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污染将成主要污染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冯佳[2](2021)在《华阴国际慢城规划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中期,西方世界城市与工业经历了空前规模与超速的变革,无节制的快速生活不仅没有提高生活质量,其本身却成为城市问题的根源所在。慢城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以维护城市地方特色和提高城市物质及人文环境、居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迅速从欧洲蔓延至全球范围。我国慢城建设通常借助旅游开发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展现地方文化特色,通过打造慢旅游项目为生活忙碌的人群提供宜居且适合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华阴市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西岳华山闻名全国,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览。但因长期受城景分离发展模式的影响,加之华阴市旅游设施与服务功能的缺失,造成华山庞大的游客群体只观华山不问华阴的现象。因此,在进行科学合理选址基础上打造华阴国际慢城,既能填补城市功能空缺,促进本地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又能拓展华山旅游服务基地,运用慢城理念引导游客从“快旅游”转向“慢休闲”,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本文首先在研究慢城起源及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发展思路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慢城理念内涵及其相关理论,从宏观层面论述慢城引入中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慢城在中国的现实意义及其对中国城镇建设的启示。在中观层面辨析慢城与传统城镇建设的区别及特点,解读关于慢城的四点误区。其次,通过探讨慢城规划的方法及内容为华阴国际慢城规划奠定基础研究。在分析国内外成功实践案例、对比中外慢城建设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慢城的发展趋势及建议。通过归纳国际慢城的建设准则,结合我国城市建设要点构建中国慢城的规划导则,总结得出慢城要在总体层面进行城市空间布局和总体风貌构建、专项层面进行慢行交通规划、景观系统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及慢游系统规划的内容要点。最后,对华阴慢城进行合理选址,剖析区域发展条件和现状条件,辩证华山风景名胜区与华阴国际慢城之间发展与保护相协调、客源共享、快慢互补的逻辑关系。从需求整合、生态融合、文化引领、产业发展及旅游整合五方面对项目进行构思与定位,并分别从功能结构与用地布局、综合交通、慢行系统、慢游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配套和景观系统等方面提出规划内容要点及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王琰[3](2021)在《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含氧芳烃积累规律、毒性及其降解菌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含氧芳烃(OAHs)存在于包括水、土壤、大气在内的各种生态系统及生物体中,其来源广泛,环境中主要来源于苯系物及多环芳烃污染物的不完全光解、化学氧化及生物转化。近年来,因污染环境修复过程中可增大致癌风险及环境风险而开始受到关注,医学和毒理学研究也表明大多转化生成的OAHs的毒性远大于其母体环。目前,苯系物及多环芳污染土壤修复成功与否的主要监测指标是一次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而快速转化母体芳环积累的二次污染物OAHs的毒性也不容忽视,但目前OAHs的积累规律、生态毒性及其进一步转化和矿化等系统性问题研究甚少,土壤中OAHs毒性研究方法也鲜有报道。本论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相关研究。本论文首先筛选获得用以苯系物及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的典型菌株,研究该菌株降解多环芳烃积累OAHs的规律,从而获得典型OAHs及其混合物;在此基础上,建立典型单一OAHs对土壤生态毒性影响的研究方法;应用所建立的方法研究混合典型OAHs的土壤生态毒性;并在OAHs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可分解多种典型OAHs的菌株,研究该菌降解OAHs的特性,并解析其降解OAHs的分子基础。通过研究,获得以下成果:(1)从含原油污染的降解体系中筛选出一株能多途径、高效降解苯系物及多环芳烃的菌株-庆笙红球菌FF,其能产丰富的OAHs。该菌株修复菲污染的土壤中可鉴定出52种中间降解产物,其中55%以上为含氧芳烃,且其积累的OAHs在土壤中具有代表性;而38%的中间产物为含氧链烃,说明该菌也具有很强的开环裂解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菌亦能分泌海藻糖脂类表面活性剂,这是其快速降解多环芳烃的原因之一。(2)明确液相条件下FF菌降解菲积累OAHs的规律,从第1-7 d的降解液中共检测鉴定出29种中间产物,其中69%以上为含氧芳烃,含氧官能团主要有醇羟基,酚羟基,羧基和/或β-羧基酸。其中第2 d和第7 d降解液中菲转化率分别可达约30%和90%,OAHs的积累特征差异明显,且对V.fischeri的发光抑制率毒性试验具有显着差异(分别约为45%和90%),可作为土壤中典型OAHs混合物,用以OAHs的土壤生态毒性研究。(3)结合实际土壤中OAHs的积累和分布特点以及毒性研究现状,以典型OAHs:1-羟基-2-萘甲酸、1-萘酚和9,10-蒽醌等为对象,建立了典型OAHs对土壤生态毒性的研究方法。确定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小麦种子发芽指数等能作为土壤生态毒性评价指标,明确了典型OAHs对土壤生态的影响作用。(4)以FF菌降解菲第2 d和第7 d所产的OAHs混合物为污染物,分析了其对农田土壤生态和功能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OAHs污染显着或非常显着地降低了农田土壤中微生物的均一性和丰富度,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着变化,其中变形菌门微生物水平显着升高,而酸杆菌门,疣微菌门和绿弯菌门微生物水平显着下降;OAHs显着降低了小麦发芽率、芽长或根长。PSL-PM分析表明FF菌所产OAHs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改变,对土壤中小麦种子发芽有直接作用。(5)针对土壤中大量积累OAHs的净化问题,驯化筛选到一株能同时降解1-羟基-2-萘甲酸、1-萘酚和9,10-蒽醌的成晶节杆菌NT16。该菌株能够通过羟化、脱羧及加氧开环裂解等作用实现1-羟基-2-萘甲酸、1-萘酚和9,10-蒽醌的降解,最终通过水杨酸或邻苯二甲酸途径进入TCA循环。从基因组水平发现NT16菌株同时存在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和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基因,并且基因组中存在109个与芳环降解相关的基因,表明该菌株同时存在间位和邻位开环途径,具有优异的芳环降解能力。本论文研究工作为苯系物、多环芳烃及其他难降解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后安全利用和再利用评估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也为进一步净化土壤中的OAHs提供参考。
陶海峰[4](2021)在《中小学绿色校园声环境改造及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对九年制义务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提高了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导致整个教育体系、方法、理念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由此对我国中小学校园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我国的城市建设用地不足和人口数量的急剧上升,以及适龄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使得中小学校园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础教育空间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校园建设用地不足之间的矛盾;第二,社会需求不断提高对基础教育产生更高的要求和校园建设用地不足之间的矛盾。中小学建筑的声环境是衡量中小学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1]。同时,噪声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其他方面,给学校教学生活等各方面带来困扰,甚至危及师生健康。