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草论文_张小芳,刘贤德,敬文茂,曹建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火绒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成分,叶片,青藏高原,表型,计量学,生态,化学。

火绒草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芳,刘贤德,敬文茂,曹建军[1](2019)在《祁连山不同海拔火绒草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片生态化学计量反映植物生存环境的变化信息,研究不同海拔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了解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通过对祁连山不同海拔(2400、2600、2800、3000和3200 m)火绒草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的研究,探讨了火绒草对环境变化(温度、降水和土壤养分)的响应,并分析其生长的限制性元素.结果表明:在海拔梯度上,火绒草叶片碳(LC)、氮(LN)、磷(LP)含量分别为401.27、23.99和1.22 g·kg~(-1),LC∶LN、LC∶LP、LN∶LP均值分别为16.8、352.5和20.7.LC含量、LC∶LN、LC∶LP和LN∶LP均随海拔升高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并在2600和3000 m处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LP含量则呈相反趋势,而LN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并在2800 m处达到最小值.火绒草LC含量与LN含量不相关,与LP含量呈显着负相关;LN含量除与LP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外,与其他化学计量比均无相关关系;LP含量与各化学计量比均呈显着负相关;LC∶LN、LC∶LP和LN∶LP两两呈正相关.土壤总磷和土壤总氮是影响LC及LN的重要因素,而LP仅与土壤总磷呈显着负相关.该区火绒草生长主要受P限制.(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程亮[2](2019)在《青藏高原矮火绒草内生细菌多样性及生物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矮火绒草(Leontopodium nanum)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生物学功能,为开发相应功能的生物菌剂提供参考,并为青藏高原生态农牧业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内生细菌资源。【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矮火绒草植株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通过平板对峙法检测分离菌株拮抗病原真菌活性;检测分离菌株的产吲哚乙酸(IAA)、溶磷和固氮能力;测定分离菌株除草活性、低温适生性及促种子萌发特性。【结果】从矮火绒草植株根、茎、叶和种子部位共分离获得52株内生细菌,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52株菌株可归属于4门7纲10目14科18属。其中假单胞菌属细菌为根部优势属,约占根部细菌总数的52.17%;茎中以芽孢杆菌为优势属,约占茎部细菌总数的41.18%;各部位的内生细菌数量分布表现为根>茎>种子>叶。在52株内生细菌中,11株有拮抗病原真菌能力、9株具有产IAA能力、7株有溶磷活性、7株具有固氮活性、20株具有除草活性、13株具有耐低温能力和8株具有促生作用;从植株部位分布来看,7种类型的功能菌在根、茎和种子部位均有分布,拮抗菌和除草菌在根部所占的比例较高,溶磷菌株在各植株部位所占比例均较低;在叶中未分离到拮抗菌、产IAA菌、固氮菌和促生菌。各功能菌株分布在17个属,多样性较高,其中假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中含有多种功能菌株,在植株4个部位所占比例也较高。【结论】矮火绒草植株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的数量分布具有差异性,但均可分离到不同类型的功能菌株,功能菌株涵盖17个属,其中以假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居多。(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梁军,全小龙,张杰雪,史惠兰,段中华[3](2019)在《乳白香青和矮火绒草水浸提液对3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乳白香青和矮火绒草对垂穗披碱草、青海冷地早熟禾和青海中华羊茅的化感效应。通过室内生物学实验研究了乳白香青和矮火绒草整株浸提液以及粉末浸提液对3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白香青和矮火绒草水浸提液均显着地降低了3种牧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在乳白香青和矮火绒草整株浸提液处理下青海中华羊茅的发芽率分别下降了15和20%,而在粉末浸提液处理下下降了30.6和26.8%,粉末浸提液的抑制作用强于整株浸提液。乳白香青整株和粉末浸提液显着降低了垂穗披碱草和青海冷地早熟禾的苗高、根长和干重(P<0.05),青海冷地早熟禾的根长化感效应指数为-2.29和-2.02;矮火绒草整株和粉末浸提液显着地降低了垂穗披碱草和青海冷地早熟禾的苗高和根长(P<0.05),青海冷地早熟禾的根长化感效应指数为-2.24和-2.03,对青海中华羊茅的苗高没有显着影响。矮火绒草整株和粉末浸提液显着地降低了垂穗披碱草的幼苗干重,较对照分别下降了16.05%和26.37%。乳白香青和矮火绒草水浸提液对3种牧草的均有不同的化感效应,乳白香青和矮火绒草不同浸提液对3种牧草的综合化感效应强弱依次为青海冷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本文来源于《中国第九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9-19)

