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成岩作用论文-聂永胜

早期成岩作用论文-聂永胜

导读:本文包含了早期成岩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早期成岩,辽河口,大神堂,沉积物

早期成岩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聂永胜[1](2016)在《海岸带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硫地球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岸带作为连接陆地与海洋的区域,是早期成岩作用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重要载体。海岸带地区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复杂多变,例如有机质沉积、降解、矿化等。因此,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河口海岸(辽河口)以及淤泥质海岸(大神堂)两地的柱状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沉积样品的粒度、总有机碳、Fe、Mn、 SO42-、以及沉积物中的硫形态等进行了分析测试,结合能够反映沉积环境特征的有机碳、粒度的数据结果,分析了Fe、Mn以及硫酸盐的早期成岩地球化学过程,对比讨论了两地区的早期成岩特征,并对孔隙水中的离子扩散通量进行了计算和探讨。1.粒度与总有机碳的分析结果显示,辽河口沉积物的砂含量偏高,而且辽河口分选系数高于大神堂,辽河口的沉积物有机碳的平均含量低于大神堂。辽河口沉积物没有相关性,大神堂沉积物平均粒径与总有机碳表现为弱的负相关性。说明沉积物粒度对有机质的赋存基本没有影响。2.多元统计分析及辽河口沉积物硫同位素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早期成岩的主要特征:Fe、Mn氧化物与有机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Mn2+释放到孔隙水中;硫酸盐还原产生负二价的硫并与沉积物中的二价金属阳离子形成金属硫化物并最终矿化。辽河口与大神堂两地区的早期成岩特征存在差异,辽河口沉积物的Fe、Mn的氧化物以及硫酸盐同时参与早期成岩过程,在0-8cm早期成岩反应明显,而大神堂地区的Fe和Fe2+、Mn和Mn2+的相关性较弱,发生的早期成岩反应不明显,总有机碳与S042-有较强的负相关性,硫酸盐还原作用明显。3.扩散通量的计算结果表明,S042-扩散通量大于Fe2+和Mn2+的扩散通量,这说明硫酸根离子的迁移活化能力较强。两地区对比,大神堂地区的S042-扩散通量大于辽河口,但Fe2+和Mn2+的扩散通量要小于辽河口,这可能是造成两地区早期成岩作用差异的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6-05-01)

吴雪停,刘丽华,吴能友,程家望[2](2015)在《海洋沉积物中早期成岩作用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沉积物中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以有机质降解为基础。按照反应自由能大小,有机质依次被O2、NO-3、Mn4+、Fe3+、SO2-4氧化,在产甲烷菌作用下发生产甲烷作用,形成大量生物成因甲烷,这是海洋沉积物中甲烷主要来源之一。甲烷气体在向上运移过程中既可在水合物稳定带中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物,游离态和溶解甲烷也可以在硫酸盐还原菌和甲烷菌联合作用下发生甲烷厌氧氧化作用,并与沉积物中的Ca2+、Fe2+结合,形成碳酸盐岩和黄铁矿等自生矿物。这一系列过程埋藏了大量甲烷(碳),成为重要的碳汇。早期成岩作用的各种反应机制,特别是沉积环境因素的影响及其产生的阳离子同位素分馏仍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概括了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有机质降解及甲烷厌氧氧化作用的反应机理,黄铁矿、碳酸盐岩等自生矿物的形成机理以及同位素分馏特征等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重点研究的方向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前沿》期刊2015年12期)

