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材北紫堇的生药研究

蒙药材北紫堇的生药研究

梁斯琴胡伊力格其(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蒙药药剂部028000)

【摘要】目的为蒙药材北紫堇建立生药研究体系。方法采用基源鉴别,性状鉴别及显微鉴别法对北紫堇进行了生药鉴别研究。结果经横切面上成五角星样棱角、维管束的排列特点及粉末的花粉粒、气孔、种皮表皮细胞都可做北紫堇的显微鉴别特征。

【关键词】蒙药材北紫堇生药研究

据有关文献[1,2],历代本草文献所载露水七味药之一东瑞希勒瓦。为罂粟科植物北紫堇Corydalissibirica(L.f.)Pers.的全草。蒙古药名为西伯日—萨巴乐干。本品味苦,性凉,具有清热,平协日,愈伤,消肿功能。主治隐伏热,协日热,血热,瘟疫,烧伤等症。鉴于未见有关北紫堇的生药学方面的报道,本文对其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生药学鉴别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的鉴定依据。

1材料与仪器

药材来源:北紫堇采自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五岔沟林业局豪森沟林场。经蒙医药学院布和巴特尔教授鉴定为罂粟科植物北紫堇Corydalissibirica(L.f.)Pers。

仪器与试剂:显微镜XS—18A型(南京),LZ—4012-1型回转式切片机,ZMD—2自动磨刀机,SQKC—ⅢA生物制片快速处理仪,101—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结果与方法

2.1原植物鉴定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5~65cm,无毛。主根直长。茎直立有分枝。基生叶多数,柄长4~6cm,基部成鞘,叶片轮廓三角形,长8~10cm,二至三回羽状全裂,一回全裂通常二对,末回裂片倒卵形,直倒披针形,宽2~5mm;茎生叶2~4枚,互生,疏离,均具柄,柄基成鞘。总状花序顶生,长2.5~8cm,果实可达14cm,花多,上密下疏,苞片长2~7mm,花序下部者二回羽状全裂,最上部者不裂,狭披针形;花梗较苞片略短,花冠黄色,长7~8cm,鸡冠状突起低,距圆筒状,占外轮上瓣长的1/3,略向上弯曲,蜜腺贯穿距的1/2;子座条形,柱头2裂。蒴果条状长圆形,长1~1.2cm。种子一列,3~7枚。花期6~8月,果期7~9月。生于山地草坡上,疏林下。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四川及西藏等地[3]。

2.2药材性状鉴别根茎较短,有节,可见叶痕;质硬,断面黄白色,中心有白色髓或中空。主根类圆形,表面棕黄色或黄白色,较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常呈扭曲状,有支根和须根;质较硬,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中心颜色较深。茎丛生,纤细,有5个棱脊及纵纹,灰绿色或黄绿色,质柔软且脆,易压扁,断面中空,略成纤维性。叶多皱缩破碎,暗绿色或灰绿色,有长柄;叶片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裂片纤细;柔软且脆。花黄色;蒴果灰绿色或黄绿色,扁长(椭圆)形;果皮质脆,种子扁心形,黑色,有光泽。具青草样气,味苦。

2.3显微鉴别

2.3.1茎横切面:略称五角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皮层薄壁细胞性状不规则,棱脊处有2~3列厚角组织细胞,厚角组织细胞下有纤维束存在,5~7列,呈椭圆形,纤维胞腔较大,壁非木化。主外韧性维管束位于棱脊处,不规则排列,韧皮部狭窄。俩个棱脊间有一个小型维管束。髓部中央有大空腔。

2.3.2叶横切面:叶肉上下表皮细胞均为1列,长方形。栅栏组织细胞1列,细胞圆柱形,排列于上表皮细胞下方,且不通过主脉。主脉维管束较细,韧皮部位于下方,木质部位于上方,为外韧性为管束。薄壁细胞呈类圆形。

2.3.3粉末特征:北紫堇粉末呈浅绿色。叶下表皮细胞壁气孔为不定式,副卫细胞4~6个。花粉粒圆型,壁稍厚,内含颗粒状物质,有三个萌发孔。茎表皮表面观呈多角形,壁稍厚,气孔为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断面观呈长方形,外层被有角质层。种皮表皮细胞多角型,壁较厚,内含棕红色分泌物。果皮表皮细胞呈长方形或多角形,壁较厚,称浅黄色。木纤维较少,多断裂,壁略显厚,胞腔明显。导管较多,多为螺纹导管,少数有网纹导管。

3小结

因北紫堇药用部位为全草,所以显微鉴别特征较多且明显。茎横切面略呈五角形,每棱脊处有一外韧性维管束,俩棱脊间有一小型维管束。粉末特征显示气孔为不定式;花粉粒圆型,内含颗粒状物质;种皮表皮细胞多角形,壁较厚,内含棕红色分泌物。以上特征可作为鉴别蒙药材北紫堇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罗布桑主编.蒙药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231.

[2]白清云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31.

[3]朱亚民主编.内蒙古植物药志(第一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452.

标签:;  ;  ;  

蒙药材北紫堇的生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