因此,在既有中小学校园的声环境基础背景下,探索如何通过技术手法来改善校园的声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以合肥市中小学校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绿色校园的概念,对其校园的声环境进行深入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概括如下:1)首先进行实地的声学测量,包括及各时间段的学校内的各个分区的布点处、教室内的噪声值、主干道两侧的噪声值测量还有在测量的同时收集相关人群的问卷报告。2)对选定的研究对象进行声环境改造策略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造策略:校园合理地选址及规划布局、校园的总平面规划、校园周边声环境的整治、校园噪声的屏蔽措施、校园建筑的隔声改造、校园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改造、室内吸声降噪以及室内的音质设计等;3)通过使用斯维尔声学软件对前面提出的理论策略进行验证分析其可行性,进而对如何改善校园声环境提出具体意见和对如何更加有效提高声环境质量进行对比研究。文中对研究对象的实测和问卷的调查,总结出研究对象所存在的声环境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技术性改造措施,所得出的成果促进了中小学校园声环境改造的进程,有效地提升了未来教育建筑设计时对建筑声环境的重视程度。不仅如此还将会对新建校园建筑声环境的设计起到推广和借鉴的作用。在绿色校园的背景下,尽可能地使以后校园设计及改造趋向绿色化、生态化,给师生们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的环境。图[101]表[15]参[53]
刘敏[5](2021)在《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能量之源,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变得紧张,自然环境的存续状况逐渐变得紧张,生态困境趋势越来越严峻。基于此,本文围绕着“生态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为主题,以生态公共产品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实证分析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及困境,影响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因素,提出优化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围绕上述问题,本文研究的内容有:第一章生态公共产品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另一部分是相关理论的界定。以生态公共产品为核心,解释内涵、特性及分类、界定相关理论的概念,为研究生态公共产品建立理论基础和指导。第二章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分析。第一部分是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第二部分是物质型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第三部分是制度型生态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建立对生态供给现状的认识。第三章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证分析。第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2008-2018年人均生态足迹概况、人均生态承载力概况、人均生态赤字概况、人均万元GDP与人均生态压力概况、人均生态协调系数概况以及财政收支概况等内容。第二部分是生态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包括政府困境、经济困境、社会困境及自然困境等内容。第四章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成因探讨。第一部分是政府因素分析,第二个部分是经济因素分析,第三个部分是社会因素分析及第四个部分是自然因素分析等部分。第五章优化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的供给研究。第一部分是政府因素,完善生态公共产品的政府协同供给模式;第二部分是经济因素,优化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发展格局;第三个部分是社会因素,增强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力量;第四个部分是自然因素,提升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监管力度。
张芳[6](2020)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既要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指导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这一基本国策。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以GDP为主要导向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中国近年来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亟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随着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路径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地球资源的加速枯竭,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诟病,世界各国对绿色产业发展逐渐加以重视,理论界与实业界也广泛关注,把绿色产业发展视为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新路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如何稳步推进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相结合,以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优化及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动因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研究,以及选取国内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发展过程中经历波折的光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视角分析提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有效路径,科技创新是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现实路径;进一步分析了三个路径在实践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从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提出相关制度创新建议。全文的结构框架,除去主要研究结论之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其次,着重对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绿色产业的国内外的不同内涵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再次,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写作的结构框架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综述。本章主要对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对近年来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在发展路径上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首先,分析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发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不可持续;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主要运用产业组织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从环境、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本章还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风力发电以及其它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绿色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四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首先,从产业组织演化视角对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破析,并探讨了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其次,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第五章主要对国外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本章将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分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的在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分析这些发达国家绿色产业得以成功发展在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有效举措;其次,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主要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对比研究。