以及疟疾疫苗的研制提供分子基础。(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3-05-01)
陈晨,公茂庆,寇景轩[5](2013)在《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序列的测定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疟疾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每年全世界有超过100万人因疟疾而死亡,同时疟疾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疟疾疫苗是人类控制疟疾的希望。本文系统的回顾了世界上疟疾疫苗的发展史,阐述了叁次疫苗革命时期疟疾疫苗所使用的抗原的主要发展。文章的结论归纳了疟疾疫苗发展的特点,分析了疟疾疫苗的发展规律,并展望了疟疾控制研究的信息化技术及疫苗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3年10期)
李树玲,张冬梅,曹毅,潘卫庆[6](2007)在《伯氏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胞外区及其亚区的表达与免疫保护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表达伯氏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PbAMA-1)胞外区E及其各亚区,分析其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方法抽提伯氏疟原虫基因组,对PbAMA-1基因测序,依据该序列采用毕赤酵母密码子使用频率重新设计PbA-MA-1基因序列。将其胞外区E分为3个彼此重迭的基因片段DⅠ、DⅡ和DⅢ并进行优化,人工合成后在大肠埃希菌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和重折迭,分别与福氏佐剂乳化后免疫小鼠和家兔,均免疫3次,间隔2周。每次免疫剂量,小鼠为20$g,家兔为100$g。ELISA检测抗体效价,并以疟原虫攻击实验确定各抗原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测得的PbAMA-1基因序列与Sanger测序中心公布的序列完全一致。密码子优化并人工合成的DⅠ、DⅡ、DⅢ和E目的基因片段在大肠埃希菌表达载体pET32a均获得诱导表达,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各目的基因表达产物大小与预计的相对分子质量Mr 44 300、Mr 33 300、Mr 29 900和Mr 67 200相一致。表达产物经镍离子螯合柱(Ni-NTA柱)纯化和谷胱甘肽(GSH)氧化还原法体外重折迭,蛋白纯度达90%以上,各纯化的重组蛋白在小鼠体内均激发产生高滴度抗体。其中,完整的胞外区E第3次免疫后抗体滴度为(34.4±0.15)×10-4,与其他组相比,免疫原性较其他各亚区更强(t=5.66,P<0.01;t=2.27,P<0.05和t=5.05,P<0.01)。取家兔免疫血清与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小鼠血膜抗原片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均为阳性,其中抗E的抗血清免疫荧光强度最高,与ELISA检测的抗体水平一致。取家兔抗血清对小鼠伯氏疟原虫粗提抗原进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分析,产生特异性反应条带,表明能够识别天然的PbAMA-1蛋白。免疫小鼠在以伯氏疟原虫攻击实验中得到部分保护,DⅠ、DⅡ、DⅢ和E各免疫组小鼠与佐剂对照组相比,存活时间明显延长(t=2.78,P<0.05;t=2.67,P<0.05;t=3.46,P<0.01和t=3.50,P<0.01)。结论人工合成的PbAMA-1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完整的胞外区E较其各亚区表现出更好的免疫原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2007年01期)
陈俊,缪军,刘忠湘,李淑梅,薛采芳[7](2006)在《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基因转染伯氏疟原虫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AMA-1)基因转染伯氏疟原虫的模型.方法将含有恶性疟原虫AMA-1基因的重组转染质粒pDB.DTm.DB./AB.AF.DB.用BglI酶切线性化.伯氏疟原虫经体外培养和分离后进行电转化,转化的原虫经药物筛选后进行PCR检测.结果PCR检测显示转染伯氏疟原虫存在恶性疟原虫AMA-1基因.结论成功建立了恶性疟原虫AMA-1基因转染伯氏疟原虫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19期)
李树玲[8](2005)在《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AMA-1)免疫保护功能域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疟疾目前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热带传染病。由于疟原虫抗药性以及蚊媒抗杀虫剂的抗性产生并广泛传播,使传统的疟疾防治方法面临严重困难。研制有效的疟疾疫苗被认为是疟疾防治的重要途径。 疟原虫(Plasmodium)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apical membrane antigen 1,AMA-1)是一个重要的疟疾疫苗候选抗原,它存在于所有已经验证的疟原虫种中,虽然对AMA-1的功能尚不清楚,但目前认为该蛋白在疟原虫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疟原虫生长可能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AMA-1的分子结构在种间相当保守,其胞外区含有16个半胱氨酸,形成以二硫键结构为基础的稳定的天然构象,根据二硫键的位置关系推测,可分为3个二硫键依赖的区域(Domain Ⅰ、Domain Ⅱ和DomainⅢ),分别含有3对、2对和3对二硫键。 以往研究表明AMA-1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性,但是对该分子中的保护性免疫功能域尚缺乏明确的分析和鉴定。本研究以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Pb)AMA-1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伯氏疟原虫小鼠动物模型进行PbAMA-1分子保护性免疫功能区域的鉴定,其结果可以指导含AMA-1区域或表位的疫苗的构建。 首先,我们对我室保存的伯氏疟原虫虫株的AMA-1基因进行了测序。在PbAMA-1基因内部设计两对引物,用PCR法扩增得到两个片段,其长度分别为1100bp和900bp,两个片段约有200bp的重迭区,对两个片段进行全序列测序,获得完整的PbAMA-1胞外区的基因序列。依据测序所得的PbAMA-1 DNA序列,推导其氨基酸序列。根据文献报道和二硫键的位置,将PbAMA-1胞外区分为叁个彼此之间重迭的基因片段,分别命名为DⅠ、DⅡ和DⅢ。在叁个片段的重迭区利用同义密码子替换引入Cla I和Pac I两个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用于基因片段间的拼接。采用毕氏酵母密码子使用频率重新设计DⅠ、DⅡ和DⅢ的核苷酸序列。在该基因中发现7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Asn-X-Ser/Thr),通过Asn→Gln氨基酸突变消除这些糖基化位点。为便于该蛋白的纯化,在基因的3’端添加6个编码组氨酸的序列(6×His tag)。序列优化后PbAMA-1基因的A+T的含量由原来的69.6%降到了63.0%。(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期刊2005-05-01)
