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性贡献者效应论文-陈颖媛,张琼寒,马剑虹

一贯性贡献者效应论文-陈颖媛,张琼寒,马剑虹

导读:本文包含了一贯性贡献者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一贯性贡献者,公共物品两难,道德提升感,使命感

一贯性贡献者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陈颖媛,张琼寒,马剑虹[1](2017)在《公共物品两难中一贯性贡献者效应的传递效应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物品两难困境中,由于搭便车者的存在,团队合作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已有研究发现,一贯性贡献者(Consistent Contributor,CC)可以促进团队成员进行合作,缓和合作率随轮次增多而下降的趋势,这个现象称为"一贯性贡献者效应"。但现有的研究都只考察了CC存在于团队中时对团队成员的直接影响,尚未有研究探索这一效应的传递性。本研究认为一贯贡献者在团队中起精神型领导的作用,基于精神型领导理论及领导力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一贯贡献者能够引发团队成员的使命感与认同感,并且这种激发的使命感与认同感能够影响个体在新的团队中表现出更为合作的倾向。另外,本研究认为道德提升感也可能是传递效应的机制之一。实验采用全或无的公共物品两难范式,共有两个阶段,每阶段被试需要进行15轮次的决策。在第一阶段中,被试被随机分配两种情境(有CC vs.无CC);在第一阶段结束后,测量了被试的合作规范、使命感、对CC的认同感、道德提升感等社会情绪;在第二阶段,被试被重新分配到新的团队中进行决策。共有70名被试参与了实验,在实验前测量了他们的SVO和道德中心度。实验结果显示:(1)CC的存在能够提高其所在团队其他成员的贡献率,并且这种积极影响在CC撤出后的新团队中仍然存在,表明CC效应的确存在传递性。(2)CC的存在能够引发团队成员更高的使命感和道德提升感,同时团队成员对CC拥有更高的认同感。使命感和道德提升感在CC对团队成员在新团队中的合作率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3)CC效应在新团队中的传递效果受到个体道德中心度的调节作用。道德中心水平高的个体中,由于CC的存在而引发的使命感能够带来在新团队中更高的合作率。本研究首次考察CC效应在新团队中的传递,并从认知和情绪两种路径考察使命感和道德情绪的作用机制,并引入了道德中心度的调节效应,扩展了CC效应的理论框架。另外,本研究表明"雷锋精神"是可以传承的,团队中的一名"CC",不仅可以影响一整个团队,并且可以通过受影响的团队成员将这种影响扩散出去。(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期刊2017-11-03)

许晓景[2](2007)在《公用品两难中一贯性贡献者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用品两难范式代表了当今社会一类非常普遍的问题。如果人们能达到某种程度的合作,那么所有成员都将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福利。可事实是,部分人会选择搭便车,更多人的贡献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近年来,有研究证明一贯性贡献者的存在能提升被试的贡献量并抑制贡献量的下降趋势。一些研究者用适恰性逻辑对这一效应进行了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贯性贡献者效应理论。本研究首先对一贯性贡献者效应及其持续性进行了检验,又尝试在原有的理论模型中添加了归因变量和多轮决策环路,并通过实验和问卷测量对研究假设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本研究具体对84名大学生被试实施了联机交互实验、问卷测量和选择性访谈,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最后得到如下结论:(1)一贯性贡献者的存在能提高被试在无公用品建立下限任务中的贡献量,并抑制贡献量在无下限任务和有下限任务中自中后期开始的下降趋势。(2)一贯性贡献者效应在无公用品建立下限任务中可以脱离一贯性贡献者、不依赖特定群体持续存在。这种持续性尤其明显地表现在合作取向的被试身上。(3)合作取向的被试倾向于将无下限任务中高水平的一贯性贡献行为归因于道德,而个人取向的被试却倾向于将同类行为归因于策略。(4)将一贯性贡献行为归因于道德或责任的被试比那些将一贯性贡献行为归因于策略的被试感受到更强的道德隐义和回馈义务。(6)回馈义务的感知水平对被试的贡献量有显着的主效应。(6)对一贯性贡献行为的归因对贡献量没有显着的主效应。(7)被试在多轮任务中的决策呈现出趋于平衡的态势。(8)小组内某些成员的消极行为可能使一贯性贡献者影响失效;“惩罚者”和一贯性贡献者相辅相成地保障了一贯性贡献者效应的实现。(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7-05-01)

一贯性贡献者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公用品两难范式代表了当今社会一类非常普遍的问题。如果人们能达到某种程度的合作,那么所有成员都将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福利。可事实是,部分人会选择搭便车,更多人的贡献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近年来,有研究证明一贯性贡献者的存在能提升被试的贡献量并抑制贡献量的下降趋势。一些研究者用适恰性逻辑对这一效应进行了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贯性贡献者效应理论。本研究首先对一贯性贡献者效应及其持续性进行了检验,又尝试在原有的理论模型中添加了归因变量和多轮决策环路,并通过实验和问卷测量对研究假设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本研究具体对84名大学生被试实施了联机交互实验、问卷测量和选择性访谈,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最后得到如下结论:(1)一贯性贡献者的存在能提高被试在无公用品建立下限任务中的贡献量,并抑制贡献量在无下限任务和有下限任务中自中后期开始的下降趋势。(2)一贯性贡献者效应在无公用品建立下限任务中可以脱离一贯性贡献者、不依赖特定群体持续存在。这种持续性尤其明显地表现在合作取向的被试身上。(3)合作取向的被试倾向于将无下限任务中高水平的一贯性贡献行为归因于道德,而个人取向的被试却倾向于将同类行为归因于策略。(4)将一贯性贡献行为归因于道德或责任的被试比那些将一贯性贡献行为归因于策略的被试感受到更强的道德隐义和回馈义务。(6)回馈义务的感知水平对被试的贡献量有显着的主效应。(6)对一贯性贡献行为的归因对贡献量没有显着的主效应。(7)被试在多轮任务中的决策呈现出趋于平衡的态势。(8)小组内某些成员的消极行为可能使一贯性贡献者影响失效;“惩罚者”和一贯性贡献者相辅相成地保障了一贯性贡献者效应的实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一贯性贡献者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陈颖媛,张琼寒,马剑虹.公共物品两难中一贯性贡献者效应的传递效应及机制[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

[2].许晓景.公用品两难中一贯性贡献者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

标签:;  ;  ;  ;  

一贯性贡献者效应论文-陈颖媛,张琼寒,马剑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