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河水利》稿约(论文文献综述)
季山,张松波,王红星,李向东[1](2009)在《中国水利期刊的数量和布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以往统计和研究的基础上,收集有关资料,比较完整准确地给出国内水利期刊的数量、刊期、上网传播以及主办单位等状况;讨论科技类(印刷版)期刊的涵盖学科、期刊类别、主办单位类型和所在地以及期刊文种等布局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当务之急是恢复检索类期刊和筹办综合学科或水土保持、水力发电、岩土工程等学科英文期刊。
曾杰丽[2](2002)在《林则徐的荒政实践及其思想》文中研究说明荒政,《辞源》解释为“中国历史上救济灾荒的措施”,它“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维护再生产”。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长达几千年的小农经济下,防御和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防灾、抗灾、救灾、减灾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民族的兴旺发达。虽然今天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灾荒问题已减到最低限度,但研究中国历代精英人物的荒政思想对今天灾救工作仍不失其现实意义。林则徐(1785——1851年)以中国近代第一个“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睁眼看世界的人”,昭垂史册,但其作为有清一代卓越的善办荒政的名臣,以往史学界却重视不够。今天研究林则徐的荒政实践及其思想,不仅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而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试从思想史、救荒史、灾荒史、社会史的角度,借鉴灾害保障学的研究方法,对它展开初步研究。 林则徐是经过“科举正途”、以“封疆大吏”的身份走上政治舞台的。兴办荒政是他一生突出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处体现他颇具特色的思想和卓有成效的经验。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第一,提出“上筹国计”与“下恤民生”的紧相结合。也就是从恤民养民,挽救危局这一崭新的民本主义出发,一方面实行奏报蠲缓、仿效“担粥法”、劝谕捐赈等消极救济论的措施,抚恤灾民,解除“燃眉之急”;另一方面,采取创立“丰备义仓”、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勘荒南疆等积极预防论的政策,根治灾荒,安定民心,保持国家稳定,维护社会再生产政正常进行。 第二,主张兴利防患,力行改革。这鲜明地体现出林则徐重水利重改革的思想特色。他认为,水利是农田的根本,只有办好水利,农业生产才有保证,灾荒也得以有效防治。因此,每到一处为官,都积极兴修水利,浚治江河,并在此过程中,针对河工、漕务等与水利有关的封建大政所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改河运为海运、人工改河北流等设想,倡导改革。 第二,注重量才器使,培育“治人”。为使浩繁而又琐细的荒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林则徐在长期的荒政实践中,逐渐摸索总结,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用人、育人和识人委重任的方法,成效卓着。在此方法中,他不仅强调属吏的“人尽其才”,而且还充分调动沿岸农民、“米商”、“士民”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弥补官方救治的不足。与此同时,他还十分重视整顿河务积习,培植“以荒政为己任”的能员干吏,不拘一格奖掖后学,寄予厚望,为o己荒政水业的“薪尽火传”创造了条件。 第四,林则徐在上述思想的基础上,融人30年的实践经验,集人成为专着——《曳辅水刊议》。全书共论述有关农m水利的十-二个问题,其中设想在今华北一带兴修水利、椎)“-水稻,并认为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修筑闸、堰等水利工程,解决夺早秋涝的问题。这一思想比时人更切时弊、更符合“以人力补助天时”的要求,对后世产生深远影0n9。 林则徐一生爱国忧民,除去禁烟抗英的三年外,他大部分精力都倾注于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荒政事业之上。他的荒政思想X体反映了传统义化中的“民本”“经世”为核心的爱国上义精华,强烈表现出兴革图强的进步性,符合当时务农垦荒促生产的扦会要求,以及在的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历火条件-卜,他将“恤比”与强国相联系,为他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注入新的山容。林则徐作为晚清时代的一个封建人吏,尽管他的荒政实践及其思想不可避免地足有阶级坷限性,但暇不掩瑜,他仍是有消一代走出的巨人。他的思想情操、r作作风和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而有JtJ的遗产,值得我0]进一步发掘、继承和弘扬。
