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国际证券投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证券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咨询,平衡表,模型,中美。
国际证券投资论文文献综述
陈健[1](2018)在《中银国际证券:价值投资风格料延续》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中银国际证券2018年度策略会上,中银国际证券表示,2018年指数难有行情,震荡为主。就市场风格而言,价值投资理念将延续。行业配置上,建议稳中求进,以低估值防御板块打底,以景气向上的行业进攻。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2(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期刊2018-01-17)
罗晓芃,聂子潇,陈亚雯[2](2017)在《《多德-弗兰克法案》对中美国际证券投资的影响——基于VEC模型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2~2015年的月度宏观数据,对法案新闻进行文本挖掘获得法案热度数据,构建VEC模型研究《多德-弗兰克法案》对中美国际资本流动中证券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法案是当前影响中美国际证券投资的因素,且在短期内可对证券投资产生显着负面影响,表明该法案提高了证券投资的交易成本并限制了资本流动;但长期中美国国债投资受该法案影响较小,而公司债券投资则受到了持续的负面冲击,表明该法案在限制金融机构自营交易方面有严格的管控力度。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中国可适度采取与该法案对冲的政策以稳定投资预期,同时在美国的中资金融机构应深入理解金融监管法案并提升合规风险防范能力,中国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立法时亦可借鉴该法案的得失。(本文来源于《云南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王丽锋,姜浩[3](2013)在《我国国际证券投资演化过程及其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日趋多元化,证券投资已经成为吸收外资的重要方式。国际证券投资,使国际资本流入,可缓解证券市场发展中的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但同时也对上市公司产生较大冲击。因此,为了使我国的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有必要对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趋势规律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期刊2013年07期)
刘健,陈维涛[4](2012)在《国际证券投资地理分布的实证研究——制度差距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65个国家2001~2009年的国际证券投资数据,通过Probit模型及引力模型考察了制度差距对各国证券投资决策及投资规模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各国的对外证券投资存在门槛效应,只有当东道国的制度水平与其相近到一定程度之后,投资国才会对其进行投资;制度差距越大的国家之间的证券投资发生概率越小,而对于选择进行证券投资的国家来说,制度差距对其投资规模也有着显着的抑制作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也表明制度差距对国际证券投资的作用是稳健的。(本文来源于《制度经济学研究》期刊2012年03期)
史其禄[5](2012)在《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正在演化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性潮流。随着这一趋势的加快,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给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场所——国际证券市场的格局带来了重大影响,使得证券市场国际化成为当今世界各地证券市场发展的一种潮流。中国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成为世界上对国际资本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中国证券市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注入巨大活力,也为多渠道引进国际资本发挥积极作用。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证券市场在更高的战略架构、更广的业务领域、更深的合作层次加快国际化进程,提高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水平。本文把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与国际资本流动相结合,以新的视野,秉持普遍联系的观点,综合、系统、动态地考察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有关问题。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对国际证券投资的相关背景进行简要概述,论述了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关系,金融自由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国际化的相关问题,以及中国利用国际证券投资的现状及展望,并且阐述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第二章,国际证券投资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一般理论及评述。主要对国际证券投资的概念、基本特性和类型给予了说明,介绍了国际证券投资的一般模型,评述了有关国际证券投资理论的演变和发展,主要包括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等。第叁章,国际证券投资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直接影响。应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国际证券投资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直接影响,从中可以看到,国际资本流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当国际资本大量、快速、直接地流入或流出证券市场时,会引起证券市场的市值规模迅速膨胀或萎缩,使证券市场价格大起大落,极易造成金融动荡。第四章,国际证券投资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间接影响——联动机制的理论及实证分析。当国际资本不能直接进入证券市场时,国际资本可以通过对汇率、利率、外汇储备、资本形成等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来间接影响证券市场。本章和第叁章以详实的资料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证券投资出现的新特征,进而阐述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证券市场格局及发展的重大影响。第五章,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非理性行为----基于行为金融学和博弈论的分析。主要采用新的以人为中心的生命范式去代替现代主流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突破现代金融理论只注重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对证券市场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进行简单测度的范式,以“非理性或者有限理性”的投资者实际决策心理的视角为出发点,研究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规律及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以期更透彻、真实地刻画证券市场。