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尺寸和形貌的调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碳酸氢铵沉淀方法,Y2(CO3)3·,2H2O,焙烧,Y2O3
尺寸和形貌的调控论文文献综述
杨志强,兰石琨,包新军[1](2019)在《改进的碳铵沉淀法中氧化钇粉体尺寸及形貌的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商业氧化钇(Y_2O_3)为原材料,采用改进的碳酸盐沉淀工艺合成钇碳酸盐前驱体,经随后的焙烧工艺获得Y_2O_3产品。X衍射技术(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表明:合成的碳酸盐前驱体Y2(CO3)3·2H2O具有类球形形貌、粒度分布均匀,经950℃焙烧2 h,前驱体受热分解为Y_2O_3粉体,粉体完整保留了前驱体的形貌特征。同时,基于对NH_4HCO_3/NH_4~+不同摩尔比条件下NH_4HCO_3/NH4NO3混合溶液中p H值变化的理论计算,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化条件下,通过改变NH_4HCO_3/NH4NO3混合溶液的加入量以获得不同的稀土碳酸盐沉淀终点p H值,当碳酸盐沉淀过程中p H值从6. 0降低至4. 7时,可实现超细至大颗粒不同尺寸氧化钇粉体的制备。同时,公斤级的扩大试验证实该工艺具有良好的可推广性。进一步提出NH_4~+在碳酸氢铵沉淀制备氧化钇工艺中的作用机理:(1)改变反应体系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组成;(2)显着影响前驱体的晶型;(3)显着影响产品颗粒尺寸大小。(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王琳,张艳慧,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兰海蝶[2](2019)在《以PS-b-P2VP为模板剂诱导调控聚苯胺形貌、尺寸及电化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法合成了具有pH响应性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2-乙烯基吡啶)(PS101-b-P2VP70),并以其胶束为"模板",通过氧化聚合制备聚苯胺(PANI).通过调节PS101-b-P2VP70胶束溶液的pH值,探究PANI颗粒形貌的可控调节及颗粒尺寸与PANI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利用凝胶渗透色谱(SEC)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确定了PS101-b-P2VP70的分子量分布及结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粒度测试、循环伏安(CV)、计时电位(Chronopotentiometry)及交流阻抗谱(EIS)对PANI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模板"法合成的PANI形貌尺寸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pH≤4时其尺寸随pH值的增加而减小;当pH=5时,模板剂中P2VP段疏水性的明显增大导致其胶束颗粒聚集为尺寸较大的聚集体,并使其诱导的PANI颗粒平均粒径显着增大;当pH=4时PANI颗粒在溶液中的平均粒径为141 nm,呈"串状"形貌且分散性最好. PANI具有快速充放电能力和良好的赝电容特性,随颗粒尺寸减小样品电化学性能增强. pH=4时样品电化学活性最好,循环伏安曲线面积最大,放电比容量最高,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其放电比容量可达1411. 88 F/g,且该样品阻抗值最小.(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卢轮[3](2018)在《纳米结构含锌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形貌尺寸调控及储锂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锌复合金属氧化物拥有比容量高、可设计性强、优化手段多样等一系列优点,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较低的电导率和较差的循环稳定性严重限制了含锌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实际应用。此外,含锌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涉及到多种金属元素、多相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大量潜在变量。氧化物尺寸、形貌、成分、界面结合、分散性、离子价态及晶体结构都会显着影响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目前仍缺乏准确的模型来科学地预测这些变量对含锌复合金属氧化物电化学性能的具体影响程度,导致设计电极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形貌尺寸调控思路,兼顾成分设计,对含锌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缺点进行优化改性。并总结相关改性规律,为高性能含锌复合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可控制备提供借鉴。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次使用酒石酸钾钠作为络合剂,通过混合溶剂热法制备出介孔纳米环结构ZnO/ZnCo_2O_4/Co_3O_4复合金属氧化物。