李旺[3](2013)在《1976前后文学异同研究(1971-1979)》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从文革与新时期文艺刊物的生产,文学编辑机制的惯性因素在文革与新时期文学中的作用、无产阶级文艺创作主体——工农兵业余作者、无产阶级群众文艺的代表形式——革命故事、文革与新时期对十七年文学传统的接受与变异、文革结束后作家形象塑造的意识形态性六个层面探讨1976年前后(1971——1979)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异同性。论文第一章探讨1971至1979年间文艺刊物生产方式的延续与变异。试刊号、复刊号、征文、抄袭、读者意见调查表是本章论述的五个关键词。对于1971年以来出版的文艺刊物来说,安全避开政治地雷是求得生存的首要条件,而1976年后文艺刊物面对的问题是如何避免政治尴尬,即1971——1976年间的办刊经历,复刊号如何讲述刊物的文革原罪是新时期伊始最富有意识形态症候的文学现象。征文是文革和新时期文艺刊物的一个重要栏目,同时它也是文艺刊物进行政治动员的重要举措。对待作品抄袭的态度反映出文革时期和文革结束后文学生态的变迁。读者角色从文革到新时期的变迁通过读者意见调查表内容的调整表现出来。论文第二章讨论1971年后编辑机制在文革主流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生产中的独特作用。已有研究关注文革与新时期作者群的跨界性,并未注意文学编辑机制的延续性。本章以叶至善、鲁秀珍对肖复兴稿件的修改,何启治对陈忠实的热情鼓励,谢泉铭对张抗抗、赵丽宏、王小鹰等知青作者的指导为例,分析文革文学编辑对十七年文学编辑惯性的继续发挥:修改稿件、介入作品生成过程,敏感的政治嗅觉,与作者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在完全政治化的文革社会,编辑与作者的私人友谊也延伸为另外一种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情恩义伦理”对专制体制微弱的抵抗。作为文学编辑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作者——在文革时期也表现出独特的创作心理。对时代风气的追随与以写作改变命运的功利理性影响了文革时期开始写作的作者心态,本章以叶辛为例探讨这一问题。论文第三章在回顾左翼文学传统基础上讨论文革时期工农兵业余作者写作问题。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教旨主义理解,使得1949年后主流文学对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农民和作为国家机器的解放军的写作潜能表现出巨大的期待热情,并付诸行动进行培养训练。1949年后,主流文学赋予工农兵业余作者写作以政治意义经历了两个阶段:对资产阶级文学堡垒的攻占,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后者开启了文革时期工农兵业余作者的写作热潮。文革结束后,工农兵业余作者从舆论中心跌落,遭遇何去何从的身份难题。论文第四章在左翼文学以“文艺”取代“文学”的演进脉络中讨论故事这一民间文艺形式在十七年时期、特别是文革和新时期的演变史。从旧书到革命故事,从旧说书人到革命故事员,故事经历了革命意识形态的彻底改造。文革结束后,故事的去革命化成为主导舆论,但故事的性质定位遭遇新的难题。论文第五章探讨十七年文学中的农村题材小说与叙事诗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变异与发展。作为十七年期间最为重要的叙述模式,农村题材小说在文革中继续存在,新时期伊始,农村题材小说成为备受瞩目的创作潮流,本章以陈忠实、周克芹、叶蔚林、古华、孙健忠五位作家为例,分析他们从十七年到文革再到新时期的创作演变。十七年叙事诗传统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延异则以梅绍静诗歌中信天游的抒情功能演变为对象进行探讨。论文第六章讨论作家形象塑造在文革与新时期转换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本章首先考察文革当红作家浩然在文革结束后的形象塑造问题,其次探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的作家新时期伊始的文革记忆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合谋。
王锐浩,黄鹏飞,单科[4](2019)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大型海水淡化项目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型化海水淡化项目是海水淡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大都具有投资较高、工期较长、技术复杂、不确定因素多的特点,导致了大型海水淡化项目在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均会对项目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将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取排水、工艺技术、财务和环境等方面作为风险源,选取相应指标建立大型海水淡化项目风险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风险进行识别及评价,有助于其风险控制和应用,为大型化海水淡化工程的发展提供参考。
