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面论文_马险峰,刘畅,徐良义

导读:本文包含了屈服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塑性,应变,试样,应力,模型,函数,连续函数。

屈服面论文文献综述

马险峰,刘畅,徐良义[1](2019)在《修正双屈服面模型在软土基坑开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修正塑性功为硬化参数的双屈服面模型引入到上海软土基坑工程的计算分析中,在上海软土的叁轴固结不排水试验结果和等向压缩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该模型中弹性部分和塑性剪切部分表达式的形式和参数进行修正和简化。最后将修正后的双屈服面模型应用到基坑开挖程序中,选取3类典型基坑工程,并将计算的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坑开挖程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该模型在上海软土基坑开挖计算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S2期)

陈建云[2](2019)在《拉扭组合加载下HRB400E钢的后继屈服行为与各向异性屈服面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工程构件的破坏经常是由金属材料的失效引起的,为确保金属构件的安全服役,需透彻了解构件和结构在各种复杂加载历史作用下的塑性变形的规律。材料的塑性变形由后继屈服面和硬化过程决定,后继屈服面演化分析是研究材料塑性变形规律的最有效手段,合理的屈服面函数是塑性屈服和流动研究的基础。塑性变形诱导金属材料产生的各向异性特征与加载历史密切相关,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以HRB400E钢为研究对象,采用薄壁圆管试样对比例和非比例拉扭组合加载路径下材料的后继屈服特性和塑性流动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发展了一种新的各向异性屈服面理论模型,并考察分析了本文提出的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对T2纯铜和45号钢后继屈服面行为的描述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对0.3%、0.4%、0.5%、0.6%、0.7%、0.8%、0.9%和1%八种应变幅下的循环试验分析表明,HRB400E钢呈现循环软化和循环稳定特性,较低应变幅下循环稳定较慢,较高应变幅下循环稳定较快。循环后的拉伸弹性模量略有下降,拉伸强度、断裂应变和断裂模式无明显变化,为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循环后HRB400E钢在较低应变幅下屈服极限降低,较高应变幅下屈服极限升高。2.经历预拉伸、预扭转和预拉扭叁种比例加载历史下基于不同平移应变确定的HRB400E钢后继屈服面形状相似,随着平移应变的增加拉剪应力平面上屈服面尺寸逐渐增大。不同平移应变确定的屈服面在预加载方向上基本相切,主要沿预加载相反方向膨胀。后继屈服面形状与预加载方向相关,沿预加载方向后继屈服面呈现“前后平坦,前小后大”特征。预拉伸加载下的后继屈服面沿加载方向略微外凸;预扭转、预拉扭后的屈服面沿加载方向略微内凹。3.在六种拉扭应变组合折线预加载作用下,HRB400E钢的后继屈服面呈现显着的各向异性变形特征,随着平移应变的增大而屈服面不断膨胀,形状基本不变。不同平移应变定义的屈服面在预加载方向上基本相切,主要沿与预加载相反方向膨胀,呈现非线性硬化特征。先拉后拉扭路径下的后继屈服面,沿预加载方向呈现“前尖后平”特征;其他五种双折线拉扭组合预加载作用下,后继屈服面形状呈现“卵石”特征。4.六种双折线拉扭组合预加载作用下,试验塑性应变流动方向与正交方向均有一定偏离,两方向夹角的大小在屈服面不同屈服点处具有显着的分散性。随着平移应变的增大后继屈服面的塑性流动方向与正交方向偏离角整体上减小。5.在Chaboche循环塑性理论基础上,考虑加载历史和重新加载过程中材料的硬化行为,通过在Chaboche循环塑性模型的等向硬化项中引入各向异性畸变屈服函数,发展了一个新的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并推导了率相关各向异性本构模型的隐式积分算法和切线刚度矩阵。通过ABAQUS的UMAT材料用户子程序接口,对HRB400E钢、T2纯铜和45号钢在预比例加载下的后继屈服和硬化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描述叁种金属材料比例预加载条件下后继屈服面的各向异性特征,而且能够模拟再加载时各向异性屈服面逐渐向各向同性屈服面的演化过程。本文发展的各向异性本构模型能够合理地描述叁种金属材料在预比例加载后的各向异性屈服特征,为研究其他金属材料的后继屈服和硬化行为奠定了理论分析基础。(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5-01)