本章选取了两个发展径不同的案例来验证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汽车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国有资本的全产业链支持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不断发展壮大;另一个是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发展路径过于依靠政策补贴,发展战略混乱,技术创新不足,最终不但没有使得光伏产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反而在短时间造成产能过剩,致使整个行业停滞不前,甚至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也濒临倒闭。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本章剖析了绿色产业发展中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问题。首先,对中国绿色产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带动作用明显,而规模效应不明显;其次,实证分析了影响绿色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验证了理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述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路径,促进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发展绿色产业现实路径。第八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理论和现实视角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在实践中遇到了的障碍和困难;其次,对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遭遇的实践障碍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并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九章主要是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为了有效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首先,从产权角度,论述了绿色资源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相关制度创新问题;其次,系统地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激励机制创新问题,主要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税收等方面进行激励制度创新;最后,本章还探讨了绿色产业发展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关系,主要从绿色文化、绿色社会责任和非政府绿色组织建设等角度探讨非正式制度创新问题。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蔡新良[7](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彭亮[8](2020)在《国际组织保护监测标准下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指出2019年,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丝绸之路文化线路也于2014年申遗成功。这是多年来我国认真履行《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承担起缔约国责任与担当的体现。也说明在文物保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有效性。本文从我国如何从遗产大国变为遗产强国的角度出发,以脱胎于文物保护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主体,研究如何将国际组织的遗产保护要素融入我国的体系中来。为丝绸之路中国段的保护服务。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四章分析了相关标准问题,认为我国需要在保护的法律依据、价值内涵、监测评估方式三方面对国际组织的标准进行研究。《世界遗产公约》作为国际公约,是我国开展遗产保护工作的最高法理依据,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文物保护法》又是唯一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这决定了我国遗产保护的工作实际上是通过文物保护的方式来实现的。文物的价值描述更偏重历史,遗产的价值描述则偏重文化,文物价值的论述已经无法涵盖文化遗产中的文化线路。从评估的角度来说,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第三方咨询机构监测评估的方式,把握着遗产保护评估的最终裁决权。在我国保护评估标准与其评估标准不完全一致的前提下,有必要加强对国际组织评估标准与方式的研究。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除了具有自身无以伦比的突出普遍价值外,其价值也具有总体的整体性与局部重要度的均一性,这决定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重点在于“补弱”。本文的第五章及第六章,对丝绸之路22个遗产点进行影响因素敏感度分析,找出以国际组织的标准,究竟哪些遗产是薄弱环节。分析的标准包括五个:建设工程类、资源与环境类、实体与使用类、气候生态与地质类、人类行为与管理类等因素。通过对相关遗产进行调研、资料收集,以相关敏感因素是否存在给予相关的计权,并计算加和,最终找到总体敏感度值、分类敏感度值较高的遗产。总结各个类别影响因素敏感度所反应出来的诸如遗产区与缓冲区相关建设的问题;土地资源利用与人口调控问题;土遗址本体保护与遗产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对于洪水、滑坡等进行预防性保护的问题;加强改善寻呼手段及合理利用资金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最终实现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补弱,综合提高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
秦学颖[9](2020)在《雄安新区白洋淀淀中村落空间演变与重构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坐落于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水域中的淀中村落从新石器时代发展至今,历经了繁荣与动荡,承载着白洋淀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受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影响,淀中村落出现了人口流失、产业落后、文化缺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还给白洋淀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压力,不利于湿地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随着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地区功能转型及白洋淀生态修复工作进程加快,淀中村落在雄安新区拉力与生态环境阻力的双重影响下,如何通过村落空间重构解决淀中村落发展问题,使其既能发挥自身价值、延续“乡愁”,又能符合雄安新区相关规划要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首先,文章运用文献查阅、实地踏勘、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从空间分布、空间形态及空间功能三个角度总结淀中村落在自然、交通、政策、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空间演变过程及特征,得出淀中村落是具有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旅游价值和生产价值的特色空间,应当受到保护的结论。