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疗妇科产后腹痛的验案研究

临床治疗妇科产后腹痛的验案研究

张光明(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安徽太和236600)

【中图分类号】R2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1-0062-02

【摘要】目的观察和学习祖国中医中药,对产后因气虚、血虚、血瘀所至临床腹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将20例妇科产后腹痛患者,按照中医学基础理论分型进行辩证治疗,证属于气虚、血虚的患者,其治疗方法是:补气益气,养血温经止痛之法治疗;证属产后血虚半血瘀的临床少腹疼痛的患者,其治疗方法是:偏阳虚者多以温肾补气养血,温经散寒,调补冲任为治疗要点;偏阴虚的患者,临床多以滋阴养血,活血化瘀,调和胞脉的治疗方法;证属寒凝食滞所致的妇科产后腹痛的治疗方法是:温通化瘀和中消食之法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临床辨证论治,总有效率为95%。结论笔者通过临床中医中药的临床灵活运用,合理用药,对那些临床较为疑难病症,发挥中医中药的特长,发掘未能发现祖国伟大医学宝库,使它能为人类造福,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关键词】中医中药产后腹痛临床研究

笔者二十余年的临床观察,产后腹痛一般产妇分娩后,小腹部有微阵发性疼痛,一周内自行缓解者无需治疗,一周后小腹疼痛较甚不能忍受者,欲称产后腹痛。本病发生的原因有血虚血瘀,寒凝食滞等所表现的症状。其病症多变,临床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有时难以确诊,笔者采用中医辨证论证论治,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本人不揣鄙陋,临床学习一得,纯属管见,求教于同道,望赐正。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例均系门诊与院外2008-2010之间的患者,其中年龄在22-37岁之间,平均年龄(28.5±2.6)病程最长者50日余,病程最短仅10余日,平均(28±3)天,治疗前均口服元胡止痛片及缩宫止痛类药物,虽有缓解,但停药症状如前者,经介绍前来我院中医科就诊。按中医辨证分型,证属血虚、血瘀者12例,寒凝食滞者8例。

1.2治疗方法

1.2.1产后腹痛补血益气逐瘀法

症见小腹隐痛,按之则舒,恶露量多,色红质稀伴头晕心悸自汗,舌淡红苔薄白,脉虚大或细弱无力者为血虚。症见小腹疼痛有硬块,按之有疼增感,恶露量少,面色紫黯,四肢不温,舌质紫或有瘀点者为血瘀[1]。临床血虚者当补血益气,方选《傅青主女科》肠宁汤加减,气短乏力者加黄芪,腹痛面色光白不华者加当归生姜羊肉汤,虚而兼瘀者酌用生化汤加减治之。血瘀者急当补血逐瘀,方选《万氏女科》当归元胡索汤和《傅青主科》的散结定痛汤,临床灵活运用而不误。本组肠宁汤方中:当归、熟地、阿胶、麦冬养血滋阴;人参、山药、甘草补气、扶脾、建中;续断补肾养肝;佐以肉桂少许,意在温通血脉。生化汤的运用,针对产后腹痛,起到效如神斧之功,方中当归、川芎活血行血,桃仁活血化瘀,炮姜温经散寒,甘草和中缓急止痛,加入益母草以助活血散瘀之功。当归玄胡索汤和散结定痛汤,除与上方功效药物相同外,方中玄胡索、炒丹皮、制乳香本文中即可治疗产后瘀血,又可治疗少腹疼痛之要药。综观上述方药,其共同作用是主治妇女产后腹痛,产后气血亏虚,以及产后瘀血聚集少腹而发生产后腹痛之目的[2]。

1.2.1.1典型病例

徐某某,女,28岁,务农,与2008年4月26日就诊。产后15日,自述自产后第二天小腹隐痛,未注意治疗,近10日内症状逐渐加重,今少腹剧痛而不可触,刻下来我院中医科就诊,妇科检查恶露量少,腹痛后阴道排出量多,露挟血丝及血块,色黯,伴有四肢欠温,虚汗出,舌质淡紫,脉沉紧,时有涩象。证属血瘀兼虚型,故当选用散结定痛汤加减。药用:当归20g、川芎12g、丹皮6g、益母草15g、黑芥穗10g、桃仁8g、党参15g、黄芪15g、陈皮6g、醋元胡12g、熟地15g、阿胶(烊化)12g、山药15g、肉桂3g(后下)、甘草6g嘱咐5帖。二诊:服上方以帖腹痛大减,服3帖,腹痛症状基本消失,但伴少气乏力,面色不华,汗出纳少,一派气血亏虚之象,为巩固疗效,拟方肠宁汤随症加减2帖,并加服补中益气丸6g一日3次,药尽病愈。