宗洁[5](2019)在《论安徽音乐期刊的变化与历史价值 ——从《安徽歌曲》《安徽音乐》到《乐坛》》文中指出《安徽歌曲》是安徽第一个,也是唯一公开发行的音乐刊物,先后更名为《安徽音乐》与《乐坛》。本文通过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思想环境等外在层次来更好的体现其发展的轨迹,上世纪50年代刚刚解放,期刊探索发展,1978年拨乱反正,社会思潮纷繁驳,我们的文化氛围开始逐渐繁荣,文艺大解放。至1980年,其是当代文艺复兴的重要阶段,四化建设的发展,经济稳步上升,群众的物质生活逐渐得到了提高,来丰富日益活跃的音乐生活,不仅需要雄壮有力,朝气蓬勃的进行曲,也需要清新优美,富有感情的抒情歌曲,需要短小通俗,易唱易学的群众歌曲,也需要高技巧,难度大的独唱和合唱歌曲。在《安徽歌曲》出版的早期阶段,栏目设计和规范意识薄弱,乐谱无疑是《安徽歌曲》在音乐期刊中最重要的信息。歌曲可以反映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通俗易懂,简短而精致。后在《安徽歌曲》期刊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分化,出现了专题节目,音乐消息以及儿童歌曲栏目。1956年的创刊号开始,群众是主要受众群体。从出版物的内容来看,歌曲的选择涵盖了四种不同的表演形式(男女声独唱、齐唱、二声部合唱、儿童歌曲),《安徽歌曲》自身发展也不成熟,里面的歌曲面向人群广泛,基本是以传唱音乐为主,用音乐表达当时的社会,后加加入了节目选和儿童歌曲的栏目,这时期增添了各种节目汇演插图,人群又悄然扩大。《安徽音乐》在歌曲的选择上,依旧以广大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文论主要是对音乐教育的展望。《安徽音乐》时期刚刚结束文革,人们急需从压抑的环境中解放出来,这时期各种歌曲的传唱便带来了新的活力,除了原本的歌曲以外,还有音乐教育栏目以及通讯栏目,促进了中小学音乐老师和学生们的广泛关注,书讯部分也让专业音乐工作者更加关注各种音乐活动。歌曲栏目收录的是各专业及非专业人士创作的曲目包括独唱、合唱等各个类型的歌曲。歌词栏目刊登的是广大创作者的歌词作品,歌词的内容与当时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诚然,也促进各项国策的宣传。期刊中刊登的歌词作品并不多,通常都稳定在2至3首,但却有着非常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歌词专栏可以为这些创作者提供舞台,这个栏目也是他们发挥才能的园地,从而更好的激发其创作热情,同时,它有着示范的功能,使得创作群体扩大化,不仅如此,优秀的歌词也为作曲家提供了选择,也促进了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复刊之后的《乐坛》,刊物不仅以群众为主,从内容上可以发现以中小学音乐教师以及专业的作曲家作词者以及更多“新苗”是受众群体,该期刊的目的是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提供教科书和解决教学问题,并为歌唱材料和音乐提供指导。《乐坛》出版的72期里,每期都出现的栏目有3类,分别是歌曲、歌词、文论。歌曲的数目庞大共刊登1349首作品,其次是歌词有703首,最后是文章共刊登466篇文章。我们可以发现,乐坛中的重点栏目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歌曲、歌词、文论出现的频率达到了 100%,可以看出,重点栏目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为了保持期刊的稳定性,每期都刊登重点栏目,使其延续下来,也成为期刊的特色。其中,载曲量就像上文所说的1349首,载曲量比重很高,自然显的其重要地位,另一方面,由于《乐坛》成为安徽音乐的园地,自然承担了各项传播的功能,设置了乐坛文选节目,以及歌词、音乐教育类节目。随着期刊的不断发展,音乐期刊编辑中受众定位扩大,从专业音乐工作者至非专业的人群、教育者至被教育者、普通群众到各阶层人民,其转变与时代息息相关,同时为了促进安徽当地的音乐文化,为了遵循和实现这一目的,栏目设置方面也与之相适应,从原本只依靠刊登歌曲作为期刊的核心至栏目全面的发展,覆盖面更加的广泛,这体现了部分社会运动的轨迹,也体现了期刊文化的衍变。此期刊无论是内容上的改变还是形式上的变更,其目的是为繁荣音乐教育与音乐创作,汇聚安徽音乐的精髓。笔者通过对《乐坛》编辑部主任崔琳老师的访谈,以及于各个图书馆,档案室查阅资料,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思辨法、音乐史学研究方法,对三个阶段期刊内容的剖析思辨、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学习来审视20世纪下半叶音乐期刊对安徽音乐事业发展以及安徽音乐理论研究中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张立群[6](2013)在《1950至1960年代新诗的国家主题——以《诗刊》(1957—1964)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从历史角度来看,从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爆发,1950至1960年代新诗一直在社会主题的强力制约下向前发展并留下诸多阐释的课题。基于这样的前提,本文选择跨越两个时代、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刊物《诗刊》(1957—1964)为个案,进行国家主题的研究,并期待通过对《诗刊》"国家主题"的多层次剖析,丰富1950至1960年代新诗的历史认识,从而为不同时期新诗的国家主题研究提供参照。受惠于主题学研究的启示,"国家主题"主要是研究"国家"提供的"现实主题""在不同时代以及不同作家手中的处理,据以了解时代的特征和作家
