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对文学惯例的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苏安娜[1](2021)在《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网络文学已走过了二十余年的行程,无论是在媒介载体,还是文学类型,抑或是内容创作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院派作为从事文学评论和理论研究的专业工作者,介入到网络文学批评场域中,密切地关注和追踪网络文学的发展动态,高屋建瓴地透视网络文学的方方面面,运用专业性知识和批判性思维来提升网络文学批评的知性逻辑和理性含量,在网络文学的创作、接受、传播等文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与网络文学互动互生的过程中,他们适时地革新了批评观念、批评标准和话语形态,有选择地肯定网络文学的娱乐功能,将以快感机制为基础的文学性作为重要价值取向,并在批评实践中吸纳网络原生态话语,实现了学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遗憾的是,当下的网络文学批评研究多关注网民批评和媒体批评,却对学院派批评缺乏足够的审视和观照。有人还先入为主地认为媒体批评和网民批评更适合网络文学,更能推动网络文学的长足进步。这显然是低估了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之于网络文学创作、网络文学批评乃至学院派批评的重要意义。因此,以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宏观地盘点、梳理其二十余年的发展脉络,考察网络文学与学院派批评之间如何互相促进,客观地评价学院派在网络文学领域的独特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整体看来,从事网络文学批评的学院派充分发挥了正规军的优势,其批评理论和批评行为可圈可点,促进了网络文学的正向发展。具体来说,第一章纵向地梳理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认为网络文学批评与网络文学是同频共振的关系。在具体的论述中,结合网络文学二十余年的发展史,将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划分为发轫、探索、爆发和建构四个阶段,较为完整地展现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学批评共生互动的过程。第二章以共时性的视角讨论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成果和创获。学院派深入探讨了网络文学的内涵、审美特性、经典化和评价体系等基础理论问题,也探析了网络文学类型叙事背后的大众社会文化心理、快感机制和商业机制等关于生产与消费机制的议题,从而触及和完善了被其他批评力量所忽视或短视的部分批评议题,整体地推动了网络文学批评的建构进程。而学院派在网络文学领域的探索,也为学院派批评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如何重振文学批评的现实效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第三章提出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现实困境及其突围路径。相较于丰富的文学类型和多变的文学现象,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话语相对贫乏,批评模式也相对滞后,这提醒着学院派必须反思现有的话语惯习和认知偏见,综合运用多种思想理论资源,创新现有的批评方法,更新传统的批评范式。
许爽[2](2020)在《新媒介语境下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文学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媒介作为文学生产和传播活动的载体,不再是单纯起依附作用的工具,而开始反向影响文学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商业资本逻辑和意识形态、技术媒介等因素的侵蚀之下,不仅文学的边界和属性呈现出动态的变化,同时文学的生产也趋向多元。网络小说是电子媒介时代典型的文本形态,而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则是文学和影视合谋的产物。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不仅是当前的一个文化现象和文学热点,也是网络文学影像化的具体实践,更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成为网络文艺研究的组成部分。本文立足新媒介的语境,来研究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的背景、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审美品格,并对网络影视改编剧的发展路向提出合理的建议。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笔者主要分析了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思路,明确本文的研究问题。本文试图以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为研究重点,在媒介文化研究的理论背景下,探究其中的理论问题,廓清其学理建构,填补网络文艺研究的空白。本文还打算对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辩证、批判的认识,从审美和技术统一的角度来讨论其生产实践。第二部分是论文的正文。其中,第一章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的文化背景。首先,在现代传媒语境中,作为文学活动要素的媒介不再仅仅充当文学的工具,而是与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环节变得密切相关。其次,媒介的文化霸权也使受众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促使了参与式文化的形成。最后,视觉文化的兴起带来的图像转向与消费主义文化语境的扩张都构成了网络文学生成的文学场域。这三者都促成了网络文学和影视的联姻。第二章则是从历时发展的过程梳理了文学和影视联姻的不同发展阶段。文学影视改编并不是网络文学时代独有的现象。自电影诞生之初,文学就是影视艺术的重要资源。相对于依附传统印刷媒介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凭借直观逼真、生动形象的特点,将原本私密性的文学接受变为大众日常生活的内容。进入到读图时代之后,文学一直作为电影和电视的内容资源,并且被不断地转换和阐释。影视剧改编的发展阶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经典小说影视剧改编、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以及新近的IP影视剧。文学的影视改编始终是一种二次创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又受文化政策和媒介演变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品格。第三章集中讨论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尤其是IP影视剧的新的特征。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文化市场的扩张,使文化艺术的商品特性日渐突出。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都产生了新的变化。而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既呈现出媒介性、互动性的特点,又在形式和内容上产生新的消费特质。第四章基于新媒介语境,对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进行全面、辩证的分析。作为文学生产实践的一种文学文本形态,由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从一开始就是媒介和文学共谋的产物。一方面,网络文学的影视化改编为剧本资源匮乏的影视艺术注入新鲜的血液,使网络文学获得了新的延伸空间。另一方面,网络小说影视剧在具体的改编实践中出现内容通俗化、庸俗化、类型化的倾向。网络小说的影视化又反过来影响文学书写,它既使小说呈现视觉化的创作倾向,又取消了网络小说的文学独立性。技术的因素并不会改变网络小说影视生产的文学本质。而凡是被称为文学的,就应该为文学意蕴所涵盖,而不因存在方式而有所改变。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对它进行文学上的、审美上的批评,进行正确的人文价值的引导是必要且正当的。结论部分对网络文学和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对本论文研究思想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对网络文学未来的理论发展进行展望。
刘复生,罗岗,倪文尖,毛尖,李云雷,吴晓东,霍艳[3](2020)在《当代文学的思想性问题——漫谈近年来小说创作倾向》文中研究说明刘复生: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四位当代重要的文艺批评家和学者,共同来聊聊当代的文艺状况。话题没有太做限定,与其说是一个题目,还不如说是一个思想碰撞的平台。这是我们临时被给定的命题,大家彼此都没有准备。这样也好,即兴对话能够创造一种非常特殊的活跃氛围,它可以容纳很多平时我们演讲或者写文章不敢做出的勇敢的判断。那些看似深思熟虑的语言,往往会把我们的真实想法过滤掉,而脱口秀对话则可能把非常敏锐和大胆的表达召唤回来,激发出来。我们今天的议题虽然说是当代文学的思想性问题,却不会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也包括电影、电视剧,还有那些一般意义上不被视作文学现象的文艺现象。
