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残茬论文_Kashif,Akhtar

导读:本文包含了作物残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作物,土壤,双季稻,阴山,生物量,连作,冬季。

作物残茬论文文献综述

Kashif,Akhtar[1](2018)在《作物残茬与氮肥对农田温室气体、理化性质及其作物生长的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范围内,化肥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农作物的生产,实行高产可持续型的小麦-玉米种植体系,进而行之有效的提高和改良土壤养分及有机质状况对于维护未来粮食安全和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在大多数类型的土壤中添加诸如作物秸秆和氮肥等有机和无机物料被认为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生产的重要策略。本研究基于当地的农业生产现状,于2015-2017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内试验田开展为期两年的研究,试验采用再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不同轮作制度(大豆-小麦轮作;玉米-小麦轮作;休闲-小麦轮作),副区为3个秸秆还田水平(S1:秸秆不还田;S2:秸秆半量还田;S3:秸秆全量还田),副副区为3个施氮水平(N1:不施氮;N2:80%常规施氮;N3:常规施氮)。本研究注重分析不同轮作模式下温室气体排放通量(CO_2和N_2O)、土壤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碱解氮AN、土壤速效磷AP)、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土壤总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LOC、颗粒性有机碳POC)以及包括净光合速率及其特征、叶片SPAD值、作物生长叶面积、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的作物生长特性的差异与变化趋势。本研究通过对不同作物各生育时期的土壤CO_2和N_2O排放量的监测,探究不同作物生育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周期内,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土壤CO_2和N_2O排放量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在大豆-小麦轮作体系和玉米-小麦轮作体系下,土壤CO_2和N_2O排放量在大豆和玉米的生育期内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对于不同轮作体系内的小麦而言,土壤CO_2和N_2O排放量在小麦生育期内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在苗期至越冬期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越冬期后排放量明显增加,至小麦灌浆期达到最大值,而在成熟期略有降低。CO_2和N_2O的排放量在不同轮作体系内有所差异,CO_2排放量表现为玉米-小麦>大豆-小麦>休闲-小麦,其中玉米-小麦体系的CO_2排放量分别较大豆-小麦体系和休闲-小麦体系提高13.3%和46.8%。N_2O排放量表现为大豆-小麦>玉米-小麦>休闲-小麦,其中大豆-小麦体系的N_2O排放量分别较玉米-小麦体系和休闲-小麦体系提高4.5%和99.9%,同理,玉米-小麦体系的N_2O排放量较休闲-小麦体系提高90.9%。分析秸秆还田与施氮对CO_2和N_2O的排放量的影响可知,秸秆还田与施氮配施显着提高了不同作物生育期CO_2和N_2O排放量,不同作物生育期内S3N3处理的CO_2和N_2O平均排放量和累计排放量均为处理间最高,对于大豆-小麦轮作体系,S3N3处理的CO_2平均排放量和累计排放量较S1N1处理显着提高6.40%和6.52%(大豆),6.00%和6.75%(小麦),N_2O平均排放量和累计排放量为85.2%和82.8%(大豆),144.51%和108.25%(小麦);对于玉米-小麦轮作体系,S3N3处理的CO_2平均排放量和累计排放量较S1N1处理显着提高7.52%和7.11%(玉米),8.25%和9.31%(小麦),N_2O平均排放量和累计排放量为72.55%和78.44%(玉米),128.32%和130.58%(小麦)对于休闲-小麦轮作体系,S3N3处理的CO_2平均排放量和累计排放量较S1N1处理显着提高7.25%和7.86%(小麦),N_2O平均排放量和累计排放量为78.21%和80.44%(小麦)。分析不同作物0-40cm土层深度下的土壤不同种类酶活性的结果可知: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大而降低,且在不同轮作体系内,秸秆还田显着提高了0-40cm土层深度内的4种土壤酶的活性,秸秆全量还田处理S3与秸秆不还田处理间S1的差异显着。在大豆-小麦轮作体系内,S3处理的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较S1处理显着增加33.5、50.2、47.4和26.8%(大豆)和16.4、55.4、54.2和10.1%(小麦),在玉米-小麦轮作体系内,S3处理的土壤4种酶的活性较S1处理显着增加21.6、70.0、48.3和7.76%(玉米)和16.1、29.2、39.3和9.61%(小麦),同理,在休闲-小麦轮作体系内,S3处理的土壤4种酶的活性较S1处理显着增加18.2、32.8、50.3和9.90%(小麦)。