陈可可[3](2015)在《非稳态条件下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物中硫和铁的早期成岩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硫和铁是海洋沉积物早期成岩过程中最重要的元素,直接影响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埋藏、各类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和自生矿物的形成。通常用理想稳态成岩模式解释其成岩循环过程。然而在东海内陆架,由于受波浪、潮流、风暴潮等频繁或周期性的水动力扰动及生物灌溉作用,表层约10 cm的沉积物发生再悬浮,形成活动层。从而导致东海沉积物中硫和铁的成岩循环及保留的地化特征不同于传统稳态沉积环境。本文利用化学提取法,系统分析东海两重力柱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以及固相硫和铁不同形态的深度分布特征,并结合培养实验条件改变后AVS、Spy、活性Fe(Ⅲ)和Fe(Ⅱ)的变化,探讨了沉积物中C、S、Fe早期成岩过程及关键控制因素,并比较分析了东海与热带海区活动泥中S和Fe的地化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DH5-1和DH7-1沉积物中TOC含量较低(~0.6%),且随深度变化没有明显的增减趋势,反映了东海沉积物中有机质活性较低,成岩过程中有机质的降解不足以造成总体含量的深度变化。这是由于东海动荡的环境,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中有机质被快速氧化降解,导致有机质最终埋藏率低的结果。2.两站点沉积物中AVS和S0含量均较低,固相硫主要以黄铁矿Spy形态存在(占总固相硫~85%),其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表明硫酸盐还原主要发生在10-40cm深度范围内,40 cm以下硫酸盐还原较弱,但一直存在并未消失。固相硫总体上较低的含量(8-40 μmol/g)是东海活性有机质含量低和铁异化还原对硫酸盐还原的抑制共同造成的结果。沉积物中C/S比值平均为7.5,是全球陆架海洋沉积物平均值(2.8)两倍多,与淡水沉积物低硫化特征相似。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东海内陆架沉积物中有机质活性低,导致硫酸盐还原作用较弱,进而影响了稳定态黄铁矿硫的形成。3.DH5-1和DH7-1沉积物中高活性铁∑FeHR含量在143-247 μmol/g之间,其中50-80%被还原为Fe(II)。 DOP(<0.06)、Py-Fe(II)(分别为0.15和0.19)以及Sid-Fe(II)(0.38和0.44)叁个指标说明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物中35-50%的还原态Fe(Ⅱ)以硫化物和碳酸盐之外的形式存在,例如自生铁硅酸盐矿物、蓝铁矿等。4.东海Fecarb的大量存在(43.2-53.4 μmol/g)意味着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是铁异化还原发生的有利场所,具备铁异化还原发生的地化条件:富含活性Feox1和Feox2 (138.9-191.8 μmol/g)、有机质含量低且碳酸盐含量很高的非硫化亚氧缺氧的环境。虽然反复再生使Feox1和Feox2含量深度变化不大,但总活性在0-10cm深度范围内迅速降低,表明铁异化还原主要发生在表层约10cm的活动层内,据估算其对有机质厌氧矿化的相对贡献87%。活动层以下硫酸盐还原的加强(即使总体上还是很弱),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铁的异化还原,同时铁氧化物活性迅速降低,导致铁异化还原随深度快速减弱。5.东海与热带活动泥中S的地化参数对比,均呈现总固相硫(TS)含量低和C/S比值高的特点,体现非稳态条件下弱硫化的环境特征。而还原硫赋存形态及δ34Spy的差异与活动层的发育规模有关:在活动层发育较弱的东海,沉积物中存在AVS和SO,δ34Spy亏损相当于开阔体系S同位素的分馏;而在活动泥层发育较好(>50 cm)的热带海区,沉积物中不存在AVS和S0,由于32SO42-和34SO42-差异扩散,34Spy明显富集。6.东海与热带活动泥中Fe的地化参数相比,相同的特征有:总铁(4-6.7%)、Fecarb (30-120 μmol/g)和ΣFe(Ⅱ) (100-300 μmol/g)含量都很高;大部分ΣFeHR成岩过程中被还原(Fe(Ⅱ)/ΣFeHR为0.4-0.9); DOP (2-8%)、Py-Fe(Ⅱ) (<0.3)都很低。东海高活性铁占总体比值(ΣFeHR/FeT~0.2)仅为热带海区(~0.44)的一半,这是温带地区较热带风化作用弱的结果。另外,东海沉积物中Fe(Ⅱ)以碳酸盐形式存在的比例Sid-Fe(Ⅱ) (0.3-0.54)高于热带海区(0.1-0.3)。(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5-05-25)

