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序介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无序介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序介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介质,光子,光学,激光,晶体,偶极子,特性。

无序介质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博翔,赵长颖[1](2019)在《相干散射机制对微纳无序介质中光子局域态密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纳无序介质中复杂的热辐射电磁波的多重散射现象,对光子局域态密度有着较大的影响,目前对该机制的研究尚较为欠缺。本文从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两方面入手,深入探究了微纳无序介质中的相干散射机制对其中光子局域态密度的影响。本文随机生成了硬球堆积结构,将散射体对电磁波的响应简化为偶极子,建立了耦合偶极子模型,对考虑多体散射的光子局域态密度进行严格求解。同时,本文基于准晶体近似,推导了考虑相干散射的光子局域态密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与独立散射、Maxwell-Garnett等效介质理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准晶体近似较为准确地考虑了随机介质中粒子排布的位置关联效应,从而对相干散射影响机制的估计更为准确。(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韩晓艳,刘辛雨,刘光伟,李扬彦,王林[2](2018)在《基于无序介质传输矩阵的散射成像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无序介质的成像一直是光学领域的难点和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无序介质的传输矩阵完备地描述了输入和输出光场之间的变换关系。利用传输矩阵反演输入光场的方法,利用干涉技术测量了氧化锌颗粒样品直径尺度为50 nm的传输矩阵,通过移相技术测量了由SLM调制输入图像经无序介质形成的散斑场的相位和振幅信息。基于以上测量信息反演得到的输入光场与原始输入吻合度较高。研究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用于散射环境成像的潜力。(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8年16期)

刘志鹏[3](2017)在《光通过无序散射介质聚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穿过无序散射介质后会发生波前畸变,因此对光束进行波前整形,实现光束穿过无序散射介质后聚焦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应用到光动力学治疗、激光消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领域。目前能够通过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和数字微镜器件对光束进行波前整形,实现光束穿过无序散射介质后聚焦。数字微镜具有很高的刷新频率(30kHz),因此它比液晶空间光调制器(60Hz)具有更快的运行速度,这也使数字微镜能够更加快速实现波前整形达到光束聚焦的目的。利用数字微镜实现波前整形的算法中,比如连续序列优化算法,不能够满足高抗噪性的要求。因此,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通过使用数字微镜结合遗传算法,达到更高的聚焦点光强以及更快的优化速度。本文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基于前人的工作,研究了波前整形理论,通过比较相位共轭理论和测量传输矩阵方法的优劣,确定了使用遗传算法对光束进行波前整形,基于数字微镜实现光束穿过无序散射介质后在靶平面聚焦。2.研究遗传算法的思想,并对遗传算法的价值函数进行优化和改进,使遗传算法应用到波前整形技术上,能够达到更优的实验结果。3.搭建了基于数字微镜的波前整形实验系统,并且利用遗传算法,成功实现光束穿过无序散射介质后聚焦在靶平面。实验中主要使用了两种散射介质,纳米氧化锌薄片和散射片。聚焦点光强达到了和理论值很接近的程度,同时,实验系统的抗噪性、优化时间都取得了很大的改善。(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13)

高建芳,冯永祥[4](2015)在《计算机模拟无序介质产生随机激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阐明了准态模理论模型的构建方法,于此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二维随机介质模型,通过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解析麦克斯韦方程,得出随机介质激光形成过程及其频谱输出特征。(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15年09期)

姚轲,冯国英,杨丽玲,易家玉,周寿桓[5](2013)在《二维无序介质中随机激光辐射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随机激光的时域理论,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数值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和速率方程组,分别计算了二维无序介质中抽运速率和散射颗粒折射率对随机激光辐射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介质中不同区域的输出谱和空间模式分布。计算结果显示,对于二维随机介质,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散射颗粒折射率与背景介质折射率差越大,随机激射的阈值越低。介质中不同区域的辐射谱是不同的,且随着激励源抽运强度而变化。随机激光辐射始终集中在介质中某几个固定区域,但各个区域的随机激射效率是不同的,同时在区域之间存在模式的空间范围重迭。(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3年06期)