以此为基础从影响淀中村落空间重构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出发,以雄安新区相关规划内容对淀中村落要求为指导方向,证实利用空间重构手段解决矛盾问题的必要性。其次,从规划学、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空间分析方法对驱动淀中村落空间重构的内源力与外源力进行具体研究,并分别对淀中村落发展潜力作出分级评价。在此基础上,一是综合不同驱动因素对淀中村落的影响程度,合理确定整体搬迁、引导迁并、保留提升三类淀中村落空间重构模式;二是结合雄安新区建设背景下的淀中村落空间功能重构方向,以及各村落的优势条件,明确文化展示型、生态休闲型和旅游服务型三种淀中村落空间发展类型;三是以空间发展理论为依据,探索打破行政边界的空间体系重构方式,提出对淀中村落空间建立“中心社区——一般社区——重点村——基层村”四级空间体系。最后,依据淀中村落空间重构模式及空间发展类型结果,文章提出功能结构、交通网络、景观风貌三个空间层面的重构策略,建立连点成轴、以轴带面的区域村落空间网络。以及从实施生态补偿、引导公众参与、加强规划管控三个管理实施层面的空间重构策略,以调节生态利益、保障淀中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王经超[10](2020)在《长春市伊通河水系串湖流域底泥清淤处理处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淤是水环境治理中削减内源污染的主要手段,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置清淤产生的污染底泥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长春市伊通河水系串湖流域多处水体为研究对象,依托长春市水体综合整治项目的相关生产试验,通过实地考察、底泥检测、清淤方式比选、底泥处理处置方式的确定以及底泥处置场的选址和方案设计,实现了伊通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最终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论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淤泥化学分析结果:杨家公园和绿园明沟淤泥汞、镍、锌、镉、铜5项重金属指标超标,氮和有机质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天嘉公园和珍珠溪公园淤泥汞、锌、镉3项重金属指标超标,有机质与氮也有超标现象;新月公园淤泥砷、汞、镍、锌、镉5项重金属指标超标;雁鸣湖北侧淤泥砷、汞、镍、锌、镉、锌6项重金属指标超标;宋家明沟淤泥砷、汞、铜、锌、镉5项重金属指标超标,仅有15个样品中磷含量不超标;翟家明沟和小城子水库上下游淤泥砷、汞、铬、镍、铜、锌、镉7项重金属指标超标,磷、总氮超标。(2)本研究通过对多个清淤方式进行比选,针对串湖流域清淤水体现状,综合国家环保督察对消除黑臭水体的治理时限,确定采用挖掘机直接挖除的清淤方式。(3)合理、高效处理处置淤泥是本次水体淤泥治理的重要内容,因淤泥中含有重金属,故必须进行妥善处置,本研究中将串湖流域水体清运出淤泥运送至淤泥处置场,淤泥经重金属稳定化处置后进行卫生填埋,淤泥处置场进行防渗、导排、封场等设计。
二、建筑污染将成主要污染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污染将成主要污染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华阴国际慢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导致慢城发展模式的出现 |
1.1.2 慢城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思路 |
1.1.3 华阴市建设国际慢城的需求与机遇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慢城理论及实践研究 |
1.3.2 国内慢城理论及实践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慢城理念及相关研究 |
2.1 慢城定义及内涵 |
2.1.1 慢城定义 |
2.1.2 慢城内涵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田园城市理论 |
2.2.2 宜居城市理论 |
2.2.3 健康城市理论 |
2.2.4 生活圈理论 |
2.2.5 慢旅游理论 |
2.3 慢城理念及其适用性解释 |
2.3.1 慢城适用对象 |
2.3.2 慢城理念误区 |
2.3.3 慢城建设特点 |
2.3.4 慢城建设可行性与必要性 |
2.4 慢城在中国的现实意义 |
2.4.1 体现人本思想 |
2.4.2 促进健康老龄化 |
2.4.3 推动旅游产业转型 |
2.4.4 建设高质量小城镇 |
2.4.5 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
2.5 慢城实践对中国城镇建设的启示 |
2.5.1 实行健康生活方式 |
2.5.2 凸显城市文化特色 |
2.5.3 营造宜居公共空间 |
2.5.4 打造独特景观风貌 |
2.5.5 公众政策理念普及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慢城规划内容及方法探索 |
3.1 国内外慢城案例分析研究 |
3.1.1 国外慢城案例分析 |
3.1.2 国内慢城案例分析 |
3.1.3 国内外慢城发展模式比较 |
3.1.4 中国慢城发展趋势及建议 |
3.2 慢城规划内容导则构建 |
3.2.1 国际慢城标准及准则 |
3.2.2 中国慢城规划内容导则构建 |
3.3 总体规划层面 |
3.3.1 城市空间布局研究 |
3.3.2 城市总体风貌构建 |
3.4 专项层面规划 |
3.4.1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
3.4.2 慢游系统规划 |
3.4.3 慢城景观系统规划 |
3.4.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阴国际慢城可行性分析 |
4.1 项目缘起及选址 |
4.1.1 项目缘起 |
4.1.2 上位规划解读 |
4.1.3 项目选址 |
4.2 区域条件认知 |
4.2.1 区域发展格局 |
4.2.2 区域交通条件 |
4.2.3 区域资源分析 |
4.3 现状条件认知 |
4.3.1 用地布局情况 |
4.3.2 现状交通条件 |
4.3.3 现状建筑分析 |
4.3.4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 |
4.4 与华山风景名胜区的关系 |
4.4.1 发展与保护相协调 |
4.4.2 客源共享关系 |
4.5 综合分析 |
4.5.1 慢城建设的环境基础 |
4.5.2 慢城建设的现实条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阴国际慢城规划 |
5.1 构思及定位 |
5.1.1 发展构思 |
5.1.2 慢城理念融合 |
5.1.3 发展定位 |
5.2 华阴国际慢城规划内容 |
5.2.1 功能结构分析 |
5.2.2 用地布局规划 |
5.2.3 综合交通规划 |
5.2.4 慢行系统规划 |
5.2.5 慢游系统规划 |
5.2.6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2.7 市政设施配套 |
5.2.8 景观系统规划 |
5.3 华阴国际慢城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5.3.1 慢城品牌营销 |
5.3.2 政策法律法规保障 |
5.3.3 组织机构与管理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含氧芳烃积累规律、毒性及其降解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含氧芳烃及其产生途径 |
1.1.1 含氧芳烃及其结构特征 |
1.1.2 含氧芳烃产生途径 |
1.2 含氧芳烃毒性作用机制及其研究方法 |
1.2.1 含氧芳烃对生物的毒性作用 |
1.2.2 含氧芳烃毒性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
1.2.3 含氧芳烃毒性研究方法 |
1.3 土壤中含氧芳烃污染特征、危害及研究现状 |
1.3.1 土壤中含氧芳烃积累规律及分布特征 |
1.3.2 土壤中含氧芳烃毒性作用及研究现状 |
1.4 含氧芳烃降解菌及其特性研究现状 |
1.4.1 含氧芳烃降解菌及其代谢方式 |
1.4.2 微生物代谢含氧芳烃的途径 |
1.4.3 微生物降解含氧芳烃的关键酶 |
1.5 存在问题和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典型修复菌株筛选及其积累含氧芳烃的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样品及主要试剂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1.3 典型修复菌株的筛选方法 |
2.1.4 筛选菌株的理化鉴定及表征方法 |
2.1.5 筛选菌株的分子鉴定方法 |
2.1.6 筛选菌株降解PAHs特性研究方法 |
2.1.7 筛选菌株降解菲过程中OAHs的提取与分析 |
2.1.8 筛选菌株产表面活性剂表征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典型修复菌株的筛选 |
2.2.2 FF菌株生理生化特征 |
2.2.3 FF菌株的分子鉴定 |
2.2.4 FF菌株降解PAHs特性 |
2.2.5 FF菌株液相条件下降解菲积累OAHs的特征分析 |
2.2.6 FF菌株修复菲污染土壤过程中OAHs的积累特征分析 |
2.2.7 FF菌株产表面活性剂检测 |
2.3 本章小结 |