吴奕东[3](2019)在《泡沫金属的初始屈服面和破坏面在主应力空间和主应变空间中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应用广泛并且吸能效果优异的多功能结构材料,泡沫金属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通常处于复杂的应力状态,因此研究其在主应力和主应变空间中的初始屈服面和破坏面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多轴拉伸加载的困难导致多轴下的屈服点和破坏点的数据量严重不足,难以刻画在主应力和主应变空间中的初始屈服面和破坏面。用数量稀少的数据点去表征泡沫金属的初始屈服面和破坏面存在以偏概全的可能,这也是泡沫金属初始屈服面和破坏面的表征一直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在主应力空间或主应变空间中用足够数量的数据点去直接展示泡沫金属屈服面和破坏面的全貌,才有可能得到合理的表征结果。本文建立包含细观结构的3D Voronoi闭孔泡沫铝模型并开展其的多轴加载有限元数值模拟实验。在单轴压缩、单轴拉伸和双轴拉伸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检验了基体铝的材料参数和计算参数的合理性。通过预设初始力加载的叁轴比,可以得到覆盖整个主应力空间和主应变空间许可区域的动静态数据点,进而全面表征准静态屈服面、准静态破坏面和动态破坏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适用于泡沫金属的多轴加载初始屈服准则和破坏准则。初始屈服准则和破坏准则是确定初始屈服面和破坏面上数据点的判据。然而目前很多研究都只是把单个方向的应力应变特征作为多轴加载下材料进入初始屈服或破坏的标志,忽略了多轴效应的影响。在初始屈服面的研究中,本文从基体材料的塑性耗散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适用于泡沫金属多轴加载的初始屈服判据,该屈服判据能全面地考虑每个方向的荷载对屈服的作用。然而由于破坏面的研究涉及到较大的变形,此时基体的塑性耗散能远小于整个泡沫金属的塑性能量,以塑性耗散能作为初始破坏的标志不再合理。因此,本文还提出了以泡沫金属破坏单元的比例为指标的破坏准则,解决了泡沫金属多轴加载合理确定初始破坏状态的关键问题。(2)探究多轴准静态加载下泡沫金属在主应力空间和主应变空间中的初始屈服面特征。屈服数据点在主应力空间和主应变空间中均沿着不同的Lode角有序排列,但由于塑性流动的影响,应力屈服点存在着较大的离散,因此用应变表征屈服面比用应力表征更优。屈服点在主应力空间和主应变空间中的分布构成了椭球型的屈服面,利用几何关系可以在(σ_m,σ_e)应力平面或(ε_m,ε_e)应变平面中表征屈服面。平面中屈服点的分布与Lode角无关,构成了椭圆型的屈服面,屈服面的形状随着泡沫金属的相对密度增大而增大。用双参数对屈服面进行归一化可以消除相对密度的影响,从而可以用一个统一的椭圆方程拟合泡沫金属多轴准静态加载的应变初始屈服面。(3)探究多轴准静态加载下泡沫金属在主应力空间和主应变空间中的破坏面特征。数据点在主应力空间和主应变空间中均沿着不同的Lode角有序排列并在许可区域内构成了椭球型破坏面。受泊松效应的影响,相同工况下的应力破坏点和应变破坏点所对应的Lode角存在一定的偏差。材料的破坏发生在屈服状态之后,因此应力破坏数据点在主应力空间和主应变空间中的分布依旧比应变数据点更离散,用应变表征破坏面优于用应力表征。与屈服面相类似,破坏数据点在(ε_m,ε_e)应变平面中表征为椭圆型的破坏面,破坏面的形状随着泡沫金属相对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用单轴拉伸破坏应变对破坏面进行归一化消除了相对密度的影响并提出一个统一的多轴准静态加载应变破坏面方程。此外,还确定了准静态加载下的全局破坏面缺失区域的边界。因为在某些叁轴加载工况下泡沫金属会被压缩至密实而不发生破坏,所以在主应力空间和主应变空间中的破坏面会出现一个缺失区域。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出破坏面缺失区域的边界,与数值仿真结果吻合很好。(4)探究多轴动态加载下泡沫金属的破坏面特征。在中应变率多轴拉伸加载情况中,泡沫金属内部胞壁呈现出局部破坏特征,在胞孔间的连接部分由于应力集中而最先发生破坏,此时应力波不能在泡沫金属内部充分传播而导致固定端的应力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减小。在微结构破坏机制下,泡沫金属多轴动态拉伸破坏面的形状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而扩张。可以用椭球面表征各应变率下泡沫金属的全局破坏面并在(σ_m,σ_e)应力平面上建立带有应变率参数的椭圆破坏面方程。该破坏面方程同时适用于准静态多轴加载的情况,且与泡沫金属的相对密度无关。(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9)

