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脂肪合成的转录调节(论文文献综述)
齐艳利[1](2020)在《中介体亚基Med15影响酵母胁迫耐受能力的研究》文中指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微生物需要面临复杂的胁迫压力,如p H胁迫、极端温度胁迫、氧胁迫、高渗胁迫、有机溶剂和有毒代谢物胁迫等。因此,增强微生物的胁迫耐受能力是发展生物产业的基础。然而,微生物的响应胁迫受多层次的复杂调控网络控制,调节单个基因或几个基因的改善方法具有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论文以光滑球拟酵母和酿酒酵母为研究模型,开发了中介体工程来全局性改变转录调节网络的方法,对胁迫响应系统进行整体调控,并解析了中介体亚基Med15调节酵母响应环境胁迫的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为了解析中介体亚基Med15B对光滑球拟酵母响应高渗胁迫的生理机制,以光滑球拟酵母ATCC55(HTUΔ)为出发菌株,构建了Med15B敲除菌株(med15BΔ)和过表达菌株(HTUΔ/Cg MED15B);通过分析1.2 M Na Cl胁迫下菌株的耐受能力,发现与HTUΔ相比,med15BΔ和HTUΔ/Cg MED15B的胁迫耐受能力显着下降,细胞存活率分别降低了24.6%和38.4%;Na+/K+-ATPase活性在med15BΔ和HTUΔ/Cg MED15B中分别降低了45.3%和26.2%,致使胞内Na+/K+水平分别提高了61.7%和72.4%;检测细胞膜脂质组分,发现med15BΔ和HTUΔ/Cg MED15B的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百分含量下降,致使细胞膜完整性分别下降了19.5%和-8.0%,细胞膜的流动性分别降低了12.7%和18.2%。2.为了解析Med15B调节光滑球拟酵母响应低p H胁迫的生理机制,检测HTUΔ、med15BΔ和HTUΔ/Cg MED15B对p H 2.0胁迫条件的耐受能力,发现与HTUΔ相比,med15BΔ耐受能力显着下降且存活率降低了26.5%,而HTUΔ/Cg MED15B的耐受能力显着增强且存活率提高了2.3倍;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低p H胁迫下Med15B显着影响脂质代谢路径相关基因的表达;随后对低p H胁迫下菌株的细胞膜脂肪酸、磷脂和甾醇组分进行检测,发现med15BΔ中UFA/SFA比值和总磷脂含量分别下降了27.4%和37.6%,且细胞丧失合成粪甾醇和麦角甾醇的能力导致酵母甾醇的含量增加60.3倍,而HTUΔ/Cg MED15B中UFA/SFA比值、总磷脂和麦角甾醇含量分别提高了18.7%、143.5%和94.5%;紧接着对细胞膜生理功能进行检测,发现细胞膜完整性、流动性和ATP酶活性在med15BΔ中分别下降了69.2%、11.6%和21.8%,而在HTUΔ/Cg MED15B中分别提高了30.2%、6.9%和51.8%;对丙酮酸发酵能力进行检测,发现不添加p H缓冲剂的条件下,丙酮酸产量在med15BΔ中下降了23.4%,而在HTUΔ/Cg MED15B中提高了61.2%。3.为了增强酿酒酵母对多种胁迫的耐受能力,以酿酒酵母BY4742为出发菌株,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和表型鉴定发现细胞膜脂质与转运蛋白相关基因ARV1、GIT1和NFT1分别是响应乙酸、H2O2和Na Cl胁迫的关键基因;分析差异表达转录调节子与胁迫耐受的相关性,发现中介体复合物与胁迫耐受相关性最高,且Med15和Med15 KIX结构域对细胞同时耐受酸、氧和高渗胁迫起关键作用;蛋白质工程改造Med15 KIX结构域获得突变体Med15V76R/R84K同时增强酸、氧和高渗胁迫且对乙酸、H2O2和Na Cl胁迫的IC50值分别比对照菌株酿酒酵母BY4742-13提高了28%、21.4%和27.8%。4.解析Med15突变体(Med15V76R/R84K)耐受乙酸、H2O2和高渗胁迫的生理机制。解析突变体Med15V76R/R84K对乙酸胁迫的耐受机制,发现在0.3%(v/v)乙酸胁迫条件下,与对照菌株酿酒酵母BY4742-13相比,Med15V76R/R84K与Hap5相互作用使乙酸胁迫响应基因ARV1的表达水平提高4.3倍,导致粪甾醇和麦角甾醇与总甾醇的比例分别提高了24.1%和64.4%,最终使细胞膜流动性降低59.1%;解析突变体Med15V76R/R84K对H2O2胁迫的耐受机制,发现在4 m M H2O2胁迫条件下,与对照菌株酿酒酵母BY4742-13相比,Med15V76R/R84K与Mga2相互作用使氧胁迫响应基因GIT1的表达水平提高3.6倍,导致磷酸肌醇(PI)与总磷脂的比例提高了44.3%,最终使细胞膜完整性增强59.2%;解析突变体Med15V76R/R84K对Na Cl胁迫的耐受机制,发现在1.2 m M Na Cl胁迫条件下,与对照菌株酿酒酵母BY4742-13相比,Med15V76R/R84K与Aft1相互作用使高渗胁迫响应基因NFT1的表达水平提高5.1倍,导致膜转运蛋白Aft1活性提高41.3%,胞内Na+/K+比值降低17.8%,最终使细胞膜通透性降低28.7%。
马文兵[2](2020)在《GPS2通过稳定EKLF促进红系分化》文中指出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熟为具有功能的红细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众多的细胞事件,如谱系决择、形态结构改变、细胞代谢变化以及周期调控等。红系分化过程受到细胞外信号、细胞内转录调控以及染色质组表观遗传变化等的协同调控,其调控异常往往会导致贫血、白血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研究红系分化调节机制对认识细胞分化调控过程及红系分化失调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GATA-1(GATA binding protein 1)、EKLF/KLF1(Erythroid Krüppel-like factor)等转录因子在红系分化调控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多种蛋白质通过影响它们的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相互作用、DNA结合及转录活性等参与红系分化调控。GPS2(G protein pathway suppressor 2)是一种广泛参与炎症、代谢、免疫的多功能蛋白质,它在红系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论文采用GPS2敲除小鼠模型及人原代CD34+细胞模型研究了GPS2在红系分化中的作用,我们的结果表明GPS2通过稳定EKLF蛋白在红系分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种新的红系分化调节因子。主要结果包括:1.Gps2-/-小鼠E12.5胚胎呈现发白、肝脏小等典型胚胎造血发育障碍表型。Gps2-/-小鼠E12.5胚胎肝脏总细胞数及Ter119+细胞明显减少。流式分析和瑞氏吉姆萨染色结果表明GPS2缺失导致小鼠胚胎红系发育不良,其特征符合红系终末分化障碍的表型。2.对CD34+细胞体外红系诱导,GPS2表达水平显着上调;在CD34+细胞中下调GPS2表达导致诱导红系分化障碍,表现为CD71+GPA+细胞亚群及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比例降低、红系成集落能力下降、红系相关基因表达下调及G0/G1期阻滞等异常;GPS2下调的CD34+细胞也在移植小鼠体内表现为红系分化的障碍。这些证据进一步证明了GPS2调控红系分化的作用,并说明这种作用可能在人类红系分化调控中同样重要。3.GPS2能够和EKLF发生相互作用,抑制蛋白酶体对EKLF的降解,从而提高EKLF稳定性,但GPS2并不改变EKLF泛素化水平。在鼠红白血病细胞(MEL)细胞和人脐带血CD34+细胞中的结果显示,GPS2促进红系分化依赖EKLF,但并不依赖NCOR1(nuclear receptor corepressor 1)。缺失NCOR1结合结构域(aa1-110),GPS2依然能够促进红系分化;而缺失EKLF相互作用结构域(aa111-150),GPS2促进红系分化效应丧失。回补EKLF能够挽救敲低GPS2导致的红系分化的阻滞。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现了GPS2结合在EKLF aa191-230区域,该区域是一段物种间高度保守区域,对于EKLF自身稳定性至关重要,该发现有可能为EKLF突变导致的造血失调提供合理的解释。EKLF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红系转录因子,其敲除或突变可导致严重的红系分化障碍。EKLF的功能受到多种方式的调控,但其蛋白质稳定性的调控,特别是稳定性与红系分化的关系还少见报道。近年来,EKLF与人类红系分化障碍疾病的关系受到广泛的关注,EKLF的多种突变体在不同的疾病被发现,其中一些突变体显着影响了细胞内EKLF的蛋白质水平。因此,我们的研究不仅发现了一种新的红系分化调节因子,并为揭示与EKLF相关的血液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健[3](2020)在《脂肪己糖-6-磷酸脱氢酶在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肥胖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代谢性疾病,并显着增加了 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糖皮质激素(GCs)是一种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激素,能够调节糖及脂肪代谢。过多的GCs生成或摄入能够诱发肥胖及代谢综合征。1lβ-HSD1依赖内质网腔内NADPH能够促进组织GCs的生成,并已成为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发病因素。已糖-6-磷酸脱氢酶(H6PDH)是内质网腔内生成NADPH的关键酶,进而影响了组织11β-HSD1的活性。然而,H6PDH在调节脂肪组织GCs的生成及其在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本研究拟利用脂肪组织特异性H6PDH过表达和敲除小鼠模型,观察小鼠代谢表现型变化,并探索脂肪组织H6PDH在调节脂肪GCs代谢及其诱发的肥胖、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临床预防、治疗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提供新的靶点及理论基础。方法:1.脂肪H6PDH过表达在诱发腹部肥胖及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利用本实验组已经建立的脂肪组织H6PDH过表达(aP2-H6PDH-Tg)小鼠模型,将孵育的小鼠进行基因型分析,确定脂肪组织H6PDH过表达(aP2-H6PDH)鼠及野生型对照组(WT)雄性小鼠。分别给予正常饮食及高脂饮食喂养,即分组为:aP2-H6PDH小鼠+正常饮食;aP2-H6PDH小鼠+高脂饮食;WT对照组小鼠+正常饮食;WT对照组+高脂饮食;并完成GTT及ITT测定。喂养至24周将小鼠处死,收集血样、脂肪组织及非脂肪组织标本。1)记录小鼠体重、脂肪重量、糖耐量及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2)测定血浆皮质酮、游离脂肪酸水平。3)应用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滴形态。4)测定脂肪组织皮质酮水平、H6PDH及11β-HSD1的酶活性。5)应用实时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技术,测定脂肪组织及非脂肪组织H6PDH表达水平;脂肪组织GCs途径(11β-HSD1,GR)、脂肪组织脂肪合成途径相关酶(ACC,ACL,FAS,PEPCK)、肥胖基因(C/EBPα,PPARγ,SREBP,Leptin)、内质网应激途径(IRE1α/XBP1)、Akt/GSK3β途径及脂肪组织褐色化基因(CD137,TBX1,GLUT4)表达的变化。2.脂肪H6PDH敲除在改善代谢表现型中的作用(1)脂肪组织H6PDH敲除小鼠模型建立:将表达H6PDH Floxed等位基因小鼠与脂肪细胞特异性Cre(adipQ-Cre)小鼠进行杂交,通过基因型筛选,获得 H6PDHAcKO 小鼠(Flox/Flox+Cre)。(2)利用H6PDHAcKO鼠进行孵育,通过基因型检测,确定脂肪组织H6PDH敲除鼠(H6PDHAcKO)及对照组(Flox)雄性小鼠。给予正常饮食喂养,并完成GTT及ITT测定,继续喂养至18周,将H6PDHAcKO鼠及对照组小鼠分别再分为两个亚组:禁食12小时或饱腹状态下处死,即空腹H6PDHAcKO组,饱腹H6PDHAcKO组,空腹对照组,饱腹对照组。收集血样、脂肪组织及非脂肪组织标本。