龚丽霞,刘桂强,黄宽,陈元浩,唐发林[6](2012)在《介质球掺杂导致的无序效应对光子晶体光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组装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微球叁维光子晶体结构,通过在PS微球悬浮液中掺入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硅大球,实现了光子晶体结构从有序向无序过程的转变。通过对这些样品的透射、反射进行测量和分析,发现无序效应对光子晶体的光子响应特性具有极大的影响,随着无序程度的增加,高频波段的透射率急剧下降,低频波段的法布里-珀罗振荡消失,光子带隙蓝移且逐渐消失;而在掺杂浓度为0.02%(质量分数)时,光子晶体带隙中心的最低透射率从10%下降到1%,且反射单峰随着探测角度的增大而分裂为双峰。这有助于基于介质球叁维光子晶体沿Γ-L方向透射消光,促进其在新型光学器件领域的应用发展。(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2年09期)

石凡[7](2012)在《无序介质中光子局域化行为的研究及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上掀起了无序介质中光子局域化的研究热潮,其物理机制源于安德森提出的局域化理论,研究领域涉及相干背散射、随机激光、各向异性光子局域化以及无序介质中的时间分辨测量等多个方面。随着对光子局域化研究的逐步深入,科研工作者们发现该领域的研究能够加深人们对凝聚态物理学科中关键物理概念的理解。同时,光子局域化技术还在激光物理、显示技术、微纳光子学器件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工程技术领域具备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一门新兴的光子学技术,光子局域化在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方面还有很多难于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地方,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极大地推动光子局域化相关领域的发展。本论文就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展开相关研究。论文的创新点、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我们通过实验研究了单轴微晶悬浊液中的光控相干背散射行为,并首次在正单轴微晶悬浊液中实现了光控相干背散射行为。该现象是由于线偏振泵浦光作用下正单轴微晶的旋转取向行为引起的。我们在理论上分析了其旋转取向机制,且理论分析结果与实现现象吻合。该工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光控相干背散射中可用材料的范围,而且验证了我们之前提出的正单轴微晶悬浊液中微晶旋转取向行为的理论分析。(2)我们通过实验研究了各向异性单轴微晶悬浊液中光传输的波长依赖行为。首先,我们通过其可见光波段的透射光谱实验观测到了传输平均自由程与波长之间的非线性依赖关系。然后,我们对不同波长条件下的相干背散射进行了测量,并发现波长为532nm时相干背散射核的半高宽是波长为671nm时的1.24倍。这些结果意味着长波长的光比短波长的光具有更长的传播深度,而短波长的光则具有更强的光子局域化强度。最后,我们研究了不同波长配置下的光控相干背散射行为,结果表明用长波的光做泵浦光、用短波的光做探测光对实验条件具有改善作用。(3)我们制备了一种上转换可见叁色发光掺铒铌酸锂多孔材料。在980nm激发光的泵浦下,该多孔材料在可见光波段的红光、绿光和蓝光范围内均有明显的发光现象。相干背散射测试表明该多孔材料的的传输平均自由程在亚微米量级。这些说明掺铒铌酸锂多孔材料是一种十分有希望用于可见光叁色上转换随机激光器研发工作的备选材料。(4)我们进行了绿光上转换随机激光器的探索工作,设计了基于掺铒铌酸锂多孔材料的绿光上转换随机激光器系统。并且我们对其光谱特性、阈值特性以及激发区域的尺寸效应进行了测定。我们进一步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比较,认为该过程中包含着绿光上转换随机激光的发射行为。这些工作为绿光上转换随机激光器的研制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期刊2012-05-01)

张沙沙[8](2012)在《无序介质中涡旋系统的输运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序环境中第二类超导体中的涡旋系统在受到外力驱动时显示出复杂的动力学现象。而系统中存在的周期性、非线性等因素使这些现象变得更加复杂。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随机钉扎势环境中第二类超导体的涡旋晶格系统无论在实验方面还是理论方面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此类涡旋体系的各种非平衡态相图和相变,不仅是实验观察到的非线性电流-电压特性的必要解释,还与许多其它现象密切相关,例如胶体在电场驱动下的运动、磁场中观测到的“Winger晶体”在电压驱动下的运动等。本论文中,我们采用阻挫叁维各向异性XY模型和电阻分流结(简称RSJ)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磁场垂直超导面时随机强钉扎势下第二类层状超导体涡旋系统在低温T=0.01、中温T=0.12和高温T=0.22条件下的动力学相变。结果发现,随着外加电流的增大,低温时系统经历叁次相变并出现“再有序”的现象:涡旋玻璃相-运动Bragg相-运动smectic相-运动液体相。然而,在高温时,涡旋系统并没有发生有序化过程。更有趣的是,系统在中温时经历更多的相变:涡旋玻璃相-运动Bragg玻璃相-运动涡旋液体相-运动Bragg玻璃相-运动Smectic相-运动涡旋液体相,有序化过程发生两次。(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2-04-01)