丁珊珊[7](2013)在《苏里的电影人生及其艺术特色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安徽省的当涂县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这里也是电影导演苏里的故乡。1919年1月26日,苏里出生在一个并不富庶的家庭,原名叫夏传尧。他的父亲是个修鞋匠,因为家里穷,父亲又是"单眼瞎",幼年的苏里常常被人欺负。本没有条件读书的他,在一些好心人的帮助下,艰难地念了私塾,又上了小学,最终于1931年考取了安徽省立芜湖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的桑蚕科。求学期间,苏里在老师和同学的引领下,
林姿蓉[8](2012)在《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研究》文中指出科技论文是科技活动产出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记录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性文献,而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的目的在于丰富文献信息资源、扩大公众获取知识权利、提高科技论文质量、促进文献共享服务及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为落实此目标,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须受到网络版权保护原则的约束,包括:(1)尊重作者优先权原则;(2)尊重使用者合法利用权原则;(3)维护网络共享和版权保护利益平衡原则。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具体路径在于:(1)遵守科技论文网络版权政策的指导原则;(2)构建多元化的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授权模式;(3)强化和保护网络科技论文的“特殊版权”;(4)建立多方主体间之利益平衡机制。本文首先就科技论文的属性、网络发表的意涵,以及科技论文的类别、科技论文网络出版的方式等做陈述。其次,在说明版权保护的意涵及范围基础上,展开对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之法理基础研究,包括版权法之利益平衡机制、版权法之权利限制制度、网络版权与纸质版权的关系,以及中外知识产权观点之差异与版权制度的协调。再次,通过中国期刊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以及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以“科技论文”、“网络版权”、“版权保护”、“网络共享”、“网络发表”、“开放存取”、"Scientic Papers"、"Online-sharing"等为关键词,搜寻了1994至2012年的文献,梳理了中国与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及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与网络共享的制约因素,以及开放存取中较为突出的版权保护问题。接着,选取中外五个知名的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的网络版权保护现状,包括美国的arXiv.org、德国的Springer Open Choice,以及中国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系统及奇迹文库等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进行网络版权保护现状有关层面之梳理、比较与分析。最后,在上述法理基础及分析历程上,本文总结了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的对策:(1)政府角色:推动跨法领域的科技论文之合法共享。(2)共享平台:构建版权监管的激励机制。(3)保护手段:完善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技术体系。
毋瑕[9](2011)在《"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长篇小说单行本的出版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图书出版的重要部分。本文立足出版学学科,以“文革”时期我国出版的新中国长篇小说单行本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其原始版本等资料,对其出版特点进行总结。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对本课题涉及的关键概念做出界定,并说明了研究范围。进而,对本课题进行文献综述,以十年为一个时间分期,梳理了本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说明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介绍了“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的背景与概况。从政治、文艺、出版等方面考察了本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的整体环境,呈现了“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的书目信息和特征概况。第三章,分析了“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在时段分期和地缘方面的特征。以1971年为界,本期中国长篇小说的出版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段,前一时段没有出版过此类图书,后一时段则出版过此类图书,且数量逐年增多。