1)记录小鼠体重、血压、脂肪重量、糖耐量及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2)测定血浆胰岛素、皮质酮、空腹及饱腹的游离脂肪酸水平。3)应用HE染色测定脂肪细胞大小。4)测定脂肪组织皮质酮水平、H6PDH及11β-HSD1的酶活性。5)应用实时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技术,测定脂肪组织及非脂肪组织中H6PDH的表达;脂肪组织中11β-HSD1、脂肪合成酶(ACC,ACL)及脂肪分解酶(HSL、ATGL)的表达。结果:1.脂肪H6PDH过表达在诱发腹部肥胖及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1)aP2-H6PDH小鼠增加了腹部脂肪堆积,同时上调了脂质合成酶(ACC,ACL)基因表达及其转录调节因子C/EBPα和PPARγ mRNA表达。(2)高脂饮食喂养时,aP2-H6PDH小鼠表现为明显的腹部脂肪聚积,同时活化GSK3β、诱导了 IRE1α/XBP1途径,但降低了 pThr308Akt/PKB含量及腹部脂肪褐色化基因CD137及GLUT4 mRNA表达。(3)aP2-H6PDH小鼠表现出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受损,且进一步加重了高脂饮食诱发的胰岛素抵抗。(4)高脂饮食喂养时,aP2-H6PDH小鼠升高了脂肪组织11β-HSD1表达及皮质酮的生成,而没有影响血浆皮质酮的水平。2.脂肪H6PDH敲除在改善代谢表现型中的作用(1)脂肪组织H6PDH敲除(H6PDHAcKO)小鼠脂肪组织H6PDH mRNA、蛋白表达及活性均显着降低,而非脂肪组织中H6PDH mRNA表达水平没有改变。(2)H6PDHAcKO小鼠脂肪重量较对照组降低,尤其是肠系膜脂肪,同时降低了脂质合成酶(ACC、ACL)基因表达及其转录调节因子C/EBPα mRNA表达。(3)H6PDHAcKO小鼠降低了脂肪组织中脂肪分解酶(HSL,ATGL)基因表达及血浆游离脂肪酸(FFA)水平。(4)H6PDHAcKO小鼠降低了空腹血糖,改善了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5)H6PDHAcKO小鼠脂肪组织11β-HSD1表达及活性的降低,同时降低了脂肪皮质酮水平,而没有改变血浆皮质酮的水平。结论:(1)脂肪组织H6PDH过表达及敲除小鼠可作为研究人类代谢综合征的较理想动物模型。(2)脂肪H6PDH通过调节11β-HSD1表达及其活化局部GCs的生成,引起脂肪代谢相关表现型的改变。(3)激活转录因子CEBPα、PPARγ,诱导内质网应激,活化Akt/GSK3β通路及减低白色脂肪褐色化是脂肪H6PDH过表达诱发的腹部脂肪堆积的主要发生机制。(4)脂肪H6PDH过表达降低了小鼠糖耐量及胰岛素敏感性,并进一步加重了高脂饮食诱发的腹部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相反,脂肪组织H6PDH敲除则可抑制脂肪合成、改善脂肪分布,同时也抑制脂肪分解代谢、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5)脂肪组织H6PDH过表达及敲除小鼠改变了脂肪组织GCs水平,但没有影响血浆GCs水平。
孙倩倩[4](2020)在《SREBP-1c的激活改变脂肪生成促进胃癌的生长和转移》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胃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引起的死亡原因中胃癌位居世界第二,我国胃癌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尽管就目前医疗水平的发展来看,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下降,但胃癌早期诊出率仍然很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或者转移期,错过了最佳手术治疗时间。现阶段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还是手术切除和辅助放化疗,但胃癌预后差,五年生存率低。因此,对胃癌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新治疗方案的研究仍迫在眉睫。本文从人胃癌组织的代谢产物和脂质入手,应用组学方法,探讨了胃癌发展的关键因素及潜在的治疗靶点。脂类代谢物的显着变化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例如从头合成的脂肪酸升高。本文研究采用UPLC-MS/MS技术对人胃癌组织与邻近正常胃组织进行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研究。结果在胃癌组织中发现棕榈酸(Palmitic acid,PA)显着下调,本课题组已对PA展开了系统研究,提示高浓度PA可特异性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此外,在人胃癌组织中发现了激活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如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脂肪酸合成酶(FASN)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等。SREBP-1c在脂质代谢中扮演重要角色,是与内质网结合的转录调节因子,调控着脂质合成和摄取的重要基因表达。SREBP-1c在多种肿瘤中显着上调,为脂质代谢与恶性肿瘤发展之间提供了潜在的联系。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脂质代谢的改变普遍存在于癌细胞中,并促进肿瘤的生长。此外,脂质作为细胞能量来源和信号分子调节细胞的功能,如迁移、侵袭、细胞周期、细胞分裂和分化等。肿瘤细胞对脂质需求的增加与肿瘤细胞的快速生长和增殖有密切关系。但是SREBP-1c作为脂质代谢中核心转录调节分子,在胃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尚不完全了解,需要进一步去探究。【研究方法】(1)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胃癌患者组织样本,30例胃癌组织及30例邻近正常胃组织,对各组织提取水相和脂相代谢物,通过UPLC-MS/MS检测各样本中的代谢物,随后进行非靶向的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分析。(2)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实时定量PCR(q RT-PCR)方法筛选出高表达SREBP-1c的胃癌细胞株,再构建稳定敲低SREBP-1c的胃癌细胞株,通过WB、q RT-PCR、CCK8细胞活力实验、Transwell法、平板克隆实验、免疫荧光(IF)法考察敲低SREBP-1c的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并研究敲低SREBP-1c的表达对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N-Cadherin、Vimentin的影响。【研究结果】(1)本文研究采用UPLC-MS/MS对人胃癌组织及邻近正常胃组织进行组学研究。在差异代谢物和脂质鉴定过程中,发现PA在胃癌组织中显着下调。(2)我们对人胃癌组织和邻近正常胃组织(n=30)进行蛋白和基因水平的检测发现SREBP-1c在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邻近正常胃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的SREBP-1c的m RNA基因表达水平同样显着高于邻近正常胃组织(p<0.05)。在高表达SREBP-1c的SGC-7901和AGS细胞株中利用特异性si RNA慢病毒载体敲低SREBP-1c表达,经WB、q RT-PCR实验检测发现在SGC-7901-si SREBP-1c和AGS-si SREBP-1c细胞株SREBP-1c蛋白水平、m RNA基因水平较阴性对照组(NC组)明显降低(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低表达SREBP-1c组胃癌细胞增殖明显被抑制。平板克隆实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即敲低SREBP-1c表达的胃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下降。迁移实验结果提示,敲低SREBP-1c组抑制了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侵袭实验结果提示,敲低SREBP-1c组同样抑制了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通过WB法检测EMT相关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与阴性对照组(NC组)相比,低表达SREBP-1c的胃癌细胞N-Cadherin、Vimentin蛋白明显下降。【结论】(1)SREBP-1c在人类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株中显着上调且改变脂肪的生成。(2)下调SREBP-1c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3)下调SREBP-1c的表达可以显着抑制EMT相关蛋白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
陈贝贝[5](2019)在《大豆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和转录因子WRINKLED1(WRI1)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提供了世界上28%的食用油。大豆油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最佳来源之一,大豆油中含有丰富的磷脂、B族维生素和无机盐,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优良的食用植物油,但相对于其他油料作物大豆油脂含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植物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三酰甘油是大豆等油料作物种子中主要的油脂储存形式。植物三酰甘油不仅是人类能量物质的重要来源,而且是可再生的燃料,可以作为工业原料应用于实际生产。DGAT(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是三酰甘油合成的限速酶,大豆中存在10个DGAT基因,本研究中克隆了其中两个不同类型的DGAT,分别为GmDGAT1A和GmDGAT2D,研究分析了其在种子油脂合成过程和植物一些重要生理过程中的功能和特点。研究表明两个类型的DGAT有着不同的组织表达模式。GmDGAT1A主要在种子中表达,而GmDGAT2D在花丝中表达量较高。GmDGAT1A和GmDGAT2D同时都定位在内质网,并都可以恢复酵母油脂合成功能缺失突变体中三酰甘油的合成。在拟南芥和大豆发根中表达两个不同类型的DGAT都促进了种子中油脂的积累,但是不同类型的DGAT在不同物种中利用底物的偏好性存在差异。在大豆转基因发根中GmDGAT1A倾向于利用C18:3脂肪酸作为底物,GmDGAT2D转基因发根则合成更多的C18:2脂肪酸。在野生型拟南芥中表达GmDGAT2D同时促进了C18:2三酰甘油的合成,降低了C18:3三酰甘油脂肪酸含量,而在C18:2脂肪酸含量较少而C18:1含量较高的rod突变体中GmDGAT2D更多的利用C18:1合成三酰甘油。在野生型拟南芥中表达GmDGAT1A增加了C18:3脂肪酸的含量,并减少了C20:1脂肪酸的比例。两个DGATs对于底物选择的偏好性有可能影响了大豆种子中脂肪酸的组成成分。大豆中GmDGAT1A和GmDGAT2D不仅参与调控种子油脂合成和成分组成,同时也涉及促进油脂合成和对环境、激素相应其他方面的功能。GmDGAT2D基因在低温,高温胁迫、虫害、ABA及MeJA处理后表达上调,而GmDGAT1A对逆境响应较小,反映了它们在不同组织中的生理功能可能存在差异。WRINKLED(WRI1)属于植物特有的AP2类转录因子,通常参与调控糖酵解和种子发育过程,研究发现它能够激活糖酵解及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相关基因,从而促进油脂合成。大豆基因组中包含至少15个WRI同源基因,我们鉴定了大豆中两个与拟南芥WRI1同源性最高的基因,分别命名为GmWRI1a和GmWRI1b,这两个基因在种子和根瘤中都显示较高的表达量,并存在着各自的可变剪切GmWRI1a’和GmWRI1b’。GmWRI1a和GmWRI1b及其可变剪切GmWRI1b’可以不同程度的促进atwri1突变体和野生型拟南芥种子中油脂的积累。在大豆发根中异源表达GmWRI1s降低可溶性糖的含量并促进大豆发根中三酰甘油的积累。对GmWRI1b转基因大豆发根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有15个参与糖酵解、脂肪酸合成和三酰甘油合成过程中基因被GmWRI1b上调,并在这些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含有至少一个AW-box结构域。尽管GmWRI1a、GmWRI1b和GmWRI1b’都定位在细胞核,并可以同时结合目标基因启动子区,但是只有GmWRI1a能够直接转录激活目标基因,说明大豆GmWRI1a和GmWRI1b极有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下游基因进行调控。大豆中GmWRI1s不仅调控种子油脂积累过程同时也参与豆科作物共生固氮过程。在大豆发根中过量表达GmWRI1a和GmWIR1b转基因发根中的根瘤数目增加,同时在GmWRI1s过表达的根瘤中大豆结瘤信号路径相关基因的表达被上调。相反抑制GmWIR1s的表达导致根瘤数目减少,结瘤因子基因被下调。通过对转基因根瘤中的代谢产物分析发现,GmWIR1在根瘤中参与调节代谢产物的分配过程,包括淀粉降解、糖酵解和油脂合成过程。本研究揭示在结瘤过程中GmWRI1能够协调糖酵解和脂肪酸合成,为根瘤的形成和发育提供碳源。