游巧琴,李炳祥,杨欢,胡达波,雷园[9](2011)在《ZnO纳米柱无序介质中泵浦面积对局域模发射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ZnO纳米柱制备及发光实验,建立了ZnO纳米柱的位置和大小都是无序的二维介质结构模型.通过构建增益模型,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了无序介质中频谱特性以及ZnO增益频谱范围内的某一个共振峰对应的波源在无序介质中的光场分布情况,发现了局域模的存在.分四种情况讨论了此局域模的受激辐射与泵浦面积的关系:改变泵浦功率,从左到右依次增加两层ZnO纳米柱泵浦和单独泵浦一个局域区域;泵浦功率一定时,增加泵浦局域区域和非局域区域中ZnO纳米柱个数.结果表明:存在一个临界泵浦功率,当泵浦功率小于临界泵浦功率时,无论泵浦面积多大都不能激发局域模;当泵浦功率大于临界泵浦功率时,对于不同的泵浦功率,局域模被激发所需的临界泵浦面积不同;随着泵浦功率的增加,当泵浦面积一定时,光场相对强度呈递增趋势,当泵浦功率超过临界功率时,光场相对强度急剧上升.(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1年11期)

刘海,靳慧,吕健滔,张祥军,任子晖[10](2011)在《局域抽运条件下二维无序介质内偏振模式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不同偏振态光波模式之间存在反转粒子数共享和竞争的情况,联立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与激光能级方程,分别获得了局域抽运条件下横电(TE)偏振模式与横磁(TM)偏振模式的光谱时间特性和阈值特性。结果显示,在合理选择局域抽运范围的情况下,TM偏振模式能够获得比TE偏振模式更低的阈值。TE偏振模式的峰值强度随时间演化逐渐增强后又迅速减小,这显示TE偏振模式在局域抽运区域较小的情况下被TM偏振模式压制。这些结果均不同于随机介质被全局抽运时的情形。(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1年07期)

无序介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经过无序介质的成像一直是光学领域的难点和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无序介质的传输矩阵完备地描述了输入和输出光场之间的变换关系。利用传输矩阵反演输入光场的方法,利用干涉技术测量了氧化锌颗粒样品直径尺度为50 nm的传输矩阵,通过移相技术测量了由SLM调制输入图像经无序介质形成的散斑场的相位和振幅信息。基于以上测量信息反演得到的输入光场与原始输入吻合度较高。研究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用于散射环境成像的潜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序介质论文参考文献

[1].王博翔,赵长颖.相干散射机制对微纳无序介质中光子局域态密度的影响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2].韩晓艳,刘辛雨,刘光伟,李扬彦,王林.基于无序介质传输矩阵的散射成像技术[J].科技与创新.2018

[3].刘志鹏.光通过无序散射介质聚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4].高建芳,冯永祥.计算机模拟无序介质产生随机激光[J].激光杂志.2015

[5].姚轲,冯国英,杨丽玲,易家玉,周寿桓.二维无序介质中随机激光辐射的特性[J].中国激光.2013

[6].龚丽霞,刘桂强,黄宽,陈元浩,唐发林.介质球掺杂导致的无序效应对光子晶体光学性能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2

[7].石凡.无序介质中光子局域化行为的研究及调控[D].南开大学.2012

[8].张沙沙.无序介质中涡旋系统的输运特性[D].浙江工业大学.2012

[9].游巧琴,李炳祥,杨欢,胡达波,雷园.ZnO纳米柱无序介质中泵浦面积对局域模发射的影响(英文)[J].光子学报.2011

[10].刘海,靳慧,吕健滔,张祥军,任子晖.局域抽运条件下二维无序介质内偏振模式的特性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

标签:;  ;  ;  ;  ;  ;  ;  

无序介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