第六章,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由于各国在经济基础、制度环境、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开放理念的差异,各国证券市场分别采用了完全直接开放、有限直接开放和间接开放等不同国际化模式。本章结合中国国情具体探讨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模式选择。回顾总结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状况及其必然性,提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阶段和基本原则,借鉴国外证券市场国际化模式,对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模式做出选择,并对QFⅡ、QDⅡ、B股市场以及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方向和定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12-06-30)
张力,周海琦,白清文[6](2011)在《国际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证券投资基金由于组织形式的不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分为英美等的公司型和英日德港等的契约型两大类。后金融危机时代,这两类证券投资基金均加强了治理结构和监管的变化。这为我国以契约型为主的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提供了宝贵借鉴,也有利于我国公司型基金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经济体制改革》期刊2011年04期)
张力,周雄杰[7](2010)在《国际证券投资基金:经验借鉴与发展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现有世界经济秩序与金融市场构成严重冲击,作为国际经济舞台与金融市场最重要投资工具之一的证券投资基金面临重大考验。后金融危机时代,发展我国国际证券投资基金必须把握基金业发展的时代变化与动向,借鉴欧美国际证券投资基金先进经验,参与全球竞争,推动我国国际证券投资基金的稳健、高效发展。(本文来源于《国际经济合作》期刊2010年11期)
张力,向道军,刘静[8](2010)在《后危机时代国际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趋势及我国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金融市场和监管框架加速整合,世界经济加速调整,国际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发展必须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去审视。把握后危机时代基金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将为基金业制度和产品创新、履行社会责任、加快国际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本文来源于《国际经济合作》期刊2010年10期)
曲凤杰[9](2008)在《我国利用国际证券投资叁十年回顾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叁十年来,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日趋多元化,证券投资已经成为吸收外资的重要方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进一步开放以及资本账户逐步可自由兑换,证券投资将成为我国吸收外资的主渠道。一、我国利用国际证券投资的历史回顾(一)叁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参考》期刊2008年60期)
[10](2008)在《关于核准华欧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和证券经纪业务许可的批复》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6月14日证监许可[2008]807号华欧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你公司报送的《关于开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和区域A股经纪业务的申请报告》(华欧国际[2008]第42号)及相关文件收悉。根据《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证监会令34号)和《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试行规定》(证监机构字[2007]345号)等有关规定,经审核,现批复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期刊2008年06期)
国际证券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2002~2015年的月度宏观数据,对法案新闻进行文本挖掘获得法案热度数据,构建VEC模型研究《多德-弗兰克法案》对中美国际资本流动中证券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法案是当前影响中美国际证券投资的因素,且在短期内可对证券投资产生显着负面影响,表明该法案提高了证券投资的交易成本并限制了资本流动;但长期中美国国债投资受该法案影响较小,而公司债券投资则受到了持续的负面冲击,表明该法案在限制金融机构自营交易方面有严格的管控力度。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中国可适度采取与该法案对冲的政策以稳定投资预期,同时在美国的中资金融机构应深入理解金融监管法案并提升合规风险防范能力,中国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立法时亦可借鉴该法案的得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际证券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1].陈健.中银国际证券:价值投资风格料延续[N].中国证券报.2018
[2].罗晓芃,聂子潇,陈亚雯.《多德-弗兰克法案》对中美国际证券投资的影响——基于VEC模型的实证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7
[3].王丽锋,姜浩.我国国际证券投资演化过程及其规律[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
[4].刘健,陈维涛.国际证券投资地理分布的实证研究——制度差距的视角[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2
[5].史其禄.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6].张力,周海琦,白清文.国际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变化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1
[7].张力,周雄杰.国际证券投资基金:经验借鉴与发展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10
[8].张力,向道军,刘静.后危机时代国际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趋势及我国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10
[9].曲凤杰.我国利用国际证券投资叁十年回顾与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08
[10]..关于核准华欧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和证券经纪业务许可的批复[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