尹磊[6](2019)在《ETT2和phoP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及致病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禽大肠杆菌病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因其复杂多变的血清型导致难以有效防控,对养禽业造成严重损失。同时,APEC作为人类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的毒力基因贮存库,其携带的毒力基因可通过基因漂移进入食物链,间接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对APEC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生物被膜作为APEC的致病因子之一,它的形成能增强APEC抗宿主免疫系统和提高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同时它还可以降低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而增强了 APEC的致病性。这对预防和控制APEC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开展与生物被膜的生理特征及致病性相关的研究。毒力调控因子通过毒力调控网络介导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细菌的致病性,这些毒力调控网络涉及细菌的分泌系统,二元调控系统等。大肠杆菌三型分泌系统2(ETT2)作为类似沙门氏菌SPI-1的一种分泌系统,它的出现使得APEC的致病机制变得更为复杂;phoP作为APEC二元调控系统的转录调节因子,它可以调节细菌的多种生命活动,然而,ETT2和phoP与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功能及致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对ETT2和phoP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和致病作用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的了解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研究基础,最终为防控APEC感染提供新的治疗途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ETT2缺失对APEC生物被膜形成及致病性的影响为解析ETT2基因组分在APEC临床分离株中的分布规律,选择ECs3703和ECs3737作为ETT2毒力岛检测标志基因,同时检测含有ETT2的APEC菌株中ETT2的基因成分的完整性,结果发现64.4%(47/73)APEC临床分离株中含有ETT2毒力岛,其中含有ETT2毒力岛的O1血清型APEC菌株为14.9%(7/47),O2 血清型 APEC 菌株为 19.1%(9/47),O78 血清型 APEC 菌株为 10.6%(5/47),55.4%(26/47)为非“O1/O2/O78”血清型的 APEC 菌株。此外,APEC-ETT2 簇 eiv操纵子中存在8.8-kb难因缺失,其从eivJ(ecs3727)截断到eivF(ecs3734)。在此基础上,构建了 ETT2全基因簇的缺失株,实验结果表明缺失了 ETT2后,APEC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增强,对丁胺卡那和卡那霉素的耐药性增强,在热和氧化休克环境中的存活率显着增强,而在酸应激条件下存活率显着下降,同时,ETT2的缺失减少了鞭毛合成蛋白(flgN/flgM/fliR)和鞭毛丝成分基因(flgB/flgC/flgF)的转录水平表达量的显着下调,Ⅰ型菌毛基因表达量的上调,导致APEC的运动性下降,与DF-1细胞黏附性增强。此外,我们发现ETT2的缺失导致APEC的外膜组分LPS的完整性发生变化,细菌抗血清杀菌能力增强。为寻找ETT2是否分泌出效应蛋白,以及是否能影响其它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的表达分泌,通过分析ETT2缺失株与野生株的胞外分泌蛋白,结果表明缺失了 ETT2后,胞外分泌蛋白的表达量降低了,其成分包含了大量的鞭毛相关蛋白表达量下调,同时我们通过转录组数据发现了与T3SS相关的毒力效应蛋白的基因表达量也发生了变化,此外,ecs3717和ecs3718这两个ETT2的组分基因也发生了差异变化,在转录组数据中被注释为效应蛋白。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ETT2的功能,解析其在APEC中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2.ETT2分子伴侣ygeG在APEC生物被膜形成及致病性中的作用分析T3SS中分子伴侣对细菌分泌效应蛋白行使其致病性至关重要,但是ETT2中的分子伴侣功能尚未证实。在这里,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和鉴定了新的ETT2分子伴侣ygeG,构建了 ygeG基因缺失株和回复株。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ygeG的缺失导致APEC生物被膜,运动性,在氧化应激条件下的存活率,细胞粘附及抗血清杀菌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qRT-PCR结果显示与这些生命活动相关的基因的转录水平均呈现显着性上调,同时,ygeG的缺失导致抗逆性基因yhbO/hdeB转录水平下调,APEC在热休克,酸休克以及高渗环境中的存活率下降。此外,ygeG能影响T3SS效应蛋白基因espL/espX的转录水平。本研究证实了ygeG缺失后在APEC中所表现出的对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毒力相关的影响与ETT2缺失后的实验结果非常相似,而且ygeG缺失后影响了 ETT2编码的yqeH(ecs3703)的转录水平上调,经分析yqeH为转录调节因子,这些结果表明,ygeG可负反馈调控转录调节因子yqeH的转录水平,通过yqeH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最终贡献于ETT2的功能。3.ETT2转录调节子yqeH调控APEC生物被膜形成及致病性的分子机制ETT2存在于大多数大肠杆菌菌株中,并且在参与细菌致病性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调节因子对ETT2发病机制的作用至关重要,但ETT2调节因子的功能尚未完全证实。在这里,我们显示yqeH,一种属于LuxR家族的新转录调节因子。我们开展了相关工作来研究ETT2-yqeH在APEC中的作用,我们构建了 yqeH基因缺失株和回复株,实验结果表明yqeH缺失降低了 APEC的生物被膜形成及运动性,涉及多个与生物被膜形成相关的基因和鞭毛组装基因的转录水平下调,p-半乳糖苷酶试验和EMSA证实了yqeH调控的靶基因fliT与APEC的运动性相关,yqeH调控的靶基因lsrF与APEC生物膜的形成相关,我们还发现APEC40-yqeH通过影响生物被膜形成和调节应激抗性基因的转录来影响不同环境中细菌的存活率。此外,我们的研究表明,APEC40-△yqeH菌株与DF-1细胞的粘附性降低是由于yqeH的缺失减少了Ⅰ型菌毛的转录水平。同样,我们发现yqeH的突变体减少了 O-抗原形成蛋白基因的转录,这可能是血清抗性缺陷的原因。它可能为分析ETT2参与细菌性败血症的机制提供依据。这些发现表明ETT2调节因子yqeH参与APEC的生物被膜形成,运动和致病性。4.PhoP调控APEC生物被膜形成及致病性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基于前期实验室已构建的phop缺失株,并进行了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发现phoP缺失后影响了脂多糖途径中与糖链相关的基因合成,从而影响细菌细胞表面的疏水性和自身凝集。此外,phoP可以调节细菌鞭毛和卷曲菌毛的菌毛蛋白的组装,从而影响生物被膜的形成。最终,phoP缺失影响了细菌的多重耐药性。为了进一步解析phoP在APEC中的生物被膜形成及致病机制,通过基因芯片的表达谱数据筛选出差异基因tolC,结合生物信息学预测出phoP结合序列的特异性序列标识,并采用EMSA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phoP可直接结合tolC的启动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 tolC的缺失株和回复株,通过结晶紫染色去量化生物被膜形成以及观察rdar形态的改变,结果也证明了 tolC的缺失会降低生物被膜的形成,这也进一步阐明phoP影响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机制。phoP的缺失会降低APEC对雏鸡的致病性,phoP调控的靶基因tolC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通过攻毒雏鸡,观察病变组织和病理切片,结果也证明tolC的缺失后,雏鸡包心,肝脏、脾脏肿大的症状减轻,对宿主细胞的致病性下降,qRT-PCR结果发现,tolC的缺失影响了 T2SS分泌毒力效应蛋白元件的基因secA/ecB/secE/secy转录水平发生下调。我们的结果揭示了 phoP影响APEC生物被膜形成及对雏鸡致病性的作用机理,为全面认识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机制提供参考。综上,本文从大肠杆菌三型分泌系统2(ETT2)和二元调控系统转录调节子phoP入手,阐明了 ETT2和phoP在APEC生物被膜形成以及致病性中的作用机制,即ETT2分子伴侣ygeG可负反馈调控转录调节因子yqeH的转录水平,通过yqeH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最终贡献于ETT2参与APEC的生物被膜形成和致病性;转录调节因子phoP通过调控靶基因tolC影响APEC生物被膜的形成和致病性。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APEC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焦涛[7](2019)在《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组织白色化对小鼠生精微环境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对小鼠生精微环境的影响以及白色化脂肪组织与小鼠生精微环境的信息交流机制。方法:建立高脂肪饮食诱导的肥胖疾病小鼠模型,利用(hematoxylinand eosin,HE)染色方法检测饮食诱导的肥胖对小鼠睾丸形态的影响,利用(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肥胖小鼠睾酮以及(anti-Mullerian hormone,AMH)、(glialcell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Inhibin,INH)的分泌。利用mRNA测序寻找肥胖小鼠与对照小鼠脂肪组织的差异基因。利用定量PCR,ELISA和(immunohistochemistry,IHC)等方法确定差异表达基因为脂肪细胞因子。