吴健[4](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本论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核心概念为逻辑起点,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内涵、类型和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运用及其创新进行深入探讨,不仅能够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提供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活动过程中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生动、直观、富有感染力的形象,教育引导人们提高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方式和方法。这种方式方法是广义的方式方法,它既包括具体的方式方法,也包括指导这些方式方法的理论,是二者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形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运用形象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过程中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忽视任何一方的作用都是片面的。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运用形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形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受到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真善美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以形象本身或形象化的方法提升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形象”的属性不同,并充分考虑各种“形象”之间的重合与差异,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划分为艺术形象教育、情境形象教育、人格形象教育和数字形象教育。相较于其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主要具有阶级性、直观性、情感性、潜隐性、审美性五大特点。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间性”,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双向交往互动的过程。可以分别从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接受和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运用出发,考察教育对象和教育者是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活动中发挥自身的主体性的。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研究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运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如何在新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进行深入探讨,增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研究的最终目标。至此整个研究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教育对象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接受者,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自我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接受过程不是教育对象单方面的事情,它既是教育者选取、打磨、传导形象教育载体的过程,也是教育对象吸收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是与教育者地位相适应的独立的主体,只有全面掌握其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接受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才能为精准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为此,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接受过程中的几对主要矛盾进行辩证分析,为有效化解这些矛盾提供理论指导。因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主观意愿和教育对象接受程度之间的矛盾、教育内容丰富性与教育形式多维性之间的矛盾、教育目标的设定与教育效果的取得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关系的解决直指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何以“生效”?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施动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运用过程中具有主导性的作用,需要在综合把握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自身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能力素质。中国共产党在九十余年的奋斗历程中,不仅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运用过程中形成了宝贵的经验。考察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历程,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运用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科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团结教育广大无产阶级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最终目的、大众化的教育导向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教育路径、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形象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根本方法、善于利用典型形象开展教育活动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基本方法、宣传思想工作的柔性转向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教育内容上淡化意识形态导向、教育方法上群众性不强、教育载体上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教育者缺乏自己的话语体系,只有深入分析研究这些突出问题及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才能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创新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最终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呼唤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新时代召唤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互联网革命和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给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既是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回应,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针对性有效性的内在要求。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创新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创新要顺应时代潮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优质资源、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讲好中国故事、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传播渠道是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创新的五条基本路径。它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使之落到实处,才能够取得实效。本论文还特别关注了如何根据青年群体的思想状况、年龄特点、价值取向、兴趣偏好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重中之重。