3 典型含氧芳烃的土壤生态毒性作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试剂及实验仪器 |
3.1.2 典型含氧芳烃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的研究方法 |
3.1.3 典型含氧芳烃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方法 |
3.1.4 典型含氧芳烃对小麦种子的影响研究方法 |
3.1.5 典型OAHs对土壤酶活性和对微生物组成影响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典型OAHs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作用分析 |
3.2.2 典型OAHs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分析 |
3.2.3 典型OAHs对水培条件下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分析 |
3.2.4 典型OAHs对土壤酶活及对微生物组成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FF菌降解菲积累的混合OAHs对土壤生态毒性的作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
4.1.2 FF菌所产混合OAHs对 Vibrio fisheri的急性毒性检测方法 |
4.1.3 FF菌所产混合OAHs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方法 |
4.1.4 FF菌所产混合OAHs对小麦种子的影响研究方法 |
4.1.5 OAHs组成、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小麦种子发芽指数的相关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FF菌所产混合OAHs对 Vibrio fisheri的急性毒性作用 |
4.2.2 FF菌降解菲所产混合OAHs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4.2.3 FF菌所产混合OAHs对小麦种子的影响 |
4.2.4 OAHs组成、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小麦种子发芽指数的相关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含氧芳烃降解菌的筛选与降解特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OAHs污染土壤样品的处理 |
5.1.2 OAHs污染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
5.1.3 OAHs耐受及降解菌的筛选方法 |
5.1.4 OAHs降解菌的鉴定及表征方法 |
5.1.5 筛选菌对典型OAHs的代谢特征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OAHs污染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
5.2.2 OAHs污染对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分析 |
5.2.3 OAHs耐受菌的筛选 |
5.2.4 OAHs降解菌株的鉴定 |
5.2.5 NT16菌对典型OAHs的代谢特征 |
5.2.6 NT16菌降解1-羟基-2-萘甲酸中间产物鉴定及途径分析 |
5.2.7 NT16菌降解1-萘酚中间产物鉴定及途径分析 |
5.2.8 NT16菌降解9,10-蒽醌中间产物鉴定及途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成晶节杆菌NT16中芳环降解基因获取策略探索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菌株和质粒 |
6.1.2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
6.1.3 NT16菌株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筛选方法 |
6.1.4 同源引物扩增加氧酶和脱羧酶基因的方法 |
6.1.5 NT16菌株脱羧酶基因的异源表达及功能验证方法 |
6.1.6 NT16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NT16菌株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加氧酶基因筛选 |
6.2.2 同源引物扩增1-羟基-2萘甲酸双加氧酶和脱羧酶基因 |
6.2.3 NT16菌株中脱羧酶基因的异源表达 |
6.2.4 NT16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4)中小学绿色校园声环境改造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噪声基本理论及相关标准解读 |
2.1 噪声的基本理论 |
2.1.1 噪声的基础概念及危害 |
2.1.2 噪声的来源与分类 |
2.1.3 噪声评价方法 |
2.1.4 噪声防治的基本理论 |
2.2 噪声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 |
2.2.1 噪声污染防治法 |
2.2.2 校园建筑声环境标准 |
2.3 绿色校园基本理论 |
2.3.1 绿色校园的概念 |
2.3.2 绿色校园评价体系与标准 |
第三章 合肥市中小学校园声环境实测调研 |
3.1 合肥市中小学校园声环境现状概述 |
3.1.1 调研对象的选择 |
3.2 调研问卷 |
3.2.1 调研问卷的设计 |
3.2.2 调研问卷结果与分析 |
3.3 合肥市中小学校园声环境实测 |
3.3.1 中小学校园现场实测方案 |
3.3.2 数据分析及对比 |
3.4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合肥市中小学校园声环境改造策略理论研究 |
4.1 建筑总平面规划的理论策略 |
4.1.1 城市规划布局对校园选址的影响 |
4.1.2 建设用地规划对校园选址的影响 |
4.1.3 校园的总平面规划 |
4.1.4 校园周边声环境的整治 |
4.2 建筑单体设计的理论策略 |
4.2.1 功能空间防噪布局策略 |
4.3 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理论策略 |
4.3.1 墙体的隔声降噪策略 |
4.3.2 门窗的隔声降噪策略 |
4.3.3 屋顶的隔声降噪策略 |
4.3.4 隔声屏障的理论改造策略 |
4.4 建筑内部空间的其他理论策略 |
4.4.1 室内的吸声降噪策略 |
4.4.2 室内的隔振消声 |
4.4.3 室内的音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肥市中小学校园声环境改造策略验证模拟研究 |
5.1 声学模拟软件介绍 |
5.1.1 斯维尔sware声学模拟原理 |
5.1.2 斯维尔建筑声环境SEDU功能介绍 |
5.1.3 软件优势 |
5.1.4 斯维尔建筑声环境SEDU声学仿真模拟过程 |
5.2 模型建立 |
5.2.1 CAD整理 |
5.2.2 SEDU建模 |
5.3 噪声防治策略模拟验证 |
5.3.1 校园总平面规划的策略验证 |
5.3.2 建筑单体设计的改造策略验证 |
5.3.3 建筑围护结构设计策略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交通噪声对中小学校园声环境影响状况调研问卷 |
附录 B 校园声环境测试结果及数据整理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公共物品 |
二、生态公共产品 |
三、生态足迹模型 |
第二节 相关理论概述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三、生态资本理论 |
第二章 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
一、水资源供给概况 |
二、大气资源供给概况 |
三、土地资源供给概况 |
四、森林资源供给概况 |
第二节 物质型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
一、污水处理厂建设概况 |
二、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建设概况 |
三、农村卫生设施建设概况 |
第三节 制度型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
一、水环境类制度生态公共产品供给概况 |
二、大气环境类的制度生态公共产品供给概况 |
三、土地资源类制度生态公共产品供给概况 |
四、森林资源类制度生态公共产品供给概况 |
第三章 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证分析 |
一、2008-2018 年人均生态足迹概况 |
二、2008-2018 年人均生态承载力概况 |
三、2008-2018 年人均生态赤字概况 |
四、2008-2018 年人均万元GDP与人均生态压力概况 |
五、2008-2018 年生态协调系数概况 |
六、2008-2018 年财政收支概况 |
第二节 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问题与困境 |
一、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困境 |
二、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经济困境 |
三、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困境 |
