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下呼吸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注射液,强龙,西沙,头孢,蛋白。
下呼吸道论文文献综述
云筠筠,段华健,田翠英[1](2019)在《2型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的抗菌治疗优选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病原学特点及治疗方案,为目标性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50例病例,其中观察组100例为2型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对照组150例为同时期未合并2型糖尿病的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查结果及用药方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特点、治疗方案的异同。结果观察组共检出病原菌17株(检出率17%)。其中G~+菌、G~-菌、真菌分别为3株、9株、5株。观察组共检出病原菌12株(检出率8%)。G~+菌、G~-菌、真菌分别为1株、10株、1株。两组G~-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等,综合其药敏结果显示仅对左氧氟沙星敏感;观察组G~+菌均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对照组G~+菌均对利奈唑胺、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敏感;两组检出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对叁唑类药物敏感。临床经验性抗菌药物大多为联合使用,最常选用的有莫西沙星、头孢地嗪、阿奇霉素及依替米星、比阿培南等。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其次是G+菌和真菌,药敏结果显示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一定耐药性,需根据药敏结果进行目标用药。然而病原学培养检出率较低,目前临床治疗仍多为经验性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9年12期)
陈赢[2](2019)在《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方法收集418份临床送检呼吸道标本,生理盐水漱口后自然咳痰至无菌容器中,30 min内送检,进行革兰染色涂片镜检与培养鉴定。结果 418份标本中真菌培养阴性349份(83.5%),阳性69份(16.5%)。阳性标本中白色念珠菌32份(46.4%),热带念珠菌19份(27.5%),克柔念珠菌11份(15.9%),光滑念珠菌5份(7.2%),曲霉菌2份(2.9%);来源科室:呼吸内科38份(55.1%),神经外科13份(18.8%),血液内科9份(13.0%),肾移植科9份(13.0%)。418份标本中痰真菌片镜检结果阴性320份(76.6%),阳性98份(23.4%)。阳性标本中查见真菌孢子47份(11.2%),查见菌丝7份(1.7%),查见真菌孢子及菌丝44份(10.5%)。结论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是诊断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有效手段,二者联合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4期)
王伟,宋薇薇,陈新,龚萍[3](2019)在《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00例,仔细检测所有患者的痰标本,分析研究其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200例患者中检测出180株病原菌,检出率为90.00%,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所占比率分别为33.33%(60/180)、58.33%(105/180)、8.33%(15/180)。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苄啶、红霉素及青霉素有较高耐药率;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哌拉西林及氨苄西林有较高耐药率。结论:革兰阴性菌是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同时存在十分突出的耐药性,因此在用药和诊断期间需要加强重视度。(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34期)
马国轩[4](2019)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盐酸莫西沙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盐酸莫西沙星,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的87.50%(P<0.05)。观察组的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莫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确切,细菌清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22期)
赵云,王紫荆,彭程[5](2019)在《多重核酸检测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临床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患儿采集深部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及咽拭子进行多重RT-PCR和毛细电泳联用技术,检测呼吸道常见病原(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偏肺病毒、冠状病毒和腺病毒、博卡病毒、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分析多重PCR检测技术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成都儿童专科医院住院的15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及深部痰液标本,年龄在1月~14岁,病程在1~60天。结果本组患者男93例(60%),女62例(40%),平均发病时间为7.2天,≤7天94例,>7天61例,<1岁组39例(25.2%),1~3岁组42例(27.1%),3~5岁组41例(26.5%),>5岁33例(21.3%),平均年龄3.1岁。多重核酸检测结果发现,155例患儿的鼻咽分泌物标本中至少有一种病原检测阳性的共计143份标本(占92.3%),其中有40份标本(占27.97%)检测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排名前叁位的病原依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偏肺病毒。按照不同年龄组病原阳性率分析,除呼吸道合胞病毒外(χ2=29.241,P<0.001),其余病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多重PCR检查阳性标本中混合细菌感染者占57例共计59株(36.77%),各年龄组混合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卡他布兰汉菌28株(47.46%),流感嗜血杆菌18株(30.51%),肺炎链球菌9株(15.25%),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5.08%),大肠埃希菌1株(1.70%);根据发病时间分为≤7天和>7天组,核酸检测阳性结果≤7天组91例(58.71%),与>7天组阳性例数52例(33.54%)(χ2=5.4,P=0.02<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本院冬春季3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偏肺病毒、流感病毒是5岁以下儿童该时期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支原体感染仍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和痰培养比较,进行多重PCR病原检测有助于全面了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发病早期(≤7天)检测阳性率更高。(本文来源于《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付伟伟[6](2019)在《下呼吸道抗菌药物局部用药的现状及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下呼吸道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传统临床下呼吸道疾病感染主要采用静脉全身给药方式,但是随着耐药菌的出现,静脉等全身给药方式在肺部急性感染治疗中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此外难以有效清除支气管扩张症等结构性肺病的病原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同时长期用药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进一步增加了疾病的治疗难度。而雾化吸入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局部感染部位药物浓度,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因此人们对于雾化吸入治疗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近些年很多专家学者关于下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抗菌药物治疗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将这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雾化吸入治疗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22期)