研究了络合剂加入量对复合金属氧化物形貌的影响,发现介孔纳米环结构的形成严格受控于络合剂含量,当酒石酸钾钠加入量控制在2 mmol时才能获得均匀分散且结构完整的纳米环结构,络合剂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氧化物颗粒严重团聚;对比不同形貌ZnO/ZnCo_2O_4/Co_3O_4复合氧化物的储锂性能,证明介孔纳米环结构ZnO/ZnCo_2O_4/Co_3O_4性能最佳,在500 m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圈,复合电极比容量仍高达1102 mAh g~(-1);该电极材料合成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生产,并且酒石酸钾钠特殊的络合属性还可以被延伸应用于其他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制备。(2)研究了NiMoO_4和ZnMoO_4颗粒尺寸和含量对ZnMoO_4-NiMoO_4复合金属氧化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纳米NiMoO_4和亚微米ZnMoO_4颗粒分别有助于提高电极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两种颗粒的数量受控于Zn/Ni比例,当Zn/Ni添加比例为3时,复合电极的储锂能力最高,在500 m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圈后比容量仍能保持621 mAh g~(-1)。(3)设计并制备了ZnO-NiO-Co_3O_4复合纳米片,研究了纳米片形貌、尺寸、成分对储锂性能的影响。形貌方面,ZnO-NiO-Co_3O_4具有新颖二维纳米片结构,均匀分散的纳米片可以保证电解液的渗透并为化学反应提供更大的比表面积;尺寸方面,紧密连接的ZnO和NiO小粒子可以相互弥补对方尺寸上的劣势,尺寸更小的NiO能够帮助ZnO缓解因体积膨胀而产生的内部应力,尺寸较大、分散性更好的ZnO能有效减轻NiO纳米粒子团聚对电极性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成分方面,调控Zn/Ni比例可以优化复合电极性能,获得的最优化Zn/Ni比例为3,此外,少量Co_3O_4作为“性能增强剂”能够进一步降低复合氧化物的电荷转移电阻,提高倍率性能;在形貌、尺寸、成分的协同作用下,ZnO-NiO-Co_3O_4复合纳米片表现出非常优异的储锂性能。(4)使用L-半胱氨酸同时作为硫源和还原剂,通过一步反应法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表面原位生长ZnS纳米小颗粒。发现引入rGO能显着改善ZnS纳米颗粒的分散性并提高电极材料的比表面积;首次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为ZnS负极材料的粘结剂,取得了良好的改性效果;对比了CMC和聚偏氟乙烯(PVDF)的粘结性能,CMC粘结的复合电极在容量保持率、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上都具有明显优势;分析了CMC作为ZnS粘结剂的独特优势:CMC可以为ZnS纳米颗粒提供良好的叁维包覆作用,有效减少ZnS因体积膨胀而造成的容量损失,进而提高其容量保持率,此外,还发现CMC的使用能进一步减小电极的电荷转移电阻,提升ZnS在大电流下的充放电性能;含锌硫化物的研究工作是对含锌氧化物研究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将含锌氧化物电极设计和优化的相关经验应用于含锌硫化物中,有望开发出更多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负极材料。(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侯慧敏[4](2018)在《尺寸和形貌调控的纳米金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金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环境监测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纳米金进入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反应,已经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兴趣。已有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反应主要与纳米金的大小、形状、电荷、表面修饰物等因素有关。蛋白质是细胞内含量最高的成分,作为维系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对调节生理功能,维持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球形纳米金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较为普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特殊形貌的纳米金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所以研究两者相互作用的机理尤为重要。本论文运用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动态光散射(DLS)以及透射电镜(TEM)等技术,研究了尺寸和形貌(星状、棒状)不同的纳米金分别与纤维蛋白原(FIB)、胰蛋白酶(Try)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FIB和Try的加入,使纳米金出现明显的聚集现象。通过UV-vis吸收光谱和DLS技术对FIB和Try两种蛋白质分子诱导球形纳米金聚集行为进行研究。当FIB的浓度较低时,FIB对球形纳米金的聚集有较大的影响;当FIB的浓度不变时,球形纳米金的聚集程度取决于其粒径大小,我们推测主要是由FIB独特的链状结构导致的。利用TEM技术研究了“蛋白晕”与球形纳米金尺寸间的关系,并应用CD技术分析了不同尺寸球形纳米金对FIB和Try两种蛋白质分子二级结构的影响。