四、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自然困境 |
第四章 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成因探讨 |
第一节 政府因素分析 |
一、政府管理职能边界的清晰程度 |
二、生态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完善程度 |
三、生态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投入水平 |
四、生态公共产品供需均衡水平 |
第二节 经济因素分析 |
一、人均GDP收入水平 |
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
三、工业化发展水平 |
四、内部工业化发展水平 |
五、固定资产投资水平 |
六、旅游业发展水平 |
七、地方科技水平 |
第三节 社会发展因素分析 |
一、城镇化水平 |
二、人口规模水平 |
三、地方受教育水平 |
四、城市就业水平 |
五、社会组织的发展水平 |
第四节 自然因素分析 |
一、水资源供给水平 |
二、废气污染物排放水平 |
三、森林资源供给水平 |
四、土地资源供给水平 |
第五章 优化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的供给研究 |
第一节 政府因素:完善生态公共产品的政府协同供给模式 |
一、强化生态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意识,完善政府供给决策体制 |
二、引入市场竞争的协同供给方式,构建市场交易体系 |
三、培育社会组织协同供给理念,构建生态供需均衡机制 |
四、构建政府合作PPP协同供给模式,完善供给效能评价制度 |
第二节 经济因素:优化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发展格局 |
一、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绿色生态产业 |
二、增强地区经济向好态势,提升公民收入水平 |
三、重视地区科技创新发展,提升地区科技水平 |
四、规范管理固定资产投资,优化市场投资格局 |
第三节 社会因素:增强生态公共产品的社会参与供给力量 |
一、加强生态公共产品文化宣传教育,提升地区生态教育水平 |
二、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保障社会稳定程度 |
三、推进社会组织发展,极大激发社会供给力量 |
四、构建“智慧生态”发展模式,形成绿色发展格局 |
第四节 自然因素:提升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监管力度 |
一、强化水环境管理措施,完善水质监测评价系统 |
二、完善大气环境法律制度,增强环保执法力度 |
三、创新森林资源保护机制,提高火灾预防能力 |
四、完善土地整治策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1.2.1 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界定 |
1.2.2 绿色产业的内涵界定 |
1.2.3 绿色产业的特征 |
1.2.4 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及绿色产业的关系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循环经济理论 |
2.1.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1.5 产业创新理论 |
2.1.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2.1.7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 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文献综述 |
2.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趋势研究 |
2.2.2 发展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
2.2.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评价研究 |
2.2.4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
2.2.5 绿色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相关性的研究 |
第3章 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与现状 |
3.1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1.1 传统产业发展依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 |
3.1.2 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依赖性 |
3.1.3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 |
3.2.1 环境和资源约束迫使发展绿色产业 |
3.2.2 生产要素供给充分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
3.2.3 人类文明发展和绿色消费需求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 |
3.2.4 国家竞争力提升需要发展绿色产业 |
3.3 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
3.3.1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
3.3.2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第4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 |
4.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 |
4.1.1 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组织的视角 |
4.1.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
4.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 |
4.2.1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现状 |
4.2.2 当前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展望 |
第5章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路径选择启示 |
5.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1.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1.2 美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2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2.1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2.2 法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3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3.1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3.2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4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我国绿色产业路径选择的启示 |
第6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比较研究 |
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案例分析 |
6.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
6.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路径优势分析 |
6.2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的案例分析 |
6.2.1 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2.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
6.2.3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历程的路径劣势分析 |
6.3 案例比较与启示 |
第7章 中国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研究 |
7.1 我国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
7.1.1 模型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
7.1.2 实证结果分析 |
7.2 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2.1 理论假设 |
