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校师长毕业赠言(论文文献综述)
邹勇[1](2019)在《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史实和文学两个角度切入,探讨1898-1919年间新女性与都市的关系,以及新女性的尴尬处境。选择“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这样一个题目,契合新女性产生之大环境——都市,用文学现象映射新女性产生之小语境——男性指导这一内在写实。多角度地对史实和文学中的新女性处境、心理、实践做重新阐释和发现,深入挖掘都市新女性的精神内核,意在浮现一个更贴近现实的新女性群体。本文以小说为本位,将1898-1919年间都市新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新女性作为兼容民族国家诉求和女权诉求,兼容权力谋求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女性群体。大致可以分为女学生、英雌、女小说家、女新闻人。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新女性与都市”,拟对女性社会身份的近代变迁做一个整体的考察,共分为两节。第一节论述传统知识女性的尴尬处境。第二节探讨新女性群体产生的背景,即都市是如何促进新女性群体产生的。随着列强入侵,传统城市被迫走上改良开放的道路,逐渐打破了传统的城市意识。伴随着较快的城市化进程,都市的形体和内涵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并没有在城市学或社会学中形成明显的意识表述。反而是清末民初的小说赋予都市生动的描写,尽情展现都市世界里包括新女性在内的新因素。当然小说建构下的都市景观并非都市实景的复制,而是经过了再造想象,隐藏着多层文化密码。它的特点是将都市中的新旧因素原型化,通过一系列反复出现的人事景来表现时人对都市新人文的心理迹象。小说反映出的心理迹象表现为关注都市空间、隐述乡村空间;聚焦公共空间、窥探私密空间;热衷描写女性空间这三个特征,引起人们对晚清大都市这个特定历史空间下新因素的注意。第二章“男性文人笔下的新女性形象”。共分为三节,第一节探讨新兴的女性群体(女工)的存在意义,并通过小说文本的分析,证明女工作为一个粗俗卑微的新兴的女性群体,并不是男性精英需要的新女性,因而新兴的女性群体不等同于新女性。第二节通过还原女学生的校园生活图景,重点阐述小说中女学生形象的两个极端,即真善美的女学生和沦落的女学生。第三节通过解读报刊、地方志等文献,综述社会舆论视野中的英雌,以及造成英雌陨落的主客观原因。并结合小说文本,重点分析男性写作策略下的英雌群像所呈现出来的特点。第三章“女性小说家对传统的越轨与回归”。通过三节论述以下内容,第一节论“女学生形象的倒退”,即闺秀女学生形象的特点以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第二节论男性编辑策略下的女小说家,即女小说家是如何被包装的,以及女性创作中对新女性话语的实践及“越轨”书写。第三节论女小说家回归传统以及越轨书写的现实原因,即英雌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赋权。
张有林[2](2018)在《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的实施与改进研究 ——以邢台县皇台底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人的一生中,道德起着定向定性的作用。德育因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德育也因其长期性、反复性、内隐性,我国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低的现状一直没有根本改变。根据笔者的观察,中小学德育实践中主要存在四大弊端:德育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德育内容空洞,不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德育实施不扎实;德育评价不落实。初中生是学生从儿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期,是学生品德从“协调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动荡期”。做好初中德育,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直面德育的四大弊端,使初中德育目标明确化具体化、内容生活化学生化、实施扎实化全员化、评价科学化外显化。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等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在对品德形成理论、德育理论、初中德育和主题教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初中德育主题教育进行界定,论述初中德育主题教育实施的原则和意义。运用行动研究法和调查法对笔者所在学校的德育主题教育的实施进行研究,论述了我校德育主题教育实施的主要内容、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主题教育是广泛存在于党建、大中小幼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教育形式,它的突出特点是主题突出,但把主题教育与初中教育结合,特别是与初中德育结合,目前的研究成果还不多。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学校的实践,笔者提出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的基本含义是初中学校的教育者,根据学生、学校、社会发展实际,遵循品德发展规律和道德教育规律,以育德为目的,以主题教育为主要形式,分节点分年级分月设置系列化德育主题,开展“境、学、思、践、展”等活动,实现学生德性的螺旋上升,提高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种德育范式。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的实施主要包括:从入学到毕业,关键节点实施德育主题教育;根据年级特点,分年级实施德育主题教育;根据时令和学期特点,分月实施德育主题教育。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的改进主要包括:与其它教育形式的融合和从内容到形式的优化;主题班会、主题校会、主题阅读、主题实践等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队伍建设、管理落实和科研三方面进行保障等。
