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论文和设计-倪晓梅

全文摘要

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包括加热炉、第一输送带、淬火输送带、淬火池、过滤输送带、回火炉、第二输送带和网板;第一输送带设置在加热炉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淬火输送带的一端与第一输送带位于出料口的一端对接,另一端与过滤输送带的一端对接,过滤输送带的另一端与回火炉的进料口对接;第二输送带设置在回火炉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淬火池中垂直淬火池的底面设置有两块网板,两块网板与淬火池的底面和侧壁之间形成淬火槽,还包括用于将淬火输送带中间部分限制在淬火槽中的导向机构,每组导向机构包括多个导向轮和连接杆;过滤输送带为多孔结构,上表面上方可设置吹风管。本装置可在可靠的传送和保护下实现连续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加热炉(1),第一输送带(2),淬火输送带(3),淬火池(4),过滤输送带(5),回火炉(7),第二输送带(8)和网板(9);所述第一输送带(2)设置在所述加热炉(1)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所述淬火输送带(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带(2)位于出料口的一端对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滤输送带(5)的一端对接,所述过滤输送带(5)的另一端与所述回火炉(7)的进料口对接,所述第二输送带(8)设置在所述回火炉(7)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所述淬火池(4)中垂直淬火池(4)的底面设置两块所述网板(9),所述两块网板(9)与淬火池(4)的底面和其中两个侧壁之间共同形成了淬火槽(10),所述淬火槽(10)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淬火输送带(3)的宽度。

设计方案

1.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加热炉(1),第一输送带(2),淬火输送带(3),淬火池(4),过滤输送带(5),回火炉(7),第二输送带(8)和网板(9);所述第一输送带(2)设置在所述加热炉(1)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所述淬火输送带(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带(2)位于出料口的一端对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滤输送带(5)的一端对接,所述过滤输送带(5)的另一端与所述回火炉(7)的进料口对接,所述第二输送带(8)设置在所述回火炉(7)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所述淬火池(4)中垂直淬火池(4)的底面设置两块所述网板(9),所述两块网板(9)与淬火池(4)的底面和其中两个侧壁之间共同形成了淬火槽(10),所述淬火槽(10)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淬火输送带(3)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用于将所述淬火输送带(3)的中间部分限制在所述淬火槽(1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轮(11)和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与所述网板(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轮(11)之间活动连接,使导向轮(11)能够围绕连接杆(12)旋转,每组导向机构包含四个导向轮(11)和连接杆(12),其中两个导向轮(11)和连接杆(12)沿着所述两块网板(9)其中一块的高度方向上下竖直排列,另两个导向轮(11)和连接杆(12)对向设置在所述两块网板(9)中另一块上且同样沿高度方向上下竖直排列,两块网板(9)上对应位置的导向轮(11)和连接杆(12)在淬火槽(10)中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两块网板(9)的高度方向上下竖直排列的两个导向轮(11)之间的最小间距允许所述淬火输送带(3)自由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输送带(3)穿过至少两组导向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9)通过网板框设置在所述淬火池(4)中。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伸出所述淬火槽(10)并与导向轮(11)同轴连接有搅拌助流轮(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输送带(5)的上表面上方设置有中空的吹风管(6),所述吹风管(6)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过滤输送带(5)上表面的吹风孔,所述吹风管(6)和气体压缩装置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输送带(5)为多孔结构,其孔径小于工件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9)由不锈钢钢丝编织而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热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

背景技术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sub>或Ac1<\/sub>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进行马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而回火是指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AC1<\/sub>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其一般用于减小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者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工件要进行淬火和回火,热处理炉是必不可少的装置,专利 201721143115.1公开了一种耐热钢材淬火炉,包括隔板、风冷仓、机械抓手、滑轨、电磁感应回火箱、工作台和淬火槽,所述风冷仓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左侧,电磁感应回火箱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右侧,控制器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正面且位于电磁感应回火箱的正下方,工作台的中间设有淬火槽,淬火槽的四周边缘设有防护槽,滑轨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风冷仓的侧面顶部,滑轨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电磁感应回火箱内部顶端,滑轨上滑动安装若干组电动滑块,电动滑块的底部固定安装直线气缸。尽管这种淬火炉自动化程度较高,但这种装置在进行连续式生产时存在效率低以及机械抓手无法准确地抓取淬火槽中的工件等问题。专利 201120117674.1公开了一种热处理流水线装置,包括淬火炉、淬火池和回火炉,还包括传送带、控制系统及驱动传送带循环运动的电机和传动滚筒,淬火炉、淬火池和回火炉依次排列,传送带按依次进入淬火炉、淬火池、回火炉而可循环运动的布置在传动滚筒上,该专利虽然提出了淬火-回火连续循环的概念,但各环节设计并不可靠,尤其是淬火池的简单滚筒支撑起不到导向作用,也无法防止工件掉落,存在很高的卡死风险,在回火阶段只有风冷而没有考虑到防氧化措施,产品质量也不容易保证。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即适合连续生产又运行可靠且能确保产品质量的淬火-回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连续式淬火- 回火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淬火-回火装置通过对淬火、回火各环节组件结构的优化设计,可实现对工件的连续式生产,而且运行可靠、工作效率高、质量稳定。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加热炉,第一输送带,淬火输送带,淬火池,过滤输送带,回火炉,第二输送带和网板;所述第一输送带设置在所述加热炉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主要作用是承载着工件在加热炉中匀速推进,工件被加热和保温完毕后将工件从加热炉中运输出来,并移交给淬火输送带。