我们同时研究了棒状和星状纳米金分别与FIB和Try的相互作用,并与球形纳米金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纳米金的表面都会形成蛋白晕,并且纳米金表现出明显的聚集现象。通过荧光光谱实验,发现纳米金对FIB和Try有明显的猝灭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形貌的纳米金与FIB和Try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尺寸和形貌的纳米金与FIB和Try相互作用所诱导的纳米粒子的聚集行为相似。由于棒状、星状纳米金的各向异性,与蛋白质作用时不会使纳米金产生聚沉现象。本研究的开展,对进一步研究生物纳米界面的性质以及深入理解纳米粒子的生物效应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南彩云,张宇[5](2018)在《LiFePO_4纳米晶的尺寸、形貌调控及锂电池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其尺寸、形貌和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围绕乙二醇体系制备LiFePO_4纳米晶展开了材料的尺寸和形貌调控合成探索,并对材料进行了锂电池性能表征。改变体系的反应物浓度,LiFePO_4纳米晶的尺寸明显发生变化,当体系中FeSO_4的浓度为0.15mol/L时,得到的LiFePO_4纳米晶尺寸最小,其锂离子电池的容量稍高于其他尺寸的LiFePO_4纳米晶。葡萄糖的添加量对LiFePO_4纳米晶的形貌会产生影响,但对锂离子电池性能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8年04期)
董贺[6](2017)在《四丁基氢氧化铵辅助的二氧化硅粒子尺寸与形貌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氧化硅(SiO_2)粒子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近年来在工业催化、生物成像、临床检验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研究者最关注的粒子体系之一。目前,二氧化硅粒子的制备多采用St(?)ber法,即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以氨水为催化剂,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通过一系列水解/缩合过程而获得SiO_2粒子。然而,目前对于St(?)ber法中水解/缩合平衡的变化规律与SiO_2生长机制及其微结构联系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在粒子尺寸及形貌调控,尤其是制备小尺寸(<10 nm)以及非球形SiO_2粒子方面仍较为困难。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二氧化硅(SiO_2)粒子的可控合成。通过向经典的St(?)ber体系中引入有机强碱四丁基氢氧化铵(TBAOH)作为助催化剂,系统研究了TBAOH对体系中TEOS水解/缩合过程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调控SiO_2粒子的尺寸与形貌,实现了小尺寸(<10 nm)及非球形SiO_2粒子的可控制备。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1.在St(?)ber法制备SiO_2粒子的研究基础上,加入TBAOH作为助催化剂,TBAOH是一种有机强碱,其电离的OH-和TBA+均会对SiO_2的成核生长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OH-促进了TEOS的水解缩合速率,增加了成“核”量,从而抑制初级粒子的聚合生长,TBA+浓度的提高则增加了离子强度,从而促进粒子的聚集生长,本论文利用这一机理,通过调整助催化剂TABOH的浓度,制备了一种尺寸可调、稳定分散的小尺寸SiO_2粒子(6-35 nm),并通过电导率,红外光谱研究了不同浓度TBAOH对SiO_2成核生长过程的影响。固定NH3·H2O浓度为0.3 M,当助催化剂TBAOH的浓度分别为0,0.2,0.4,0.6,0.8,1.0,2.0 m M时,制备的SiO_2粒子尺寸分别为10,28,35,27,20,16,6 nm;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进一步增加TBAOH浓度,粒子的尺寸先增大而后减小,当TBAOH浓度为0.4 m M时,获得的SiO_2粒子尺寸最大(35 nm),当TBAOH浓度为2.0 m M时,获得的SiO_2粒子尺寸最小(6 nm)。透射电镜以及动态光散射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方法制备的SiO_2粒子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可与传统的St(?)ber法相比拟。2.利用TBAOH先催化TEOS反应一段时间后(预水解过程),在体系中补加NH3·H2O继续反应,制备出非球形的SiO_2粒子。通过改变NH3·H2O浓度,调控SiO_2粒子的尺寸,粒子尺寸随NH3·H2O浓度升高而变大,随NH3·H2O浓度降低而变小。在NH3·H2O浓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预水解时间,调控SiO_2粒子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当预水解时间分别为0,20,40,60,90,120,150 min,获得的花生状SiO_2粒子,其长径比分别为1.00,1.06,1.58,1.84,3.06,5.17,6.82。随着延长预水解时间,粒子长径比逐渐增大。预水解时间越长,TEOS水解越完全,体系内成“核”数越多,越容易聚集,从而获得不同尺寸的非球形SiO_2粒子。(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5-01)