纪玉[4](2015)在《藻类有机质早期成岩作用模拟及其生烃潜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有机质转变为沉积有机质,进而演变为干酪根有机质,是石油天然气成烃的重要环节,对我国广泛分布的迭合盆地中油气区资源评价有重要意义;在成岩作用早期,微生物在生物有机质转变为地质有机质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利用湖泊蓝藻和海洋海带,历经好氧和厌氧微生物改造,模拟早期成岩过程相关微生物对有机质分解、聚集和保存的影响,对藻类及腐殖化过程样品的形态、成分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为烃源岩的早期埋藏过程地质变化提供了实验证据。在蓝藻的模拟实验中还研究了矿物粘土蒙脱石对蓝藻有机质的吸附保存作用,使蒙脱石参与蓝藻有机质逐渐转变为腐殖质的全过程,并对最终腐殖化样品进行热模拟生烃实验研究,从而探究微生物对藻类生烃潜力的影响,及其对油气藏的形成及油气资源评价的影响,并对古生代藻类有机质生烃规律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模拟海带早期成岩作用,研究海带有机质在形成准干酪根的过程中固相和液相中的形态及元素变化,结果表明海带细胞形态从排列整齐结构完整逐渐转变成结构模糊不清的细颗粒集合体状的无定型体状,海带细胞到厌氧初期开始呈现无定型体状。海带的C、H、N元素百分含量在整个模拟过程中变化趋势一致,好氧阶段由于添加的好氧微生物生长代谢消耗有机质,所以各元素含量均是降低的,进入厌氧阶段,由于海带结构的转变,导致C、H、N元素百分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说明微生物的作用,不仅转变了海带的形态特征,也转变了海带的元素组成。根据氨氮、硝态氮和硫酸盐含量变化规律确定了海带在早期成岩过程中的各阶段的反应时间,分别为水解7天:氨化阶段6天,硝化阶段22天,硫氧化阶段17天,好氧阶段总计45天:硝酸盐还原阶段43天,硫酸盐还原阶段27天,厌氧阶段总计70天。通过室内模拟不同含量的蒙脱石对铜绿微囊藻有机质在早期成岩过程中聚集保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解阶段,蓝藻形态呈凹凸不平状,蓝藻与蒙脱石只是单纯的混合,到硝化阶段,蓝藻有机质开始和蒙脱石形成有机物-蒙脱石复合物。由于蒙脱石对蓝藻有机质的保存,导致蓝藻产荧光物质一直存在,并没有完全被微生物降解。蒙脱石通过其特殊的结构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吸附有机质,从而延缓蓝藻有机质的降解,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且蒙脱石含量越大,吸附的有机质越多。从硝化阶段开始,蓝藻有机质开始由大分子逐渐分解成小分子。蒙脱石本身所具有的微孔隙可以吸附甲烷,且微孔隙越多,吸附的甲烷量越大。对新鲜藻、水解7天藻和经微生物处理好氧46天厌氧70天的蓝藻玻璃管热模拟研究表明,蓝藻可溶有机质的生成高峰在250℃,最高可达1.4Kg/Kg·TOC,在热模拟过程中,与新鲜藻相比,经微生物发酵处理的样品因为有大量可溶有机质,在250℃以前,可溶有机质产率成倍数增加,在300℃以后,主要是生物大分子的热裂解,新鲜藻和微生物处理藻的可溶有机质产率趋于相同。对热解产物中族组份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研究表明,所有组分随模拟温度上升,都有富集重碳同位素趋势;与新鲜藻相比,水解藻的饱和烃富集轻碳同位素,表明水解酶作用下,有机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时,轻碳同位素优先富集在小分子中;在热模拟250℃以前,有机组份中的芳烃碳同位素变化较大,厌氧处理的蓝藻有机质中芳烃组份富集轻碳同位素,表明厌氧环境有利于有机质增加芳构化碳骨架,有利于成岩早期低温环境下重质油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5-05-01)

黄香利[5](2014)在《胶州湾沉积物中硫形态及早期成岩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硫是海洋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的重要参与者。硫在成岩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循环直接影响海洋沉积物中的碳、铁、磷及许多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黄铁矿硫和有机硫是海洋沉积物中固相硫的两种重要保存形式。研究两者含量及其硫同位素组成对于了解黄铁矿的形成、有机硫来源及成因机制、铁硫化物形成与有机质硫化的相对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胶州湾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个站点沉积物柱状样,用化学提取法和硫同位素定量研究了酸挥发性硫化物(AVS)、黄铁矿硫(Spy)、Cr(II)不可还原有机硫(non-CROS)、腐殖酸硫(HA-S)和富里酸硫(FA-S)等形态特征。采集了23个站点表层沉积物,测定了HA-S、FA-S、Spy和残余有机硫含量(ROS);采集了胶州湾周边4条河流沉积物、长江河流4站点沉积物、东海和胶州湾沉积物各4个表层样,测定了腐殖酸硫、富里酸硫和总硫含量。结合各硫形态含量、分布,硫同位素组成、活性铁(Feox)含量,详细分析了黄铁矿形成的制约因素、有机硫来源及形成路径、铁硫化物形成与有机质硫化的相对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胶州湾沉积物中non-CROS和HA-S均以海洋生物有机硫为主,其份数分别为67~77%和65~68%,而FA-S则以成岩有机硫为主(54~73%)。与世界近海沉积物相比较,人类活动以及河流污染物输入并未明显提高沉积物中有机硫含量。2.硫同位素研究表明,腐殖质硫和non-CROS都不能全面反映沉积物中有机硫的组成和来源,应将这两种提取方法结合起来研究有机硫组成及成因。3.在沉积物剖面上,铁硫化物形成与有机质硫化并存,并且两者都与活性有机质含量有关,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互竞争。4.表层沉积物中黄铁矿的存在(2.8~36mol/g)表明硫酸盐还原细菌活性高、黄铁矿在沉积物表层快速形成。Spy与TOC良好的空间耦合关系表明活性有机质含量对黄铁矿的形成有重要的控制作用。5. FA-S与TOC良好的空间耦合关系是FA成岩硫化的结果,沉积物中有机质富集是硫化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HA-S与TOC较差空间耦关系与HA-S中成岩有机硫占的比例较小有关。ROS主要来自河流输入,其中含有人类活动输入的残余有机硫。表层沉积物中TOC、Spy和FA-S之间的空间耦合可作为人类活动对底栖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影响的敏感指标。6.河流沉积物HA-S、FA-S含量相近,且不存在明显地域差异,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硫主要以残余有机硫为主。沉积环境、富营养化状况以及河流污染状况等因素导致胶州湾沉积物中的FA-S和HA-S含量平均值明显高于和东海沉积物中的含量。海洋沉积物中HA-S含量稍高于河流沉积物,但相差较小。海洋沉积物中FA-S含量明显高于河流中的含量可能是成岩硫化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5-29)