李俊[3](2017)在《上海中考综合运用命题和教学策略的研究》文中提出上海在2009年进行了PISA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学生在连续文本阅读与非连续文本阅读的成绩上存在较大的落差。2014年上海语文中考试题发生变化,综合运用试题以专门的题型纳入中考语文测试评价中。近几年综合运用试题所选的文本材料多为非连续性文本。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以典型的综合运用试题为抓手,重点阐述综合运用试题在命题编制上的特点和在日常教学中开展的教学策略。在分析命题特征的基础上,构建教学合理的策略。本文首先梳理综合运用试题所选文本材料——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指出“非连续性文本”在这里是指在篇章结构上不连续,在意流上相连或相应的图表、图文或文字材料组合体。其次对该类文本的优缺点进行归纳,再次对该文本从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情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试题的考查类型三方面进行分类,最后对给文本的语文教学价值进行归纳。本文的第三章着重阐述综合运用试题命题编制方面的特征。从试题编制的总体特征、选文特征、命题特征和语文能力考查方向四方面来论述。并通过与绍兴卷的比较,直观剖析上海卷所作出的努力;通过近三年上海各区县命题的比较,深入剖析命题在对课程标准、考纲的理解方面所作出的评价呈现;通过对资优的命题进行分析,给出今后命题的建议。本文的第四章着重阐述日常该类试题所选文本开展日常教学方面的策略。从策略实施的意义和策略实施的路径两方面展开。
李浩泉[4](2012)在《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生活活动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已有对学生活动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学生运动。尽管民国时期的学生运动非常活跃,而且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但是,仅研究它显然是不够的。研究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代背景下的北大学生社团活动,不但可以丰富高等教育管理尤其是高校学生管理理论、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公民社会理论,加强对民国时期社会复杂多样性的理解,也可以为当今从规模扩张到提高教育质量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历史依据,为当今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意义。本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民国时期北大学生社团是指以北大在校学生为主体、在自觉自愿基础上组成的非盈利性学生组织。北大学生社团活动指的是以社团组织名义所开展的活动,不包括学生社团成员以个人名义从事的活动。研究时限的上限为1912年1月民国成立,下限为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具体包括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北平大学北大分院。本研究运用组织社会学理论,结合叙事史学、微观史学等相关理论,通过对民国时期北大学生社团发展历史、组织结构以及所开展的活动的研究,清晰再现了民国时期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历史图景。探究了“内忧外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代背景下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并为理解民国时期社会的复杂多样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导论部分,从问题的提出入手,阐释了研究的价值,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作了适当评析,介绍了理论基础,阐明了研究目的,厘清了研究思路,解释了研究方法。第一章“北大学生社团活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轨迹”,从社会思潮、突出事件和关键人物三个方面分析了北大学生社团活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从社团活动产生的历史起源、萌芽到逐步发展,将每个不同历史时期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历史发展轨迹清晰地呈现了出来。第二章“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目标、方式及概况”,从组织及活动主题两个视角分析了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目标,通过大量具体实例再现了社团活动的四种基本方式,即讲演、集会、出版刊物以及实践活动以及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整体概况。第三章“北大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组织过程与组织控制”,运用组织社会学理论分别梳理了北大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组织过程和组织控制。北大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基本都是采用的初级结构,即直线型、职能型组织结构,也有个别学生社团采用直线式职能型结构,这些都是由北大学生社团规模小、组织职能单一所决定。组织过程包括沟通、决策与领导三个过程,沟通一般采用在相关刊物、公告栏刊登公告、通告、通知以及书信等书面方式以及口头通知或面对面地交流等方式进行。发现北大学生社团在整个组织管理的过程中,体现出强烈的民主性、灵活性。北大学生社团的决策过程大多采用召开全体大会或职员会议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也正因为这样,其领导过程没有明显的关键人物、核心领导形成。第四章“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主体及内容”,从活动主体参与社团活动的心理场、人格特征以及参与程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外部环境、个体人格对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影响,认为人的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是其所处“心理场”的产物,这个“心理场”不但包括个体的需要、潜意识、信念、目标、记忆等,也包括政治和经济事件以及社会活动等。同时通过分析发现,当时北大学生社团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的广泛的支持。通过大量的史料,对当时北大学生社团具体的活动情况进行了真实地再现。