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Cage植骨融合与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固定治疗颈椎体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评估

前路Cage植骨融合与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固定治疗颈椎体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评估

张皓(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目的:比较颈椎前路Cage植骨融合与椎间植骨钛板固定治疗颈椎体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名,术前X片、CT及MRI排除骨折、脱位以及椎管内肿瘤。随机分成两组,A组18例(Cage组),B组17例(钛板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时间、临床疗效。结果:A组与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JOA评分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术式Odom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良率高。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Cage植骨融合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不需取髂骨,但融合时间长。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固定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需取髂骨,但融合时间短。两种术式术后临床疗效优良率高。

【关键词】颈椎间盘Cage植骨融合钛板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021-02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常见的临床疾病,有轻重不等的颈部外伤史,发病前无症状,起病急,起病后出现颈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呈逐渐加重趋势。非手术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症状无明显缓解,一般需手术治疗。本研究收集2011年5月—2012年4月我科35例接受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18例采用Cage植骨融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35例患者,男19例,女16例,年龄25-46岁,平均35.3岁。其中C5—C6突出13例,C4—C5突出13例,C5—C6、C4—C5突出9例。患者均有程度较重的颈肩部疼痛,上肢及手指麻木疼痛感,2例伴有四肢乏力,行走不稳症状。全部病例无大小便障碍。两组性别、年龄、病变节段采用卡方检验无统计学差异。

1.2手术方法

全麻生效后,仰卧位,双肩垫枕,保持头后仰且颈椎中立位,头两侧放置小沙袋防止术中旋转。洗手消毒铺敷,于颈前胸锁乳突肌内侧缘与颈内脏鞘之间作斜形切口长约5cm,钝性分离显露椎间盘并用注射针头插入椎间盘做标记,C臂定位确定为病变椎间盘后。用环钻钻孔减压,切除病变椎间盘组织,用小刮匙小心刮除椎体后缘增生的骨赘以及相邻椎体的终板软骨(刮除的骨质予以保留待用),保证终板完整不破裂,以防止椎体间高度塌陷。研究发现保留终板的颈前路融合术术后融合节段高度变化小[1,2]。用椎体撑开器撑开椎间隙,CT显示后纵韧带钙化明显且压迫脊髓者需予以清除后纵韧带,A组用刮除的的自体骨质填塞cage,牵引下旋入撑开的椎间隙;B组取髂骨,修整成规则且高度适合的植骨块,将植骨块的松质骨面分别朝上下方,轻轻槌入椎间隙,植骨块后侧边缘与椎管前壁保持4~5mm间隙。松开椎体撑开器,使Cage或植骨块嵌插紧密。B组选用长度合适的钛合金钢板,用4枚长度为12~14mm的自锁螺丝钉固定。C臂透视融合固定满意后,冲洗缝合伤口。术后加用颈托外固定,24小时后可下地活动,颈托维持1.5-2个月。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术式术前术后的JOA改善率,P<0.05视作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独立T检验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时间,P<0.05视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9-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6个月,两组病例全部骨性融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时间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1。两组术前术后JOA评分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表2。两种术式Odom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良率高(表3)。

表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融合时间比较

3.讨论

颈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发病仅次于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髓核、纤维环以及软骨板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或脱出椎管内,造成脊髓和神经根受压,引起颈肩部疼痛,上肢及手指麻木胀痛、步态失稳、四肢无力甚至出现大小便障碍,严重时发生高位截瘫危及生命。影像学检查证实有椎间盘破裂或突出,而无颈椎骨折、脱位。颈椎间盘突出起病急,症状重,应尽早采用手术治疗[3],以解除脊髓神经根受压,争取最大程度的恢复。否则,患者不但继续忍受痛苦,而且还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延误病情。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指征为:(1)症状较重,影响生活与工作者(2)出现行走不稳、四肢无力、持物困难或出现大小便障碍等脊髓压迫症状者;(3)体查发现病理征阳性,MRI显示脊髓神经有压迫变性者。手术原则是充分彻底减压,重建颈椎生理曲度、高度和稳定性,提高骨性融合率,防止颈椎不稳对脊髓造成新的损伤。手术目的是为了解除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因素,为脊髓和神经根的恢复创造条件。

大量研究证实,Cage植骨融合与椎间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均可得到良好的术后疗效[4]。本研究按照Odom标准评价术后临床疗效(优:原症状近乎消失,恢复工作;良:症状大部分消失,可坚持工作,病人感到满意;可:枕颈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步态仍不稳,未恢复工作),两组优良率都>80%(图1),与大量研究结果相符。两种术式术前术后JOA评分有明显差异,进一步证实术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对比两种手术方式发现均存在优缺点。Cage上下两端的锯齿样结构嵌插在上下椎体,可将Cage牢固保持在椎间隙位置,起到稳定相邻椎体的作用,并且保持了椎间隙的高度。不用取髂骨植骨,用刮除的骨质填充即可,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但是,Cage植骨融合时间较长,本组平均4个月,而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相邻椎体终板薄弱,融合器易塌陷松动,椎间隙变小,影响手术效果[5]。椎体间植骨钛钢板固定有效增加了植骨块的稳定,植骨块的松质骨面直接与椎板骨面接触,植骨融合时间短,对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和椎间隙的高度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此种手术需要取髂骨植骨,延长手术时间,增加了术中出血量,存在取髂骨区疼痛,肿胀,皮神经损伤皮肤麻木等并发症。有研究报道接受钛钢板治疗的患者咽部有不适感较cage组明显,分析认为可能是术中剥离对气管以及迷走神经牵拉刺激引起[6]。两种术式术后都需要颈托持续维持1.5-2个月,主要作用是限制颈椎的活动,保持颈椎的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

手术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对于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笔者认为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治疗,要综合评价手术方式对患者的利弊,不能片面对待,只有最优化选择手术方案,才能达到患者和医生共同期盼的手术效果。

图1

参考文献

[1]任先军,梅芳瑞保留终板的颈椎前路融合术[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年04期

[2]张年春任先军保留终板的颈椎前路融合术术后融合节段高度变化小《创伤外科杂志》2003年04期

[3]SchnakeKJ1,HoffmannCH,KandzioraF.Cervicaldischerniation.ZOrthopUnfall.2012Dec;150(6):657-73.

[4]Qualityoflifeandradiologicaloutcomeaftercervicalcagefusionandcervicaldiscarthroplasty.ActaOrthopBelg.2012Jun;78(3):369-75.

[5]Da?l?M1,ErU,Sim?ekS,BavbekM.Lateresultsof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andfusionwithinterbodycages.AsianSpineJ.2013Mar;7(1):34-8.

[6]SrinivasanD1,LaMarcaF1,ThanKD1,PatelRD2,ParkP3.JClinNeurosci.Perioperativecharacteristicsandcomplicationsinobesepatientsundergoinganteriorcervicalfusionsurgery.2013Dec14.pii:S0967-5868(13)00658-9.

标签:;  ;  ;  

前路Cage植骨融合与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固定治疗颈椎体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