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检测论文_喻淼,张向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选择性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选择性,探针,荧光,纳米,苦味酸,离子,曲霉。

选择性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喻淼,张向飞[1](2019)在《基于穴醚化合物对铈离子(Ce~(3+))的高灵敏选择性荧光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穴醚(L_1)对铈离子(Ce~(3+))的识别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发现该化合物能够在甲醇中高灵敏,高选择性的识别Ce~(3+),检出限达到3.66 nmol/L。因此借助该化合物可以满足在环境、医学和生物等方面对Ce~(3+)检测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9年11期)

陈悦,霍文远[2](2019)在《基于显着性检测与混沌对称折迭的图像选择性加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图像选择性加密技术主要依赖明文的边缘信息实现局部像素的混淆与扩散,易泄露重要目标的形状信息,而且整个加密过程中忽略了初始明文特性,使其安全性不理想,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提出了显着性检测耦合混沌对称折迭的图像选择性加密技术。首先,引入Ripplet变换,对输入明文完成多方向、多尺度分解,形成Ripplet系数,通过逆Ripplet变换,得到明文对应的特征图;通过高斯概率密度与信息熵来计算特征图的全局与局部显着图;再组合全局与局部显着图,根据区域生长法,检测明文的视觉显着性区域;随后,借助明文信息迭代Logistic映射,获取一组混沌数组,以定义索引扰乱机制,改变显着区域内的像素位置;最后,联合Logistic映射与对称连续折迭机制,设计了混沌折迭扩散方法,从多个方向利用不同的扩散函数对置乱后的显着性区域完成加密。实验结果显示:与已有的选择性加密方案相比,本文方法呈现出更好的安全性与密钥敏感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7期)

任姿静,张迎红,吕鑫,张远馥,王术皓[3](2019)在《竞争免疫荧光分析法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赭曲霉毒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半抗原与二抗竞争结合固相抗体的免疫模式,建立了一种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赭曲霉毒素的新型免疫荧光分析法.赭曲霉毒素具有半抗原性,可与基底抗体作用.当赭曲霉毒素加入到该体系后,与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羊抗兔(IgG-FITC)发生竞争反应,随着赭曲霉毒素浓度的增加,IgG-FITC与抗体结合的浓度减少,荧光强度降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荧光强度的变化值(ΔF)与赭曲霉毒素浓度的对数在1nmol/L-1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32.方法的检出限为0.35nmol/L.将该方法用于不同种类的酒样中赭曲霉毒素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是一种低成本、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方法,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武雪原,应佚伦,龙亿涛[4](2019)在《Aerolysin单分子界面的构建及高选择性单分子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Aerolysin膜蛋白质分子构建单分子界面的方法,运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单分子界面进行定点修饰,所建立方法灵活、可控且重复性好.采用Poly(dA)_4为探针分子对修饰后的单分子界面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孔口处的Arginine修饰影响了寡聚核苷酸的选择性.为进一步理解Aerolysin单分子界面及合理设计功能性单分子界面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付利华,李灿灿,崔鑫鑫,王丹,彭硕[5](2019)在《基于深度选择性差异及背景先验的显着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基于二维图像的显着性检测方法中出现的光噪声、前景背景相似、多目标遮挡等问题,有效地突出显着区域并抑制背景区域,基于颜色、深度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深度选择性差异及背景先验的显着性检测模型.首先,根据深度图质量进行颜色以及深度特征所占比例的调节;其次,依据深度图的内在特性,计算图像的基于深度选择性差异的显着性;然后,基于所获取的边界背景集合和基于深度先验的背景集合,计算图像的基于背景先验的显着性;最后,对前期得到的2个显着图进行融合及调整,并对显着图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显着性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颜色以及深度信息对显着性检测的影响,计算结果更符合人类视觉.(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林菁,杨楠,臧勤[6](2019)在《基于FCN模型和选择性搜索的目标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的识别算法在复杂环境下鲁棒性较差、准确率较低、检测速率较低慢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FCN)和选择性搜索的检测算法。首先,运用已经训练好的FCN模型快速对前车区域进行语义分割,实现前方目标位置的粗定位;接着,通过选择性搜索算法提取多尺度的候选区域,并将候选区域放入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模型进行分类得到各个候选区域的置信度;最后,通过非极大值抑制法提取最优区域即得到目标所在的精确位置。在LISA数据库的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R-CNN算法,所提出的算法的准确率提高了5.9%,召回率提高了7.1%,平均单张识别时间减少了0.51秒/幅。(本文来源于《雷达与对抗》期刊2019年02期)