周一帆[5](2019)在《微信文学的存在方式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微信以其庞大的用户数量,占据了新媒体的霸主地位。从通讯、社交工具到新的支付方式、内容发布平台,可以说,微信已经严密地榫入我们的生活,其中也包括与社会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文学。媒介的发展,必定伴随着文学存在方式的变化,那么,微信时代下的文学将以何种形态、何种方式呈现和存在呢?本文以微信文学的存在方式为研究对象,从微信文学的静态存在方式(文学文本)和动态存在方式(文学活动)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文学存在方式的静态表现即文学作品的呈现方式,可以从微信文学文本的语言、层次和结构特征等方面来考察,而文学的动态存在方式我们则可以从微信文学生产、传播、接受、反馈的过程和效果来考察。希望通过考察微信文学的整体面貌、结构和状态,可以把握微信文学的存在方式,进而对微信文学的未来及未来文学的存在方式做出展望。具体研究沿着下面的思路进行:绪论部分讨论了本文选题的缘由,对微信文学进行了整体概论,并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情况和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希利斯·米勒的文学终结论切入,通过研究微信文学的存在方式,论证文学并没有终结,而是以新的存在方式呈现的观点。对“微信文学”这一概念的合法性作出界定,并概括其内涵和主要类型、分析其发展现况及发展趋势。第一章“文学的存在方式与微信文学”。本章通过分析媒介与文学存在方式的关系及文学存在方式中的媒介因素,梳理出不同媒介下文学的不同存在方式及变化规律,借此分析微信媒介下文学的存在方式。微信作为撬动文学新生的技术杠杆和新兴媒介,不断地拆解着文学固有范式,文学的主体已经弥散至多领域的社会文化中。伴随着文学性的蔓延,文学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存在方式。本章试图通过探讨媒介与文学存在方式的关系及其对文学存在方式的影响,分析出微信媒介下的文学存在方式相较于传统文学存在方式的变革。第二章“微信文学的静态存在方式”。文学的静态存在方式研究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本章近距离地观察和分析微信文学的文本层次和结构特征,从微信文学的文本呈现形态、文本语言结构、外部结构特征这几个维度进行分析。微信文学以微信公众号为创作、发布的阵地,朋友圈、微信群等为传播路径,呈现出朋友圈的文学叙事、微信群聊的文学集体创作、公众号的文学图景的存在形式。微信文学语图互文的书写机制,以及多模态话语符号表达,消解了文字语言的指涉性和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标题党”和短句式形态适应了微信文学传播策略,全媒体的形态提高了文本的审美体验和阅读的交互性,这些都让微信文学文本形成别具一格的文学形态。第三章“微信文学的动态存在方式”。文学的动态存在方式研究的对象是包含作者、读者和世界诸因素在内的文学活动。本章从微信文学的作家生产、平台设计、读者互动等几个层面分析微信文学生产、传播、接受和审美活动的动态存在方式。微信文学创作门槛消失和作者身份的隐匿,带来的是大众书写的狂欢、平民作家涌现和传统作家纷纷转型。微信私密闭环的交流环境和社交强链接的媒介特性,让文学的创作更加自由、文学传播更加精准,在多级裂变传播下,微信文学很容易诞生爆款文章。微信催生出平民神话的同时,商业利益驱动下的运营商开始刻意迎合。微信文学在这个有机的生产机制中生存发展,使得作为整体性存在的微信文学成为真正具有当代价值的研究对象。第四章“微信文学存在方式的价值分析”。微信文学存在方式的价值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微信文学为现代文学开辟了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同时写作的自由化、大众化以及阅读的便利性,也让文学写作的域场逐渐扩大。但与此同时,商业利益驱动下,一些刻意制造焦虑、煽动情感的三流文学以及广告性质的营销软文,让文学失去艺术的内核。自由市场下的文学呈现出“泛娱乐化”、“同质化”现象,语言和内容的深度削平,读者审美水平也发生了两极分化。总之,在研究微信文学存在方式之时,既要整体性的把握其发展状态、整体面貌和结构特征,也要一分为二地区分其利与弊。
王百娣[6](2019)在《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依托日新月异的数字化互联网技术通过多媒体终端实现海量信息即时、互动、共享传播的“新媒介”,作为催动中国当代文学转型的技术引擎和人类与文学互动的新渠道,构建出以网络文学为主体的新媒介文学样态,不仅在中国当代文学场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以往依托机械印刷媒介为主的传统文学构成文学基本的现实关系,而且凭借其海量的生产与传播规模正在向中国当代文学场的中心移动,推动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格局的新变。在新媒介文学的盛宴狂欢下,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学派的媒介观以及国内学者单小曦、欧阳友权等人的媒介文艺学理论为新媒介文学生成传播的研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在这里,媒介的技术性、讯息性、人的延伸等特征孕育了新媒介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媒介存在论的视域下,新媒介文学在生产机制、传播秩序等方面衍生出种种新变,呈现出与传统文学或传统精英文学的种种不同乃至博弈,其中也蕴藉着诸多或技术性或文学性、或创新或困顿等的特点、规律。首先,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的突出特征是虚拟性,它呈现出与中国文学传统包括现代文学传统形态的诸多迥然不同或转型新变。它以解构性的虚拟现实技术重塑了传统文学中的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关系,构筑了一种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它以消解教化与消解精英的通俗性诉求表现了当下社会市民心态的类型化、游戏化体验;同时也以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带来了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新鲜的视觉性冲击,以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带来了“草根性”的快感性娱乐体验。其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开放性的运行秩序分化、重组了传统文学的生产机制。媒介的技术性、媒介性等特征一方面促成了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和文学权力话语的媒介性营造,开拓了文学生产空间的变革;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体性商业资本介入,导致了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共享共赢的文学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从而也引发了文学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和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发展,引发了文学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和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再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共时性的实时交互效应重建了文学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效果。它通过文学网站、移动终端等传播路径的机制构建,实现了文学载体平台的移动化、社交化,实现了亲民效果、导向传播等有效传播;它从受众群体的多种需求变化出发,通过“读者的文本”来展开文学交往关系的互动性,实现了情感诉求的弥补性、自我发展的大众化等方面的文学挑战和世俗化追求。这种“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使文学生产传播呈现出一种“超文本”的蜕变,如受众身份的不断衍生和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等内在特质的变化生成了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影响了文学审美鉴赏的接受和文学意义的解读。最后,如何面对新媒介文学的勃勃生机和窘迫困境,如何让新媒介文学资源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两者之间进行积极地兼容互补,是令人深思的。我们必须看到,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价值是历史性的革命性创新,它以多介质的新媒介技术创造了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以多渠道的产业链创造了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另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文学本体性存在着诸多的迷失错位,它表现在生产链条方面的商业化、功利化,写作模式方面的公式化、套路化以及诸多的盗版抄袭等的“顽疾”,都较为突出地显示出文学创作的主体虚位、文学文本的文学性消解和文学生产秩序的混乱失度。那么,我们就应该深入思考并进一步地明确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发展的探索之路:两者优化整合的基本立场是不容置疑的,中国文学数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学传统及其内涵永远是本体性的主体存在,新媒介文学生态发展的道路及其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是任重而道远的,诸如,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等与生产机制的完善、批评体系和文学主体的强化等相关的问题,并提出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终将互为媒介、互为内容、和谐共生,共同构筑文学健康有序生态的必由之路。