在细胞水平上,通过定量PCR,WB,ELISA的方法验证脂肪细胞因子clusterin和resistin对TM3和TM4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利用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的方法确定clusterin和resistin的相互作用受体,并利用si-RNA和小分子抑制剂处理TM3和TM4细胞,证明clusterin和resistin通过其相应的受体发挥功能。在体内水平,通过睾丸曲细精管显微注射的方法将clusterin和resistin注射到小鼠睾丸内,检测其对小鼠睾丸间质和支持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高脂饮食诱导12周后,与正常饮食的对照组相比,肥胖小鼠体重增加,胰岛素、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升高,炎症因子水平增加。睾丸体积减小,精子数目降低。HE染色结果显示肥胖小鼠睾丸生精小管直径减小,生精上皮厚度变薄。ELISA结果显示肥胖小鼠血清(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luteinizing hormone,LH)、睾酮以及AMH、GDNF、INH的含量降低,雌二醇水平升高。定量PCR和WB结果显示合成睾酮的关键基因和转录因子P450scc(cytochrome p450 cholesterol side chain lyase)、P450c17(cytochrome p450 17α-hydroxylase)、StAR(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和 Nur77 的表达水平降低,Amh、Gdnf、Inha基因的表达水平也降低。肥胖和正常对照小鼠脂肪组织mRNA测序结果显示在肥胖小鼠的附睾白色脂肪组织eWAT(epididymal white adipose tissue)和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 iWAT inguinal white adipose tissue(inguinal white adipose tissue)中 clusterin和resistin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通过定量PCR,ELISA的方法检测结果可知clusterin和resistin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脂因子。分别用两种脂因子处理TM3和TM4细胞,定量PCR和WB结果结果显示这两种脂因子都抑制了 TM3细胞合成睾酮的基因P450scc、P450c17、StAR和Nur77的表达和睾酮的分泌。同时,这两种因子还抑制了 TM4细胞Amh、Gdnf、Inha基因的表达以及蛋白的分泌。免疫共沉淀和免疫双荧光的结果显示 VLDLR(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和 TLR4(Toll-like receptor 4)分别是 clusterin 和 resistin 在 TM3、TM4 细胞中的受体。clusterin 和 resistin睾丸曲细精管显微注射结果显示,在体内条件下,clusterin和resistin的注射导致小鼠睾丸体积变小,HE结果显示睾丸曲细精管生精上皮细胞严重脱落。同时通过定量 PCR,WB 的结果显示睾丸中 P450scc、P450c17、StAR、Nur77 和 Amh、Gdnf、Inha 以及 Jam(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Zo-1(Zonula occludens)、Cldn11和Ocln的表达降低,ELISA结果显示睾酮和AMH、GDNF、INH的分泌减少。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睾丸减小,精子数目降低。高脂诱导的白色化脂肪组织通过分泌的clusterin和resistin抑制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的分泌和支持细胞AMH、GDNF、INH的分泌,从而破坏小鼠睾丸的生精微环境,导致睾丸和精子数目减少。
陈太炜[8](2019)在《人参皂苷Compound K对db/db小鼠肝组织中脂肪代谢的调控作用》文中认为[目的]采用瘦素受体基因突变的db/db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从动物、组织及蛋白层面研究人参皂苷肠道细菌代谢产物Compound K是否对db/db小鼠肝组织中脂肪代谢的调控作用。[方法]8周的BKS小鼠6只,db/db小鼠12只。其中BKS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瘦素受体基因突变的db/db肥胖小鼠)和治疗组(瘦素受体基因突变的db/db肥胖小鼠+人参皂苷Compound K处理)。三组动物给与正常饮食,治疗组小鼠以20mg/kg剂量人参皂苷Compound K溶液每天进行定时定量地灌胃。通过实验收集小鼠食物摄入量、体重、肝重;采用断尾取血,用电子血糖测量仪测定db/db小鼠禁食12h后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采用油红O染色及HE染色观测小鼠肝脏的脂肪沉积及病理改变;采用ELISA方法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肝组织中的GRK-2、mTOR、SIRT-3、AMPK蛋白及下游脂代谢相关蛋白的活性变化。[结果]通过使用瘦素受体基因突变构建的db/db小鼠脂肪肝模型进行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得到以下结果:①人参皂苷CK能抑制db/db脂肪肝小鼠的食欲、降低体重、肝重、空腹血糖(FBG)和肝脏甘油三酯含量;②人参皂苷CK减少肝内脂肪沉积及脂肪空泡的形成,抑制脂肪肝发展;③蛋白层面显示:人参皂苷CK抑制GRK-2和mTOR,同时激活SIRT-3蛋白,最终激活AMPK,上调CYPT7A1、AOX-1蛋白以及抑制SREBP-1蛋白水平表达。[结论]①20mg/kg的人参皂苷Compound K能改善瘦素受体基因突变的db/db小鼠肥胖,延缓db/db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②人参皂苷Compound K可能通过调控GRK-2、mTOR和SIRT-3蛋白的表达从而激活AMPK及调控下游脂肪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进一步抑制db/db小鼠的肝脏甘油三酯的积累。
石学彬[9](2018)在《不同肉蛋白长期饲喂对大鼠肝脏代谢的影响》文中指出膳食蛋白不仅提供机体氮素营养,也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肉蛋白富含人体所需的所有必需氨基酸,是人类膳食中的重要蛋白源。本实验室大鼠短期饲喂实验表明,不同来源肉蛋白会对生理和代谢产生差异影响,但中长期肉类蛋白膳食的生理效应尚不明确,其潜在的机制有待探明。为此,本研究以酪蛋白为非肉动物蛋白对照、以大豆蛋白为植物蛋白对照,比较鱼、鸡、猪、牛肉蛋白饲喂大鼠90天,大鼠肝脏蛋白质表达谱差异,根据差异蛋白挖掘差异代谢通路和潜在的调节因子,探讨膳食蛋白差异调节的可能机制。为认识不同食源蛋白的生理功能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指导人类合理膳食、预防疾病。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1.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提取鱼肉、鸡肉、猪肉、牛肉中蛋白质,以酪蛋白和大豆蛋白为对照,按照AIN-93G配方配制大鼠标准日粮,饲喂成长期大鼠90天,饲喂期结束采集血液及肝脏样本。提取肝脏蛋白质,经胰酶消化、稳定同位素标记(iTRAQ)等,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HPLC-MS MS)检测不同处理组蛋白质谱差异:不同蛋白膳食组主成分分析呈现组间差异聚类,鱼肉蛋白组与大豆/酪蛋白组间差异较小,其次是鸡肉蛋白组,猪肉和牛肉蛋白组与大豆/酪蛋白组差异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蛋白质数量与聚类关系一致。基于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四种肉蛋白膳食组比大豆/酪蛋白组在氨基酸等有机氮代谢通路发生显着改变;猪、牛和鸡肉蛋白组在核糖体组装和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相关蛋白表达较酪蛋白组有显着差异。四种肉蛋白组与大豆/酪蛋白组相比,营养素代谢酶类蛋白表达显着降低,猪、鸡和鱼肉蛋白组在脂质代谢方面的差异更为突出,PPAR信号通路发生显着改变。四种肉蛋白组比对照组显着降低了肝脏生物转化相关酶蛋白的表达,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蛋白表达存在显着差异。2.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氨基酸代谢及蛋白合成的影响四种肉类蛋白对大鼠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影响方面,鸡肉蛋白组与酪蛋白组总体相当,鱼、牛和猪肉组相对低或显着低于酪蛋白组。与大豆蛋白组比较,鱼肉蛋白组有必需氨基酸优势,鸡肉蛋白组总体高于大豆蛋白组,而猪肉、牛肉蛋白组与大豆蛋白组差异不大。在肝脏氨基酸代谢酶类表达方面,猪、鸡肉蛋白组的多个氨基酸代谢酶类比酪、大豆蛋白组显着低表达,牛肉蛋白组氨基酸代谢酶差异数量次之;猪、鸡、牛肉蛋白组与大豆、酪蛋白组在糖酵解、核苷酸代谢酶类的表达水平上显着低;大豆蛋白组尿素循环显着高于其他各组。膳食蛋白影响大鼠肝脏细胞蛋白质代谢方面,各肉类蛋白组在转录过程中的mRNA剪切、定位、核输出、核糖体组装和翻译起始等方面与酪、大豆蛋白组存在显着差异;在蛋白二硫键形成、信号肽添加与转运定位、糖基化修饰等方面各肉蛋白处理组显着低于酪、大豆蛋白组;在蛋白降解相关蛋白酶类方面,各肉处理组高于酪蛋白而低于大豆蛋白组。不同来源蛋白膳食,通过其自身差异的氨基酸组成影响机体氨基酸供给,并通过mTOR信号通路影响核糖体组装与蛋白质合成,在转录水平上,猪、鸡和牛肉蛋白组与大豆蛋白组在mTOR下游蛋白合成通路存在显着差异。3.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脂肪与能量代谢的影响鱼和猪蛋白组显着提高大鼠肝脏胆固醇合成及酯化相关基因表达,猪肉蛋白组肝脏高、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均高表达,鸡、猪和牛肉蛋白组显着提高胆固醇逆转运及胆汁酸生成基因表达,鱼肉蛋白组肝脏胆固醇水平显着高于其他各组,而鸡、猪和牛肉蛋白组肝脏胆固醇水平较低。鸡、猪和牛肉蛋白组肝脏甘油三酯水平显着低于酪和大豆蛋白对照组,转录辅助活化因子PGC1α在鸡、猪、牛肉蛋白组高表达,促进甘油三酯降解代谢,使三组甘油三醋水平显着低。在蛋白水平上,肝脏β氧化的若干蛋白在猪肉等肉蛋白组显着低表达,在转录水平上,PPARγ在猪、鸡肉蛋白组显着低表达,但PPARα在各肉蛋白组仅比大豆组有低表达趋势,无显着差异。肝脏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多个基因在鸡、猪和牛肉蛋白组高表达,但在蛋白水平上以低表达为主,尤其是ATP合成酶在肉蛋白组显着低表达,肉类蛋白膳食存在氧化与磷酸化解偶联现象,促进机体适应性产热。4.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生物转化与炎症反应的影响四种肉蛋白组总抗氧化能力和脂质过氧化水平与酪蛋白组无显着差异,仅脂质过氧化水平显着高于大豆蛋白组;酶促抗氧化方面鸡、鱼肉蛋白组优于大豆蛋白组,而猪、牛肉蛋白组相对低于酪蛋白组;非酶促抗氧化方面,鱼、鸡和牛肉蛋白组GSH水平显着高于大豆、酪蛋白对照组。四种肉蛋白膳食显着降低了大鼠肝脏Ⅰ相代谢酶(CYP450s等)和Ⅱ相代谢酶(GSTs、UGTs、SULTs)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Keap1-Nrf2-ARE通路调节了肉类蛋白组与酪、大豆蛋白组在Ⅰ相和Ⅱ相代谢酶的差异表达。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炎症反应方面的影响与酪、大豆蛋白组总体一致,仅显着改变了与血管通透性相关因子的表达,牛肉等肉类蛋白促进了免疫相关蛋白的表达。
