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伦理意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艾米莉·,勃朗特,潜生态,伦理意识
伦理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1](2019)在《《呼啸山庄》中艾米莉·勃朗特潜生态伦理意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潜生态伦理意识研究将自然生态、人类文明与人类本身的和谐共生与发展为初衷,使自然与文明生态体系免遭破坏之厄运为已任。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着名女性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具有生态伦理意识的前瞻性,早在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初期,便预见了由于工业文明无限扩张对自然生态与人类精神世界的挤压与危害,在其重要作品《呼啸山庄》中提出只有归于自然,归于生态规则、回归人类本真、回归伦理意识才能获得自然生态、人类文明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平静安宁。本文以《呼啸山庄》中艾米莉·勃朗特潜生态伦理意识研究为基础,通过生态伦理意识重建路径研究,力图在当下处理社会本身、自然生态和伦理环境关系中寻求伦理规范,以求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互补互利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11期)
郑晓艳[2](2019)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伦理意识与伦理实践——以全球伦理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问题的不断升级及其解决的迫切性,人们必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看待全球伦理的问题。全球伦理所诉求的是在差异中寻求某种道德上的共识,而这种共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推进。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价值理念,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面对和解决全球性问题时,体现出一种全球责任意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将"同命运"的伦理意识和"共命运"的伦理实践统一起来,从安全共同体、生态共同体、经济共同体中探求责任伦理新路径,不但整体提升了人类理想性价值追求,而且在全球治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马永福,王宇雄[3](2019)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民生态伦理意识培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培育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加强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才能让农民深刻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进而促使其自觉践行生态伦理观,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农民生态伦理意识培育中,存在培育体系不健全、培育方法陈旧单一、农民对生态伦理意识培育的价值认识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完善农民生态伦理意识培育体系、丰富农民生态伦理意识培育内容、利用大众传媒宣传生态伦理知识等举措提升农民生态伦理意识。(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09期)
仪欣妍[4](2019)在《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伦理意识探析——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被誉为中国首部硬科幻作品《流浪地球》在2019年春节上映后,口碑票房双丰收,在这部科幻电影中展现了超强的人工智能时代,贯穿电影《流浪地球》中的人工智能Moss,更是在很多细节中透视着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思考,人工智能的伦理意识是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发展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本文结合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简要探析人工智能的伦理意识。(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9期)
姜博文[5](2019)在《对科幻电影中科技伦理意识及其文化内涵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幻电影中蕴含着深刻的科技伦理意识,本文从优秀科幻电影入手,对科幻电影及其蕴含的科技伦理意识做出初步定义,总结并分析了科幻电影中不同题材的伦理意识,探讨科幻电影中科技伦理意识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同时结合现状探析科幻电影中科技伦理意识的价值与启示,揭示其对发扬伦理责任意识、促进人类道德共同体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27期)
田维琳[6](2019)在《大数据环境对民众伦理意识的淡化与冲击》一文中研究指出伦理意识形成于人际交往过程中。大数据环境下,由于人际网络广度的拓展、人际身份的虚实交错等,逐步淡化了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关系;就在大数据这种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下,"道义论"和"后果论"为代表的社会道德评判策略也处于一种被遮蔽的状态下;大数据环境基于此造成了一个道德规范容易放松道德约束的行为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道德失范行为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呼格吉乐图[7](2019)在《蒙古族动物伦理意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族历史也是驯化五畜的历史。蒙古人在驯化五畜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动物伦理意识。本文从动物伦理理论视角,通过对蒙古人与五畜的关系解析,分析了蒙古族动物伦理意识。论文由绪论部分、论文正文、论文总结、参考文献、附录等五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包括选题原因及意义、研究综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与缺点等内容。第一章为蒙古族动物权利意识,在此章用“动物解放”与“动物权利”理论分析了蒙古族对五畜性格,生活规律的观察。第二章为蒙古族道德关怀意识与动物福利意识。在本章用动物伦理学的道德关怀与动物福利观理论,对蒙古族牧民对家畜的认幼崽活动及挤奶活动、有关五畜屠宰礼节、关照五畜心理状态等进行了分析。第叁章为蒙古族敬畏生命意识,在本章用敬畏生命伦理理论,探探了蒙古族有关五畜生命仪式、五畜节日、五畜崇拜及禁忌等。综上述,本文尝试研究蒙古族五畜驯化过程中体现的“动物权利”、“动物解放”、“动物福利”、“动物道德关怀”、“敬畏生命”等伦理思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5-30)