夏露[7](2019)在《论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98年痞子蔡在BBS上发表《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网络文学已有20余年的发展历史。在此期间,网络文学发展态势良好。网络文学带来了文学创作形式及文学研究模式的变革,引起了广大学术研究者的关注。目前,网络文学成为近几年中国文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学院派研究者对网络原创文学的研究代表着学术界对网络文学发展的规律、性质及态势的理性把握,因此,本文将把研究目光投向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在学院派研究者中,欧阳友权作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以及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基地的首席专家,同时也是中国首个“网络文学文献数据库”的创始人,开始网络文学研究的时间较早,是国内网络文学研究的先驱。他目前成果丰硕,已经发表了大量关于网络文学的研究着作和学术论文,其研究目标明确,研究视角独特,研究思路清晰,在全国有巨大的影响力。本文将以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为主要对象,以此来管窥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现状、特点与不足,思考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发展的出路。为更加客观、清晰地把握欧阳友权在网络文学研究上所作的贡献,本文把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与学术界其他网络文学研究学者的成果进行对比。欧阳友权对于网络文学的研究有两个重点,一是对于网络文学学理研究体系地建构,二是对网络文学现象的研究。欧阳友权试图建立网络文学学理研究范式,他运用传统文论与媒介理论为分析网络文学的理论武器,以媒介视角为切入点,初步建立起网络文学的学理研究体系,《网络文学论纲》、《网络文学本体论》、《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就是其学理研究的代表作。欧阳友权还注重对网络文学现象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重视实证调研,建立了网络文学文献数据库,为网络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网络文学编年史》、《网络文学研究成果继承》、《网络文学词典》就是他实证研究的成果。笔者在大量阅读欧阳友权的着作和学术论文的基础上,重点从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的理论支撑、研究视角、理论建构情况、研究方法以及语言特色方面等进行分析,探索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的特点,试图把握欧阳友权在建设网络文学学理研究体系时的思想脉络,分析其网络文学研究的得与失,并就网络文学研究的发展进行思考。具体来看,全文将分为以下六个部分来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将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即网络文学迅速发展带动网络文学研究的发展,但始终滞后于网络文学发展的现实情况;阐释本文的研究意义,即欧阳友权作为网络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其持续不断的研究历程、丰硕的研究成果和独特的研究方法使得其网络文学研究具有代表意义和重要的研究价值;最后梳理文献综述,即国内网络文学研究者的研究概况、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情况分析以及学术界对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的评价,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础。第一章主要论述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的理论来源,重点分析其网络文学研究的三个阶段:网络文学研究的理论积淀时期、网络文学研究初期、网络文学研究后期的研究情况及成果,进而总结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主要是以传统文学理论(1),其中包括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论、中西方哲学理论思想为网络文学研究的理论武器,并以马歇尔·麦克卢汉、马克·波斯特等人的媒介理论为理论支撑。两大理论的融合运用,成为了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的理论滋养。第二章主要分析欧阳友权在网络文学研究中独特的研究视角——媒介视角。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是以媒介为切入点,以传统文论为武器,以媒介理论为辅助来进行的。本章将运用文本细读法,通过细致分析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的内容,详细阐述其研究中理论活用的特点和媒介研究视角与传统文论的巧妙结合,并分析他的研究成果在媒介视角的切入下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特色。第三章主要分析欧阳友权在建立网络文学学理研究体系方面的尝试。笔者以《网络文学本体论》和《网络文学论纲》两本着作重点研究对象,分析欧阳友权在《网络文学本体论》中从现象学出发,从横向上对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本质特征、本体价值进行把握的研究思路;在《网络文学论纲》中从认识论出发,从纵向上对网络文学的发源与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把握的研究思路,并分析其在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第四章分析欧阳网络文学研究中的得与失。这部分涉及了其他研究者的成果,通过对比来更客观地把握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的启示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就网络文学研究今后的发展进行思考,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语部分主要总结本论文的研究情况,分析后续研究的可能性,并指出本论文研究中的不足。
Rasuleva Nigina[8](2019)在《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网络文学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与美国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列的四大文学现象,研究其发展历史,探索其成长轨迹,对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有重要意义。网络文学产业按流程可以分成生产、流通、接受三个部分,“生产”研究网络文学主体即作家,“流通”研究网络文学的载体网站及其运行模式,“接受”研究网络文学的国家治理及作家和网站读者的关系。网络读者在网络文学作品成长的各个环节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接受主义理论,是读者决定了产品的价值,对网站来说读者是消费者,对政府来说读者是民众,吸引消费者,服务民众构成网络文学载体和网络文学治体的核心目标。网络文学主体研究,以痞子蔡、安妮宝贝、唐家三少、余秀华四位作家为例,他们代表了网络文学作家成功的不同路径。痞子蔡代表的一类作家,是业余进行创作,网络空间是他们放松精神的娱乐场,体现的是一种“网络有文学”现象,却孕育了自由与解放。痞子蔡本人第一次实现网络作品的在线交易,使网络文本变成了真正的网络作品,开辟了网络文学变现的先河,堪称网络作家第一人。安妮宝贝代表的作家们,把网络当做宣传个人作品的工具,深入研究网络运用之道,在网络上赚取人气,在线下出版获得利益。他们与网络的关系是文学为体,网络为用的关系,网络与文学之间还没有完全融合,或者说网络文学在他们这里还只是“网络+文学”,这类作家通过网络取得宣传效果之后,便会退出网络继续从事传统文学的工作。唐家三少代表的作家们在网上写作,在网上获得收益,网络与文学实现了真正的融合,不论内容和形式都体现出鲜明的“网络文学性”,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这时网络文学产业化。在此基础上的IP运营,拓展了网络文学的边界,形成网络文学的大神,但也出现了大神霸榜现象,折射出资本对文学的双刃剑作用。余秀华代表的作家们,跳出大神霸榜的竞争,独辟蹊径,走小众化路线。网络对他们来讲是独立存在的空间,既没有运用网络的刻意,也没有对网络的依赖,更没有离开网络无法存在的尴尬,是网络与文学的新形态,至此文学从网络中脱离出来变成与之相辅相成的精神存在,预示着网络文学概念的新衍进。网络载体研究,以天涯论坛、榕树下、起点、翼书网四家为例,分析作为网络文学载体的网站及其经营模式,指出不同类型网站经营方略不同是为了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以及相同读者对网文的不同期待而作出的市场行为。天涯论坛发帖跟帖模式,正是网络文学作者与读者互动交流的结果,也体现出网络文学作者也是读者的特征,这跟传统文学作者与读者截然二分完全不同。在网络中每位网友都是写作主体,不仅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可以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内容。当然,天涯论坛的贴吧还带有碎片化随机的成分,只能看作是网络文学的前驱。榕树下已经是比较正规的文学网站,它通过组织作者写作,读者付费阅读,运作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等活动,把网络文学真正变成了一种经济模式,使得网络文学真正从野蛮生长开启了规范化经营的序幕。起点中文网代表的原创文学网站是网络文学载体的主流模式,它们深挖读者需求,打造偶像化作者,全版权内容运营,实现文学与资本的双向互动,展示文学与网络技术的相辅相成发挥着重要的文学产业化的功能。在群雄逐鹿读者市场的时候,翼书网这类小而美的网站开始切割细分市场,改变网络通俗小说一统天下的景象,将自己的目标定位于需要经过写作提升思维能力和工作技能的成长型群体,进行小范围服务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读者对内容的要求是网络文学永远进步的不竭动力,为满足尽可能多的读者要求,网站也开始合纵连横,终于出现了阅文集团这样的超级大鳄,也引来了政府对网络文学的特别关注和规范治理。网络文学管理者研究把官方对网络文学的管理作为研究对象。网络文学作为网络社会主要的文学存在形式,不仅是作品内容要被读者接受,其传播方式和社会影响也势必要经过管理部门的认可,网络文学的官方接受涉及到引导体制的建立和约束机制的实行。