刘娟,朱茂旭,姬泓巍[6](2013)在《胶州湾沉积物中微生物可还原Fe(Ⅲ)的定量评价及早期成岩作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铁异化还原是铁循环的重要过程,微生物可还原铁(III)(MR-Fe(III))含量是铁异化还原能力及高活性铁含量的重要参数。利用盐酸羟胺提取法定量研究了胶州湾沉积物中MR-Fe(III)含量及深度变化。结果表明,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MR-Fe(III)含量在7.82~27.9μmol/g之间,为高活性铁氧化物的一部分、总活性铁很小一部分;可能与受污水输入的影响有关,其含量与黏土组分无明显相关性。MR-Fe(III)含量在15cm深度范围内的快速减小,化学还原和异化还原可能对其减小都有一定贡献。但在深部并未耗尽,表明无论铁的异化还原还是快速的硫化物缓冲(即快速的化学还原)都不会受高活性铁氧化物含量的制约,有机质活性应是制约这些过程的最终因素。对具有相对较小的生态环境调节能力的半封闭海湾,进一步研究气候及生态环境改变条件下铁异化还原对有机质矿化的相对贡献、对硫和营养盐以及重金属元素成岩循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11期)

张俊,孟宪伟,葛倩,王湘芹[7](2013)在《气候变化和早期成岩作用对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物Ba循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底沉积物中的Ba具有多种来源。其中,生物成因Ba循环受气候变化和早期成岩作用的制约。南海北部陆坡ZHS-176站柱状沉积物无碳酸盐碎屑的Ba与陆源元素Ti的关系研究表明,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成因Ba,在末次盛冰期,生物成因Ba占50%~60%,而自冰消期(15Cal.ka BP)以来,生物成因Ba的份额猛增至60%以上;在气候变冷事件发生期间(如Heinrich1,Younger Dryas和8ka冷事件),生物成因Ba骤然减少,体现了海平面变化和短时间尺度的气候对生物成因Ba对海底沉积物供应的制约;而在相对气候暖期BllingAllerd(B/A),发育明显的与浮游有孔虫碳同位素"负偏"相对应的生源Ba异常,很可能说明,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物的生源Ba循环受到了与硫酸盐-甲烷反应相关的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3年04期)

王若谷,李文厚,王震亮,廖友运,袁珍[8](2013)在《沉积相、层序地层学对碎屑岩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及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碎屑岩早期成岩作用研究成果的调研,把成岩过程的类型和分布与沉积相及碎屑岩旋回的层序地层格架结合起来,详细探讨了在不同沉积微相及层序地层格架下成岩作用的区别,并将沉积相与层序地层有机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其对成岩改造的影响及控制作用,为碎屑岩储层的预测及评价提供了有利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3年03期)