7.2.2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
7.2.3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
7.2.4 假设检验 |
7.2.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
7.3.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
7.3.2 科技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根本路径 |
7.3.3 国有资本是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
第8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分析 |
8.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 |
8.1.1 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2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3 国有资本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2 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实践障碍的制度分析 |
8.2.1 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2 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制度创新必要性 |
第9章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9.1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产权制度创新 |
9.1.1 绿色产业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 |
9.1.2 绿色技术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
9.1.3 绿色产业产权交易的制度创新 |
9.2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1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2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投融资激励机制创新 |
9.2.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绿色税收制度创新 |
9.3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
9.3.1 绿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2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3 非政府绿色组织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8)国际组织保护监测标准下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 |
1.6 论文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国际组织与我国在遗产保护管理形式上的关系 |
2.1 脱胎于文物保护的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方式 |
2.1.1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职能 |
2.1.2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方式 |
2.1.3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方式的总结 |
2.2 国际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的管理方式 |
2.2.1 国际组织遗产保护的组织职能 |
2.2.2 国际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方式 |
2.2.3 国际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 |
2.3 我国与国际组织在遗产保护法理依据上的差异 |
2.3.1 《世界遗产公约》作为指导性法律的定位 |
2.3.2 《文物保护法》作为实施性法律的瑕疵 |
2.4 《文物保护法》与《世界遗产公约》的整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际组织价值语境下的丝路遗产价值整合 |
3.1 文物价值的内涵与演进 |
3.2 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的内涵与演进 |
3.2.1 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内涵 |
3.2.2 文化遗产内涵的逐渐补充 |
3.2.3 文化线路概念的发展 |
3.3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与分析 |
3.3.1 丝绸之路文化线路的突出普遍价值 |
3.3.2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整体的关联性 |
3.4 丝绸之路遗产价值与文物价值保护的差异 |
3.4.1 对于遗产与文物价值的认识和厘定 |
3.4.2 遗产类型与文物类型的区别 |
3.4.3 遗产与文物地理覆盖的差别 |
3.4.4 保护依据的作用原则差别 |
3.4.5 遗产与文物退出机制的区别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际组织监测标准下的丝路遗产监测的特征 |
4.1 基于文物保护评估的我国遗产监测评估 |
4.2 国际组织监测评估的实施与标准 |
4.2.1 国际组织监测评估的实施方式 |
4.2.2 国际组织监测评估的依据标准 |
4.3 国内外评估标准与评估方式的差异 |
4.3.1 评估标准差异 |
4.3.2 评估方式差异 |
4.4 我国世界遗产反应性监测的案例与共性特征 |
4.4.1 武当山玉真宫顶升工程 |
4.4.2 曲阜孔庙孔府遗产缓冲区内古泮池环境整治工程 |
4.4.3 我国的反应性监测的启示 |
4.5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监测的个性特征 |
4.5.1 塔尔加尔遗址监测的过程 |
4.5.2 塔尔加尔遗址监测的分析 |
4.5.3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总体价值具有整体性 |
4.5.4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局部价值具有重要度的均一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影响因素敏感度分析 |
5.1 影响因素分类与敏感度的计算 |
5.2 影响因素敏感度的评价标准 |
5.3 影响因素敏感度的具体分析 |
5.3.1 影响因素的总体分布情况 |
5.3.2 高敏感度遗产地反映的问题 |
5.3.3 建设工程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反映的问题 |
5.3.4 资源环境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反映的问题 |
5.3.5 实体保护与遗产使用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反映的问题 |
5.3.6 气候生态地质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反映的问题 |
5.3.7 人类行为及管理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反映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敏感度分析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建议 |
6.1 丝绸之路建设工程高敏感度遗产地建议 |
6.1.1 遗产保护与利用相关设施的建设的建议 |
6.1.2 缓冲区内的城镇发展建设的建议 |
6.2 丝绸之路资源环境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建议 |
6.2.1 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的建议 |
6.2.2 人口调控的建议 |
6.3 丝绸之路实体使用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建议 |
6.3.1 土遗址保护的建议 |
6.3.2 对遗产区内旅游环境承载力控制的建议 |
6.4 丝绸之路气候生态地质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建议 |
6.5 丝绸之路人类行为及管理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建议 |
6.5.1 更新巡查手段的建议 |
6.5.2 保护资金合理使用的建议 |
6.5.3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跨省协调的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1 世界遗产影响因素详细分类 |