胡田飞,刘建坤,王天亮,岳祖润[4](2019)在《粉质黏土变形特性的冻融循环效应及其双屈服面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冻融循环是寒区最为常见的物理风化过程之一,会显着影响土体的变形特性。基于椭圆-抛物双屈服面本构模型,建立了考虑冻融循环影响的修正模型。以青藏高原粉质黏土为对象,进行一系列的冻融循环试验和叁轴固结排水试验。结果表明,试样表现为应变硬化型应力-应变关系和剪缩特征,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剪切过程中的体积应变逐渐增大,而破坏强度则逐渐减小。然后,分别选择椭圆函数和抛物线函数描述p-q平面上的体积屈服面和剪切屈服面,引入相关联流动法则,推导了偏应力增量与轴向应变增量和体积应变增量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基于叁轴试验结果,确定了模型参数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c、φ、h、K、M1、M2、a呈逐渐减小的规律,而t、n呈逐渐增大的规律,且均可以采用Logistic函数拟合模型参数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回归关系。将以冻融循环次数为因子的模型参数表达式代入应力应变增量形式方程,建立了考虑冻融循环影响的修正双屈服面模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基本吻合。(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03期)

周兴涛,盛谦,崔臻,朱泽奇,胡之锋[5](2018)在《基于C2阶连续函数的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屈服面与塑性势面棱角圆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Hoek-Brown强度准则的屈服面与塑性势面在棱角处导数无定义,具有数值奇异性,采用圆角进行光滑过渡只能满足一阶导数连续性,而二阶导数仍然无定义,使得棱边上一致切线模量矩阵无法正确计算,导致有限元总体平衡方程组Newton-Raphson隐式迭代二阶收敛性丧失。提出基于C2阶连续函数的广义Hoek-Brown准则屈服面与塑性势面棱角圆化方法,使得棱角处函数曲面二阶连续可导,棱边上一致切线模量矩阵可精确计算。基于ABAQUS数值开发平台,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Hoek-Brown准则理想弹塑性UMAT用户子程序,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8年S1期)