在地缘方面,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出版活动,使北京和上海成为本期长篇小说出版的重要城市。第四章,阐述了“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在编创过程和编辑角色方面的特点。分析了初版小说的署名类型和“三结合”、集体创作等编创过程,同时探究了再版小说的重版过程。编辑角色方面,以原人民文学社编辑韦君宜为例,研究了“文革”时期编辑在长篇小说出版中的角色。第五章,研究了“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的内容特点,并探索性地分析了其封面艺术。对本期长篇小说进行了题材上的分类,并分析了其故事情节的内核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此外,也探索性地从色彩运用、整体设计方面介绍了本期长篇小说单行本的封面。
巫洪亮[10](2011)在《“十七年”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七年诗歌”不仅是20世纪中国现当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新诗研究不可或缺的“发力点”。迄今为止学界对于这一特定对象的学理化研究依然十分薄弱。本文力图从“诗学资源”、“诗歌生产”、“诗歌争鸣”、“诗歌经典”和“主体整形”五个方面问题入手,切入“十七年诗歌”生成与发展的具体现实,深入探察当代诗人为实现“新的人民诗歌”对既往已存的中外诗歌传统实施审美超越的诗歌理想,所采取的系统而复杂的文化策略,以及在具体诗歌实验中这一理想展开的可能与限度。在20世纪中国现当代诗歌历史的演进进程里,“十七年诗歌”置身于“文化—政治”相互胶着与叠合的历史场域中,她从诞生伊始就肩负着“新中国”文化重构与文学(诗歌)重塑的历史重任,就以全新的姿态和独特的特性面向不断展开的未来。为了构筑一种能够彰显时代和民族特色的理想的诗歌范式,建构和确立与传统诗歌相异的诗学体系和诗歌形态,展示“新的人民诗歌”的新气象和超越传统的新魄力,当代诗坛的主持者及诗人们始终围绕着诗歌资源、诗歌生产、诗歌传播与阅读、诗歌批评等关乎当代诗歌超越式发展的新的运行机制问题,进行紧张而严肃地探索和大胆地实验。就实现情形而言,“新的人民诗歌”的资源选择与重构不仅是确保当代诗歌“质的规定性”的重要方略,同时也是推进当代诗歌试验的力量和源泉;诗歌生产方式不仅受当代政治文化运动的深层影响,同时还与当代诗歌阅读和传播方式紧密关联;诗歌争鸣不仅是人们对诗歌传统实施“祛魅”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建构理想诗歌范式的一种重要方式;诗歌经典的“解构”与“重构”,不仅重建了当代诗歌发展的新秩序,同时也在多重的关系网络中打造了一批当代诗歌经典;主体“整形”不仅使创作主体在多维的压力下主动或被迫转变诗歌理念和诗歌实践,同时也极大地考验了他们的生存智慧和心理承压能力。由于“新的人民诗歌”在一种异常复杂的传统文化网络和极为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中展开诗歌超越的梦想,因而不论是诗学资源的选择与重构,还是诗歌争鸣机制的建立,不论是诗歌经典秩序的重建,还是创作主体的“整形”,都必须经历一系列相当复杂而艰难的过程,也将遭遇许多难以“逆料”的问题。
二、《海河水利》稿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河水利》稿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水利期刊的数量和布局(论文提纲范文)
1 以往的统计和研究成果 |
1.1 以往的统计成果 |
1.2 以往的研究成果 |
2 本次的统计工作及成果 |
2.1 本次的统计工作 |
2.1.1 选 刊 |
2.1.2 分 类 |
2.2 本次主要的统计成果 |
2.2.1 水利 (印刷版) 期刊一览表 |
2.2.2 水利 (印刷版) 期刊数量变化过程表 |
2.2.3 水利 (印刷版) 期刊的刊期和上网传播情况表 |
2.2.4 科技大类 (印刷版) 期刊涵盖学科和主办单位类型关系表 |
2.2.5 科技大类 (印刷版) 期刊主办单位所在地分布表 |
3 水利期刊布局的讨论和建议 |
3.1 期刊涵盖学科布局 |
3.2 期刊类别布局 |
3.3 期刊主办单位类型和所在地布局 |
3.4 期刊文种布局 |
4 结 语 |
(2)林则徐的荒政实践及其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 家世、生平 |
(一) 以立志为先 |
(二) 心系荒政三十年 |
二、 “上筹国计”与“下恤民生”的紧相结合 |
(一) 消极的救济论——办赈救灾,解除“民瘼” |
(1) 为民请命,奏报蠲缓 |
(2) 仿效“担粥法” |
(3) 劝谕捐赈,平稳灾区 |
(二) 积极的预防论——务农垦荒,粮足天下定 |
(1) 创立“丰备义仓” |
(2) 重农防灾,改进技术 |
(3) 南疆勘荒,足食安民 |
三、 兴利防患,力行改革 |
(一) 重视河道修防 |
(1) 力辟新径,疏浚河道 |
(2) 修堤防汛,变革民间水利组织 |
(二) “漕政河防皆不能无变易” |
(1) 大胆设想,改革漕运 |
(2) “上策探本原,补救特其次”的治河方略 |
四、 量才器使,培育“治人” |
(一) 匠心独运,知人善用 |
(1) 集民智,办荒政 |
(2) 招徕米商,平粜济荒 |
(3) 士子办赈,革除流弊 |
(二) 整顿河务,培植能员干吏 |
(三) 识拔人才,委以未竟荒政事业 |
五、 集大成的《畿辅水利议》 |
(一) 畿辅艺稻,养民为本 |
(二) 重在人为,处之有道 |
(三) 因地制宜,解除春旱秋涝 |
六、 忠君、爱国、经世的一代巨人 |
(一) “忠君”与“禳灾” |