华桂玲[8](2019)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山族人伦理意识的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海峡两岸的交流更加频繁,对于台湾原住民族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然而,对于台湾高山族人伦理意识发展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此前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文章在此简要介绍了高山族的概况及其主要伦理意识,同时分别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山族人伦理意识的发展演变,并对高山族人伦理意识发展的前瞻性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谢晓禅[9](2019)在《从古诗英译看译者的跨文化伦理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的跨文化交际性决定了翻译行为要在伦理的维度内进行,译文的最终呈现是译者站在一定的伦理立场遵循交往规约的产物,尤其对于文化信息密度极大的中国古诗翻译而言,译者的伦理意识更是无处不在,而全球化时代,平等尊重的伦理态度是文化交流的前提。(本文来源于《品位经典》期刊2019年05期)
单勇杰[10](2019)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伦理意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伦理学认为,人类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如今,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多,生态资源渐趋紧张,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问题日益突出。站在人与自然环境的伦理关系角度来探讨生态资源的再生和保护是环境伦理学的基本出发点之一,这也促使人们不得不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进行伦理思考。在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升人们的环境伦理意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在人和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关系。科学的环境伦理意识要求我们站在实践、理论等不同方面,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而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以人们的环境伦理意识作为支撑。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的环境伦理思想以及我国生态伦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梳理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视觉中的环境伦理意识问题。围绕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升人们的环境伦理意识这一主线,论述了提升人们的环境伦理意识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探讨了当前我国环境伦理意识的缺失及其根源,最后试图从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加强环境伦理普及教育与传播等不同方面寻找提升人们环境伦理意识的途径。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说明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并通过对目前中外学术界相关成果的梳理与分析,阐述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以及开展本文研究所采取的研究方法。绪论之后的第一部分阐述了环境伦理意识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包括环境伦理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环境伦理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支撑、环境伦理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形成生态文明价值观。第二部分论述了当前我国环境伦理意识存在的问题,如缺乏环境道德关怀、环境价值观念错位、环境保护流于形式和环境责任意识不强等。第叁部分总结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伦理意识存在问题的根源,重点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发展观念错位、责任意识不强,以及未能正确处理经济、社会、环境叁者关系等因素。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改变当下环境伦理意识缺失的对策,主要从生态观念、发展理念、道德规范建设,以及制度与环境伦理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结语部分简要说明了文章所研究内容的适用范围及价值走向,以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伦理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全球问题的不断升级及其解决的迫切性,人们必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看待全球伦理的问题。全球伦理所诉求的是在差异中寻求某种道德上的共识,而这种共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推进。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价值理念,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面对和解决全球性问题时,体现出一种全球责任意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将"同命运"的伦理意识和"共命运"的伦理实践统一起来,从安全共同体、生态共同体、经济共同体中探求责任伦理新路径,不但整体提升了人类理想性价值追求,而且在全球治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伦理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1].刘佳.《呼啸山庄》中艾米莉·勃朗特潜生态伦理意识研究[J].中国文艺家.2019
[2].郑晓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伦理意识与伦理实践——以全球伦理为视角[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马永福,王宇雄.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民生态伦理意识培育研究[J].文化学刊.2019
[4].仪欣妍.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伦理意识探析——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J].戏剧之家.2019
[5].姜博文.对科幻电影中科技伦理意识及其文化内涵的思考[J].名作欣赏.2019
[6].田维琳.大数据环境对民众伦理意识的淡化与冲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
[7].呼格吉乐图.蒙古族动物伦理意识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8].华桂玲.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山族人伦理意识的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
[9].谢晓禅.从古诗英译看译者的跨文化伦理意识[J].品位经典.2019
[10].单勇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伦理意识研究[D].郑州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