第五章“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作用与影响”,从五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北大学生社团活动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主要是保护了民族利益、促进了社会的民主进步、转变了学风、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和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结语部分,分析总结了北大学生社团及其活动的特点与规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从影响个体参与学生社团组织的人格特征来看,民国时期北大学生社团成员人格中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因素与其它时段相比对其参与社团的行为影响更大;从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特点来看,其组织行为体现出更高的民主性;从学生社团所开展的具体活动来看,其不但开展了大量的“本职工作”,而且也完成了不少的“兼职任务”;从学生社团组织所在的时代背景、活动主题以及活动主体来看,表现出更高的复杂性;从学生社团活动的性质来看,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性。反思了学生运动与学生活动,个人需求、社会需要与学生社团活动以及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指出学生运动不是民国时期北大学生活动的常态,个人需求是学生社团产生与发展以及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内在动力,而时代呼唤是学生社团产生与发展以及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外在原因。同时指出,“社会本位”、“个人本位”及其关系不但受到社会形态和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和制约,同时还受到一定的时代背景的影响。
束富强[5](2010)在《苏州市区四星级高中语文校本教材文化内涵及其开发和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苏州市区四星级高中的九套语文校本教材,并对教材的文化内涵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和归纳。首先研究这些校本教材出台的背景,研究他们和校本课程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了这些教材中所蕴含的十一种文化内涵;分析了“港澳台新”的课标及部分高中中文教材的文化内涵,并归纳出有益经验;最后提出了开发和利用苏州市区语文校本教材文化内涵的原则和措施。结语部分对苏州市区语文校本教材提出了建议:要更多的与时代同步;要把眼界放大,更多地吸纳“港澳台新”中文教材中优秀的文化思想,以提高苏州市区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厉佳旭[6](2009)在《毕业典礼,泪雨纷飞中的心灵洗礼》文中研究指明毕业典礼,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最后一次正式的集体教育活动。毕业典礼,顾名思义,应当充满了毕业味,充满了学业成功的喜悦,充满了告别的离愁别绪。但是,在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高中教育普及化的今天,领取高中毕业证书,对于学生而言,已无多少惊喜。大学中那种戴着学士帽、高呼着"我们毕业啦"的激动场面,在高中毕业典礼上不大可能出现。而学生,往往因为平时学校管理严格,老师
张立新[7](2008)在《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研究 ——基于教师生活史的视角》文中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对教师研究的转向以及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了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探索。国外学者埃尔巴兹(Elbaz,1981,1983,1991)、康纳利和克兰迪宁(Connelly & Clandinin,1984,1985,1988,1995;Clandinin,1985,1986;Clandinin & Connelly,1986)等的研究成果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于9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中的重要性。但笔者发现,对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问题尚未见国内外学者进行过系统深入的探讨。本研究的核心即试图探索教师实践性知识背后的因素和脉络,以期能够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完善提供某些建议。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与教师私人的和专业的生活史密切相关。基于大量文献的阅读和亲身体验,笔者认为,教师生活史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影响甚大,但它并非是简单的经验再现,其中的关键环节是源自于教师生活史的教师“自我”(self)的建构。因此,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机制在于“教师生活史→教师自我→教师实践性知识”三者螺旋循环的过程。为了论证和检验这一假设,笔者在研究中力求实现“三角论证”的效果。因此,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笔者尤其关注了对方法论的探讨和理解,从而引导了笔者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运用以及围绕论题对篇章结构的构思。研究资料的收集聚焦于三大方面:其一,对教师生活史及其自我和教师实践性知识等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其二,了解案例教师生活史及其自我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深度访谈、自我量表、现场观察等手段的实施;其三,面向教师群体的教师生活史及其对自我与教师实践性知识影响的问卷调查等。在篇章结构上,围绕论题层层深入。