(二) 济世匡时的伟大爱国者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1976前后文学异同研究(1971-197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文革与新时期文艺刊物的生产方式 |
第一节 文革文艺刊物的政治试探:试刊号 |
第二节 新时期文艺刊物的复刊之路:如何讲述文革原罪 |
一、“四人帮”的阴谋与“我们斗争性不强” |
二、为刊物正名:回归“十七年”与文艺刊物的“伤痕”叙事 |
第三节 文革与新时期文艺刊物的政治动员:“征文” |
一、文革征文:无产阶级文艺新军的培养与政治博弈的论证 |
二、新时期征文:新时期总任务的集合令与“去曲艺化” |
第四节 “抄袭”在文革与新时期的遭遇: |
一、资产阶级名利思想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对立 |
二、新时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垒思想的弱化 |
第五节 读者意见调查在文革与新时期的作用:群众还是读者 |
第二章 从文革到新时期:编辑机制惯性与跨界文学生产 |
第一节 编辑的职业惯性与文革文学和新时期文学 |
一、1949年后的文学编辑:组织化文学的生产者 |
二、文革:组织化文学编辑机制的延续与“人情伦理恩义”的反作用力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的发表语境与知识青年的创作心理 |
第三章 无产阶级文艺创作主体——工农兵业余作者谱系 |
第一节 1949年之前关于工农作者的讨论与实践 |
一、文学大众化与工农通讯员 |
二、农民文艺与工人文艺 |
第二节 1958、1966、1976:工农兵业余作者的写作实践 |
一、1958——1966:拿下“文学堡垒”与通向共产主义 |
二、1966—1976:无法完成的文化大革命与永远长不大的工农兵业余作者 |
第三节 新时期:工农兵业余作者何去何从 |
第四章 无产阶级文艺的胜利与难题:革命故事在文革与新时期文学的定位 |
第一节 革命故事与革命故事员:民间文艺的革命化与组织化 |
第二节 新时期:重述故事传统与新故事的提出 |
第五章 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中的十七年小说、诗歌传统 |
第一节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延异 |
一、陈忠实:文革与新时期的十七年作家 |
二、周克芹:社会主义新人塑造的贯穿性 |
三、叶蔚林:歌词创作与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对话 |
四、古华:风俗的挤压与释放 |
五、孙健忠:乡土味中的民族性 |
第二节 十七年叙事诗传统在文革与新时期的变异与发展 |
一、《兰珍子》:“文革”诗歌与“十七年”民歌体叙事诗传统 |
二、“兰珍子”与“我就是你的梅”:革命后代与落难学生 |
三、陕北与延安:从革命圣地到母亲、祖国以及民族 |
四、梅绍静的信天游:从革命形式到故事重述 |
第六章 告别文革,走向新时期:1976—1979作家形象形塑的意识形态性 |
第一节 文革主流作家:浪子回头金不换 |
第二节 文革中被贬抑的作家:霜叶红于二月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4)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大型海水淡化项目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大型海水淡化项目风险识别 |
1.1 取排水风险 |
1.2 工艺技术风险 |
1.3 财务风险 |
1.3.1 筹资风险 |
1.3.2 成本风险 |
1.3.3 运营风险 |
1.4 环境风险 |
2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2.2 项目评价模型的构建 |
3 实例研究-天津某大型海水淡化项目风险评价 |
3.1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3.2 确定指标评价集 |
3.3 评价结果 |
4 结论 |
(5)论安徽音乐期刊的变化与历史价值 ——从《安徽歌曲》《安徽音乐》到《乐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性 |
第一章 安徽音乐期刊的创刊与变更 |
第一节 《安徽歌曲》的创刊 |
第二节 更名《安徽音乐》 |
第三节 改刊《乐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安徽音乐期刊的内容与形式 |
第一节 期刊更名与封面变化 |
第二节 名称更迭与功能转换 |
第三节 栏目设置的改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时期的期刊功能 |
第一节 《安徽歌曲》栏目与观念 |
第二节 《安徽音乐》栏目与思想 |
第三节 《乐坛》的栏目与作用 |
第四节 栏目特色与办刊宗旨的变化 |
第五节 安徽音乐期刊的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历史契机与期刊的更名 |
第一节 历史与中国音乐期刊 |
第二节 安徽音乐期刊的价值 |
第三节 安徽音乐期刊的历史作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后记 |
(7)苏里的电影人生及其艺术特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牛刀初试:从儿童片到青春片 |
二、彩色新中国:命题之作中展才华 |
三、“老兵新传”:创新与回归 |
四、余论 |
(8)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科技论文网络使用现况 |