赵玥,尤献民,姜鸿,王冰[4](2019)在《基于UFLC法的辽宁地区火绒草质量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辽宁不同地理区域火绒草的质量差异进行分析,提出火绒草主要活性成分的适宜环境和生产条件,为火绒草的质量控制、规范化生产及科学应用提供依据。建立超高速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FLC)法测定不同产地火绒草中咖啡酸、绿原酸、阿魏酸、槲皮素及原儿茶醛5种活性成分。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结果测定火绒草药材中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在线性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及不同海拔火绒草中活性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16个产地火绒草药材分为2类。结论辽宁鞍山、本溪、丹东地区5种火绒草活性成分总含量较高,河北空中草原地区5种火绒草活性成分总含量最低。此结果可为火绒草生产现代化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赵玥,齐越,单国顺,王光函,王冰[5](2019)在《不同产地火绒草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化学模式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Willd.)Beauv.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火绒草50%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Phenomenex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柱温2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90 nm。结果 35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9个共有峰,相似度0.819~0.982。29批样品分为2大类,生态环境相似或地理位置相近的样本被归类一起。主成分分析中铁岭昌图泉头镇产地(S4)综合得分最高,表明其成分含有量较其他产地高。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所得结果相吻合。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火绒草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04期)

柯裕州,罗久富,张利,刘学敏,邓东周[6](2019)在《青藏高原草地退化过程中矮火绒草繁殖分配及叶功能性状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3个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群落结构和退化生境常见物种矮火绒草在退化草地中优势度、繁殖分配、叶表型功能性状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土壤砾石含量、温度显着升高,土壤含水率、植物群落高度和密度显着降低(P<0.05);矮火绒草生殖株高响应不明显(P>0.05),营养株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生殖株的繁殖分配显着增加(P<0.05);矮火绒草单叶质量、单叶面积、比叶面积在各退化草地群落中差异不明显(P>0.05),叶厚度和叶体积显着降低(P<0.05),叶组织密度和叶长宽比升高。在退化梯度上,矮火绒草叶组织密度、叶厚度等功能性状的响应敏感性强于比叶面积。通过权衡叶表型功能性状(增加叶组织密度、降低叶厚度等)对退化生境进行反馈可以保证资源获取,并且采取增加繁殖分配的生殖策略提高物种的竞争力和保证繁衍。(本文来源于《西部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徐云玲,祝汪洋,谭静玲,张浩[7](2019)在《藏药香芸火绒草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对香芸火绒草(Leontopodium haplophylloides)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抗炎活性研究,本实验通过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从香芸火绒草的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1H NMR、13C NMR)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咖啡酸-β-苯乙醇酯(2)、原儿茶酸(3)、tyrosol(4)、对羟基苯甲酸(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6)、异莨菪亭(7)、7-(2,3-epoxy-3-methyl-3-butyloxy)-6-methoxycoumarin(8)、洋芹素(9)、牡荆素(10)、5-羟基-4',7-二甲氧基-6,8-二甲基黄酮(11)、5,7-二羟基-8-甲氧基黄酮(12)、百蕊草素Ⅲ(13)、methyl flavogallonate(14)、3,5,7,3',4'-pentahydroxyflavone (15)、木犀草素(16)、高良姜素(17),其中化合物1~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经抗菌筛选发现发化合1、2、4~6、9、10、13~17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蜡状芽孢菌有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3期)