不同轮作体系间土壤酶活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玉米的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较大豆分别提高28.11%和39.25%,且受前茬作物影响,不同轮作体系间冬小麦的土壤酶活性有所差异,玉米-小麦轮作体系的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高于其他两种轮作。施氮同样显着提高了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土壤酶活性表现为N3>N2>N1,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常规施肥处理N3与减量施氮处理N2间的差异并不显着。不同轮作体系内土壤养分及有机碳库活性组分的含量有所差异,表现为玉米-小麦>大豆-小麦>休闲-小麦。在不同轮作体系内,秸秆还田均提高了0-40cm土层深度内的土壤养分及有机碳库活性组分的含量,在大豆-小麦体系内,S3处理较S1处理显着提高了AN、AP、SOC、LOC、POC和DOC含量的13.8、20.2、11.1、51.1、25.4和28.7%(大豆)和12.9、30.8、25.5、47.0、18.1和13.5%(小麦),在玉米-小麦体系内,S3处理较S1处理显着提高36.4、25.8、32.8、45.5、27.6和18.3%(玉米)和12.8、27.5、22.8、43.1、42.4和12.7%(小麦),在休闲-小麦体系内,S3处理较S1处理显着提高13.4、28.9、26.8、49.7、26.5和13.4%(小麦)。对于土壤水热条件而言,秸秆还田显着提高了不同轮作体系内0-40cm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降低了0-25cm土层深度的土壤温度,其中S3处理与S1处理间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温度均存在显着差异。施氮显着提高了土壤养分、有机碳库活性组分含量以及水热因子,其中N3处理与N1处理间的差异存在显着,但在大多数情况下,N3与N2间的差异并不显着。此外,秸秆还田与施氮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库活性组分的含量,特别是S3N3处理均显着提高了不同轮作体系内土壤LOC,DOC和POC的含量。不同轮作体间土壤有机碳库活性组分含量的差异与不同轮作体间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基本一致,表现为:玉米-小麦>大豆-小麦>休闲-小麦。秸秆还田对于作物的生理和生产特性、产量均有影响,其中S3处理较S2处理和S1处理分别显着提高了作物的光合作用、气孔导度、胞间CO_2排放、蒸腾速率、SPAD值、作物叶面积和生长率。此外,S3处理也显着提高了不同轮作体系下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施氮对于作物的生理和生产特性、产量也均有影响,其中N3处理对于不同轮作体系内作物生理及生长特性的提高效应与S3处理的提高效应也基本一致。秸秆还田与施氮对于作物产量及生物量的影响具体而言表现为:大豆-小麦体系,S3处理较S1处理提高了大豆产量与生物量,2015和2016年的增幅分别为8.35%和9.40%(生物量),21.1%和17.3%(产量),同理,S3处理较S1处理提高了2016和2017年小麦产量与生物量,增幅分别为16.2和14.0%(生物量),10.8%和11.2%(产量);玉米-小麦体系,S3处理较S1处理提高了玉米产量与生物量,2015和2016年的增幅分别为9.1%和25.4%(生物量),9.5%和8.0%(产量),同理,S3处理较S1处理提高了2016和2017年小麦产量与生物量,增幅分别为15.2和13.5%(生物量),10.5%和10.7%(产量);休闲-小麦体系,S3处理较S1处理提高了2016和2017年小麦产量与生物量,增幅分别为17.4和14.6%(生物量),12.1%和11.4%(产量)。在连续两季的研究周期内,N3处理显着提高了不同年份间小麦、玉米、大豆的产量及生物量,其中,N3处理较N1处理显着提高了2015-2016年大豆及2016-2017年小麦的生物量与产量,增幅分别为57.5%和55.9%(大豆生物量)、36.6%和58.5%(大豆产量)、75.6%和29.5%(小麦生物量)、38.9%和35.8%(小麦产量)。相同的处理间差异也均出现在玉米-小麦和休闲-小麦体系内。主成分分析-综合因子得分的结果显示:在不同轮作体系内,不同处理间因子得分较高的处理均为S3N3和S3N2,说明这2个处理在作物生长、土壤理化性质、温室气体排放等多个层面均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具有提高作物生长和生理特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趋势。不同轮作体系内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显示,S3N3处理和S3N2处理均获得的较高的利润,由于S3N2处理较S3N3处理减少了氮肥的投入量,从而降低了成本,表现为在大多数情况下,S3N2处理的经济效益略高于S3N3处理。总体而言,S3N3处理和S3N2处理对于维持作物生产力,促进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碳库间的良好关系均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S3N3处理与S3N2处理土壤理化性质指标间的差异并不显着。此外,S3N3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氮肥的投入量均高于S3N2处理,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S3N2处理相比S3N3处理更具有增产增效和环境效益的兼顾,因此,本研究认为秸秆全量还田与减量施氮20%相结合的栽培方式(S3N2)有利于关中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本研究也将专注于不同秸秆模式下氮素积累及利用等方面的方向。(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11-01)