1.1.2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现状及问题研究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与目的 |
1.2.1 研究问题的界定 |
1.2.2 研究目的及思路的表述 |
1.3 研究范围与限制 |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研究限制的表述 |
1.4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4.1 研究设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架构与流程 |
1.5.1 研究架构 |
1.5.2 研究流程 |
2 科技论文属性、意涵及网络出版方式 |
2.1 科技论文属性及其意涵 |
2.1.1 科技论文的属性 |
2.1.2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意涵 |
2.2 科技论文的类别及网络出版方式 |
2.2.1 科技论文的类别 |
2.2.2 科技论文网络出版方式 |
3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之法理基础 |
3.1 版权保护的意涵及范围 |
3.1.1 版权定义暨着作权内涵 |
3.1.2 版权保护之意义及范围 |
3.2 版权法之利益平衡机制 |
3.2.1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
3.2.2 公权与私权 |
3.2.3 版权法之立法设计与核心价值 |
3.2.4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利益机制失衡现象 |
3.2.5 版权保护与网络共享的关系 |
3.3 版权法之权利限制制度 |
3.3.1 合理使用制度 |
3.3.2 法定许可制度 |
3.4 网络版权与纸质版权的关系 |
3.4.1 主体的特殊性 |
3.4.2 客体的特殊性 |
3.4.3 网络版权权利内容的特殊性 |
3.5 中外知识产权观点之差异与版权制度协调 |
3.5.1 中外知识产权观点歧异 |
3.5.2 中外版权制度之差异与协调 |
4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共享实践方式、立法现状与制约因素 |
4.1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共享的实践现状 |
4.1.1 开放存取 |
4.1.2 科技文献数据库 |
4.1.3 学术搜索引擎 |
4.1.4 学术网站或博客 |
4.2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有关立法现状 |
4.2.1 美国 |
4.2.2 欧盟 |
4.3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模式 |
4.3.1 开放存取领域的版权保护模式 |
4.3.2 非开放存取领域的版权保护模式 |
4.4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与共享的制约因素 |
4.4.1 作者在出版费、版权授予与共享实践等制约 |
4.4.2 用户在订阅费、许可协议与承担责任等制约 |
4.4.3 供应方在经费、质量控管与捆绑销售等制约 |
4.5 欧美对开放存取期刊出版费暨其经济效益观点 |
4.5.1 各界对开放存取出版费的观点 |
4.5.2 开放存取的经济效益 |
4.5.3 开放存取经济生存途径探讨 |
4.5.4 小结 |
5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共享实践方式、立法现状与制约因素 |
5.1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共享的实践方式 |
5.1.1 开放存取 |
5.1.2 数据库 |
5.1.3 科技期刊网络化 |
5.2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有关立法现状 |
5.2.1 版权保护立法现状 |
5.2.2 与网络版权保护有关之国际条约 |
5.2.3 版权技术保护措施 |
5.3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与共享的制约因素 |
5.3.1 作者在出版费、版权管理与学术剽窃等制约 |
5.3.2 用户在内容控管与版权保护意识的制约 |
5.3.3 网络服务商高额服务费的制约 |
5.3.4 科技论文网络共享于环境方面的制约 |
6 中外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案例分析 |
6.1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案例分析 |
6.1.1 arXiv.org电子预印本文库 |
6.1.2 SpringerLink全文数据库 |
6.2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案例分析 |
6.2.1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
6.2.2 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 |
6.2.3 奇迹文库 |
6.3 中外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及其营运探析 |
6.3.1 版权管理 |
6.3.2 学科领域 |
6.3.3 审稿机制 |
6.3.4 营运经费 |
6.3.5 综合讨论 |
7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体系构建之研究 |