所述淬火输送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位于出料口的一端对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滤输送带的一端对接,所述过滤输送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回火炉的进料口对接,所述第二输送带设置在所述回火炉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所述淬火池中垂直淬火池的底面设置两块所述网板,所述两块网板与淬火池的底面和其中两个侧壁之间共同形成了淬火槽,所述淬火槽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淬火输送带的宽度。

如上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用于将所述淬火输送带的中间部分限制在所述淬火槽中。

如上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轮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网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轮之间活动连接,使导向轮能够围绕连接杆旋转,每组导向机构包含四个导向轮和连接杆,其中两个导向轮和连接杆沿着所述两块网板其中一块的高度方向上下竖直排列,另两个导向轮和连接杆对向设置在所述两块网板中另一块上且同样沿高度方向上下竖直排列,两块网板上对应位置的导向轮和连接杆在淬火槽中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沿着两块网板的高度方向上下竖直排列的两个导向轮之间的最小间距允许所述淬火输送带自由穿过,从而使淬火输送带在导向机构的作用下顺利穿过淬火槽中的淬火液,而不会被卡死。

如上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所述淬火输送带穿过至少两组导向机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所述网板通过网板框设置在所述淬火池中。

如上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伸出所述淬火槽并与导向轮同轴连接有搅拌助流轮。

如上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所述过滤输送带的上表面上方设置有中空的吹风管,所述吹风管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过滤输送带上表面的吹风孔,所述吹风管和气体压缩装置连通,以便于为吹风管提供高速空气,从而将工件表面的淬火液及时去除。

如上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所述过滤输送带为多孔结构,其孔径小于工件尺寸,这样,淬火液可以及时通过过滤输送带的多孔结构排出,提高淬火液的去除效率,防止淬火液被带入回火室导致其中湿度过大而造成工件表面出现氧化现象。

如上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所述网板由不锈钢钢丝编织而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网板的主要作用是:(1)为导向机构的设置提供承载位点,以实现对淬火输送带的方向的调节,使淬火输送带顺利浸入淬火池中的淬火液;(2)实现对淬火输送带上的工件的约束,防止工件掉落进入淬火池; (3)网板可以使淬火液顺利通过,有助于淬火时使淬火槽中的温度较高的淬火液与网板外侧的温度较低的淬火液之间及时实现热量交换,保证淬火液温度保持在稳定区间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机构的主要作用是:要实现在淬火液中对工件的连续淬火生产,需要淬火输送带浸入淬火液中,并且能够稳定地运行,通过设置可以旋转的导向轮,既可以实现淬火输送带的导向,又可以为淬火输送带在淬火液中的运行提供支撑点,使淬火输送带稳定传输,降低输送带运行的故障率。

另外,通过进一步设置与导向轮同轴的搅拌助流轮,还可以在无须外加动力的情况下促进淬火液的均质和均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中,淬火池中设置的网板既可以实现对淬火输送带的方向的调节,使淬火输送带顺利浸入淬火池中的淬火液,也可以实现对淬火输送带上的工件的约束,防止工件掉落进入淬火池。

(2)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中,设置的吹风管能够将工件表面的淬火液及时去除,起到了防止淬火液被带入回火室导致其中湿度过大造成工件表面出现氧化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可以在可靠的传送和保护条件下实现对工件的加热-淬火-回火连续式生产,不仅效率高,而且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淬火池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过滤输送带和吹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代表:1-加热炉、2-第一输送带、3-淬火输送带、4-淬火池、 5-过滤输送带、6-吹风管、7-回火炉、8-第二输送带、9-网板、10-淬火槽、11- 导向轮、12-连接杆、13-竖梁、14-中横梁、15-底梁、16-搅拌助流轮。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现现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包括: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包括:加热炉1、第一输送带2、淬火输送带3、淬火池4、过滤输送带5、回火炉7、第二输送带8和网板9。

所述第一输送带2设置在加热炉1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第一输送带2 的主要作用是承载着工具在加热炉中匀速推进,工件被加热和保温完毕后将工件从加热炉1中运输出来,并移交给淬火输送带3。

所述淬火输送带3的一端与第一输送带2位于出料口的一端对接,另一端与过滤输送带5的一端对接,过滤输送带5的另一端与回火炉7的进料口对接,所述第二输送带8设置在回火炉7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所述过滤输送带5为多孔结构,孔径小于工件尺寸,防止工件掉落。