蔡苗[2](2017)在《作物残茬固碳及其分解特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田土壤碳库是陆地碳库中最活跃的部分,对维持全球碳平衡和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各种农作物收获后留在土壤中的有机残茬是保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培肥地力的主要物质,有机残茬分解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基本生物化学过程。详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有机残茬光合同化碳量的研究,分析了有机残茬在田间分解过程中对土壤碳、氮养分以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在残茬分解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有机残茬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气候环境因素、土壤性质、人为管理措施等。(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7年17期)

雷步云[3](2015)在《基于全极化雷达数据的冬小麦作物残茬生物量估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作物残茬是小麦作物收割之后残留在农田中的茎秆部分。作物残茬覆盖的地表对土壤水分、碳和其他物质具有保持的作用。作物残茬本身作为地球碳储物质,对全球进行碳计算及环境气候评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物残茬的合理利用能够减少农田土壤中碳的散失、温室气体排放及地表径流造成的土壤表层有机质流失。因此对农田作物残茬生物量估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位于黄淮海平原的山东禹城试验区作为研究区。利用全极化雷达数据(Radarsat-2),以及与之同步野外观测数据,开展基于全极化雷达数据的冬小麦作物残茬生物量估算研究。首先,对实测数据与作物残茬生物量进行回归分析,利用Radarsat-2数据进行冬小麦作物残茬不同极化方式下的后向散射特征分析,并做样点实测数据与不同极化方式下的后向散射系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然后,利用简化的密歇根微波冠层散射(MIMICS)模型模拟冬小麦作物残茬的后向散射系数,与Radarsat-2HH极化方式下的后向散射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冬小麦作物残茬生物量估算模型,并采用实测样点的冬小麦作物残茬生物量进行精度评价。本文的主要结论和结果如下:1)冬小麦作物残茬生物量与残茬高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采用实测的小麦作物残茬生物量分别与作物残茬高度、作物残茬覆盖度以及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冬小麦作物残茬生物量与作物残茬高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0.73,与残茬覆盖度和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相关性不明显。2)冬小麦作物残茬与Radarsat-2 HH极化模式的后向散射系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将实测的样点数据分别与Radarsat-2 HH、HV、VH、W极化模式的后向散射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作物残茬生物量与Radarsat-2 HH极化模式的后向散射系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为0.45,与HV、VH和VW极化模式的后向散射系数没有明显的相关性。3)MIMICS模型模拟的后向散射系数与原图像的后向散射系数相关性较好。确定冠层微波散射模型—MIMICS模型的输入参数,模拟小麦作物残茬的后向散射系数,将模拟的后向散射系数与原始图像后向散射系数对比分析,相关性明显,决定系数R2=0.78,能够很好的模拟小麦作物残茬后向散射系数。4)基于MIMICS模型估算的冬小麦作物残茬生物量具有较好的精度。根据实测的小麦作物残茬植被参数和土壤数据,设定植被参数和土壤数据波动范围,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冬小麦作物残茬生物量估算模型,对研究区的小麦作物残茬的生物量进行估算。与实测的小麦作物残茬的生物量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误差分析,得出研究区小麦作物残茬生物量估算的精度评价,决定系数R2=0.588,相对误差最大为22.4%,平均相对误差为7.13%。结果表明根据MIMICS模型能够较好的估算作物残茬生物量。(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5-05-28)