7.1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目标 |
7.1.1 丰富文献信息资源 |
7.1.2 扩大公众获取知识权利 |
7.1.3 提高科技论文质量 |
7.1.4 促进文献共享服务 |
7.1.5 推动国际学术交流 |
7.2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原则 |
7.2.1 尊重作者优先权原则 |
7.2.2 尊重使用者合法利用权原则 |
7.2.3 维护网络共享与版权保护利益平衡原则 |
7.3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路径 |
7.3.1 遵守科技论文网络版权政策的指导原则 |
7.3.2 建构多元化的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授权模式 |
7.3.3 强化和保护网络科技论文的“特殊版权” |
7.3.4 建立多方主体间之利益平衡机制 |
7.4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对策 |
7.4.1 推动跨法域科技论文的合法共享 |
7.4.2 构建版权监管的激励机制 |
7.4.3 完善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技术体系 |
7.5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不足 |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的环境与概况 |
2.1 出版环境 |
2.2 出版概况 |
第三章 “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的时段分期与地缘特征 |
3.1 时段分期 |
3.2 地缘特征 |
第四章 “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的编创过程与编辑角色 |
4.1 编创过程 |
4.2 编辑角色——以韦君宜为例 |
第五章 “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的内容特点与封面探析 |
5.1 内容特点 |
5.2 封面探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文革”时期部分中国长篇小说单行本的封面 |
(10)“十七年”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十七年”诗歌研究的现状、问题及意义 |
二、深化“十七年”诗歌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十七年"诗歌的诗学资源 |
第一节 "十七年"诗学资源的多维指涉 |
第二节 "十七年"诗学资源的系统构成与复杂生成 |
第三节 "十七年"诗学资源选择与重构的问题与意义——以大跃进"新民歌运动"为例 |
第二章 "十七年"诗歌生产现象 |
第一节 "政治文化运动"与当代诗歌生产 |
第二节 诗歌传播与当代诗歌生产 |
第三节 "工农兵"的"审美趣味"与当代诗歌生产 |
第三章 "十七年"诗歌"争鸣"现象 |
第一节 时代语境规约中的"诗歌争鸣" |
第二节 "诗歌争鸣"与传统"祛魅" |
第三节 "诗歌争鸣"与诗歌范式建构 |
第四节 "诗歌争鸣"机制的形成与诗歌范式的确立——以《星星》"诗歌事件"为例 |
第四章 "十七年"诗歌经典的"解构"与"建构" |
第一节 现代诗歌经典的"解构"与"重构" |
第二节 艰难的建构:当代诗歌经典的打造 |
第三节 "新经典"成长中的文化"摩擦"与"压力" |
第五章 "十七年"诗人的主体"整形" |
第一节 穆旦:主体"整形"与别样"抗争" |
第二节 艾青:想象的"他者"与"主体"建构 |
第三节 郭小川:多维焦虑与"主体"重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海河水利》稿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水利期刊的数量和布局[J]. 季山,张松波,王红星,李向东.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9(04)
- [2]林则徐的荒政实践及其思想[D]. 曾杰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02(01)
- [3]1976前后文学异同研究(1971-1979)[D]. 李旺. 南京大学, 2013(05)
- [4]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大型海水淡化项目风险评价研究[J]. 王锐浩,黄鹏飞,单科.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9(12)
- [5]论安徽音乐期刊的变化与历史价值 ——从《安徽歌曲》《安徽音乐》到《乐坛》[D]. 宗洁. 安徽大学, 2019(07)
- [6]1950至1960年代新诗的国家主题——以《诗刊》(1957—1964)为个案[J]. 张立群. 文艺争鸣, 2013(09)
- [7]苏里的电影人生及其艺术特色初探[J]. 丁珊珊. 当代电影, 2013(09)
- [8]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研究[D]. 林姿蓉. 武汉大学, 2012(05)
- [9]"文革"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出版研究[D]. 毋瑕. 北京印刷学院, 2011(08)
- [10]“十七年”诗歌研究[D]. 巫洪亮.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