赵玥,尤献民,张颖,姜鸿,王冰[8](2019)在《不同产地火绒草药材及其生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该文主要对辽宁地区火绒草药材及其生长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研究,为建立火绒草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7个地区火绒草样本及土壤进行测定。采用电感藕合等离子质谱(ICP-MS)法、原子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对药材中及产地土壤中铅、砷、汞、镉、铜进行测定。结果:辽宁省本溪、鞍山、大连产地以及河北产地火绒草药材铅元素含量超出标准,多数产地火绒草药材中镉元素含量超出标准;土壤中只有汞元素含量超出标准。结论:火绒草重金属含量基本达到《药用植物及制剂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的相应要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也能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但部分产地野生火绒草中铅与镉重金属含量超出标准,这与药材的生长环境、采收加工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应选择生长环境中铅与镉含量较低的地区进行药材的采摘或规范化种植与加工。(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许雪贇,秦燕燕,曹建军,李梦天,龚毅帆[9](2018)在《青藏高原火绒草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随海拔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形对植物生存策略的权衡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分异规律,有助于加深理解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其生态适应性.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不同海拔(4400~4700、4701~5000和5001~5300 m)火绒草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海拔火绒草叶片C、N、P含量分别为405.36、18.42和0.94 g·kg~(-1);C/N、C/P、N/P分别为22.67、467.61和20.3;火绒草叶片N、P含量表现出趋同的变化规律,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火绒草叶片C、N、P含量及C/N、C/P、N/P的变异系数均≤30%,其大小依次为P(30%)>C/P(29%)>C/N(18%)>N(17%)>N/P(15%)>C(3%);火绒草植物生长主要受P的限制.(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马晓玲,陈秋,夏提古丽,苟萍,张祎[10](2018)在《火绒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火绒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明确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为该植物的药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联合应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ODS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多种色谱方法对火绒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其理化性质与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所分离出的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火绒草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麦芽酚-3-O-β-D-葡萄糖甙(2-methyl-3-O-β-D-glucopyranosyl-pyran-4-one,1),maltol6'-O-β-D-apiofu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2),licoagroside B(3),3,5-双咖啡酰基奎宁酸(3,5-dicaffeoylquinic acid,4),3,4-双咖啡酰基奎宁酸(3,4-dicaffeoylquinic acid,5),4-羟基-苯甲醛-3-O-β-D-吡喃葡萄糖苷(4-hydroxy-benzaldehyde-3-O-β-D-glucopyranoside,6),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l benzoic acid,7),adenosine(8)和1H-吲哚-3-羧酸(1H-indole-3-carboxylic acid,9)。结论化合物1~3、6和9为首次从火绒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首次从火绒草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火绒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矮火绒草(Leontopodium nanum)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生物学功能,为开发相应功能的生物菌剂提供参考,并为青藏高原生态农牧业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内生细菌资源。【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矮火绒草植株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通过平板对峙法检测分离菌株拮抗病原真菌活性;检测分离菌株的产吲哚乙酸(IAA)、溶磷和固氮能力;测定分离菌株除草活性、低温适生性及促种子萌发特性。【结果】从矮火绒草植株根、茎、叶和种子部位共分离获得52株内生细菌,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52株菌株可归属于4门7纲10目14科18属。其中假单胞菌属细菌为根部优势属,约占根部细菌总数的52.17%;茎中以芽孢杆菌为优势属,约占茎部细菌总数的41.18%;各部位的内生细菌数量分布表现为根>茎>种子>叶。在52株内生细菌中,11株有拮抗病原真菌能力、9株具有产IAA能力、7株有溶磷活性、7株具有固氮活性、20株具有除草活性、13株具有耐低温能力和8株具有促生作用;从植株部位分布来看,7种类型的功能菌在根、茎和种子部位均有分布,拮抗菌和除草菌在根部所占的比例较高,溶磷菌株在各植株部位所占比例均较低;在叶中未分离到拮抗菌、产IAA菌、固氮菌和促生菌。各功能菌株分布在17个属,多样性较高,其中假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中含有多种功能菌株,在植株4个部位所占比例也较高。【结论】矮火绒草植株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的数量分布具有差异性,但均可分离到不同类型的功能菌株,功能菌株涵盖17个属,其中以假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居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火绒草论文参考文献

[1].张小芳,刘贤德,敬文茂,曹建军.祁连山不同海拔火绒草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19

[2].程亮.青藏高原矮火绒草内生细菌多样性及生物功能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9

[3].梁军,全小龙,张杰雪,史惠兰,段中华.乳白香青和矮火绒草水浸提液对3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C].中国第九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4].赵玥,尤献民,姜鸿,王冰.基于UFLC法的辽宁地区火绒草质量评价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9

[5].赵玥,齐越,单国顺,王光函,王冰.不同产地火绒草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化学模式识别[J].中成药.2019

[6].柯裕州,罗久富,张利,刘学敏,邓东周.青藏高原草地退化过程中矮火绒草繁殖分配及叶功能性状差异[J].西部林业科学.2019

[7].徐云玲,祝汪洋,谭静玲,张浩.藏药香芸火绒草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9

[8].赵玥,尤献民,张颖,姜鸿,王冰.不同产地火绒草药材及其生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9].许雪贇,秦燕燕,曹建军,李梦天,龚毅帆.青藏高原火绒草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随海拔的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8

[10].马晓玲,陈秋,夏提古丽,苟萍,张祎.火绒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火绒草火绒草火绒草火绒草-图761-1 火绒草图火绒草-火绒草火绒草

标签:;  ;  ;  ;  ;  ;  ;  

火绒草论文_张小芳,刘贤德,敬文茂,曹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