赵沛义,妥德宝,任永峰,姚俊卿,李焕春[4](2014)在《作物残茬及不同生物篱的防风蚀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不同作物残茬和生物篱的防风蚀效果及距驼绒藜下风向不同距离处的风蚀规律,采用地表埋放风蚀圈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风蚀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不同作物残茬及驼绒藜对间作秋翻裸地的保护作用明显,驼绒藜冠幅越大防护效果越好,草谷子和油菜2种残茬相比,草谷子残茬由于秸秆密集,防护效果好于油菜茬,草谷子和油菜残茬加上驼绒藜冠幅的保护,裸地中土壤风蚀量下降73.40%~88.90%;与大面积秋翻裸地相比,不同残茬和生物篱均对间作秋翻裸地有防护作用,土壤风蚀量降低率为38.57%~76.45%,其防护效果大小顺序为草谷子茬>4年驼绒藜>莜麦茬>油菜茬>2年驼绒藜>草玉米茬>油葵秆;驼绒藜下风向不同距离处的风蚀趋势为,距驼绒藜2m之内,土壤沉降量逐渐降低,3~5m土壤沉降量又逐渐增大,5~8.5m土壤沉降量又逐渐减小,距驼绒藜8.5m外开始发生风蚀,而且随距离增加土壤风蚀量逐渐增大。秋翻裸地中距4年驼绒藜1m到10m不同距离处,较大面积秋翻裸地土壤风蚀量降低率为65.84%~132.40%;距4年驼绒藜10m之外的区域还能显现驼绒藜的防护效果。(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肖小平,唐海明,聂泽民,郭立君,刘征鹏[5](2013)在《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冬季不同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后稻田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对合理利用冬闲稻田,发展冬季覆盖作物,以及科学评价不同种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不同冬季覆盖作物–双季稻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分析了黑麦草–双季稻(T1)、紫云英–双季稻(T2)和油菜–双季稻(T3)3种种植模式不同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后对土壤耕层(0~20 cm)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并计算了各处理的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碳库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与冬闲–双季稻(对照)相比,T1、T2和T3处理的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均提高了稻田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其大小顺序均表现为T2>T1>T3>CK。其中,各处理稻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早稻收获时T1、T2和T3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两年平均分别比对照增加6.73%、10.53%和4.79%,晚稻收获时两年平均分别增加4.16%、6.20%和2.37%;T1和T2处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早稻收获时两年平均分别比对照增加10.52%和21.52%,晚稻收获时两年平均分别增加11.99%和15.59%。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提高了土壤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碳库指数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其大小顺序均表现为T2>T1>T3。总的来说,各处理中以紫云英残茬还田的效果为最好,黑麦草和油菜残茬还田的效果次之。(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13年10期)