王琪,胡晓丽,刘磊,刘大军[7](2019)在《Ln-MOFs的合成及作为荧光探针在选择性检测苦味酸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国土安全和水体环境的重视,利用化学传感器检测爆炸物、硝基苯等物质的方法成为了热点话题,具有荧光发光性能的金属有机骨架(MOF)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探针材料。为合成具有荧光发光性能的MOF传感材料,选用具有共轭结构的叁齿有机配体4,4’,4"-(1,3,5-叁嗪2,4,6-叁苯基)甲酸(H3TATB)和镧系金属Tb2O3进行配位,构筑了一种微孔的新型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Tb-MOF[Tb2(TATB)2(DMF)2(H2O)2](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PXRD),以及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配合物的结构和荧光性能。结果表明,Tb3+与羧基配位彼此相连形成一维链,通过配体进一步的连接构筑成叁维框架。更重要的是该MOF材料在多种溶剂中具有荧光发光性能,并对苦味酸(PA)表现出高选择性和敏锐的荧光淬灭响应,且经洗涤后可以重复使用,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响[8](2019)在《基于纳米复合物的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抗坏血酸和多巴胺的选择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化学分析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分析方法,而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是电分析方法中的关键环节。其中非酶电化学传感器,由于其制备简单,操作便捷,价格低廉,性能稳定,且能够实现对目标物的灵敏检测,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环境分析、食品检验等多种领域。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尿酸(UA)等生物小分子在人体中的含量与多种疾病相关。构建可灵敏检测这些生物小分子的方法对人类健康意义重大。本论文基于纳米复合物的协同作用,制备复合材料构建几种新型非酶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AA和DA的选择性检测。论文共分为4章,主要内容如下:1.综述了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分别叙述了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方法、本文使用的重要电化学技术方法原理、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及其构建原理、非酶电化学传感器的界面材料研究状况等。2.利用一种锌卟啉染料(YD_2-o-C_8,简写YD)与功能化氧化石墨烯(GO)通过氢键和?-?堆积作用,非共价键合得到新型纳米复合物YD@GO,并利用表面活性剂四辛基溴化铵(TOAB)激发复合物内在电活性,将纳米复合物TOAB/GO@YD修饰于玻碳电极(GCE)表面,并经电化学还原,构建了一种新型非酶电化学传感器TOAB/ERGO@YD/GCE。通过光谱分析法、电化学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YD与GO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传感器对AA的催化机理。最优条件下,该传感器对抗坏血酸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33μM~1.46 mM,灵敏度高达13.58 mA/mM,检出限低至0.28μM。而且,由于TOAB的疏水性,该传感器不但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而且还展现了良好的操作和储藏稳定性。本研究不仅拓宽了有机分子YD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而且提出一种新型的用于检测生物分子AA的电化学传感器构建方法。3.利用原位电沉积法将铂(Pt)沉积于介孔碳(MC)表面形成Pt/MC复合复合纳米材料,使用Nafion膜构将其修饰于GCE表面,构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Nafion/Pt/MC/GCE)。基于Pt的良好催化活性及MC的多孔高比表面积的协同作用,该传感器对DA展现了良好的电催化活性。而且,DA在传感器上的氧化电位很好地从干扰物质AA和UA中区分开来。UA-DA以及DA-AA的氧化峰电位差分别为123 mV和204 mV。该传感器可在0.1~193μM线性范围内实现对DA的选择性测定,检出限低至0.034μM,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4.利用水热法合成了石墨烯状的Co_(0.85)Se,并与痕量Pt复合形成Pt/Co_(0.85)Se复合材料,并将其修饰于GCE表面,形成一种新型的非酶电化学传感器(Pt/Co_(0.85)Se/GCE)用于选择性检测DA。DA在Pt/Co_(0.85)Se/GCE呈现借助循环伏安法将H_2PtCl_6原位还原微量Pt于Co_(0.85)Se表面,从而得到Pt/Co_(0.85)Se复合材料。基于Co_(0.85)Se良好的导电性和特殊的石墨烯状结构及其与微量Pt的催化活性的协同作用,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电流型电化学传感器(Pt/Co_(0.85)Se/GCE)。由于Pt的良好催化活性及Co_(0.85)Se的特殊结构和导电能力,该传感器对DA、UA和AA呈现良好的区分能力。在两种材料的协同作用下,该传感器对DA的分析检测同样具有较好的检出能力和选择性。因此,该法不仅减少了贵金属Pt的用量,而且实现了Co_(0.85)Se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制备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的协同作用,构建了叁种新型的非酶电化学传感器,并应成功应用于生物分子AA和DA的灵敏检测。该研究不仅建立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同时为非酶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期刊2019-06-14)