周蕊[10](2018)在《白藜芦醇通过SIRT1/ATF6调节脂滴蓄积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是一种以中心性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高血压、糖脂代谢异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代谢异常疾病。MetS所引发的死亡率不断攀升,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研究发现,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是MetS的共同病理基础,表现为过多脂肪在代谢靶器官(肝脏、脂肪组织等)蓄积。脂滴(lipid droplets,LDs)是产生自内质网的一种高度动态的细胞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储存中性脂质。LDs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LDs形成、融合及蓄积过程是MetS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导致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不仅促进LDs形成,同时也影响LDs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的融合和蓄积,已成为调节代谢靶组织中LDs蓄积的重要干预靶点。大量证据表明,生活方式改变尤其是膳食结构西化导致的营养与代谢失衡是MetS高发的关键原因,而膳食营养干预已经成为MetS预防和控制的最简单、最实用途径。研究发现,植物性食物摄入与MetS的发生呈显着负相关,其健康效应的功效成分主要是植物化学物,植物化学物已经成为防治MetS的重要膳食营养干预策略。本实验室在前期研究中,开展了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对MetS人群和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诱导动物模型的干预研究,发现RSV能明显改善MetS人群及模型动物的脂代谢,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本研究提出了“RSV可能通过影响肝脏和脂肪组织LDs蓄积改善MetS”的理论假说。本课题旨在通过HFD干预的动物模型和体外实验,研究RSV对肝脏(肝细胞)和脂肪组织(脂肪细胞)LDs蓄积及LDs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深入研究RSV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子(silent mating-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SIRT1)与ATF6(UPR的关键基因)的相互作用,进而调节LDs相关基因(Fsp27、CREBH等)表达,减少LDs在肝脏(肝细胞)和脂肪组织(脂肪细胞)蓄积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将为RSV预防MetS提供新的实验证据,同时为MetS的防治提供新的干预靶点。目的阐明RSV对肝组织和脂肪组织LDs蓄积的调节作用,及其通过SIRT1/ATF6介导的相关信号通路调节LDs蓄积相关基因表达及减少LDs蓄积的作用机制,为RSV改善MetS提供新的科学证据。方法1.利用HFD喂养C57野生型(wildtype,WT)和SIRT1基因敲减型(knockdown,KD)小鼠,并给予400mg/kg/d的RSV灌胃30天。记录各组小鼠体重、摄食量,试剂盒检测血脂谱,HE染色、油红O染色、激光共聚焦、磁共振(MRI)等方法检测肝脏和脂肪组织的LDs蓄积程度和病理改变,,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小鼠肝脏和脂肪组织中ERS相关基因(GRP78)、UPRER相关基因(PERK、IRE-1、ATF6)及LDs蓄积相关基因(Fsp27、PLIN1、CREBH)的表达水平,以阐明RSV对HFD诱导小鼠肝脏和脂肪组织LDs蓄积的影响及SIRT1在RSV调节LDs相关基因表达中的作用。2.利用小鼠原代肝细胞和HepG2细胞株,建立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肝细胞脂质蓄积模型。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3T3-L1,并诱导其分化为脂肪细胞。肝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RSV干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油红O染色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内LDs蓄积。检测RSV对肝细胞和脂肪细胞ERS相关基因(GRP78)、UPRER相关基因(PERK、IRE-1、ATF6)及LDs蓄积相关基因(Fsp27、PLIN1、CREBH)表达水平的影响。进一步使用SIRT1和ATF6的siRNA以及SIRT1或ATF6的过表达质粒转染肝细胞和脂肪细胞,并检测SIRT1或ATF6基因表达沉默或过表达后RSV对LDs蓄积的影响,以阐明RSV通过SIRT1、ATF6对肝细胞和脂肪细胞LDs蓄积及相关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3.进一步利用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和邻位连接实验(PLA)检测RSV对SIRT1和ATF6结合的影响;通过乙酰化抗体及免疫沉淀方法检测RSV通过SIRT1对ATF6蛋白翻译后乙酰化修饰的影响;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RSV通过ATF6对SIRT1转录调节的作用;最终阐明RSV对SIRT1与ATF6相互作用的调控机制。结果1.RSV可有效改善HFD诱导小鼠肝脏和脂肪组织的脂质蓄积,并调节LDs蓄积相关基因表达,该作用与其对内质网应激和未折叠蛋白反应的抑制作用有关,而SIRT1体内敲减后该作用被消除。研究发现,RSV干预可显着抑制HFD诱导的WT小鼠体重和肝脏重量增加,改善血脂谱和肝脏脂质蓄积,降低肝脏TG含量。HFD处理后WT小鼠肝脏和脂肪组织的ERS标志蛋白GRP78表达增高,UPRER被激活且PERK、IRE-1、ATF6等相关蛋白表达增高;而RSV干预可上调SIRT1表达,并降低ERS水平及GRP78和ATF6的表达,但是对PERK、IRE-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体内敲减SIRT1后,RSV对LDs蓄积及其对GRP78和ATF6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削弱。2.RSV可显着抑制PA或诱导剂分别处理的肝细胞和3T3-L1脂肪细胞的脂质蓄积,上调SIRT1基因表达,降低ERS标志蛋白GRP78及UPRER相关基因ATF6的表达水平。转染SIRT1 siRNA或ATF6过表达质粒后,RSV对LDs蓄积的抑制作用被削弱,GRP78和ATF6的表达被抑制;而转染SIRT1过表达质粒或ATF6 siRNA后,RSV对LDs的蓄积作用及GRP78和ATF6表达显着增强。研究发现,PA能够诱导肝细胞LDs蓄积,而3T3-L1脂肪细胞成脂分化也使细胞内LDs增加,同时ERS水平升高,UPRER被激活。RSV分别处理PA诱导的肝细胞和诱导剂处理的脂肪细胞后,能够抑制肝细胞和脂肪细胞的细胞活力降低和细胞内LDs蓄积,并降低ERS和UPRER水平及Fsp27、CREBH、PLIN1、ATF6等相关基因表达,但对PERK和IRE-1基因表达水平没有显着影响。SIRT1 siRNA转染肝细胞和脂肪细胞后,RSV对LDs的蓄积作用被削弱,而SIRT1过表达使RSV的效应显着增强。进一步使用ATF6 siRNA后,RSV对肝细胞和脂肪细胞LDs蓄积的抑制作用更显着,而转染ATF6过表达质粒后的RSV的作用被削弱。3.RSV可以抑制ATF6与SIRT1的结合,并通过SIRT1促进ATF6蛋白的去乙酰化和失活化,抑制ATF6对SIRT1的转录抑制作用,并通过该正反馈调节机制增加SIRT1表达,进而抑制LDs蓄积相关基因表达,减少LDs在肝脏和脂肪组织的蓄积。研究发现,ATF6 siRNA转染细胞导致RSV处理后SIRT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显着增强,而ATF6过表达导致RSV处理细胞的SIRT1表达水平降低,表明ATF6在RSV调节靶细胞SIRT1表达中发挥转录抑制作用。通过Co-IP和PLA实验,发现RSV抑制了PA诱导肝细胞中SIRT1和ATF6之间的结合作用。使用抗乙酰化抗体并通过免疫沉淀检测发现,RSV处理细胞后ATF6的乙酰化水平降低,提示RSV可能通过SIRT1促进ATF6的去乙酰化。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发现,沉默ATF6能够显着增强RSV诱导的SIRT1转录活性,而ATF6的过表达则抑制SIRT1转录活性。进一步采用ChIP检测发现,在SIRT1启动子区域内存在ATF6的潜在的结合位点,表明RSV对SIRT1转录调节可能是通过ATF6介导。以上结果表明RSV可能通过抑制ATF6与SIRT1结合,同时可通过SIRT1促进ATF6的去乙酰化而失活化,削弱ATF6对SIRT1的转录抑制作用并增加SIRT1转录表达水平,从而影响LDs蓄积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LDs蓄积。结论本课题研究结果提示,RSV能够在肝脏(肝细胞)和脂肪组织(脂肪细胞)中通过SIRT1促进ATF6的去乙酰化和失活化,削弱ATF6对SIRT1的转录抑制作用并上调SIRT1的转录水平,进而抑制LDs标志基因Fsp27的表达,减少LDs在肝脏(肝细胞)和脂肪组织(脂肪细胞)中的蓄积,延缓MetS进程。
二、脂肪合成的转录调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脂肪合成的转录调节(论文提纲范文)
(1)中介体亚基Med15影响酵母胁迫耐受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微生物细胞膜工程响应环境胁迫的概述 |
1.1.2 中介体复合物响应环境胁迫的概述 |
1.2 改造细胞膜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增强微生物细胞膜完整性 |
1.2.2 调节微生物细胞膜流动性 |
1.2.3 改善微生物细胞膜通透性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增强胁迫耐受面临的科学问题 |
1.3.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Med15B对光滑球拟酵母响应高渗胁迫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株与质粒 |
2.2.2 试剂与仪器 |
2.2.3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2.2.4 光滑球拟酵母的生长及耐受性检测 |
2.2.5 胞内Na~+/K~+浓度的检测 |
2.2.6 细胞膜Na~+/K~+-ATPase活性的检测 |
2.2.7 细胞膜脂肪酸的提取与检测 |
2.2.8 细胞膜生理特性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ed15B对光滑球拟酵母高渗耐受能力的影响 |
2.3.2 Med15B对光滑球拟酵母在高渗胁迫下生理参数的影响 |
2.3.3 Med15B对光滑球拟酵母在高渗胁迫下细胞膜生理特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ed15B改变光滑球拟酵母细胞膜组分抵御低p H胁迫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株与质粒 |
3.2.2 试剂与仪器 |
3.2.3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3.2.4 光滑球拟酵母的生长及耐受性检测 |
3.2.5 转录水平分析方法 |
3.2.6 细胞膜脂质组分分析方法 |
3.2.7 细胞膜生理特性分析 |
3.2.8 发酵能力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低p H胁迫下Med15B对光滑球拟酵母耐受能力的影响 |
3.3.2 低p H胁迫下Med15B对光滑球拟酵母转录机制的影响 |
3.3.3 Med15B对光滑球拟酵母在低p H胁迫下细胞膜脂质组分的影响 |
3.3.4 Med15B对光滑球拟酵母在低p H胁迫下细胞膜生理功能的影响 |
3.3.5 Med15B对光滑球拟酵母发酵能力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造Med15增强酿酒酵母胁迫耐受能力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与质粒 |
4.2.2 试剂与仪器 |
4.2.3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4.2.4 菌株的生长及耐受性检测 |
4.2.5 转录水平分析方法 |
4.2.6 胞内ROS分析方法 |
4.2.7 突变体的设计与构建 |
4.3 结果 |
4.3.1 环境胁迫对菌株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2 Med15对菌株响应多种环境胁迫的影响 |
4.3.3 改造Med15 构建胁迫耐受突变体Med15V76R/R84K |