李珣,缪军,雷俊川,薛采芳,王宪锋[9](2004)在《细胞因子表达质粒对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DNA免疫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表达质粒对小鼠DNA免疫的促进和调节作用。 方法 构建编码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 1(AMA1)完整胞外域的DNA免疫质粒VR10 2 0 /E ,构建编码小鼠细胞因子 (GM CSF)、白细胞介素 (IL)如IL 4和IL 12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GM CSF、pcDNA3 .1( ) /IL 4和pIL 12以及双顺反子质粒pGM CSF/pTPA E ,分组免疫小鼠 ,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及其亚类的水平 ,取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增殖。 结果 3种细胞因子质粒均有效增强了小鼠针对VR10 2 0 /E的免疫应答 ,抗体水平增加 7至 10倍 ,其中pcDNA3 /GM CSF质粒和pIL 12质粒分别显着促进了小鼠的IgG1和IgG2a应答 ,小鼠脾细胞的体外增殖水平亦有明显提高。 结论 利用编码GM CSF、IL 4和IL 12的表达质粒作为佐剂可有效增强小鼠针对AMA1DNA的免疫应答 ,并对免疫应答的类型产生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2004年03期)
雷俊川,缪军,李珣,薛采芳,刘忠湘[10](2003)在《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可调控性表达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Apical Membrane Antigen 1 AMA-1)在小鼠体内的可调控性表达作初步研究。材料与方法: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TL-8/AMA-1(rtTA 型),质粒tTS(tetracycline-dependent transcriptional silencer)由缪军主任从德国带回;②用QIAGEN公司的质粒纯化柱大量制备了质粒pTL-8/AMA-1(rtTA型)和质粒tTS;③选取清洁级BALB/c雌性小鼠(6至8周龄)每组5只,麻醉后于双侧股四头肌、胫骨前肌共四个点,每点注射DNA-PBS溶液50μl,含质粒pTL-8/AMA-1(rtTA型)200ug、质粒tTSug;④分别于免疫后2、4、6、8周小鼠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ELISA测定抗体OD值。结果:①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TL-8/AMA-1(rtTA型);②pTL-8/AMA-1(rtTA型)单独免疫组均产生了显着的抗AMA1抗体应答,血清1:100稀释后抗体OD值高达1.9:③质粒pTL-8/AMA-1(rtTA型)和质粒tTS共同免疫组小鼠抗体OD值在第二周和第四周(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学会全国第九次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3-11-01)
顶端膜抗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不同地理株间日疟原虫(Pv)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AMA-1)基因多态性。方法采集镜检确诊的间日疟患者滤纸血3滴,煮沸法提取滤纸血中pv DNA,套式PCR扩增包含PvAMA-1Ⅱ区(793bp)DNA片段,扩增产物经电泳鉴定后纯化并测序,利用生物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17例患者感染的间日疟原虫分为9种单倍型,只有1种(V3)在基因库中未发现100%吻合的序列;含9个多态位点(s=9),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0859±0.00093,非同义突变率与同义突变率差值(dN-dS)为-0.00230±0.00539,但Z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事件的最低数量(Rm)为2,在整个411bp序列中R2随着核苷酸遗传距离增加呈下降趋势不明显。结论间日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AMA-1)Ⅱ区基因序列遗传多样性程度较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顶端膜抗原论文参考文献
[1].冯永辉,于晓飞,曹雅明,朱晓彤.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株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PfAMA1)DomainⅠ的基因多态性分析[J].微生物学杂志.2016
[2].周银发,张山鹰,杨发柱,谢汉国,林耀莹.间日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基因多态性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
[3].周银发,张山鹰,林耀莹,杨发柱,谢汉国.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基因多态性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4
[4].周银发.不同地理株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AMA-1)基因多态性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3
[5].陈晨,公茂庆,寇景轩.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序列的测定和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
[6].李树玲,张冬梅,曹毅,潘卫庆.伯氏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胞外区及其亚区的表达与免疫保护作用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7
[7].陈俊,缪军,刘忠湘,李淑梅,薛采芳.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基因转染伯氏疟原虫模型的建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
[8].李树玲.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AMA-1)免疫保护功能域的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05
[9].李珣,缪军,雷俊川,薛采芳,王宪锋.细胞因子表达质粒对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DNA免疫的调节作用[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
[10].雷俊川,缪军,李珣,薛采芳,刘忠湘.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可调控性表达的初步研究[C].中国动物学会全国第九次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