官方不仅要有效引导网站规范化经营,还要引导作者创作能够发扬主旋律,弘扬真善美的作品,一方面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消除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中国网络文学从野蛮生长向稳中求进的过程中,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以及《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等政策法规,以确保网络文学发展方向正确,任务落实到位、保障措施得力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的重要举措,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网络文学一切以人民为服务对象的前提下有序、雅俗共赏、高效的发展,从而发挥其激励斗志、鼓舞人心、繁荣文化、彰显风采的作用,这也是中国网络文学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也为世界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优秀经验。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启示,首先它是中国传统文学滋养的结果,传统文学为作家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智慧和灵感源泉。第二层面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了中国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促成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第三个层面,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独特的政治文化制度体制保障了中国政经文等事业的建设可以统一规划稳步落实,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和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外围环境。中国的网络文学发展经验无法复制,但是中国发展网络文学的措施和手段可以帮助其他国家利用网络进行文化的普及与提升。网络文学是产生于网络,并在网络上通过文字进行意象沟通实现智慧变现的艺术实践。网络文学是主体、载体、治体协调互动的产物,它创生于网络,成长于文学,成熟于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网络文学像中国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时代文学一样,也将成为网络中国的时代之文学。
石少涛[9](2017)在《互联网时代的跨界书写现象与文学研究的视域拓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时代的跨界书写与视域拓展进行研究,从互联网时代产生或扩大传播的一些介于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书写入手,围绕将其纳入文学研究视域的必要性、可能性、学理依据及实践方式提出观点。主要从梳理互联网跨界书写基本类型、总结其对传统文学理论的冲击、寻找研究视域扩容依据、提出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述。中国的互联网书写发展不过二十余年,但已经改变了文学格局。近年,网络文学的研究基本建构起了完备体系,不但在基本的学理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共识,而且进行了大量多视角的纵深研究。研究的视野既有宏观的“元研究”,也有具体的类型研究、文本研究,网络文学的经典化和将网络文学写入文学史,也已成为学者们探讨的问题。在互联网文学研究的丰富成果基础上,将视域拓展而关注互联网发展对文学的整体影响、放眼于当下文学格局的“互联网时代文学研究”也充分展开。但是,网络文学研究和互联网时代的文学研究还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将要深入探讨的,是由于文学研究的对象局限和理念局限,造成大量的边缘性或交叉性书写处于研究视域之外。虽然对互联网时代文学的研究一致认同网络书写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形态,却将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投向了符合既有文学界定的文本,包括网络小说、网络散文、网络诗歌等,却较少理会那些游走在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书写形态。这些书写形态或是以互联网为依托而产生的新类型,或是由于互联网的媒介特征而扩大了影响,它们上线数量多、受众范围广、现实影响大,却不符合传统的文学惯例与界定,它们的被忽略,造成了传播力、影响力与学术关注度的失衡。这样的书写主要有四个类型。一是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这类书写可以被置于某一学科领域内,如历史、哲学、心理学乃至自然科学,却摒弃了现代学术的话语体系,而使用具有主观色彩、情感色彩和诗性体悟、审美特质的语言,注重与潜在读者的“主体间”对话。其他人文或社会学科的文学化并不是互联网时代的专利,但它们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一些新特质决定了进行关注和研究的必要性。二是文学与艺术的叠加。互联网是一个综合了各种信息接收媒介的新媒体,没有传统媒介中种种形式规则的限制,使文字可以自由地按照任何比例与图像、动图、音乐、视频、互联网截图结合,甚至可以经由主体间交流互动而形成“超文本”,我们将其概括为“文字+”。对此我们可以参照电影文学、电视文学的先例将其纳入文学研究,但也要注意互联网的“文字+”模式的一些特殊性,如:有时其他艺术要素不仅仅是一种修饰或烘托,它们已成为完整叙述的一部分;有时接受者可以自主选择是否使用音频、动图、视频等要素,甚至同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接受途径。三是文学与日常生活的跨域。原本属于日常生活领域的文本,如网站上的书信往来、博客中的日记、论坛中的日常故事帖、微信朋友圈中的图文与对话等,通过互联网进入了公共视野,并因此而在文本内容、文本形式、书写与接受的主体状态等各个方面带上了文学的特征。我们也可以设想建构一个新领域来研究网络日常文本,但它仍会需要从某个旧学科中获取资源。而对于网络日常文本研究来说,这个“母体”几乎只能是文学。四是文学与批评的边界模糊。中国历来有文学批评文学化的传统,只在20世纪受到现代性的影响,文学批评才被期待为非个人的、理性的、客观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顾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分析、评价和判断;但当下网民自发写作的文学批评几乎都是文学化书写。它在专业文学批评之外开启了另一个批评范式,而这种范式如果运用得当,可能传承中国意象化、诗性化批评传统,及体验式、感悟式的东方学术理念,并架起批评与创作、接受之间的桥梁。互联网跨界书写冲击和颠覆了传统的文学主体论与文学功能论,无论19世纪的审美文学体系还是20世纪的文学性体系,都不再适用于互联网跨界书写研究。但是,虽然无法通过重建文学本质来将互联网跨界书写纳入文学研究视域,分析性的思路还是可行的。这可以从历史参照、机制依据、形式依据、主体依据和实践依据五个方面来论述。在前现代的“大文学”概念中,西方的Literature包含了一切文字着述,中国的“文”含义大致相当于“人文”,包含了历史、哲学、伦理道德等。文学概念内涵的缩小、文学研究视域的收紧,是一个现代性现象,是19世纪文学自律观念产生后的产物。互联网书写模糊现代性的学科边界、领域边界、媒介边界的倾向,有向整体性的“大文学”回归的趋势。而“大文学”概念之成立,也建立在特定的内容机制、文本形式和主体特征上。在内容上,文学是一种与社会生活整体融通的诗性机制。且这种融通是通过文学特有的机制:打破二元对立、消弥主客边界的主体间互构关系,且各种意识形式都在对社会生活的整体性体验、体悟中融合在一起。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文本和文学与日常生活的跨域文本,运用的正是这种诗性机制。在文本形式上,文学是一种与生活异质同构的形式。就表层而言,文学语言与生活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文学文本与生活、与其他学科文本的结构差异,都并不是绝对的;就深层而言,文学形式虽然有某种特异性,但它既不是一个自在的“发现”,也不是一个独立的“发明”,而是来自生活的形式。用这个标准来界定文学语体,那么上述互联网文本类型普遍使用的正是文学语体。在写作与接受主体上,对于特定主体而言,文学活动并不是他的“象牙塔”,而是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与社会生活整体的关联性要高于其他学科活动。首先,文学主体都会用同一套心智模式、情绪反应、情感方式和经验前见来对待社会生活与文学,并且会将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评价和感受“代入”到文学活动中;其次,主体在文学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和认识,也会影响到他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情感反应与行为。文学化的其他学科文本、文学化的文学批评,主体从事研究与批评的状态即不同于正规学术活动的理性与客观,而是作为生活主体的个人化、个性化表达,这与文学活动的主体特征是一致的。综上所述,以上几种文本类型可以归入文学的大概念中,文学研究对它们进行关注和介入是合理的。文学研究的介入是一个值得探析的课题。目前网络文学研究已在进行的一些介入可供参考。文学研究介入的途径有引导性介入与参与性介入。引导性介入虽预设了精英标准的优势,但互联网管理的多元化排名标准,在保留了这种引导性介入的精英品位的同时,消解了它隐含的精英话语权力,使其与“网络民主”、大众狂欢不致冲突。参与性介入又包括创作环节的参与性介入,即精英参与互联网上的书写;及接受环节的参与性介入,即精英与网民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就文学鉴赏与批评的问题进行讨论、互动。后者极大地借助了私媒体的便利,使精英与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近。我们讨论的那些跨界文本、边缘文本,由于它们或涉及综合文化领域,或贴近日常社会生活,更容易成为精英与大众网民互动的焦点。总之,这些介入对突破文学圈、学术圈的“内部循环”,使体制内的学术积累与更广泛的文学实践接轨有着重要意义。