4.3.4 Med15突变体对菌株在胁迫环境下生长能力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解析Med15突变体增强酿酒酵母胁迫耐受能力的机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株与质粒 |
5.2.2 试剂与仪器 |
5.2.3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5.2.4 菌株的生长及耐受性检测 |
5.2.5 转录水平方法 |
5.2.6 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 |
5.2.7 胞内Na~+/K~+浓度的检测 |
5.2.8 细胞膜ATPase活性的检测 |
5.2.9 细胞膜生理特性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Med15~(V76R/R84K)降低细胞膜流动性增强菌株酸胁迫耐受能力 |
5.3.2 Med15~(V76R/R84K)增强细胞膜完整性增强菌株H2O2 胁迫耐受能力 |
5.3.3 Med15~(V76R/R84K)降低细胞膜通透性增强菌株高渗胁迫耐受能力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I: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II:表 |
(2)GPS2通过稳定EKLF促进红系分化(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红系分化 |
1.1.1 发育过程中的红系造血作用 |
1.1.2 红系造血过程中细胞分化 |
1.1.3 红系分化的调节 |
1.1.4 研究红系分化常用的模型 |
1.2 EKLF在红系分化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
1.2.1 EKLF对红系分化的调节 |
1.2.2 EKLF突变导致的疾病 |
1.3 GPS2功能研究进展 |
1.3.1 GPS2参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 |
1.3.2 GPS2参与细胞转录调控 |
1.3.3 GPS2参与细胞信号通路的调节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GPS2敲除小鼠胎肝红系造血受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GPS2敲除小鼠的基因型鉴定 |
2.2.2 GPS2敲除小鼠胎肝红系造血不足 |
2.3 讨论 |
第三章 敲低GPS2抑制脐带血CD34~+细胞向红系分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GPS2在红系诱导过程中表达上调 |
3.2.2 干涉GPS2抑制CD34~+细胞在液体培养体系中向红系分化 |
3.2.3 敲低GPS2抑制半固体培养基中红系集落形成 |
3.2.4 敲低GPS2抑制CD34~+细胞在体内重建 |
3.3 讨论 |
第四章 GPS2 能够稳定EKLF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GPS2 增强EKLF对下游靶基因的激活 |
4.2.2 GPS2与EKLF存在相互作用 |
4.2.3 GPS2 能够稳定EKLF |
4.2.4 aa191-230 区域对维持EKLF蛋白稳定性至关重要 |
4.3 讨论 |
第五章 GPS2 促进红系分化依赖EKLF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 |
5.2.1 GPS2 促进红系分化依赖与EKLF的相互作用 |
5.2.2 回补EKLF能够挽救敲低GPS2 造成的红系分化的阻滞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引物 |
附录B 常用溶液的配制 |
附录C 发表学术性论文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主要简历 |
致谢 |
(3)脂肪己糖-6-磷酸脱氢酶在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1.1 肥胖 |
1.1.1 肥胖的流行病学 |
1.1.2 肥胖发生的影响因素 |
1.1.3 影响肥胖发生的代谢途径 |
1.1.4 脂肪堆积诱发代谢紊乱的途径 |
1.2 糖皮质激素在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作用 |
1.2.1 GCs生物学特点 |
1.2.2 GCs在肥胖发生中的作用 |
1.2.3 GCs诱发胰岛素抵抗的途径 |
1.3 GCs的受体前调节 |
1.3.1 11β-HSD1生物学活性 |
1.3.2 11β-HSD1表达调节 |
1.3.3 11β-HSD1表达水平对代谢的影响 |
1.3.4 11β-HSD1抑制剂应用 |
1.4 H6PDH介导11β-HSD1调节组织GCs生成 |
1.4.1 H6PDH生理特点 |
1.4.2 H6PDH生物学作用 |
1.4.3 H6PDH活性调节 |
1.4.4 H6PDH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脂肪H6PDH过表达在诱发腹部肥胖及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动物饮食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aP2-H6PDH-Tg小鼠模型建立 |
2.2.2 小鼠基因型检测 |
2.2.3 实验分组 |
2.2.4 小鼠血样收集和组织标本收集 |
2.2.5 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耐量实验 |
2.2.6 脂肪组织糖摄取水平测定 |
2.2.7 脂肪组织皮质酮水平测定 |
2.2.8 脂肪组织微粒体酶活性测定 |
2.2.9 脂肪组织油红染色 |
2.2.10 RNA提取及实时定量-PCR |
2.2.11 蛋白提取及Western blot分析 |
2.2.12 血浆生化指标测定 |
2.3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aP2-H6PDH小鼠模型认证 |
2.4.2 aP2-H6PDH小鼠高脂饮食喂养的代谢表现型特点 |
2.4.3 脂肪H6PDH过表达对脂肪组织脂肪合成途径的作用 |
2.4.4 脂肪H6PDH过表达对脂肪组织肥胖基因表达的作用 |
2.4.5 脂肪H6PDH过表达对脂肪组织内质网应激途径的作用 |
2.4.6 脂肪H6PDH过表达对脂肪组织Akt/GSK3β途径的作用 |
2.4.7 aP2-H6PDH小鼠高脂饮食喂养时腹部脂肪肥胖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 |
2.4.8 aP2-H6PDH小鼠高脂饮食喂养时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 |
2.4.9 aP2-H6PDH小鼠高脂饮食喂养时腹部脂肪11β-HSD1表达和皮质酮水平的变化 |
2.5 小结 |
第3章 脂肪H6PDH敲除在改善代谢表现型中的作用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动物饮食 |
3.1.3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H6PDH~(AcKO)小鼠模型建立 |
3.2.2 小鼠基因型检测 |
3.2.3 实验分组 |
3.2.4 小鼠血样收集和组织标本收集 |
3.2.5 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耐量实验 |
3.2.6 脂肪组织HE染色 |
3.2.7 脂肪组织皮质酮水平及微粒体酶活性测定 |
3.2.8 RNA提取及实时定量-PCR |
3.2.9 蛋白提取及Western blot分析 |
3.2.10 血浆生化指标测定 |
3.3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H6PDH~(AcKO)小鼠模型认证 |
3.4.2 H6PDH~(AcKO)小鼠代谢表现型特点 |
3.4.3 H6PDH~(AcKO)小鼠脂肪组织脂肪合成代谢的特点 |
3.4.4 H6PDH~(AcKO)小鼠脂肪组织脂肪分解代谢的特点 |
3.4.5 H6PDH~(AcKO)小鼠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 |
3.4.6 H6PDH~(AcKO)小鼠脂肪组织11β-HSD1表达和GCs水平的变化 |
3.5 小结 |
第4章 讨论 |
4.1 脂肪组织特异性H6PDH过表达及敲除小鼠模型的成功建立 |
4.2 脂肪H6PDH调节脂肪GCs生成及对小鼠代谢表现型的影响 |
4.3 脂肪H6PDH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 |
4.4 脂肪H6PDH对肥胖发生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
第5章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SREBP-1c的激活改变脂肪生成促进胃癌的生长和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SREBPs 在肿瘤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大豆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和转录因子WRINKLED1(WRI1)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中国大豆生产简介 |
1.2 植物油脂合成 |
1.2.1 植物油脂合成过程 |
1.2.2 植物油脂合成过程的关键基因 |
1.2.2.1 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 |
1.2.2.2 三酰甘油合成关键基因 |
1.3 植物油脂转录调控 |
1.3.1 植物转录因子结构 |
1.3.2 参与植物油脂合成过程的转录因子 |
1.3.3 植物油脂合成的转录因子相互作用 |
1.4 提高大豆油脂含油量的途径 |
1.4.1 提高油脂含量 |
1.4.2 改良油脂成分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大豆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功能鉴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1.1 植物材料 |
2.2.1.2 菌株和载体 |
2.2.1.3 实验所用试剂 |
2.2.1.4 引物合成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2.2 载体构建 |
2.2.2.3 植物遗传转化 |
2.2.2.4 酵母转化 |
2.2.2.5 基因表达分析 |
2.2.2.6 酵母油脂分析 |
2.2.2.7 植物油脂提取及分析 |
2.2.2.8 亚细胞定位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大豆Gm DGAT进化分析 |
2.3.2 大豆Gm DGAT1A和 Gm DGAT2D基因表达 |
2.3.3 大豆Gm DGAT1A和 Gm DGAT2D亚细胞定位 |
2.3.4 大豆Gm DGAT1A和 Gm DGAT2D可互补酵母油脂合成突变体 |
2.3.5 在大豆发根中表达Gm DGATs可以增加TAG积累 |
2.3.6 在拟南芥中表达Gm DGATs可以增加种子中TAG含量并改变油脂成分 |
2.3.7 Gm DGAT1A和 Gm DGAT2D响应环境和激素胁迫 |
2.4 讨论 |
2.4.1 Gm DGAT1A和 Gm DGAT2D定位于内质网能激活短的多肽 |
2.4.2 Gm DGAT1A和 Gm DGAT2D在 TAG合成过程中底物偏好不同 |
2.4.3 Gm DGAT1A和 Gm DGAT2D在逆境响应和种子TAG合成中的功能 |
2.5 展望 |
3 大豆转录因子WRI1 功能鉴定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1.1 植物材料 |
3.2.1.2 菌株和载体 |
3.2.1.3 实验所用试剂 |
3.2.1.4 实验所用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2.2 载体构建 |
3.2.2.3 植物遗传转化 |
3.2.2.4 酵母单杂 |
3.2.2.5 基因表达分析 |
3.2.2.6 启动子激活实验 |
3.2.2.7 植物油脂提取及分析 |
3.2.2.8 亚细胞定位 |
3.2.2.9 发根中可溶性糖的提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大豆 WRI1 基因同源性和可变剪切分析 |
