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龙南医院黑龙江大庆163453)
摘要:目的对于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病患,除常规护理外,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方式,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并患有急性心绞痛的病患102例,一组51例。其中一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命名为常规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命名为干预组。比对两组病患的治疗前后心电、高血压、高胆固醇等预后的平均评分,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干预组心电、高血压、高胆固醇治疗后平均评分为(3.80±0.48)分、(130±12)分、(74±13)分,而常规组为(3.98±0.49)分、(137±16)分、(81±15)分,;且干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4.71%,各项数值比对结果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病患,除常规护理模式外,增加心理护理干预,不但可有效提高其预后效果,且能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心理护理干预;临床疗效;预后
引言:
据临床数据表明,引发心绞痛、急性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病因,通常因病患心理障碍,如极度易怒、恐慌、焦躁等。对于有心血管内科疾病史的病患而言,长期保持较差的心理状态,也易加重病情,甚至增加致死率。为改善这一现状,我院设计并组织了此次研究活动,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该类病患的临床疗效如何,并获得极大成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并患有急性心绞痛的病患102例,一组51例。分别命名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其中男67例,女35例,年龄范围在41岁-89岁之间,平均年龄(43.65±4.17)岁;纳入标准:心血管内科就诊,且伴有急性心绞痛病患;排除标准:心、肺等功能严重受损,且精神状态极不稳定,无法参与研究活动病患。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其主要包括三方面:
1)第一方面:首先为病患及其家属做相应的健康知识宣传及教育,减轻其对于病情的误解;通过不同方式了解病患的心理压力来源,并且与其家属合作,最大限度的解决病患的心理问题[1]。
2)第二方面:护理人员应尽可能为病患的生活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例如嘱付其家属为病患准备饮食时,应以清淡、少油、少盐等食物为主;同时,护理人员也应尽量为病患打造一个舒适的恢复环境,协助病患术后的正确体位,使病患生理与心理上均能达到舒适放松的状态[2]。
3)第三方面,护理人员应根据自身所学知识,指导病患护做放松练习。例如适当练习瑜伽伽、冥想等,且每日最好有一到两次,持续十至三十分钟左右的完全放松练习[3]。可以指导其家属于病患出院后,在家自行做日常的放松活动。
通过放松练习,不但可以帮助病患缓解肌肉等身体等身体部位的紧张感,同时也可通过完全的心理放松,保持心态平和的常态,有益于预防及缓解病情[4]。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病患治疗前后心电、高血压、高胆固醇等的平均评分情况;并根据判定标准,判断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判定标准为:心绞痛等临床病症完全无改善,则判定为无效;病症有所改善,但幅度不明显,则判定为一般有效;病症有改善明显,则判定为非常有效;若病症完全消失,病患心理状态恢复正常水平,则判定为治愈。治疗总有效率为(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中,计数资料采用χ2,若P值小于0.05,则认为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干预组心电、高血压、高胆固醇等治疗后的平均评分情况为(3.80±0.48)分、(130±12)分、(74±13)分,而常规组为(3.98±0.49)分、(137±16)分、(81±15)分,从数据可明显看出,干预组病患总体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具体可见表1。
3.讨论
从表1中数据可得,对于心血管内科患有急性心绞痛的病患而言,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模式,可对病患的心电、高血压以及高胆固醇等检测结果有明显改善;从表2中数据可得,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而常规组仅为64.71%。因此可得出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急性心绞痛病患的临床疗效具有明显提升效果。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患,通常因心理、情绪等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而极易导致其发病或加重已有病情[5]。通过此次研究活动结果可看出,护理人员在为其进行护理工作中,注重加强对其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缓病患,使病患生理与心理均保持良好的状态,进一步恢复健康[6]。
参考文献
[1]姚萍.低分子肝素药物治疗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15,36(5):699-700.
[2]周淑妮,丁力.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7(A01):145-146.
[3]蔡晓盛,潘景业.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9):1811-1813.
[4]郭宏怡,田颖,刘肆仁.心活素治疗顽固性心绞痛急性心功能失代偿患者临床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2022-2024.
[5]廖群泽,彭晓琼.静脉注射阿替洛尔治疗心绞痛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171-172.
[6]许敏.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绞痛的效果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5(3):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