张向东,任昆,孙汉东,邢宇迪,杨建军[6](2018)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煤渣改良土的双屈服面本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煤渣改良土屈服面的演化规律及应力–应变关系,开展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常规叁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获得煤渣的最优掺入量以及冻融循环次数不同时改良土屈服面的演化规律。通过引入冻融循环影响因子描述改良土在经历数次冻融循环后屈服面的演化规律及表达形式,在此基础上建立弹塑性本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渣掺量的逐渐提高,改良土的强度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煤渣掺量为15%时可获得最大的抗剪强度。改良土的剪缩屈服面及剪胀屈服面均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向原点收缩,前5次冻融循环的影响较为明显,之后屈服面的变化逐渐趋于稳定。采用冻融循环影响因子所建立的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改良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具有一定的精度。(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黄世鸿[7](2017)在《金属材料后继屈服面演化的实验与晶体塑性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承受复杂荷载的金属结构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塑性变形,需要透彻了解金属材料在复杂加载条件下的塑性行为并建立合理的本构模型,以确保服役安全。要合理准确地计算塑性变形,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屈服面能否得到合理描述。但是大量研究表明,经典宏观本构模型对塑性变形过程中屈服面的演化及与之相关的塑性流动规律的描述,与实验观测结果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为能更好地描述金属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塑性破坏行为,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测试材料经历不同预变形的后继屈服面,探讨其演化规律,本文采用纯铜薄壁圆管试样,分别采用单试样法和多试样法从不同测点数目、测试顺序、不同指定平移应变造成的影响以及实测屈服面出现内凹现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两种测试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采用Chaboche宏观塑性本构模型模拟多试样法测试后继屈服面,探讨其对屈服面描述的适用范围、不足与局限性;采用能反映Bauschinger效应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结合满足周期性边界条件的代表性单元模型及能反映多晶材料变形特征与真实试验相一致的整体试样有限元模型,来模拟单试样法和多试样法实测屈服面过程,对采用薄壁圆管试件测试后继屈服面从实验与数值模拟上都出现内凹,与经典塑性理论由Drucker公设导出屈服面外凸的基本推论相违背这一问题及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分别从材料微元及结构性整体试件两种不同尺度上进行塑性行为分析的数值研究。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进展:1.通过系统的单试样法和多试样法测试研究,发现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实测后继屈服面都与经典塑性理论建议的屈服面都有很大差异。2.发现两种方法测得的后继屈服面的形状和大小也有明显差异,单试样法测试结果对测试点数、路径和顺序很敏感,而多试样法测试结果则不会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在试样间材质差异较小的情况下,用多试样法测试比单试样法更合理、可靠。3.测试结果发现Chaboche模型能够描述后继屈服面在应力空间的移动和胀缩,但无法反映小平移应变来定义的屈服面形状(曲率)的改变,对于用较大平移应变来定义的后继屈服面的演化,用经典Chaboche宏观塑性本构模型来描述是可以接受的。4.采用代表性单元体模型结合晶体塑性计算对T2纯铜进行在不同单调预加载及循环加载下的多试样法后继屈服面模拟测试,再现了与实测相同的后继屈服面的演化规律,但模拟所测试的后继屈服面不会出现内凹现象。结论与经典塑性理论由Drucker公设在均匀材料基础上导出屈服面外凸的推论是相吻合的。5.采用空心薄壁圆管整体试件有限元模型结合晶体塑性计算对不同预加载的单试样法与多试样法后继屈服面测试进行的模拟可再现真实试验过程,模拟后继屈服面测试的演化过程与实测一致,都出现了与经典塑性理论相悖的内凹现象.6.整体试件模型晶体塑性模拟测试与真实试件实测的后继屈服面不满足外凸性,而多晶单元体模型模拟测试结果在“屈服面外凸”这一点与经典塑性理论一致,表明薄壁圆管试件测试后继屈服面出现内凹主要是试件的结构响应所导致。这一研究证实了采用晶体塑性本构模型模拟能再现屈服面实验过程,并能合理反映金属材料的真实细观变形机制以及描述屈服面演化的能力。通过对比不同测试方法的试验结果结合两种有限元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给出了薄壁圆管试件测试后继屈服面出现凹点的合理解释。(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7-12-01)