首先对教师生活史研究和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梳理与理论探讨,并真实地呈现了研究的策略及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来自案例教师和教师群体的相关资料对教师生活史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诠释;这为笔者得出研究结论,完成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模型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研究的结论是:其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机制体现了教师生活史→教师自我→教师实践性知识三者螺旋循环的过程。其二,教师生活史、教师自我、教师实践性知识三者之间还构成了相互作用的循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促成自我的建构;教师实践性知识伴随有意义行动的发生,逐渐拓展和丰富了生活史的内涵,实现了对教师原有生活史的超越;相应地,对教师生活史的超越,对自我的再建构,也发展和完善着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了增进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的理解,笔者对生活史因素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其中涉及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在职专业学习因素和个人因素等。此外,笔者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在践行研究者与教师合作的新关系,通过倾听和互动,探索着教师发展的新模式。笔者深深感到,该种模式是多元互惠的,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本研究基于教师生活史及其自我的视角来探讨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具有开创性。这一研究刚刚开始。但由于时间所限,本研究的案例教师局限在了高中年级、语文学科和发达城市(上海、台北)。因此,后续研究的空间还相当广阔,这包括从学科角度的拓展、从年级角度的拓展,从在职教师向职前培养的拓展以及从发达地区教师向欠发达地区教师的拓展,等等。
金枫[8](2007)在《名校师长毕业赠言》文中研究表明立身不易上世纪30年代,北大校长蒋梦麟勉励毕业生:诸君离学校而去了。在社会上立身的困难,恐怕比在学校里求学还要加甚。若非立志奋斗,则以前所受的教育,反足以增加人生的苦恼,或转为堕落的工具。这是诸君所当特别注意的。
包昆锦[9](2007)在《个体内、外生涯互动关系的个案研究 ——兼论双圆理论》文中认为近年,随着我国经济与教育的高速发展,以就业指导为主体的大中专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以降低员工流动率为主要目标的员工生涯辅导,以及以解决自身职业发展困惑为首要目标的个别生涯咨询,在上海、北京等国内发达城市迅速兴起。这种现象逐渐引起学术界广泛兴趣。本文关注从个体自身角度“如何有效地自我诊断”,首要研究目的是“为个体本身服务”。为此,文章在对十二位职业人士人生经历尽可能全面了解基础上,从内、外生涯互动关系维度出发,深入解析个体出生以来内、外生涯要素的互动情况,并从中寻找规律,以协助个人摆脱对专业人士的过度依赖,走向“自我辅导”。本文力图采用详细丰富的原始材料、进行全面深入的材料解析、得出富有启发的研究结论,并且进行尝试性的理论建构。具体来说,共分八章:第一章:主题说明。该章说明了选题缘由,对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叙述和评论,并对几个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方法说明。该章结合研究者个人的经历与感悟,以及对国内部分硕、博士质性研究论文缺陷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说明了本文为何选择质性研究以及如何开展。第三、四、五、六章:个案呈现与解析。其中,第三、四章以A先生为例,大致按“生涯成长史材料呈现、各时段内外生涯要素提炼及互动情况解析、互动历程的整体小结与结论”顺序,详细解析了一个总体互动不良的个案。第五、六章则按相同结构,以D女士为例,详细解析了一个总体互动良好的个案。第七章:结论与应用。该章首先对以A先生与D女士为代表的两类个案互动历程进行了整体比较。在此基础上,作者尝试创建了双圆理论——一个本土化生涯辅导理论,并对理论要点、如何操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作者还以A先生为例,示范如何运用该理论进行自我辅导或为他人开展生涯咨询。第八章:研究体验。作者分享了研究过程中的一些体验。本文最主要的研究结论与发现是双圆理论。它也是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首要目的在于“协助个体尽量摆脱对专家的依赖,走向自我诊断与辅导”,全力推动生涯辅导理论的本土化建设。
韩旭冬[10](2004)在《名校师长毕业赠言》文中研究说明 立身不易上世纪30年代,北大校长蒋梦麟勉励毕业生: 诸君离学校而去了。在社会上立身的困难,恐怕比在学校里求学还要加甚。若非立志奋斗,则以前所受的教育,反足以增加人生的苦恼,或转为堕落的工具。这是诸君所当特别注意的。事
二、名校师长毕业赠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名校师长毕业赠言(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材料来源 |
二、研究综述及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女性与都市 |
第一节 传统知识女性的尴尬处境 |
第二节 新女性群体的产生 |
第二章 男性文人笔下的新女性形象 |
第一节 被贬抑的女工形象 |
第二节 女学生:雅化的少女 |
第三节 英雌:成长起来的女学生 |
第三章 女性小说家对传统的越轨与回归 |
第一节 女学生形象的倒退 |
第二节 男性编辑策略中的女小说家 |
第三节 英雌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赋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的实施与改进研究 ——以邢台县皇台底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理论基础 |
(一) 品德形成规律的理论 |
(二) 德育的内涵及其目标、内容的系列化的理论 |
三、文献综述 |
(一) 初中德育的部分研究成果 |
(二) 主题教育的相关研究进展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行动研究法 |
(三) 问卷调查法 |
(四) 访谈调查法 |
第一章 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的提出 |
一、初中德育主题教育提出的基础 |
(一) 初中德育主题教育提出的理论及政策基础 |
(二) 新教育推进每月一事为初中德育主题教育提供了实践基础 |
(三) 思想品德课程的主题立意是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的学科基础 |
二、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的基本内涵及要求 |