龚新星,刘业茹,向海燕,刘航,刘志刚[9](2019)在《无膜且具有重现性的MoS_2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用于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地检测FGF21(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一种用于早期检测和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必需生物标志物.最近,开发在复杂生物环境中准确有效地检测血液中低浓度FGF21的方法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展示了一种无标记、简单和高灵敏度的场效应晶体管(FET)生物传感器,用于在非水环境中检测FGF21.通过对二硫化钼(MoS_2)表面进行功能化将抗FGF21牢固地固定在MoS_2材料上,使该生物传感器实现检测FGF21的检测限小于10 fg mL~(-1).多组平行实验证明了MoS_2 FET的高度一致性和令人满意的再现性.此外,生物传感器对复杂血清样品中的目标FGF21具有很高的敏感度,这表明其在NAFLD疾病诊断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Science China Materials》期刊2019年10期)

滕菲[10](2019)在《金属离子的高选择性SERS分析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是一种基于检测分子振动的一种表面分析的技术,通过分析吸附在金属基底中的物质的振动,得到吸附物质的结构等信息,进而确定物质的种类。通过将检测分子吸附到合适的金属纳米粒子上,利用金属纳米粒子的电磁场效应,放大分析振动信息,得到更准确光谱信号。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技术具有的高灵敏度特点使得该技术可以检测单分子物质,进而应用于各类化学分析检测中。金属离子的污染的消除在环境污染中越发重要。广大研究人员为了更方便快捷的检测金属离子,研究了各类的检测方法,其中光谱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简便等优点,尤其以拉曼光谱为代表的检测技术实现对金属离子的检测,相对于其他检测方法,具有更好的适用性。然而,如何构建适宜的SERS检测的基底材料,是目前研究方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本论文开展以下两部分工作:1、本论文首先利用异烟肼与柠檬酸叁钠改性银纳米粒子INA-cit-Ag NPs为基础构建了选择性检测叁价离子的方法。首先合成了异烟肼与柠檬酸叁钠改性的银纳米粒子并利用UV-vis、DLS、XPS和FT-IR等对表面性质,结构和形貌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其次通过拉曼光谱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尤其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考察了改性的银纳米粒子对叁价铬离子的检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银纳米粒子中修饰的异烟肼可以与叁价铬离子产生特异性的配位作用,造成纳米粒子的聚集产生拉曼增强“热点”,从而实现拉曼光谱信号的增强。拉曼增强的结果与离子的浓度呈现线性关系。其检测范围5.0×10~(-5) mol L~(-1)-2.0×10~(-4)mol L~(-1),最低检出限为2.6×10~(-5) mol L~(-1)。此外,这种检测方法还具有高度的选择性。2、利用上述方法制备了4-巯基苯甲酸与叁聚氰胺及柠檬酸叁钠改性的银纳米粒子4-MBA-MA-Cit-Ag NPs选择性检测二价锰离子。首先合成了4-巯基苯甲酸与叁聚氰胺及柠檬酸叁钠改性的银纳米粒子并利用UV-vis、DLS、XPS和FT-IR等对表面性质,结构和形貌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其次通过拉曼光谱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尤其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考察了改性的银纳米粒子对二价锰离子的检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银纳米粒子中修饰的4-巯基苯甲酸与叁聚氰胺可以与二价锰离子产生特异性的配位作用,造成纳米粒子的聚集产生拉曼增强“热点”,从而实现拉曼光谱信号的增强。拉曼增强的结果与离子的浓度呈现线性关系。其检测范围5.0×10~(-5) mol L~(-1)-4.0×10~(-4) mol L~(-1),最低检出限为2.1×10~(-5)mol L~(-1)。此外,这种检测方法还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6-01)