师进康[7](2019)在《血清淀粉样蛋白A、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8例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儿及41例健康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其感染类型分为细菌组(40例)和病毒组(38例),41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叁组血清SAA、CRP和PCT水平以及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结果:细菌组患儿SAA、PCT、CRP水平及WBC计数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组患儿SAA水平相比对照组患儿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患儿血清CRP、PCT、WBC计数相较于病毒组患儿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A、CRP及PCT能作为临床细菌感染诊断指标,同时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SAA提升程度相比CRP更显着,因此能将SAA、PCT与CRP、WBC计数作为感染类型检测指标,且检测结果较为准确,能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提供治疗依据。(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11期)
李佳,任文娟,屈晖[8](2019)在《阿奇霉素联合甲强龙防治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效果及其对血清IgG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甲强龙防治小儿下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效果及其对血清Ig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下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强龙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指征和疾病复发情况;检测两组患儿血清IgA、IgG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 910,P=0. 02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症状消失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和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明显改善(P <0. 05)。观察组患儿6个月内复发率为25. 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 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2. 452,P <0. 001)。观察组患儿6个月内感染次数和感染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01)。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患儿体内IgG1、IgG2、IgG3和IgG4水平显着提高(P <0. 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患儿IgG2和IgG4水平明显增高(P <0. 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甲强龙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总有效率显着提高,患儿血清IgG水平也显着增高。(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刘丽娟,索文超[9](2019)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下呼吸道重力依赖区气道关闭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下呼吸道重力依赖区气流特性的变化情况,基于CT影像建立真实人体下呼吸道叁维模型,确定重力依赖区气道关闭位置,利用CFD技术对下呼吸道内气体进行瞬态数值模拟,得到了部分气道关闭后下呼吸道内空气流速、表面压力、壁面剪切应力等参数的变化趋势,理解了ARDS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变化,从而指导机械通气策略,避免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王珍[10](2019)在《评价生脉注射液联合头孢唑肟钠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头孢唑肟钠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化痰止咳、解痉平喘、退热、氧疗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头孢唑肟钠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5.5±1.3)d短于对照组的(7.4±1.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95.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2/40)与对照组的2.5%(1/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头孢唑肟钠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可缩短体征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应,该方法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2期)
下呼吸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方法收集418份临床送检呼吸道标本,生理盐水漱口后自然咳痰至无菌容器中,30 min内送检,进行革兰染色涂片镜检与培养鉴定。结果 418份标本中真菌培养阴性349份(83.5%),阳性69份(16.5%)。阳性标本中白色念珠菌32份(46.4%),热带念珠菌19份(27.5%),克柔念珠菌11份(15.9%),光滑念珠菌5份(7.2%),曲霉菌2份(2.9%);来源科室:呼吸内科38份(55.1%),神经外科13份(18.8%),血液内科9份(13.0%),肾移植科9份(13.0%)。418份标本中痰真菌片镜检结果阴性320份(76.6%),阳性98份(23.4%)。阳性标本中查见真菌孢子47份(11.2%),查见菌丝7份(1.7%),查见真菌孢子及菌丝44份(10.5%)。结论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是诊断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有效手段,二者联合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下呼吸道论文参考文献
[1].云筠筠,段华健,田翠英.2型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的抗菌治疗优选策略[J].中国处方药.2019
[2].陈赢.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
[3].王伟,宋薇薇,陈新,龚萍.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
[4].马国轩.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J].心理月刊.2019
[5].赵云,王紫荆,彭程.多重核酸检测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9
[6].付伟伟.下呼吸道抗菌药物局部用药的现状及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7].师进康.血清淀粉样蛋白A、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名医.2019
[8].李佳,任文娟,屈晖.阿奇霉素联合甲强龙防治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效果及其对血清IgG水平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9
[9].刘丽娟,索文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下呼吸道重力依赖区气道关闭数值模拟[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
[10].王珍.评价生脉注射液联合头孢唑肟钠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