(一) 德育主题教育的基本内涵 |
(二) 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的基本要求 |
三、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的原则及意义 |
(一) 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的原则 |
(二) 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的意义 |
第二章 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的实施及问题反思 |
一、初中关键节点德育主题教育的实施 |
(一) 入学节点实施德育主题教育 |
(二) 升级节点实施德育主题教育 |
(三) 毕业节点实施德育主题教育 |
二、初中德育主题教育年级主题的实施 |
(一) 七年级开展适应性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 |
(二) 八年级开展青春期教育和防两极分化教育 |
(三) 九年级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和感恩励志教育 |
三、初中德育主题教育月主题的实施 |
(一) 初中德育主题教育月主题实施一般流程 |
(二) 初中德育主题教育月主题实施注意事项 |
四、初中德育主题教育实效性调查研究 |
(一)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二) 访谈情况及结果分析 |
(三) 总体情况分析 |
五、初中德育主题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关键节点德育主题教育要强调仪式性 |
(二) 分年级德育主题教育要强调典型性 |
(三) 分月德育主题教育要强调实效性 |
(四) 德育主题教育要强调合力 |
第三章 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的改进 |
一、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的融合与优化 |
(一) 德育主题教育与办学目标的融合 |
(二) 德育主题教育与其它德育形式的融合 |
(三) 主题确定和程序设计的优化 |
(四) 启动仪式和总结表彰仪式的优化 |
(五) 主题反思和展示平台形式的优化 |
二、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的课程开发 |
(一) 主题班会和主题校会课程的开发 |
(二) 主题阅读(影视)课程的开发 |
(三) 主题实践课程的开发 |
三、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的保障条件 |
(一) 队伍保障 |
(二) 管理保障 |
(三) 科研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上海中考综合运用命题和教学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提出 |
1.1.1.1 PISA测试显缺陷,下水尝试补短板 |
1.1.1.2 形式上稳中有变,内容上稳中有进 |
1.1.1.3 试题设计百花齐放,梳理分析方兴未艾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 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相关概念 |
2.1.1 非连续性文本的界定 |
2.1.2 语文非连续性文本 |
2.2 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及分类 |
2.2.1 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 |
2.2.1.1 非连续性文本的优点 |
2.2.1.2 非连续性文本的缺点 |
2.2.2 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分类 |
2.3 非连续性文本的语文教学价值 |
2.3.1 扩充语文阅读形式,丰富语文课程内容 |
2.3.2 培养语文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
2.3.3 提高语文阅读综合能力,提升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
第3章 上海中考综合运用试题的研究 |
3.1 上海中考语文综合运用试题的特征 |
3.1.1 试题的总体特征 |
3.1.1.1 命题呈现 |
3.1.1.2 文本类型:数据类、图文转换类 |
3.1.1.3 所占比重 |
3.1.1.4 语用能力本位 |
3.1.1.5 题型设置 |
3.1.2 试题的材料特征 |
3.1.2.1 内容丰富,选材广泛 |
3.1.2.2 突出人文,蕴含哲理 |
3.1.2.3 贴近生活,关注现实 |
3.1.3 试题的命题特征 |
3.1.3.1 命题方法 |
3.1.3.2 题型分析 |
3.1.3.3 命题的价值取向 |
3.2 试题编制与绍兴语文卷的比较 |
3.2.1 重视语言系统内的综合运用 |
3.2.2 激活图片的语用功能 |
3.2.3 试题设计梯度合理 |
3.3 近三年试题编制的比较和建议 |
3.3.1 体现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 |
3.3.2 对命题的建议 |
第4章 教学策略的实施 |
4.1 教学策略实施的意义 |
4.1.1 打通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
4.1.2 落实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
4.1.3 有效地使用语文新教材 |
4.1.4 全面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
4.2 教学策略实施的原则 |
4.2.1 选文的直观性原则 |
4.2.2 教学凸显“语文味”的原则 |
4.2.3 立足文本多元化解读的原则 |
4.2.4 部分解读与整体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
4.2.5 阅读思维的层次性训练原则 |
4.3 教学策略实施的路径 |
4.3.1 在连续性文本教学中渗透非连续文本阅读策略实施的路径 |
4.3.1.1 利用好现有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 |
4.3.1.2 创造非连续性文本,辅助连续性文本的教学 |
4.3.2 在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渗透非连续性文本 |
4.3.2.1 在实用类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渗透非连续性文本 |
4.3.2.2 在文学类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渗透非连续性文本 |
4.3.3 在单元实践活动后设计非连续文本试题 |