结合图2-4所示,所述淬火池4中垂直淬火池4的底面设置有两块网板9,两块网板9与淬火池4的底面和侧壁之间共同形成淬火槽10,所述淬火槽的宽度大于淬火输送带3的宽度,以便于淬火输送带3顺利从淬火槽10中通过。

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淬火输送带3的中间部分被导向机构限制在淬火槽10中,具体的,所述导向机构11 由导向轮11和连接杆12组成,在图4所示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板9位于淬火槽10一侧的表面与连接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与导向轮11 之间活动连接,使导向轮11可以围绕连接杆12旋转。

如图4所示,每组导向机构包含四个导向轮11和连接杆12,其中两个导向轮11和连接杆12沿着所述两块网板9其中一块的高度方向上下竖直排列,另两个导向轮11和连接杆12对向设置在所述两块网板9中另一块上且同样沿高度方向上下竖直排列,两块网板9上对应位置的导向轮11和连接杆12在淬火槽10 中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沿着两块网板9的高度方向上下竖直排列的两个导向轮 11之间的最小间距允许所述淬火输送带3自由穿过,从而使淬火输送带3在导向机构11的作用下顺利穿过淬火槽10中的淬火液,而不会被卡死。

为了形成可靠导向和支撑,所述淬火输送带3穿过至少两组导向机构,更佳地,可以为三组、四组或更多,可视淬火槽10的整体长度和安装空间来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板可以由不锈钢钢丝编织而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针对实施例1的网板9和导向机构所提出的一种更优化的设计,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板9通过网板框设置在淬火池4中,设置网板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减少网板9的用材,节约成本,因为网板9通过网板框安装到淬火池4中,导向机构直接与网板框相固定,避免了输送带对网板9的直接冲击,网板9就可以不必为了防止变形而制作得非常厚重,减少了用材,设置网板框的另一个目的是方便网板9的安装、更换,如图5所示,网板框可以设计为由不同方向的支撑梁组成的框架结构,两个网板9可以直接安装在该框架结构上形成一体的拆装结构,所述不同方向的支撑梁至少包含若干个竖梁13、若干个中横梁14、若干个底梁15,所述竖梁13垂直架设在所述底梁15上,所述中横梁 14架设在所述竖梁13之间,通过这样的框架结构,连接杆12可以直接与中横梁14连接固定,中横梁14所具有的强度当然要远远大于网板9所具有的强度,于是网板9得到了保护,整个机构也更坚固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机械效率,还对导向机构的功能进行了扩充。根据前面的描述,网板9的其中一项作用是可以使淬火液顺利通过,有助于淬火时使淬火槽10中的温度较高的淬火液与网板9外侧的温度较低的淬火液之间及时实现热量交换,保证淬火液温度保持在稳定区间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伸出所述淬火槽10并与导向轮11同轴连接有搅拌助流轮16,由图 5可见,搅拌助流轮16处在网板9外侧的空间,这样,该空间内温度较低的淬火液在搅拌助流轮16缓缓的搅拌作用下加快了向网板9内侧的回流,使得淬火液更均温,更均质。

上述结构除了促进淬火液均温、均质外,其巧妙之处还在于由于与连接杆 12同轴设置,不但不需要任何外加动力,还可以抵消一部分导向轮11的安装偏重和运行冲击。

本实施例未述及的其他特征,均可以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和2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如图6所示,所述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的过滤输送带5的上表面上方设置有中空的吹风管6,所述吹风管6上设置有朝向过滤输送带5上表面的吹风孔,所述吹风管6和气体压缩装置比如压缩空气装置连通,以便于为吹风管6提供高速空气,从而将工件表面的淬火液及时去除,而吹除的淬火液可以及时通过过滤输送带5的多孔结构排出,提高淬火液的去除效率,防止淬火液被带入回火室导致其中湿度过大而造成工件表面出现氧化现象。

本实施例未述及的其他特征,均可以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的使用方法(工作原理)为:首先,工件在加热炉1中加热后被第一输送带2送到淬火输送带3上,在淬火输送带3 的作用下进入淬火槽10中的淬火液中进行淬火,淬火后被淬火输送带3输送到过滤输送带5上,然后在吹风管6的作用下除去淬火液后送入回火炉7中进行回火,回火完成后被第二输送带8从出料口送出进行冷却,所述输送带均与电机连接,在电机的作用下循环转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4167.8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8(济南)

授权编号:CN209584309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C21D 1/63

专利分类号:C21D1/63;C21D9/00

范畴分类:25B;

申请人:齐鲁理工学院

第一申请人:齐鲁理工学院

申请人地址:250200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3028号

发明人:倪晓梅

第一发明人:倪晓梅

当前权利人:齐鲁理工学院

代理人:伍兵

代理机构:32266

代理机构编号: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连续式淬火-回火装置论文和设计-倪晓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