孙艺文[6](2013)在《不同作物残茬及秸秆对连作土壤的修复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瓜是我国设施主栽蔬菜作物之一,在生产中大面积种植,近年来由于设施中特殊的生态环境以及农民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黄瓜连作现象频发,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设施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黄瓜连作障碍土壤的修复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对于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实验以瓜类连作四年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幼苗和盆栽实验,研究了小麦,燕麦残茬对连作和非连作土壤及菊芋、玉米秸秆对连作土壤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了连作土壤盆栽实验对黄瓜土壤营养状况、理化性状、土壤酶活性以及主要土壤微生物菌群、土传病原菌群落结构及大小的变化,用以评价作物残茬对黄瓜幼苗生长及连作土壤的修复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小麦、燕麦残茬及混合残茬能够促进黄瓜幼苗生长,添加残茬的连作和非连作幼苗黄瓜的株高、茎粗、全株鲜重等生长指标均有显着提高。2.小麦、菊芋秸秆对连作土壤黄瓜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玉米秸秆对于连作土壤黄瓜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不适合直接用于育苗基质。3.连作土壤盆栽试验表明,小麦、燕麦残茬处理能够提高黄瓜的全株鲜重、株高和茎粗,能够促进连作黄瓜生长,3种残茬处理对连作土壤黄瓜的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无显着影响。4.小麦、燕麦残茬及其混合残茬处理均能显着提高瓜类连作土壤转化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混合残茬处理能够提高瓜类连作土壤脱氢酶活性,燕麦残茬处理能够提高瓜类连作土壤脲酶活性。5.在黄瓜定植后第20天、40天,混合残茬提高了连作土壤的含水量和EC值,混合残茬和燕麦残茬处理能显着提高连作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小麦残茬处理则显着降低了瓜类连作土壤中的碱解氮含量。6.小麦、燕麦残茬及其混合残茬处理均能显着提高连作黄瓜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7. PCR-DGGE结果表明,小麦、燕麦残茬处理改变了连作黄瓜根区土壤细菌,真菌和Fusarium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组成;其中,小麦、燕麦残茬处理提高了土壤细菌DGGE图谱的条带数,降低了Fusarium菌DGGE图谱的条带数,小麦残茬处理提高了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降低了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在定植后第30天,小麦、燕麦残茬及其混合残茬处理降低了连作黄瓜根区土壤Fusarium菌的条带数和多样性指数。Fusarium菌的荧光定量结果表明,小麦,燕麦残茬处理提高了连作黄瓜根区土壤Fusarium菌群落的大小,其中,混合残茬对其影响更为明显。综上,苗期试验表明,在黄瓜连作土壤与非连作土壤中添加小麦、燕麦及其混合残茬均能够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小麦燕麦混合残茬的效果最好。在连作土壤中添加秸秆对黄瓜生长影响不显着,但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连作土壤的盆栽试验表明,在黄瓜连作土壤中添加小麦、燕麦及其混合残茬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改善了土壤微生态环境,并能够促进黄瓜植株生长,在生产应用上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赵永来,陈智,孙悦超,王荣莲[7](2013)在《作物残茬覆盖农田地表风沙流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移动式风蚀风洞对秋翻地和作物残茬覆盖农田进行原位测试,探讨作物残茬覆盖农田地表风沙流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作物残茬覆盖农田地表的单位面积输沙量随风速与距地表高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残茬盖度越大,输沙量越小;风沙流的活动主要集中在直立残茬高度范围内,在距地表300mm高度内的输沙量占输沙总量的86%以上;在高风速下65%以上盖度的残茬覆盖农田,具有更佳的风沙流截留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唐海明,汤文光,肖小平,杨光立[8](2012)在《双季稻区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冬季不同覆盖作物还田后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经济性状的变化,对合理利用冬闲稻田,发展冬季覆盖作物,以及科学评价不同种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冬季不同覆盖作物处理(免耕直播黑麦草-双季稻、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免耕直播油菜-双季稻、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和冬闲-双季稻)残茬还田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后,早、晚稻分蘖期至成熟期,各处理植株根系、茎、叶干质量均高于对照,但与对照均无显着差异;早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处理穗干质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晚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处理穗干质量显着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早稻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31.45,37.30,15.25,28.60万/hm2,结实率分别增加4.83%、12.29%、11.35%和8.39%,千粒质量分别增加0.87,0.31,0.54,0.93 g,产量分别增加420.70,424.72,282.76,317.25 kg/hm2;晚稻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30.20,33.55,13.45,36.90万/hm2,结实率分别增加2.38%、5.03%、1.56%和6.05%,千粒质量分别增加0.63,0.72,0.38,0.78 g,产量分别增加248.28,427.60,179.32,455.18 kg/hm2。在双季稻田种植冬季覆盖作物,采用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可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张淼,李强子,蒙继华,吴炳方[9](2011)在《作物残茬覆盖度遥感监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作物残茬作为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物质、碳、水和能量的流动与循环。作物残茬覆盖度作为描述作物残茬数量和分布的重要指标,对于农田生态系统C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均有实际意义,具备重要的定量监测价值。遥感技术具有准确、经济、快速大面积监测的能力,因此利用遥感监测区域尺度的作物残茬覆盖度,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工作回顾总结了目前利用遥感监测作物残茬覆盖度的主要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并根据基本方法的差异以及数据源的不同,从五个类别分别介绍了遥感监测原理与技术革新,对每一类方法的优点和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最后对作物残茬覆盖度遥感监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1年12期)