第5章 结语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历史学的转型 |
(二) 教育史学的转型 |
(三) 现实的呼唤 |
二、研究意义 |
(一) 学术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学生社团活动研究的回顾与评析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现状的评价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目的 |
(一)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 研究目的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轨迹 |
一、北大学生社团活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 错综复杂:社会思潮的影响 |
(二) 应时而生:突出事件的诱发 |
(三) 不可或缺:关键人物的推动 |
二、北大学生社团历史的发展脉络 |
(一) 源远流长:学生社团产生的历史渊源 |
(二) 寥若星辰:1912.1-1916.12北大学生社团活动 |
(三) 竞相开放:1917.1-1927.3北大学生社团活动 |
(四) 读书不忘救国:1927.4-1937.6北大学生社团活动 |
(五) 救国第一:1937.7-1946.8西南联合大学学生社团活动 |
(六) 再起争端:1946.9-1949.2北大学生社团活动 |
第二章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目标、方式及概况 |
一、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目标 |
(一) 组织的视角 |
(二) 主体的视角 |
二、北大学生社团活动方式 |
(一) 演讲 |
(二) 集会 |
(三) 出版刊物 |
(四) 实践活动 |
三、北大学生社团的活动概况 |
(一) 学生社团总体活动概况 |
(二) 学生社团个体运行概况 |
第三章 北大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组织过程与组织控制 |
一、组织结构 |
(一) 社团的组建 |
(二) 组织结构 |
二、组织过程 |
(一) 沟通过程 |
(二) 决策过程 |
(三) 领导过程 |
三、组织控制 |
(一) 规章制度及其执行 |
(二) 经费来源、开支与管理 |
第四章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主体及内容 |
一、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主体 |
(一) 活动主体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的“心理场” |
(二) 学生社团活动主体的人格特征 |
(三) 活动主体在学生社团中的参与程度 |
二、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
(一) 学术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
(二) 服务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
(三) 文娱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
(四) 友谊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
(五) 信仰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
第五章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作用与影响 |
一、保护了民族利益 |
(一) 反日、抗日活动中的北大学生社团 |
(二) 其他反帝爱国运动中的北大学生社团 |
二、促进了社会的民主进步 |
三、转变了学风 |
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
五、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 |
结语 |
一、分析与总结 |
二、启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一、史书、档案、资料汇编类 |
二、专着类 |
三、北大校报校刊类 |
四、传记、日记、回忆录类 |
五、博(硕)士学位论文类 |
六、期刊类 |
七、外文文献类 |
后记 |
(5)苏州市区四星级高中语文校本教材文化内涵及其开发和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语文教材、语文校本教材的概念 |
二、江苏省语文校本教材出台的背景 |
三、语文校本教材文化内涵挖掘的意义 |
第一章 苏州市区四星级高中语文校本教材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文化内涵的概念 |
第二节 市区四星级高中语文校本教材的文化内涵 |
一、语言文学典范 |
二、家庭伦理文化内涵 |
三、人生观价值观文化内涵 |
四、政治文化内涵 |
五、乡土情结文化内涵 |
六、爱国主义文化内涵 |
七、隐逸思想文化内涵 |
八、民本主义文化内涵 |
九、民俗风情文化内涵 |
十、语文教学美育的文化内涵 |
十一、古代典章制度文化内涵 |
第二章 “港澳台新”中文教材文化内涵的开发及启示 |
第一节 校本教材与校本课程和课标的关系 |
一、校本课程的内涵与教材内涵的区别 |
二、树立正确的校本教材应用观 |
三、校本教材文化内涵的开发和利用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指导 |
第二节 “港澳台新”中文教材文化内涵研究的现状及启示 |
一、文化内涵在“港澳台新”高中语文课标中的阐述及在教材中的体现 |
二、“港澳台新”中文教材对大陆高中语文校本教材中文化内涵开发利用的启示 |
第三章 语文校本教材文化内涵的开发和利用 |
第一节 苏州市区四星级高中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资源调查分析 |
一、“老学校”“新学校”校本教材上的差异性 |
二、“城区学校”“城镇学校”校本教材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性 |
第二节 校本教材文化内涵开发利用应采取的原则及方法 |
一、开发校本教材文化内涵应采取的原则 |
二、利用校本教材文化内涵应采取的方法 |
第三节 对于校本教材文化内涵开发利用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6)毕业典礼,泪雨纷飞中的心灵洗礼(论文提纲范文)
一、伤感音乐营造氛围 |
二、校长寄语语重心长 |
三、师生对话回眸往事 |
四、赠书献花饮水思源 |
五、恩师嘱托深情款款 |
六、祝福母校离愁难尽 |
七、最后告别铃声断肠 |
(7)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研究 ——基于教师生活史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解释 |