3.3.2 大豆WRI1 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3.3.3 Gm WRI1 恢复wri1 突变体的表型促进油脂合成 |
3.3.4 在拟南芥中表达Gm WRI1s出现生长素表型 |
3.3.5 异源表达Gm WRI1s调节糖酵解和脂肪酸合成过程 |
3.3.6 在发根中Gm WRI1s调节糖酵解,脂肪酸和三酰甘油合成过程的基因 |
3.3.7 过表达Gm WRI1s增加大豆中的根瘤数目 |
3.4 讨论 |
3.4.1 Gm WRI1 在糖酵解/脂肪酸合成和三酰甘油合成过程中具有保守的调节功能 |
3.4.2 Gm WRI1s在发育中的种子和其他组织中调节作用 |
3.4.3 Gm WRI1a和 b通过不同方式调节目标基因 |
3.4.4 Gm WRI1 可变剪切在油脂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
3.4.5 Gm WRI1 参与豆科植物根瘤中碳水化合物的分配 |
3.4.6 Gm WRI1 调节大豆结瘤 |
3.5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实验附图 |
附录 Ⅱ 实验附表 |
附录 Ⅲ 作者简介 |
附录 Ⅳ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ETT2和phoP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及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和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进展 |
1.1 致病性大肠杆菌简介 |
1.2 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机理 |
2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进展 |
2.1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特征 |
2.2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疾病综合症 |
2.3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因子 |
2.4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机理 |
3 大肠杆菌Ⅲ型分泌系统2毒力岛研究进展 |
3.1 ETT2的基因特征 |
3.2 ETT2的分布与流行 |
3.3 ETT2的功能与机制 |
3.4 ETT2对细菌毒力的调控机制 |
4 转录调节因子phoP调控机制研究 |
5 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研究进展 |
6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ETT2缺失对APEC生物被膜形成及致病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和质粒 |
1.2 主要实验培养基、试剂及仪器 |
1.3 引物的设计 |
1.4 ETT2分布率及其基因组分完整性的检测 |
1.5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缺失株△ETT2的构建 |
1.6 生长曲线测定 |
1.7 生物被膜形成测定 |
1.8 菌株的耐药谱检测 |
1.9 运动性测定 |
1.10 抗逆性试验测定 |
1.11 细菌黏附实验 |
1.12 血清杀菌实验 |
1.13 LPS的制备及分析 |
1.14 胞外分泌蛋白的提取及分析 |
1.15 RNA-seq转录组测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ETT2及其基因组分在临床分离株中的分布情况分析 |
2.2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ETT2缺失株构建和鉴定 |
2.3 生长性能的差异比较 |
2.4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比较 |
2.5 耐药性检测 |
2.6 野生株APEC40和缺失株△ETT2的运动性比较 |
2.7 野生株APEC40和缺失株△ETT2在不同环境中的存活率测定 |
2.8 细胞黏附试验结果 |
2.9 血清杀菌试验结果 |
2.10 APEC40和△ETT2表面脂多糖(LPS)成分分析 |
2.11 胞外分泌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 |
2.12 基于RNA-seq比较APEC40和△ETT2之间的转录差异 |
3 讨论 |
第三章 ETT2分子伴侣ygeG在APEC生物被膜形成及致病性中的作用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和质粒 |
1.2 主要实验培养基、试剂及仪器 |
1.3 ygeG序列分析 |
1.4 ygeG缺失株及回复株构建 |
1.5 生长曲线测定 |
1.6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 |
1.7 细菌运动性分析 |
1.8 抗逆性测定 |
1.9 细菌粘附分析 |
1.10 血清杀菌试验 |
1.11 LPS的制备及分析 |
1.12 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PEC40中ETT2-ygeG的序列分析 |
2.2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ygeG缺失株及回复株的构建和鉴定 |
2.3 生长性能的差异比较 |
2.4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比较 |
2.5 细菌运动性能比较 |
2.6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存活率比较 |
2.7 ygeG缺失对DF-1细胞黏附性的影响 |
2.8 抗血清杀菌能力比较 |
2.9 ygeG缺失对细菌外膜组分完整性的影响 |
2.10 ygeG缺失对T3SS分泌效应蛋白基因的转录水平影响 |
2.11 ygeG缺失对APEC40-ETT2基因簇组分的转录水平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ETT2转录调节子yqeH调控APEC生物被膜形成及致病性的分子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和质粒 |
1.2 主要实验培养基、试剂及仪器 |
1.3 构建yqeH突变体和互补质粒 |
1.4 yqeH蛋白表达及纯化 |
1.5 生长曲线分析 |
1.6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 |
1.7 生物被膜表面形态观察 |
1.8 细菌运动性分析 |
1.9 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 |
1.10 电泳迁移试验(EMSA) |
1.11 抗逆性测定 |
1.12 细菌粘附分析 |
1.13 血清杀菌试验 |
1.14 LPS的制备及分析 |
1.15 RNA分离和实时RT-PCR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PEC40中ETT2转录调节因子yqeH的序列分析 |
2.2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yqeH缺失株及回复株的构建和鉴定 |
2.3 表达载体pET32a-yqeH的构建及yqeH重组蛋白的纯化鉴定 |
2.4 yqeH基因的缺失对APEC40的生长没有影响 |
2.5 yqeH的失活降低了APEC40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 |
2.6 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 |
2.7 yqeH缺失导致鞭毛的运动性减少 |
2.8 转录调节因子yqeH结合P_(fliT)和P_(lsrF)启动子DNA |
2.9 yqeH基因的缺失可降低抗逆性 |
2.10 yqeH的突变降低了对DF-1细胞的粘附性 |
2.11 APEC40-yqeH是细菌血清抗性所必需的 |
2.12 yqeH对O-抗原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PhoP调控APEC生物被膜形成及致病性的分子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和质粒 |
1.2 主要实验培养基、试剂及仪器 |
1.3 生物被膜形成试验 |
1.4 自凝集试验 |
1.5 细胞表面疏水性试验 |
1.6 耐药性试验 |
1.7 基于DNA微阵列的分析 |
1.8 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 |
1.9 构建tolC缺失株和回复株 |
1.10 生长曲线试验 |
1.11 Rdar试验 |
1.12 电泳迁移试验(EMSA) |
1.13 雏鸡攻毒观察病理学组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敲除phoP可减少AE17的生物被膜形成 |
2.2 细菌细胞的基本特征影响生物被膜形成 |
2.3 生物被膜形成影响多药抗性 |
2.4 phoP的缺失改变了全局基因转录谱 |
2.5 转录调节因子phoP结合P_(tolC)启动子DNA |
2.6 tolC缺失株及回复株鉴定 |
2.7 生长性能差异比较 |
2.8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比较 |
2.9 Rdar形态观察比较 |
2.10 病理组织学观察 |
2.11 tolC缺失对AE17-T2SS基因簇组分的转录水平影响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组织白色化对小鼠生精微环境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菌株和细胞系 |
1.3 质粒载体 |
1.4 工具酶及DNA marker |
1.5 试剂盒 |
1.6 抗体 |
1.7 主要仪器、设备和软件名称 |
1.8 耗材及主要化学试剂 |
1.9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
1.10 SiRNA的设计与合成 |
1.11 实验相关网战及软件 |
2. 实验方法 |
2.1 克隆载体的构建 |
2.2 细胞培养实验 |
2.3 细胞总RNA的提取和逆转录 |
2.4 Real-Time PCR实验 |
2.5 蛋白样品的制备及浓度测定 |
2.6 蛋白免疫印迹 |
2.7 免疫共沉淀(CO-IP) |
2.8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 |
2.9 ELISA |
2.10 高脂饮食小鼠模型的建立 |
2.11 组织的取材、包埋、切片 |
2.12 小鼠睾丸曲细精管的显微注射 |
2.13 HE染色 |
2.14 免疫组化实验 |
2.15 组织免疫荧光实验 |
2.16 原代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 |
2.17 小鼠睾丸血睾屏障的检测方法 |
2.18 实验数据处理 |
实验结果 |
1.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的建立 |
1.1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体重变化 |
1.2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
1.3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炎症因子表达升高 |
2.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对小鼠睾丸的影响 |
2.1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睾丸大小变化 |
2.2 高脂饮食肥胖小鼠的睾丸形态变化 |
3.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影响小鼠生殖激素的分泌 |
3.1 高脂饮食肥胖小鼠的生殖激素减少 |
3.2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辜酮合成的基因表达降低 |
3.3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睾丸支持细胞分泌因子的表达水平降低 |
4.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和对照小鼠脂肪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 |