宋蕊佳[10](2016)在《自由与规范:网络文学制度探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制度的建构问题已为当下学界广泛关注。作为社会化的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文学艺术与生俱来地与相应的制度体系相伴而生。文学制度是一个客观存在物,是规约文学生产的规范体系,体现出社会意识形态对文学艺术的某种规范。日新月异的网络文学以其自由性对文学制度规范发起了冲击,不仅从业者、创作者与文本创作量都已蔚为壮观,其“狂欢化”的书写被看作是对文学惯例的极大消解。网络文学的商业化与产业化极具成熟,影响着文学活动的各个方面。但目前国家机构对网络文化管理较为滞后,民间网络文学组织存在缺陷,网络文学市场运营机制有所失衡,如此等等。如何建构网络文学制度,以制度规范和促进网络文学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网络文学生产的低门槛和草根化,网络文学话语空间的驳杂与多元,网络传播的自发与迅捷等,给网络文学制度的建构带来诸多挑战。本文以文学社会学为主要理论资源,对文学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学理分析。“自由的网络文学”与“硬制度”存有与生俱来的悖论,但可以实现良性互动发展。在对审美自由与制度规范这一悖论问题进行重识后,本文阐述了网络文学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及其积极功能。文学制度对网络文学活动不仅有规范作用,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亦具有积极作用:如文学网站对网络作家提供相应的体制保障;文学评奖制度激励作家创作出兼具文学价值与网络文学特色的作品;文艺政策对文艺创作的引导等。建构网络文学制度首先要确立网络文学制度建构的原则与目的:在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基础上,保障创作量与文学的深层价值,实现网络文学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的统一。法律、行政与经济为主要建构方式。在现实维度方面,法律上既要版权立法又要文艺立法;网络文学市场需要以人性化服务为旨归;文学网站要担负起责任监管的重任;要进一步优化网络文学从业者的社会保障制度。建构网络文学制度需要吸纳传统制度的精髓,紧密结合网络文学的发展实践。既不能故步自封,亦不能过于激进。
二、互联网对文学惯例的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互联网对文学惯例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与网络文学发展同频共振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
第一节 作为新宠的网文与发轫期的学院派批评(1998-2002) |
一、作为互联网大众新宠的网络文学 |
二、于沉寂中开启先声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
第二节 不断壮大的网文与探索期的学院派批评(2003-2007) |
一、从自发式写作转向商业化的网络文学 |
二、于认知深化中拓进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
第三节 势头强劲的网文与爆发期的学院派批评(2008-2013) |
一、于承续与展望中趋向多元的网络文学 |
二、介入到网络文学场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
第四节 步入主流的网文与建构期的学院派批评(2014-今) |
一、于多方竞合格局中谋新变的网络文学 |
二、向体系化发展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
第二章 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理论探讨与现象聚焦 |
第一节 网络文学基础理论问题的研讨 |
一、网络文学内涵的探究 |
二、网络文学审美特性的辨析 |
三、网络文学经典化的探求 |
四、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建构 |
第二节 网络文学生产与消费机制的探讨 |
一、类型叙事的社会文化心理挖掘 |
二、网络文学快感机制的探析 |
三、网络文学商业机制的考察 |
第三章 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 |
第一节 丰富的文学类型和相对贫乏的批评话语的矛盾及化解 |
一、对西方理论话语的套用与挪移 |
二、代际阻隔导致话语体系的割裂 |
三、吸纳传统文化资源与文化反哺 |
第二节 多变的文学现象和相对滞后的批评模式的矛盾及超越 |
一、各批评主体间的分立模式致使对话受阻 |
二、以作品和作者为中心的模式忽视读者作用 |
三、询唤对话式批评与引入读者接受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等情况 |
(2)新媒介语境下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新媒介语境下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的背景 |
第一节 媒介与文学关系的新变 |
第二节 新媒介时代的到来 |
第三节 视觉文化的兴起与文学的图像化 |
第四节 文学生产与影视艺术生产的结合 |
第二章 从经典小说影视改编到IP影视剧改编 |
第一节 媒介的变迁与文学阅读的嬗变 |
第二节 从文学小说到影视剧 |
第三节 网络小说的影视化改编 |
第四节 网络文学IP的影视化改编 |
第三章 网络IP影视剧改编的新特征 |
第一节 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方式的变革 |
一、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 |
二、媒介建构下的文学消费 |
第二节 以《庆余年》为例分析IP影视剧的消费特征 |
一、媒介融合视域下的IP影视剧 |
二、IP影视剧消费的快感化 |
第四章 网络小说改编剧的问题与未来发展 |
第一节 网络小说影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影视改编形式转换的失败 |
二、网络小说影视化改编的具体问题 |
三、网络文学独立性的消解 |
第二节 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未来发展的建构 |
一、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发展的理论支撑 |
二、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生产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创新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一、文艺意识形态理论 |
二、精神生产理论 |
三、先进典型教育理论 |
第二节 本土资源:中国古代相关理论 |
一、文以载道论 |
二、风习教化论 |
三、文如其人论 |
第三节 重要借鉴:西方相关理论 |
一、文艺社会认识理论 |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 |
三、文化软实力理论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内涵、类型和特点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概念 |
一、形象 |
二、形象教育 |
三、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类型 |
一、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形象教育 |
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形象教育 |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格形象教育 |
四、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形象教育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特点 |
一、阶级性 |
二、直观性 |
三、情感性 |
四、潜隐性 |
五、审美性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接受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接受的过程 |
一、形象思维的参与 |
二、典型化 |
三、在使用中修正 |
四、感同身受(内化于心) |
五、积极践行(外化于行)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接受的机制 |
一、生理机制:人的情感体验 |
二、心理机制:历史文化心理积淀 |
三、解释机制:人的“前理解”结构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接受过程中的矛盾把握 |
一、教育者主观意愿与教育对象接受程度之间的矛盾 |
二、教育内容丰富性与教育形式多维性之间的矛盾 |
三、教育目标的设定与教育效果的取得之间的矛盾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运用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运用的基本要求 |
一、提升教育者开展形象教育的能力素质 |
二、了解教育对象 |
三、综合把握环境因素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运用的经验 |
一、团结教育广大无产阶级 |
二、大众化的教育导向 |
三、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形象教育 |
四、善于利用典型形象开展教育活动 |
五、宣传思想工作的柔性转向 |
第三节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一、教育内容:淡化意识形态导向 |
二、教育方法:群众性不强 |
三、教育载体:作品质量参差不齐 |
四、教育者:缺乏自己的话语体系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创新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
一、新时代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
二、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
三、新时代高新技术变革的需要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创新的路径 |
一、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创新的政治方向 |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创新要顺应时代潮流 |
三、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优质资源 |