1.2.2温通化瘀和中消食法

症见产后小腹冷痛,得温痛减,腹痛拒按,面色青白,形寒肢冷,临床腹痛甚有呕吐者,但也有因饱食而痛,又出现嗳腐吞酸等症状。舌质黯淡,苔白腻,脉沉紧或有滑数之象[3]。证属寒凝胞宫或食滞中土,而致少腹疼痛,故当温通化瘀和中消食以解其苦,方选《证治准绳?女科》卷五方,香桂散;以及合《小儿药症直诀》卷下方,异功散随症加减。香桂散方是有:川芎、当归、桂枝三味中药组成,其中当归配川芎其功效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补气养血,活血祛瘀,加桂枝温通心肾之阳气,并通达四肢之功效。古代加入童便少许,主治妇女产后脐下腹痛不止的常用方剂。异功散:本属于六君子汤去半夏而成,方中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甘草,本组病症中其主要功效是温中和气[4]。香桂散合异功散,两方合用,共同目的可达到益气温阳化瘀之效,中焦不合的患者,方中加入炒建曲、炒扁豆、山楂、佩兰之类的调和脾胃的药物,均可达到治疗目的。

1.2.2.1典型病例

史某某,女,29岁,务农,2010年9月18日就诊。自述产后20日,腹痛自第三天开始就有疼痛感,未注意调治症状逐渐加重,现少腹冷痛拒按,昨日因食喜口之物饱甚,午后腹痛症状明显加重,腹胀泛酸,时频频欲呕,痛时四肢厥冷,大淡苔白脉沉紧。证属寒邪客于胞中,内伤脾胃,故选方香桂散合异功散加减。药用:当归15g,川?12g,桂枝8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陈皮10g,建曲12g,广藿香12g,桃仁12g,炮姜9g,益母草15g。二诊上方服药3帖,症状明显好转,腹痛症状按之则舒,较前有极大改变,但伴痛得热则减,急投桂散合小建中汤灵活加减2帖病愈。

1.2.3疗效标准

在上述中药治疗中,服药7帖症状和体征全消失为治愈,服药10贴症状好转,渐如常人者为转,服药5帖症状和体征未见好转或需结合其它疗法者为无效。

2治疗结果

治愈:症状和体征在服药10帖后完全恢复,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服药15帖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渐如常人者为有效;服药10帖症状体征虽有缓解或需结合其他治疗者为无效。治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

3讨论

本组学习和讨论的是产妇在产后因气虚、血虚、寒凝和血瘀,以及中焦饮食不节等因素而诱发产后腹痛的一种病症。由于产后正气虚弱,或起居不慎,寒邪乘虚浸入胞脉,血为寒凝,气机不宣,瘀血内停,恶露不下而致腹痛。早在《万氏女科》一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腹中有块,上下时动,痛不可忍,此由产前聚血,产后气虚,恶露未净,新血与故血相搏而痛”。本案属学习和讨论的血瘀至虚的一例典型病例,症由产后感寒,寒凝胞宫,血行不畅,滞而作苦,故及投温经补血逐瘀之剂,酌加补血益气之品,全方合用。共达温经活血行瘀,补血益气之功[5]。临床又有一典型的邪伤及胞宫致使少腹疼痛,寒则收引,聚血而凝,虽寒而挟瘀,至虚中挟实之象;寒邪客中。得食过盛,又至虚实挟杂,临床灵活运用香桂散,温经化瘀,异功散加味和中消食,复杂的病状随机变地施药,使邪祛而正安。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95.

[2]罗元恺.中医妇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90-93.

[3]雷贞武,蔡利珊.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192-202.

[4]赵克忠.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3)135-141.

[5]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5-271.

标签:;  ;  ;  

临床治疗妇科产后腹痛的验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