岑威钧,陈司宁,邓同春,熊堃[8](2018)在《土石料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的二次开发算法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丰富ADINA、ABAQUS和ANSYS等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中岩土类材料本构模型,增强软件对某些土工结构的精细模拟计算能力,以土石料沈珠江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为例,详细介绍了模型在商用有限元软件中的二次开发流程,对应力更新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文献中粗粒土叁轴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改进算法的优越性.同时,采用模型面板坝资料进一步验证二次开发流程和算法的准确性,最后进行了某面板堆石坝工程的应用例证.本文所述应力积分算法和开发流程具有通用性,可供大型通用商业有限元软件开发双屈服面和多屈服面弹塑性本构模型时借鉴使用.(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石欣[9](2017)在《球墨铸铁后继屈服面演化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用球墨铸铁QT600-7薄壁圆管试样,采用多试样法,通过不同的拉扭比例进行初始屈服面试验和比例路径、非比例路径预加载后继屈服面试验。其中,比例路径包括预拉伸、预扭转和预拉扭,非比例路径沿菱形加载。通过对初始屈服面和后继屈服面的分析,研究预加载路径、预变形程度和平移应变取值对后继屈服面演化的影响。同时,研究塑性应变增量取值对塑性流动方向的影响,并探讨初始屈服面和后继屈服面上塑性流动方向与加载面正交方向的相关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后继屈服面往预加载方向移动,平移应变越小,移动的越多。预变形程度对小平移应变屈服面的变形影响较大,预变形程度越大,屈服面的变形也越大。平移应变取值越小,后继屈服面往预加载方向移动越多,变形也越大;在预加载方向出现“尖角”现象,在预加载反方向出现“内凹”或扁平现象。随着平移应变取值的增大,后继屈服面逐渐接近初始屈服面。2.塑性应变增量取值越大,塑性流动方向越稳定。当平移应变较大时,不同的平移应变对塑性流动方向的影响较小。后继屈服面上的塑性流动方向与加载面正交方向的相关性,与屈服面的变形程度有关,屈服面变形越小,两者的相关性越好。(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7-06-01)

李浩,白海波,武建军,孟庆彬,王迎超[10](2017)在《基于双屈服面模型的圆形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弹塑性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软岩巷道过大的径向位移对煤矿生产有较大影响。基于双屈服面模型,利用某种泥岩材料的常规叁轴实验数据,分别拟合了以第一、第叁塑性主应变(ε_1~p,ε_3~p)为硬化参量的加载面,根据对完全加载假设的验证,推导了此泥岩材料的非关联流动法则,得到了围岩塑性区范围和径向位移的解。研究结果表明:该泥岩材料的2个加载面形式为二次函数,各项系数均可表示为ε_1~p或ε_3~p的一次函数,由此确定塑性应变增量分量的大小;推导出的非关联流动法则中含有常数项,其原因为:在加载过程中,会先达到以ε_3~p为硬化参量的加载面,当ε_1~p恰好为0时,ε_3~p即为该常数的值;考虑了岩石的非线性应变软化特征,排除了"人为假定流动法则"等主观因素的干扰,求解了塑性区范围和径向位移的解析解,得到了在一定地应力和该岩性条件下二者与开挖半径的线性拟合公式。(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屈服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工程构件的破坏经常是由金属材料的失效引起的,为确保金属构件的安全服役,需透彻了解构件和结构在各种复杂加载历史作用下的塑性变形的规律。材料的塑性变形由后继屈服面和硬化过程决定,后继屈服面演化分析是研究材料塑性变形规律的最有效手段,合理的屈服面函数是塑性屈服和流动研究的基础。塑性变形诱导金属材料产生的各向异性特征与加载历史密切相关,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以HRB400E钢为研究对象,采用薄壁圆管试样对比例和非比例拉扭组合加载路径下材料的后继屈服特性和塑性流动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发展了一种新的各向异性屈服面理论模型,并考察分析了本文提出的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对T2纯铜和45号钢后继屈服面行为的描述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对0.3%、0.4%、0.5%、0.6%、0.7%、0.8%、0.9%和1%八种应变幅下的循环试验分析表明,HRB400E钢呈现循环软化和循环稳定特性,较低应变幅下循环稳定较慢,较高应变幅下循环稳定较快。循环后的拉伸弹性模量略有下降,拉伸强度、断裂应变和断裂模式无明显变化,为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循环后HRB400E钢在较低应变幅下屈服极限降低,较高应变幅下屈服极限升高。2.经历预拉伸、预扭转和预拉扭叁种比例加载历史下基于不同平移应变确定的HRB400E钢后继屈服面形状相似,随着平移应变的增加拉剪应力平面上屈服面尺寸逐渐增大。不同平移应变确定的屈服面在预加载方向上基本相切,主要沿预加载相反方向膨胀。后继屈服面形状与预加载方向相关,沿预加载方向后继屈服面呈现“前后平坦,前小后大”特征。预拉伸加载下的后继屈服面沿加载方向略微外凸;预扭转、预拉扭后的屈服面沿加载方向略微内凹。3.在六种拉扭应变组合折线预加载作用下,HRB400E钢的后继屈服面呈现显着的各向异性变形特征,随着平移应变的增大而屈服面不断膨胀,形状基本不变。不同平移应变定义的屈服面在预加载方向上基本相切,主要沿与预加载相反方向膨胀,呈现非线性硬化特征。先拉后拉扭路径下的后继屈服面,沿预加载方向呈现“前尖后平”特征;其他五种双折线拉扭组合预加载作用下,后继屈服面形状呈现“卵石”特征。4.六种双折线拉扭组合预加载作用下,试验塑性应变流动方向与正交方向均有一定偏离,两方向夹角的大小在屈服面不同屈服点处具有显着的分散性。随着平移应变的增大后继屈服面的塑性流动方向与正交方向偏离角整体上减小。5.在Chaboche循环塑性理论基础上,考虑加载历史和重新加载过程中材料的硬化行为,通过在Chaboche循环塑性模型的等向硬化项中引入各向异性畸变屈服函数,发展了一个新的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并推导了率相关各向异性本构模型的隐式积分算法和切线刚度矩阵。通过ABAQUS的UMAT材料用户子程序接口,对HRB400E钢、T2纯铜和45号钢在预比例加载下的后继屈服和硬化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描述叁种金属材料比例预加载条件下后继屈服面的各向异性特征,而且能够模拟再加载时各向异性屈服面逐渐向各向同性屈服面的演化过程。本文发展的各向异性本构模型能够合理地描述叁种金属材料在预比例加载后的各向异性屈服特征,为研究其他金属材料的后继屈服和硬化行为奠定了理论分析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屈服面论文参考文献