四、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讲好中国故事 |
五、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传播渠道 |
第三节 青年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创新 |
一、与新媒体相结合 |
二、从语言切入 |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微信文学的存在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微信文学概述 |
一、微信文学界定 |
二、微信文学的类型及特点 |
三、微信文学发展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文学的存在方式与微信文学 |
第一节 媒介影响下的文学存在方式 |
一、文学存在方式中的媒介因素 |
二、微信的媒介特性与文学存在方式 |
第二节 微信文学与文学存在方式的变革 |
一、多媒体介入文本形态的变革 |
二、文体界线的消失 |
三、审美范式的嬗变 |
第二章 微信文学的静态存在方式 |
第一节 文本呈现形式 |
一、朋友圈的艺术分享 |
二、群聊化的文学社交 |
三、公众号的文学图景 |
第二节 文本语言结构特征 |
一、语图互文书写机制 |
二、多模态话语符号 |
三、跨文体写作 |
第三节 文本形态结构特征 |
一、“标题党”策略 |
二、短句式、轻量化形态 |
三、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文本结构 |
第三章 微信文学的动态存在方式 |
第一节 作家生产 |
一、大众书写狂欢 |
二、经济化文学生产模式 |
三、专业团队刻意制造 |
第二节 平台设计 |
一、小圈子交流环境 |
二、社交强链接关系 |
三、病毒式裂变 |
四、内容分众 |
第三节 读者互动 |
一、多重身份 |
二、选择与交互 |
第四章 微信文学存在方式的价值分析 |
第一节 微信文学的优势 |
一、兼容并包的文学空间 |
二、当代生活的直观反映 |
三、交互式的情感共鸣 |
第二节 微信文学的弊端 |
一、自由市场下的文学“泛娱乐化” |
二、野蛮生长下内容同质化严重 |
三、语言深度削平难以形成经典 |
第三节 “咪蒙之死”背后微信文学发展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理论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混沌与清晰:新媒介文学的崛起及其盛宴 |
2.1 媒介的存在:新媒介文学的理论界定与性状 |
2.1.1 媒介的强势话语:媒介即讯息与新媒介的本质诠释 |
2.1.2 媒介是人的延伸:被媒介技术改变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
2.1.3 媒介与文学共生:新媒介文学文本的媒介性建构 |
2.2 媒介的狂欢:新媒介文学的问世与当代文学格局新变 |
2.2.1 新媒介文学的异军突起与新媒介时代的历史性演进 |
2.2.2 文学期刊的渐趋边缘与文学出版的革新转型 |
2.2.3 影视文学的影像化书写与文学格局的跨界表达 |
2.3 媒介的环境:新媒介文学的产生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变革 |
2.3.1 新媒介技术的变革求新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质变 |
2.3.2 新媒介场域的资本博弈与文学生产运营规则的革新 |
2.3.3 媒介环境的权力话语与新媒介文学生产与传播机制的技术性运作 |
2.4 媒介的文本:新媒介文学的存在样态及其类别划分 |
2.4.1 网络文学: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文学生产与传播 |
2.4.2 “微”文学: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文学诉求 |
2.4.3 超文本文学:基于数字链接技术的跨媒体组接性形式实验 |
第3章 沿袭与创新:虚拟性与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转型 |
3.1 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构筑: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解构性虚拟 |
3.1.1 奇幻异域的魔法绝唱与社会现实观照的目的性消解 |
3.1.2 修仙境界的飘邈之旅与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性规避 |
3.1.3 东方玄幻的择天改命与语言结构形式的艺术性稀释 |
3.2 市民心态的类型化呈现:消解教化与解构精英的通俗化诉求 |
3.2.1 都市生活的永远言情与日常凡俗情感的体验性狂欢 |
3.2.2 历史情怀的时空穿越与英雄主义梦想的仿真性戏说 |
3.2.3 “王者归来”的竞技博弈与众生共享的游戏化逻辑 |
3.3 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视觉性冲击 |
3.3.1 文字被挤压的图像化结构:故事情节的直观性与平面性 |
3.3.2 人物被虚拟的单元格范式:性格心理的片断性与自由化 |
3.3.3 心绪被分享的欲望化叙述:传情达意的即兴性与互动性 |
3.4 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草根性”与“撒播感觉”的娱乐性体验 |
3.4.1 从审美走向欲望的精神聚餐:个体日常体验的浅表性与快感性 |
3.4.2 从静止走向流动的语言风格:网络媒介口语的对话性与浅表性 |
第4章 分化与融合:开放性与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运行秩序重组 |
4.1 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文学生产机制的媒介性权利话语营造 |
4.1.1 传统作家的新媒体延伸:从线下到线上与文学生产空间变革拓展 |
4.1.2 网络专业作家的崛起:“白金写手”与文学创作方式的强势逆袭 |
4.1.3 大众网民作家创作狂欢:“微”文学路径与文学梦想的自由实现 |
4.1.4 机器写作的诞生:人机互竞与文学传统写作的颠覆性挑战 |
4.2 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介性商业资本介入 |
4.2.1 全新的文学生产平台: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的共享共赢 |
4.2.2 可持续的赢利经营模式:从付费阅读到全版权开发 |
4.2.3 文化舞台的精品化追求:从野蛮生长到“内容为王” |
4.3 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经典化倡导 |
4.3.1 媒介网络性的尺度与文学经典化的继承性探索 |
4.3.2 文本筛选的“好看”与传统文学鉴赏标准的动态化重塑 |
4.3.3 类型文学的代表性与网络原生要素的经典化重生 |
4.4 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 |
4.4.1 类型化写作的发达:通俗文学创作模式的泛娱乐化开拓 |
4.4.2 “无叙事结构”的自由:新媒介文学文本结构的工具性加工 |
4.4.3 “触网而散”的无禁忌:新媒介文学语言的分享性随意 |
第5章 依赖与割裂:共时性与新媒介文学传播路径的实时交互效应 |
5.1 传播路径的机制重建:有效传播与文学载体平台移动化与社交化 |
5.1.1 文学网站:大数据计算与“传播者的文本”的有效传播 |
5.1.2 移动终端:快捷随机与文学阅读的碎片化“速食” |
5.1.3 微博路径:社交化资讯与“微话题”文学的亲民效果 |
5.1.4 微信路径:关系性朋友圈与文学“认知框架”的精准传播 |
5.1.5 补偿性路径:“文学榜/奖”与文学审美价值的导向性传播 |
5.2 传播受众的需求变化:“读者的文本”与文学交往关系互动展开 |
5.2.1 性别文化的差异性与文学情感诉求的弥补性挑战 |
5.2.2 青少年群体的网生性与割裂式成长主题的隐喻性戏谑 |
5.2.3 新民间立场的去边缘化与无限度发展自我的大众化可能 |
5.2.4 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与网络虚拟空间的世俗化追求 |
5.2.5 日常生活经验的心理释放与浅层感官体验的短平快效果 |
5.3 “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读者中心与文学生产传播的“超文本”蜕变 |
5.3.1 受众地位的不断衍生:互动生成与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 |
5.3.2 受众阅读的自发拯救:“读”屏“听”书与文学鉴赏的时空转换 |
5.3.3 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共识共谋与文学意义解读的脱冕渎圣 |
第6章 生机与忧思: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兼容互补共生共荣 |
6.1 文学媒介性的破旧立新: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革命性开拓 |
6.1.1 多介质多形态的新媒介技术与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 |
6.1.2 多渠道多层次的产业链竞合与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 |
6.1.3 文学生存场域的“距离”消解与文学资源低成本的高效率传播 |
6.2 文学本体性的迷失错位:新媒介文学存在秩序的尴尬困境 |
6.2.1 创作主体的自由与虚位:文学生产商业化和功利化价值取向 |
6.2.2 文学创作的膨胀与贫瘠:写作模式公式化和套路化文学性消解 |
6.2.3 文学生产的失序与隐忧:盗版抄袭多发性和无序性的技术根源 |
6.3 文学生态发展的优化整合: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存共荣 |
6.3.1 生产机制的完善: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 |
6.3.2 批评体系的强化: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 |
6.3.3 文学主体的应道: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 |
6.3.4 文学生态的构筑: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与有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论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的历程及理论来源 |