一、教师 |
二、教师生活史 |
三、教师实践性知识 |
四、教师自我 |
五、形成机制 |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和假设 |
一、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的假设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论 |
一、案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二、哲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
三、生活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四、叙事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
五、诠释学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信度 |
三、研究质量的保证策略与方法模型 |
第二章 教师生活史研究 |
第一节 教师生活史研究的渊源、成果和多维视角 |
一、教师生活史研究的渊源 |
二、教师生活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
三、教师生活史研究的多维视角 |
第二节 教师生活史的内涵、范畴和特点 |
一、教师生活史的内涵 |
二、教师生活史的范畴和特点 |
第三节 教师生活史研究的目的 |
一、倾听教师的声音 |
二、理解教师自我 |
三、理解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 |
四、洞察教学的社会性建构 |
五、审视教育及改革 |
第四节 教师生活史研究的策略 |
一、教师生活史研究数据库的建立 |
二、教师生活史视角下对教师自我的考量 |
三、教师生活史分析诠释的一般模型 |
第三章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 |
第一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背景 |
一、知识分类取向的变化 |
二、教师知识研究取向的变化 |
第二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旨趣 |
一、教师的角色 |
二、实践的意蕴 |
第三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与构成——纵向追踪 |
一、波兰尼的“个人知识” |
二、施瓦布的“实践性样式” |
三、舍恩的“反思性实践者” |
四、埃尔巴兹的“教师实践性知识” |
五、康纳利和克兰迪宁的“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 |
六、考尔德黑德的教师知识结构 |
七、达菲与艾肯黑德的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想图 |
第四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概念辨析——横向比较 |
一、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理解或界定 |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与教师工艺知识 |
三、教师实践性知识与教师的实践智慧 |
四、教师实践性知识与教师信念 |
五、教师实践性知识与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教师个人理论 |
六、教师实践性知识与缄默知识、个人知识、程序性知识 |
第五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特征 |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时间的向度 |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价值、情绪、美学的成份 |
三、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空间的向度 |
四、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主体间性的特征 |
第六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讨论 |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之缄默学习说 |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之个人经验说 |
三、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之教师知识结构说 |
四、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之反思说 |
五、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之元认知说 |
六、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之建构说 |
第七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策略及教师实践语言的识别 |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数据库的建立 |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识别 |
第四章 诠释教师生活史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 |
第一节 诠释教师生活史之生活章节 |
一、生活章节的表征意象和动机性主题 |
二、诠释生活史之生活章节 |
第二节 诠释教师生活史之关键事件 |
一、关键事件的表征意象和动机性主题 |
二、诠释生活史之关键事件 |
第三节 诠释教师生活史之重要他人 |
一、重要他人的表征意象和动机性主题 |
二、诠释生活史之重要他人 |
第四节 诠释教师生活史之愿景 |
一、愿景的表征意象和动机性主题 |
二、诠释生活史之愿景 |
第五节 诠释教师生活史之压力、挑战或难题 |
一、压力、挑战或难题的表征意象和动机性主题 |
二、诠释生活史之压力、挑战或难题 |
第六节 诠释教师生活史之个人意识形态 |
一、个人意识形态的表征意象和动机性主题 |
二、诠释生活史之个人意识形态 |
第七节 诠释教师生活史之学校内外生活方式 |
一、学校内外生活方式的表征意象和动机性主题 |
二、诠释生活史之学校内外生活方式 |
第八节 诠释教师生活史之生活圈 |
一、生活圈的表征意象和动机性主题 |
二、诠释生活史之生活圈 |
第九节 诠释教师生活史之生活主题 |
一、生活主题的表征意象和动机性主题 |
二、诠释生活史之生活主题 |
第五章 研究结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机制 |