4.1 高脂饮食肥胖小鼠和对照小鼠脂肪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4.2 高脂饮食肥胖小鼠和对照小鼠脂肪组织的差异基因富集分析 |
4.3 高脂饮食肥胖小鼠和对照小鼠脂肪组织的差异基因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
4.4 核心调节因子clusterin和resistin调控的生物学功能 |
5. CLUSTERIN和RESISTIN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脂因子 |
6. CLUSTERIN在肥胖小鼠和对照小鼠中的表达情况 |
7. RESISTIN在肥胖和对照小鼠中的表达情况 |
8. CLUSTERIN对小鼠TM3和TM4细胞功能的影响 |
8.1 Clusterin影响TM3细胞睾酮的分泌以及合成睾酮相关基因的表达 |
8.2 Clusterin影响TM4细胞AMH、GDNF和INH的合成与分泌 |
8.3 Clusterin影响TM4细胞间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 |
9. CLUSTERIN影响TM3和TM4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 |
9.1 Clusterin与VLDLR受体的相互作用 |
9.2 Clusterin通过VLDLR受体发挥功能 |
10. CLUSTERIN对C57小鼠睾丸间质和支持细胞的影响 |
11. RESISTIN对小鼠TM3和TM4细胞功能的影响 |
11.1 Resistin影响TM4细胞AMH、GDNF和INH的合成与分泌 |
11.2 Resistin影响TM4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 |
12. RESISTIN影响TM3和TM4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
12.1 Resistin与VLDLR受体的相互作用 |
12.2 Resistin通过TLR4受体发挥功能 |
13. RESISTIN对C57小鼠睾丸间质和支持细胞的影响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在读期间论文与会议摘要写作情况 |
致谢 |
(8)人参皂苷Compound K对db/db小鼠肝组织中脂肪代谢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不同肉蛋白长期饲喂对大鼠肝脏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 |
前言 |
上篇 文献综述 |
1 膳食蛋白质的生物学效应 |
1.1 膳食蛋白质提供机体氮素营养 |
1.2 膳食蛋白质调节机体生理功能 |
1.3 膳食氨基酸水平调节遗传(基因)表达 |
1.4 膳食氨基酸水平影响信号通路 |
2 不同来源膳食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
2.1 植物蛋白 |
2.2 乳蛋白 |
2.3 肉类蛋白 |
3 肝脏的代谢调节与生物转化作用 |
3.1 肝脏的代谢调节作用 |
3.2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
4 营养基因组学 |
5 实验设计 |
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5.2 工作假说 |
5.3 研究内容 |
5.4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下篇 研究报告 |
第一章 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试剂材料 |
1.2 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蛋白粉的制备 |
2.2 日粮的制备 |
2.3 大鼠饲养 |
2.4 样品采集 |
2.5 蛋白质提取定量 |
2.6 蛋白质样品消化和iTRAQ标记 |
2.7 基于HPLC-MS/MS的样本分离鉴定 |
2.8 质谱数据解析 |
2.9 蛋白质组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四种肉蛋白与酪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 |
3.2 猪肉蛋白与酪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 |
3.3 鸡肉蛋白与酪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 |
3.4 四种肉蛋白与大豆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 |
3.5 牛肉蛋白与大豆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 |
3.6 鱼肉蛋白与大豆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 |
4 讨论 |
4.1 实验方法的科学性 |
4.2 四种肉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趋势 |
4.3 差异蛋白质的解析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氨基酸代谢与蛋白合成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试剂材料 |
1.2 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血清采集 |
2.2 游离氨基酸测定 |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血清氨基酸水平影响 |
3.2 猪、鸡肉蛋白与大豆蛋白膳食对大鼠氨基酸代谢影响 |
3.3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转录、翻译及胞内转运、代谢的影响 |
3.4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蛋白合成调节通路mRNA水平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氮素营养代谢的影响 |
4.2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mRNA转录、蛋白合成的影响 |
4.3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蛋白合成调节通路mRNA水平的影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脂质与能量代谢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试剂材料 |
1.2 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肝脏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测定 |
2.2 蛋白提取与免疫印迹 |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
3.2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甘油三酯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能量代谢蛋白表达的影响 |
3.5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
4.2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
4.3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生物转化与炎症反应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试剂材料 |
1.2 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大鼠肝脏抗氧化指标测定 |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炎症、抗氧化及免疫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生物转化反应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结合反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5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炎症、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生物转化作用的影响 |
4.2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炎症及免疫反应的影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创新说明 |
工作展望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白藜芦醇通过SIRT1/ATF6调节脂滴蓄积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
前言 1.1 |
脂滴是脂质蓄积的主要细胞器 1.2 |
内质网应激促进LDs的生成与蓄积 1.3 |
白藜芦醇在预防MetS中的潜在作用 1.4 |
SIRT1 |
是调节LDs蓄积的关键因子 第二章 |
白藜芦醇通过SIRT1/ATF6 |
调节小鼠肝脏和脂肪组织脂滴蓄积和脂滴相关蛋白表达的作用研究 2.1 |
材料与方法 2.2 |
结果 2.3 |
讨论 2.4 |
小结 第三章 |
白藜芦醇通过SIRT1/ATF6 |
调节肝细胞和脂肪细胞脂滴蓄积和脂滴相关蛋白表达的作用研究 3.1 |
材料与方法 3.2 |
结果 3.3 |
讨论 3.4 |
小结 第四章 |
白藜芦醇对SIRT1和ATF6 |
相互作用的调控机制研究 4.1 |
材料与方法 4.2 |
实验结果 4.3 |
讨论 4.4 |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
脂滴和肝脏疾病:从基础生物学到临床应用的启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成果 致谢 |
四、脂肪合成的转录调节(论文参考文献)
- [1]中介体亚基Med15影响酵母胁迫耐受能力的研究[D]. 齐艳利. 江南大学, 2020
- [2]GPS2通过稳定EKLF促进红系分化[D]. 马文兵. 军事科学院, 2020(02)
- [3]脂肪己糖-6-磷酸脱氢酶在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王健. 吉林大学, 2020(08)
- [4]SREBP-1c的激活改变脂肪生成促进胃癌的生长和转移[D]. 孙倩倩.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大豆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和转录因子WRINKLED1(WRI1)功能研究[D]. 陈贝贝.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6]ETT2和phoP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及致病性研究[D]. 尹磊.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7]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组织白色化对小鼠生精微环境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 焦涛.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8]人参皂苷Compound K对db/db小鼠肝组织中脂肪代谢的调控作用[D]. 陈太炜.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9]不同肉蛋白长期饲喂对大鼠肝脏代谢的影响[D]. 石学彬.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10]白藜芦醇通过SIRT1/ATF6调节脂滴蓄积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周蕊.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