[1].马险峰,刘畅,徐良义.修正双屈服面模型在软土基坑开挖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2].陈建云.拉扭组合加载下HRB400E钢的后继屈服行为与各向异性屈服面模型[D].广西大学.2019

[3].吴奕东.泡沫金属的初始屈服面和破坏面在主应力空间和主应变空间中的表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9

[4].胡田飞,刘建坤,王天亮,岳祖润.粉质黏土变形特性的冻融循环效应及其双屈服面本构模型[J].岩土力学.2019

[5].周兴涛,盛谦,崔臻,朱泽奇,胡之锋.基于C2阶连续函数的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屈服面与塑性势面棱角圆化方法[J].岩土力学.2018

[6].张向东,任昆,孙汉东,邢宇迪,杨建军.冻融循环作用下煤渣改良土的双屈服面本构关系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

[7].黄世鸿.金属材料后继屈服面演化的实验与晶体塑性数值研究[D].广西大学.2017

[8].岑威钧,陈司宁,邓同春,熊堃.土石料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的二次开发算法与应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8

[9].石欣.球墨铸铁后继屈服面演化的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7

[10].李浩,白海波,武建军,孟庆彬,王迎超.基于双屈服面模型的圆形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弹塑性解[J].煤炭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体积强化模型的p-q屈服面和流...开挖面支护平面应变示意图正向载荷和位移的符号法则Fig.3.21S...主应力空间Mises屈服轨迹在应力张量空...一2FLAC,D中带拉伸截止限的的莫尔一库仑...应力偏量上的屈服面

标签:;  ;  ;  ;  ;  ;  ;  

屈服面论文_马险峰,刘畅,徐良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