第一节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历程 |
一、传统文论研究阶段 |
二、网络文学学理研究阶段 |
三、网络文学现象研究阶段 |
第二节 传统文论和媒介理论为理论来源 |
一、传统文论为理论武器 |
二、媒介理论为理论支撑 |
第二章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的媒介视角 |
第一节 传统文论与媒介理论的融合运用 |
一、传统文论的活用 |
二、媒介理论的运用 |
第二节 媒介研究视角与传统文论研究路径的有机结合 |
一、作家身份的网民化 |
二、创作方式的交互化 |
三、文本载体的数字化 |
四、流通方式的网络化 |
五、欣赏方式的机读化 |
第三节 文论新词的创造和网络用语的引入 |
一、媒介新词的创造 |
二、网络用语的引入 |
第三章 欧阳友权对网络文学理论建构的尝试 |
第一节 从现象学出发对网络文学进行理论分析 |
一、网络文学的“命名”问题 |
二、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 |
三、网络文学的本体价值 |
第二节 从认识论出发对网络文学进行理论分析 |
一、网络文学的发源与发展 |
二、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 |
三、网络文学的价值趋向与前景展望 |
第三节 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
一、调研活动与数据采集 |
二、建立网络文学数据库 |
第四章 对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的思考 |
第一节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一、技术研究与文论研究的整合问题 |
二、现象研究与文本研究的融合问题 |
第二节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的启示 |
一、历时研究与性质研究相结合 |
二、技术研究与文论研究不分离 |
三、现象研究与文本研究向融合 |
第三节 对网络文学研究发展的思考 |
一、网络文学研究应避免陷入技术研究 |
二、网络文学研究应紧扣文本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中国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研究 |
第一节 从写手到作家 |
第二节 网络狂欢的痞子蔡 |
第三节 网络反哺文学的安妮宝贝 |
第四节 网络孕育出的大神唐家三少 |
第五节 网络突破生活的余秀华 |
第六节 网络文学主体的自我规范 |
第二章 中国网络文学载体平台研究 |
第一节 技术发展带来的载体变革 |
第二节 萌芽期的网络论坛型载体——以天涯为例 |
第三节 人文情怀的网络栖息——以榕树下为例 |
第四节 台式机时代网络文学——以起点中文网为例 |
第五节 移动客户端的阅读与写作——以掌阅为例 |
第六节 闹中取静的小众阅读与写作——以翼书网为例 |
第三章 中国网络文学治体研究 |
第一节 网络文学主体与载体的博弈 |
第二节 网络文学治体的两手抓 |
第三节 网络文学治理体系的建构 |
第四章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一节 传统文学的生命力,涵养作家 |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生产力,科技支撑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附录:中国网络文学大事记(1994—2018)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士学位期间所作的成果 |
致谢 |
(9)互联网时代的跨界书写现象与文学研究的视域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互联网时代的跨界书写现象 |
2.1 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
2.1.1 交叉文本的学科归属 |
2.1.2 交叉文本研究的必要性与价值 |
2.1.3 代表案例:亦文亦史的《明朝那些事儿》 |
2.2 文学与艺术的叠加 |
2.2.1 文学的艺术叠加种种 |
2.2.2 艺术叠加对文学的价值 |
2.2.3 代表案例:文学公众号的多元素表达 |
2.3 文学与日常生活的跨域 |
2.3.1 日常文本的分类 |
2.3.2 文学研究介入的必要性 |
2.3.3 代表案例:新浪网络作家微博三例 |
2.4 文学与批评的边界模糊 |
2.4.1 批评文学化的历史与当下 |
2.4.2 批评文学化的潜在价值 |
2.4.3 代表案例:知乎网评金庸、古龙 |
第3章 跨界书写对传统文学理论的冲击和挑战 |
3.1 跨界书写的新质与传统文学理论解构的必要性 |
3.2 文学主体论的冲击与挑战 |
3.2.1 审美文学论体系的局限 |
3.2.2 文学性体系的局限 |
3.3 文学功能论的冲击与挑战 |
3.3.1 艺术功能的新变:从膜拜价值到技艺价值 |
3.3.2 社会功能的新变:从超越性到具体性 |
3.4 跨界书写研究的理论资源寻求 |
3.4.1 重构文学本质的失效 |
3.4.2 分析方法:扩容合理性的另一条路径 |
第4章 互联网时代文学研究视域拓展的依据 |
4.1 历史参照:包容的“大文学” |
4.1.1 前现代“大文学”概念 |
4.1.2 “大文学”的当代启示 |
4.2 视域拓展的机制依据 |
4.2.1 文学作为机制:与社会文化整体的诗性融通 |
4.2.2 文学机制的运用:学科跨界文本的“大文学”旨趣 |
4.2.3 文学机制的运用:日常生活文本的诗化书写 |
4.3 视域拓展的形式依据 |
4.3.1 文学作为形式:生成于生活形式的异质同构 |
4.3.2 文学形式的运用:其他学科文本的文学语体 |
4.3.3 文学形式的运用:艺术叠加文本中其他艺术要素的修辞化作用 |
4.3.4 文学形式的运用:生活形式的文学化 |
4.4 视域拓展的主体依据 |
4.4.1 文学主体与生活主体的同一 |
4.4.2 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文本:主体与社会生活的诗性互构关系 |
4.4.3 日常文本:文学主体与生活主体的趋于一致 |
4.5 视域拓展的实践依据 |
4.5.1 文学的弹性边界 |
4.5.2 跨界书写的学科归属 |
第5章 引导式与参与式:跨界书写介入的两种方式 |
5.1 跨界书写的引导性介入 |
5.1.1 引导性介入的途径:创作、传播与接受环节的介入 |
5.1.2 引导性介入的矛盾:精英优势与网络民主 |
5.1.3 引导性介入的平台:线上与线下 |
5.2 跨界书写的参与性介入 |
5.2.1 参与性介入的途径:创作与接受环节 |
5.2.2 参与性介入的身份主体 |
5.2.3 参与性介入的学科主体 |
第6章 余论 |
6.1 基本特征的探索 |
6.2 理论及思路的选择 |
6.3 纵深研究的可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自由与规范:网络文学制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的选题意义及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网络文学的自由品格与文学制度新面向 |
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网络文学的繁兴 |
(一)互联网语境下的文学新样态 |
(二)网络文学的市场化、产业化 |
二、网络文学自由品格的主要向度 |
(一)网络文学生产的草根化与低门槛 |
(二)网络文学话语空间的驳杂与多元 |
(三)网络文学传播的自发与迅捷 |
三、网络文学制度遭遇的困境 |
(一)国家机构对网络文化管理的滞后 |
(二)民间网络文学组织存在缺陷 |
(三)网络文学市场运营机制的失衡 |
第二章 网络文学制度的学理分析 |
一、“文学制度”作为一种悖论性的存在 |
(一)“文学制度”等相关概念剖析 |
(二)网络文学制度悖论之表征 |
二、网络文学制度的积极功能 |
(一)网络文学制度建构的合理性 |
(二)网络文学制度的保护、激励、引导等作用 |
第三章 网络文学制度建构的实践探索 |
一、网络文学制度建构的原则与目的 |
(一)满足网络文学各层级阅读主体的需求 |
(二)兼顾网络文学创作量与文学深层价值 |
(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
二、网络文学制度建构的主要方式 |
(一)法律方式:网络文学制度建构的立身之本 |
(二)行政方式:网络文学制度建构的重要依靠 |
(三)经济方式:网络文学制度建构的调节手段 |
三、网络文学制度建构的现实维度 |
(一)由网络版权保护到文艺立法 |
(二)人性化服务:创新网络文学市场制度的旨归 |
(三)责任监管:文学网站制度建设的“重镇” |
(四)理性介入:网络技术的管控 |
(五)风险规避:优化网络文学从业者的保障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互联网对文学惯例的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研究[D]. 苏安娜.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2]新媒介语境下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D]. 许爽. 山东大学, 2020(11)
- [3]当代文学的思想性问题——漫谈近年来小说创作倾向[J]. 刘复生,罗岗,倪文尖,毛尖,李云雷,吴晓东,霍艳. 天涯, 2020(03)
- [4]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研究[D]. 吴健. 湖北大学, 2019(05)
- [5]微信文学的存在方式研究[D]. 周一帆.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6]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D]. 王百娣. 辽宁大学, 2019(01)
- [7]论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D]. 夏露.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9(12)
- [8]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D]. Rasuleva Nigina. 上海大学, 2019(02)
- [9]互联网时代的跨界书写现象与文学研究的视域拓展[D]. 石少涛. 辽宁大学, 2017(12)
- [10]自由与规范:网络文学制度探究[D]. 宋蕊佳. 沈阳师范大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