第一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机制模型 |
一、模型建构的来源 |
二、模型建构及涵义 |
第二节 影响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的生活史因素 |
一、文化因素 |
二、社会因素 |
三、家庭因素 |
四、学校教育因素 |
五、在职专业学习因素 |
六、个人因素 |
第六章 启示与建议 |
一、给公民的建议 |
二、给家长的建议 |
三、给学生的建议 |
四、给教师的建议 |
五、给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机构和研究者的建议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试验性案例研究札记 |
附录二 访谈、观察记录表 |
附录三 相关问卷、量表 |
附录四 正式访谈转录稿列表及举例 |
附录五 课堂观察及转录稿列表 |
后记 |
(8)名校师长毕业赠言(论文提纲范文)
立身不易 |
不受人惑 |
跳进社会 |
(9)个体内、外生涯互动关系的个案研究 ——兼论双圆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关于研究主题的说明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生涯历程的体验 |
二、现有研究的缺失 |
三、先驱者们的启迪 |
四、师长们的鼓励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间接隐含内、外生涯关系的国外主要生涯理论概述 |
二、直接论述内、外职业生涯关系的国外生涯理论概述 |
三、间接隐含内、外生涯关系的国内主要生涯理论概述 |
四、直接论述内、外生涯关系的国内生涯理论概述 |
五、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生涯 |
二、内生涯 |
三、外生涯 |
四、互动关系 |
五、双圆理论 |
第二章 关于研究方法的说明 |
第一节 为何选择质性研究 |
一、理论上需要:研究主题需要质性方法 |
二、实践上可行一:研究者有能力用好质性方法 |
三、实践上可行二:研究对象愿意接纳质性方法 |
第二节 如何开展质性研究 |
一、慎重选择研究对象 |
二、差异式说服研究对象 |
三、多角度反复搜集原始资料 |
四、规范灵活的资料处理 |
五、团队协作式的文本解读 |
六、灵活务实的成果表述 |
七、互利式主动反馈 |
八、选择性追踪研究 |
第三章 A先生:总体互动不良(上) |
第一节 生涯成长史上篇:坎坷的学生时代 |
第二节 学生时代互动关系历程解析上:进入高中前 |
一、内生涯历程概要 |
二、外生涯历程概要 |
三、内、外生涯互动情况解析 |
第三节 学生时代互动关系历程解析下:高中与大学 |
一、内生涯历程概要 |
二、外生涯历程概要 |
三、内、外生涯互动情况解析 |
第四章 A先生:总体互动不良(下) |
第一节 生涯成长史下篇:坎坷的工作历程 |
第二节 工作时代互动历程解析上:某大学本部时期 |
一、内生涯历程概要 |
二、外生涯历程概要 |
三、内、外生涯互动情况解析 |
第三节 工作时代互动关系历程解析下:G分校时期 |
一、06年10月初的想法及解析 |
二、06年12月初的想法及解析 |
三、近期生涯发展趋势预测 |
第四节 A先生内、外生涯互动历程小结 |
一、互动历程整体概述 |
二、互动中的外显性特征 |
三、互动中的内隐性特征 |
四、简短结论 |
第五章 D女士:总体互动良好(上) |
第一节 生涯成长史上篇:辉煌的学生时代 |
第二节 学生时代互动解析上:进入高中前 |
一、内生涯历程概要 |
二、外生涯历程概要 |
三、内、外生涯互动情况解析 |
第三节 学生时代互动解析下:高中与大学 |
一、内生涯历程概要 |
二、外生涯历程概要 |
三、内、外生涯互动情况解析 |
第六章 D女士:总体互动良好(下) |
第一节 生涯成长史下篇:辉煌的工作历程 |
第二节 工作时代互动解析上:H学院分院时期 |
一、内生涯历程概要 |
二、外生涯历程概要 |
三、内、外生涯互动情况解析 |
第三节 工作时代互动解析下:M学院时期 |
一、内生涯历程概要 |
二、外生涯历程概要 |
三、内、外生涯互动情况解析 |
四、当前主要观念解析 |
五、近期生涯发展趋势预测 |
第四节 D女士内、外生涯互动历程小结 |
一、互动历程整体概述 |
二、互动中的外显性特征 |
三、互动中的内隐性特征 |
四、简短结论 |
第七章 双圆理论——内生涯与外生涯互动的关系 |
第一节 研究个案互动历程的整体比较 |
一、主要差异点 |
二、共性结论 |
三、本研究的图形表述设想:双圆模型图 |
四、本研究的理论建构设想:生涯辅导的双圆理论 |
第二节 双圆理论设想的要点概述 |
一、理论萌发与确定的逻辑过程 |
二、基本思想 |
三、主要命题 |
四、适用范围 |
五、余留问题 |
第三节 双圆理论操作指南 |
一、指导原则 |
二、操作步骤 |
三、运用方式 |
四、前提条件 |
五、注意事项 |
第四节 双圆理论应用示例:以A先生为例 |
一、生涯史模型表达图及说明 |
二、未来生涯发展的主要危害 |
三、未来生涯发展的主要优势 |
四、未来生涯发展的行动建议 |
第八章 尾声:研究体验 |
体验一:任何生涯状态皆有必然性 |
体验二:任何生涯经历都可能成为一笔人生财富 |
体验三:任何生涯发展均离不开外部支撑 |
体验四:价值取向是不同生涯道路的深层动力 |
体验五:高成就动机是持续、快速发展的首要前提 |
附录:生涯成长史回顾部分问题参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名校师长毕业赠言(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D]. 邹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2]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的实施与改进研究 ——以邢台县皇台底中学为例[D]. 张有林.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 [3]上海中考综合运用命题和教学策略的研究[D]. 李俊.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4]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研究[D]. 李浩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5]苏州市区四星级高中语文校本教材文化内涵及其开发和利用[D]. 束富强. 苏州大学, 2010(06)
- [6]毕业典礼,泪雨纷飞中的心灵洗礼[J]. 厉佳旭. 班主任之友, 2009(06)
- [7]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研究 ——基于教师生活史的视角[D]. 张立新. 上海师范大学, 2008(09)
- [8]名校师长毕业赠言[J]. 金枫. 世界中学生文摘, 2007(06)
- [9]个体内、外生涯互动关系的个案研究 ——兼论双圆理论[D]. 包昆锦.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10]名校师长毕业赠言[J]. 韩旭冬. 世界中学生文摘,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