王悦音[7](2017)在《二乙基次膦酸铝尺寸形貌调控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乙基次膦酸铝(ADP)是新一代绿色环保磷系阻燃剂,因其具有阻燃效率高、漏电起痕(CTI)值高等优点,在电子电器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多样性要求ADP具有不同的形貌结构以及不同的粒径尺寸,为此,本文通过调控合成工艺制备了四种不同形貌的ADP,并将其用于阻燃TPU,研究了ADP形貌对材料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将ADP用于制备阻燃玻纤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通过添加阻燃协效剂,进一步提升了阻燃效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ADP,并研究了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硫酸铝水溶液的浓度、滴加速度、以及滴加顺序等因素对ADP粒径的影响。结果发现以上因素对ADP粒径影响较小,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的ADP形貌都为无规状,且颗粒较小,表面粗糙,并形成二次团聚。(2)采用二步法制备ADP,分析了ADP的结晶机理,以及研究了酸溶液的种类、浓度、以及NaOH的加入量对ADP形貌尺寸的影响。制备得到直径约为15?m的花状结构ADP和长度约为15?m、直径为0.5?m的棒状结构ADP,这两种ADP都具有规整的形貌和较窄的粒径分布,分散性能良好。(3)采用逐步析出法制备ADP,研究了醋酸添加量对ADP形貌尺寸的影响。制备得到长度50?m、直径为3?m的纤维状结构ADP,且晶体颗粒形貌规整,颗粒间分散性能好,无团聚现象。(4)将上述制备的无规、棒状、花状、纤维状ADP用于制备阻燃TPU复合材料,发现纤维状结构的ADP-4阻燃TPU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阻燃性能较其它形貌ADP的复合材料高。通过锥形量热测试,添加30 wt%ADP的复合材料热释放速率峰值没有明显降低,但总的热释放量(THR)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添加30wt%纤维状ADP使TPU的THR下降了59.5%。经过断面SEM观察,纤维状ADP在TPU材料中分散最好,棒状结构的ADP-2次之,无规状ADP-1与花状ADP-3在TPU中团聚较为明显。(5)尼龙66通过玻璃纤维后,得到玻纤增强尼龙66(GFPA66),拉伸强度提高了126%,弯曲强度提高了91%,冲击强度提高了44%。将ADP用于阻燃GFPA66,经过垂直燃烧试验发现,添加20 wt%的ADP未通过UL-94 V-0等级。将ADP与叁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和氧化铈(CeO2)复配后对GFPA66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复配阻燃剂对其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从中获得能够满足应用需求的有效阻燃配方。在阻燃剂使用总量为15 wt%时,复合材料就能通过垂直燃烧测试UL-94 V-0级,并且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热释放总量都有明显下降,且在ADP与MPP质量比为2:1时,阻燃效果最好。总阻燃剂用量仍为15 wt%,进一步与二氧化铈(ceria)复配,阻燃性能通过垂直燃烧测试保持为V-0级,热释放总量进一步下降,残炭量上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形成了致密的炭层,阻燃性能进一步得到加强。(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7-03-01)
刘庆,杨吉民,靳黎娜,孙为银[8](2016)在《添加剂辅助的溶剂热合成多孔配位聚合物MOF-14及其形貌和尺寸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添加剂辅助溶剂热法制备出了形貌和尺寸可控的多孔配位聚合物MOF-14,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气体吸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分别以醋酸和醋酸钠作为添加剂,可以有效地调控MOF-14产物的形貌和尺寸.气体吸附测试结果表明,所有的MOF-14产物均表现出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CO_2捕集能力,并对CO_2/N_2具有显着的吸附选择性.同时,MOF-14产物的气体吸附性能受其形貌和尺寸的影响.此外,以醋酸钠为添加剂制备得到的MOF-14产物除了微孔以外还具有介孔,为制备具有介孔的多孔配位聚合物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6年16期)
程达[9](2016)在《稀土金属有机结构框架:[Ce(BTPCA)(H_2O)]·2DMF·3H_2O的尺寸和形貌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稀土金属有机框架配化合物吸引了很多科研工作者的密切关注。金属有机框架不仅具有迷人的空间结构,而且在催化、药物传输、分子识别、传感、非线性光学等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伴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材料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具有特定形貌和小尺寸的框架材料,在某些方面的应用远远优于固相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因此,制备小尺寸和特殊形貌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来增强框架材料的性能和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采用了一系列的简单的方法来制备我们课题组首次合成的稀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e(BTPCA)(H_2O)]·2DMF·3H_2O,该框架通过稀土和有机配体构成了叁维结构,从C轴方向具有两种孔道,并且稳定性很好,此框架具有很多个路易斯碱活性位点,可以考虑利用他们进行吸附有机分子。