Parish,P.Nalavade,Peeyush,Soni,Vilas,M.Salokhe,Tanya,Niyamapa[10](2011)在《动力圆盘耙高效清理作物残茬的应用综述(摘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作物残茬处理是水土保持和土地生产力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为了提高作物产量,保持适当的土壤质地和结构也尤为重要。耕作方式在土壤保护和管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度耕作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板结和土壤结构恶化,从而降低其生产力。因此目前的耕作方式正在向少免耕方向转变。另一方面,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发展中国家,如孟加拉国、柬埔寨、印度、菲律宾和泰国等,仍然以露天焚烧的方式处理作物秸秆。在从传统耕作方式向保护性耕作转型的背景下,农民正在寻找适当的机具来处理作物残茬,而动力圆盘耙作为一种通用型机具能适应多种土壤和操作条件,在保护性耕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综述了各种田间耕作机械的优点、工作质量和相关问题,并证实动力圆盘耙在农田废弃物处理中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期刊2011年04期)

作物残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田土壤碳库是陆地碳库中最活跃的部分,对维持全球碳平衡和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各种农作物收获后留在土壤中的有机残茬是保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培肥地力的主要物质,有机残茬分解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基本生物化学过程。详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有机残茬光合同化碳量的研究,分析了有机残茬在田间分解过程中对土壤碳、氮养分以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在残茬分解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有机残茬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气候环境因素、土壤性质、人为管理措施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作物残茬论文参考文献

[1].Kashif,Akhtar.作物残茬与氮肥对农田温室气体、理化性质及其作物生长的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2].蔡苗.作物残茬固碳及其分解特性研究进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

[3].雷步云.基于全极化雷达数据的冬小麦作物残茬生物量估算研究[D].南京大学.2015

[4].赵沛义,妥德宝,任永峰,姚俊卿,李焕春.作物残茬及不同生物篱的防风蚀效果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4

[5].肖小平,唐海明,聂泽民,郭立君,刘征鹏.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

[6].孙艺文.不同作物残茬及秸秆对连作土壤的修复作用[D].东北农业大学.2013

[7].赵永来,陈智,孙悦超,王荣莲.作物残茬覆盖农田地表风沙流分布规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3

[8].唐海明,汤文光,肖小平,杨光立.双季稻区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

[9].张淼,李强子,蒙继华,吴炳方.作物残茬覆盖度遥感监测研究进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

[10].Parish,P.Nalavade,Peeyush,Soni,Vilas,M.Salokhe,Tanya,Niyamapa.动力圆盘耙高效清理作物残茬的应用综述(摘选)[J].农业工程.2011

论文知识图

不同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2011...不同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2011...蔬菜作物高产和资源高效利用的根层环境...作物残茬C /N与土壤有机质C /N...速度矢量图一10NUT脚N模型列表(左)和图表形式(右)...

标签:;  ;  ;  ;  ;  ;  ;  

作物残茬论文_Kashif,Akhtar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