附录2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影响因素敏感度信息汇总 |
附录3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图录 |
致谢 |
(9)雄安新区白洋淀淀中村落空间演变与重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雄安新区设立为白洋淀带来契机 |
1.1.2 白洋淀地区村落发展正面临挑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白洋淀 |
1.3.2 淀中村落 |
1.3.3 村落空间演变 |
1.3.4 村落空间重构 |
1.4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关于村落空间演变的研究 |
1.5.2 关于村落空间重构的研究 |
1.5.3 关于新区(城)建设对村落影响的研究 |
1.5.4 关于白洋淀地区村落的研究 |
1.5.5 研究评述 |
1.6 相关理论 |
1.6.1 中心地理论 |
1.6.2 增长极理论 |
1.6.3 点轴开发理论 |
1.6.4 核心—边缘理论 |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白洋淀淀中村落空间演变及特征 |
2.1 淀中村落概况 |
2.1.1 交通条件 |
2.1.2 自然条件 |
2.1.3 资源条件 |
2.2 淀中村落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
2.2.1 自然因素 |
2.2.2 技术因素 |
2.2.3 政策因素 |
2.2.4 城镇化发展因素 |
2.3 淀中村落空间分布演变 |
2.3.1 由边缘向内部发展 |
2.3.2 依托自然条件分布 |
2.4 淀中村落空间形态演变 |
2.4.1 扩展方向顺应生态空间 |
2.4.2 扩展模式呈就地蔓延式 |
2.5 淀中村落空间功能演变 |
2.5.1 生活功能由单一到多元 |
2.5.2 生产功能融合趋势加强 |
2.5.3 生态功能趋于弱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雄安新区建设背景下白洋淀淀中村落空间重构必要性 |
3.1 雄安新区规划对淀中村落的影响 |
3.1.1 明确村落功能定位 |
3.1.2 促进村落环境整治 |
3.1.3 推动村落搬迁集聚 |
3.2 淀中村落空间重构的内在因素 |
3.2.1 村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需要 |
3.2.2 村落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 |
3.2.3 村落资源集约利用的需要 |
3.2.4 村落产业协同发展的需要 |
3.3 淀中村落空间重构的外在因素 |
3.3.1 完善新区功能多样性的需要 |
3.3.2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 |
3.3.3 丰富新区空间形态的需要 |
3.3.4 提升新区文化内涵的需要 |
3.3.5 增强失地农民归属感的需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雄安新区建设背景下白洋淀淀中村落空间重构模式 |
4.1 淀中村落空间重构内部驱动力 |
4.1.1 人口集聚程度 |
4.1.2 建设用地再开发潜力 |
4.1.3 文化资源禀赋价值差异 |
4.2 淀中村落空间重构外部驱动力 |
4.2.1 生态适宜性 |
4.2.2 交通便捷度 |
4.2.3 市场产业需求 |
4.3 淀中村落空间重构模式 |
4.3.1 整体搬迁模式 |
4.3.2 引导迁并模式 |
4.3.3 保留提升模式 |
4.4 淀中村落空间发展类型 |
4.4.1 文化展示型 |
4.4.2 生态休闲型 |
4.4.3 旅游服务型 |
4.5 淀中村落空间体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白洋淀淀中村落空间重构策略 |
5.1 淀中村落空间重构目标 |
5.1.1 确保村落绿色发展 |
5.1.2 提升村落综合实力 |
5.1.3 促进村落区域协作 |
5.2 淀中村落空间重构原则 |
5.2.1 生态优先,永续发展 |
5.2.2 因地制宜,分类引导 |
5.2.3 以人为本,传承文化 |
5.2.4 城乡统筹,区域共生 |
5.3 淀中村落空间重构方法 |
5.3.1 调整村落空间功能与结构 |
5.3.2 构建村落空间绿色交通网络 |
5.3.3 重塑村落空间景观与风貌 |
5.4 淀中村落功能结构空间重构策略 |
5.4.1 整体村落功能结构空间重构策略 |
5.4.2 各片区村落功能结构空间重构策略 |
5.4.3 村落内部功能结构空间重构策略 |
5.5 淀中村落绿色交通空间重构策略 |
5.5.1 优化对外道路交通 |
5.5.2 打造完整水路航道 |
5.5.3 增加慢行交通系统 |
5.6 淀中村落生态景观空间重构策略 |
5.6.1 恢复湿地自然景观格局 |
5.6.2 提升农业生产景观功能 |
5.6.3 传承村落生活景观文化 |
5.7 淀中村落空间重构保障调控策略 |
5.7.1 实施生态补偿 |
5.7.2 引导公众参与 |
5.7.3 加强规划管控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白洋淀淀中村落调查统计表 |
致谢 |
(10)长春市伊通河水系串湖流域底泥清淤处理处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底泥处理处置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底泥处理处置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底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位置与串湖流域概况 |
2.2 气象水文条件 |
2.3 地貌地质条件 |
2.3.1 地形地貌条件 |
2.3.2 地质条件 |
2.4 流域自然条件特点 |
2.5 串湖流域污染现状及主要原因分析 |
2.5.1 串湖流域污染现状 |
2.5.2 问题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串湖流域水体底泥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土工试验 |
3.3 化学分析 |
3.4 评价标准 |
3.5 泥质分析 |
3.6 浸出液检测 |
3.7 浸出液检测结果及判定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串湖流域水体底泥清淤方案研究 |
4.1 清淤量确定 |
4.1.1 水利清淤量 |
4.1.2 环保清淤量 |
4.2 水体清淤方式比选及其工程实现 |
4.2.1 排干清淤 |
4.2.2 水下清淤 |
4.2.3 底泥清淤及其实现 |
4.3 清淤过程中的环保措施 |
4.3.1 淤泥处置场渗滤液的处理措施 |
4.3.2 臭气的处理措施 |
4.3.3 噪声的处理措施 |
4.3.4 淤泥堆放过程中的防治措施 |
4.3.5 淤泥运输过程中的防治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串湖流域水体底泥处理处置方法的研究 |
5.1 底泥处理方法的研究 |
5.1.1 底质改良剂及其作用 |
5.2 底泥处置方式选择 |
5.3 淤泥填埋场选址 |
5.3.1 耿家屯淤泥处置场 |
5.3.2 大蔡家堡淤泥处置场 |
5.3.3 宏程墙体材料厂淤泥处置场 |
5.4 淤泥填埋场做法 |
5.5 淤泥处置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串湖流域水体底泥清淤施工方案研究 |
6.1 各清淤水体施工方案 |
6.1.1 水体导排系统施工 |
6.1.2 施工便道施工 |
6.1.3 淤泥开挖及外运 |
6.2 各淤泥处置场施工方案 |
6.2.1 场地平整 |
6.2.2 防渗系统施工 |
6.2.3 导排系统施工 |
6.2.4 施工便道施工 |
6.2.5 淤泥重金属稳定化处置 |
6.2.6 封场构造系统施工 |
6.2.7 处置场监测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建筑污染将成主要污染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华阴国际慢城规划研究[D]. 冯佳. 西北大学, 2021(12)
- [3]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含氧芳烃积累规律、毒性及其降解菌特性研究[D]. 王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中小学绿色校园声环境改造及策略研究[D]. 陶海峰.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5]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 刘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6]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芳. 吉林大学, 2020(03)
- [7]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8]国际组织保护监测标准下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彭亮.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9]雄安新区白洋淀淀中村落空间演变与重构策略研究[D]. 秦学颖.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10]长春市伊通河水系串湖流域底泥清淤处理处置技术研究[D]. 王经超. 吉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