从我们制备的情况来看,我们制备了不同形貌和不同尺寸的框架材料,制备材料的尺寸大约300nm-3μm,制备的形貌有片状、针状、长方体等等,尤其是使用金属的醋酸盐作为金属源为最佳。同时我们也研究了不同尺寸和不同形貌的框架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我们发现小尺寸的吸附能力比大尺寸的吸附能力强,尺寸在300nm的框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为178mg/g,片状形貌比其他形貌的材料吸附能力强,片状的材料的吸附能力为176mg/g。因此,制备的这些材料在吸附亚甲基蓝有机染料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金占双,刘佳雯,李中华[10](2016)在《氧化亚铜形貌及尺寸的剪裁与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用葡萄糖作为还原剂,通过改变前驱体的温度及还原剂的用量剪裁和调控出了不同形貌和尺寸的Cu_2O,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粉末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本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Cu_2O的形貌和尺寸的因素主要有两个:(1)前驱体的温度,其对于合成不同形貌的Cu_2O起着关键的作用;(2)还原剂葡萄糖的用量,其在Cu_2O的尺寸调整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在一定的温度下,葡萄糖的用量也对Cu_2O的形貌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师》期刊2016年04期)
尺寸和形貌的调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法合成了具有pH响应性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2-乙烯基吡啶)(PS101-b-P2VP70),并以其胶束为"模板",通过氧化聚合制备聚苯胺(PANI).通过调节PS101-b-P2VP70胶束溶液的pH值,探究PANI颗粒形貌的可控调节及颗粒尺寸与PANI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利用凝胶渗透色谱(SEC)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确定了PS101-b-P2VP70的分子量分布及结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粒度测试、循环伏安(CV)、计时电位(Chronopotentiometry)及交流阻抗谱(EIS)对PANI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模板"法合成的PANI形貌尺寸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pH≤4时其尺寸随pH值的增加而减小;当pH=5时,模板剂中P2VP段疏水性的明显增大导致其胶束颗粒聚集为尺寸较大的聚集体,并使其诱导的PANI颗粒平均粒径显着增大;当pH=4时PANI颗粒在溶液中的平均粒径为141 nm,呈"串状"形貌且分散性最好. PANI具有快速充放电能力和良好的赝电容特性,随颗粒尺寸减小样品电化学性能增强. pH=4时样品电化学活性最好,循环伏安曲线面积最大,放电比容量最高,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其放电比容量可达1411. 88 F/g,且该样品阻抗值最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尺寸和形貌的调控论文参考文献
[1].杨志强,兰石琨,包新军.改进的碳铵沉淀法中氧化钇粉体尺寸及形貌的调控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9
[2].王琳,张艳慧,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兰海蝶.以PS-b-P2VP为模板剂诱导调控聚苯胺形貌、尺寸及电化学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3].卢轮.纳米结构含锌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形貌尺寸调控及储锂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8
[4].侯慧敏.尺寸和形貌调控的纳米金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
[5].南彩云,张宇.LiFePO_4纳米晶的尺寸、形貌调控及锂电池性能研究[J].化学通报.2018
[6].董贺.四丁基氢氧化铵辅助的二氧化硅粒子尺寸与形貌调控[D].吉林大学.2017
[7].王悦音.二乙基次膦酸铝尺寸形貌调控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
[8].刘庆,杨吉民,靳黎娜,孙为银.添加剂辅助的溶剂热合成多孔配位聚合物MOF-14及其形貌和尺寸调控[J].科学通报.2016
[9].程达.稀土金属有机结构框架:[Ce(BTPCA)(H_2O)]·2DMF·3H_2O的尺寸和形貌的调控[D].东北师范大学.2016
[10].金占双,刘佳雯,李中华.氧化亚铜形貌及尺寸的剪裁与调控[J].化学工程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