选择性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图像选择性加密技术主要依赖明文的边缘信息实现局部像素的混淆与扩散,易泄露重要目标的形状信息,而且整个加密过程中忽略了初始明文特性,使其安全性不理想,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提出了显着性检测耦合混沌对称折迭的图像选择性加密技术。首先,引入Ripplet变换,对输入明文完成多方向、多尺度分解,形成Ripplet系数,通过逆Ripplet变换,得到明文对应的特征图;通过高斯概率密度与信息熵来计算特征图的全局与局部显着图;再组合全局与局部显着图,根据区域生长法,检测明文的视觉显着性区域;随后,借助明文信息迭代Logistic映射,获取一组混沌数组,以定义索引扰乱机制,改变显着区域内的像素位置;最后,联合Logistic映射与对称连续折迭机制,设计了混沌折迭扩散方法,从多个方向利用不同的扩散函数对置乱后的显着性区域完成加密。实验结果显示:与已有的选择性加密方案相比,本文方法呈现出更好的安全性与密钥敏感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选择性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喻淼,张向飞.基于穴醚化合物对铈离子(Ce~(3+))的高灵敏选择性荧光检测[J].化学世界.2019

[2].陈悦,霍文远.基于显着性检测与混沌对称折迭的图像选择性加密算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3].任姿静,张迎红,吕鑫,张远馥,王术皓.竞争免疫荧光分析法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赭曲霉毒素[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武雪原,应佚伦,龙亿涛.Aerolysin单分子界面的构建及高选择性单分子检测[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5].付利华,李灿灿,崔鑫鑫,王丹,彭硕.基于深度选择性差异及背景先验的显着性检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9

[6].林菁,杨楠,臧勤.基于FCN模型和选择性搜索的目标检测方法[J].雷达与对抗.2019

[7].王琪,胡晓丽,刘磊,刘大军.Ln-MOFs的合成及作为荧光探针在选择性检测苦味酸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李响.基于纳米复合物的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抗坏血酸和多巴胺的选择性检测[D].阜阳师范学院.2019

[9].龚新星,刘业茹,向海燕,刘航,刘志刚.无膜且具有重现性的MoS_2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用于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地检测FGF21(英文)[J].ScienceChinaMaterials.2019

[10].滕菲.金属离子的高选择性SERS分析检测方法研究[D].辽宁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μg/mLGO存在下CdTe量子点在pH9....芘与光泽精-银溶胶系统络合的示意图,...在1mM抗坏血酸存在下不同浓度的多巴胺...石墨烯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生物传感器...加入Hg2+后15的结构变化各种干扰离子单独存在(100μM,黑柱)...

标签:;  ;  ;  ;  ;  ;  ;  

选择性检测论文_喻淼,张向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