赵强,许红,吴时国,刘保华,华清峰[9](2013)在《西沙石岛风成碳酸盐沉积的早期成岩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沙石岛风成碳酸盐沉积形成于晚更新世,正处于早期成岩阶段。通过薄片、扫描电镜、稳定碳、氧同位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对石岛风成碳酸盐岩的早期大气淡水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石岛风成碳酸盐沉积的早期成岩固结主要在大气淡水作用下完成,其中蒸发成岩作用在初始固结中可能起着主要作用;在大气淡水作用影响下,部分碎屑颗粒发生溶蚀和新生变形,新生的微亮晶低镁方解石(5~15μm)镶边胶结在颗粒及孔隙周围,并成为主要的胶结物;而作为大气渗流带和潜流带典型产物的亮晶胶结物则很少占据主导地位。海水成岩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早期成岩作用的改造,会造成锶、镁含量的增高,但影响范围仅止于浅表层,而且对δ13C和δ18O值的影响微弱。生物化学作用可能参与了古土壤中灰质壳与根管石的形成,但在风成碳酸盐沉积的整体成岩上不具意义。大气淡水成岩作用会造成石岛风成碳酸盐岩δ13C和δ18O值的降低,并使碎屑发生新生变形而导致锶、镁的淋溶。成壤风化作用会导致Al、Fe、Mn、Y、Cr元素在古土壤中明显富集,其中Al、Fe、Mn的富集与成壤风化作用有关,而Y、Cr元素则可能源于长期暴露引起的风尘或火山灰的相对富集。(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张成君,张菀漪,樊荣,郜逗[10](2012)在《湖泊环境早期成岩作用对沉积物中有机质C/N和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可可西里28个湖泊和中国东北地区26个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C/N比值、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_(org)),以及有机质饱和烃组分特征的分析,探讨了这些参数对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的指示和早期成岩作用对C/N、δ~(13)C_(org)的影响。研究表明,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在迁移、聚集过程中早期成岩作用对有机质的作用比较明显,改变了沉积物中有机质C/N和δ~(13)C_(org),以至于影响这些参数对原始母质来源的判断。在有机质的演化过程中,沉水植物、藻类和C_4植物的降解作用最为强烈,初始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可能在-17‰~-20‰;陆生植物C_3的降解作用相对较小,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也相对较小,初始值可能在-26‰~-30‰;水生浮游、挺水植物的降解作用中等,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中等,初始值可能在-20‰~-26‰。沉积物中早期成岩作用与有机质类型、湖泊水体性质、深度、滞留时间等有关,造成有机质C/N比值和碳同位素组成的降低,陆生植物来源的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可能能更好地代表原始环境信息。(本文来源于《地球环境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早期成岩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海洋沉积物中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以有机质降解为基础。按照反应自由能大小,有机质依次被O2、NO-3、Mn4+、Fe3+、SO2-4氧化,在产甲烷菌作用下发生产甲烷作用,形成大量生物成因甲烷,这是海洋沉积物中甲烷主要来源之一。甲烷气体在向上运移过程中既可在水合物稳定带中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物,游离态和溶解甲烷也可以在硫酸盐还原菌和甲烷菌联合作用下发生甲烷厌氧氧化作用,并与沉积物中的Ca2+、Fe2+结合,形成碳酸盐岩和黄铁矿等自生矿物。这一系列过程埋藏了大量甲烷(碳),成为重要的碳汇。早期成岩作用的各种反应机制,特别是沉积环境因素的影响及其产生的阳离子同位素分馏仍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概括了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有机质降解及甲烷厌氧氧化作用的反应机理,黄铁矿、碳酸盐岩等自生矿物的形成机理以及同位素分馏特征等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重点研究的方向的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早期成岩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聂永胜.海岸带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硫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2].吴雪停,刘丽华,吴能友,程家望.海洋沉积物中早期成岩作用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海洋地质前沿.2015

[3].陈可可.非稳态条件下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物中硫和铁的早期成岩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5

[4].纪玉.藻类有机质早期成岩作用模拟及其生烃潜力研究[D].安徽大学.2015

[5].黄香利.胶州湾沉积物中硫形态及早期成岩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4

[6].刘娟,朱茂旭,姬泓巍.胶州湾沉积物中微生物可还原Fe(Ⅲ)的定量评价及早期成岩作用意义[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7].张俊,孟宪伟,葛倩,王湘芹.气候变化和早期成岩作用对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物Ba循环的影响[J].海洋科学进展.2013

[8].王若谷,李文厚,王震亮,廖友运,袁珍.沉积相、层序地层学对碎屑岩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及控制[J].地质科技情报.2013

[9].赵强,许红,吴时国,刘保华,华清峰.西沙石岛风成碳酸盐沉积的早期成岩作用[J].沉积学报.2013

[10].张成君,张菀漪,樊荣,郜逗.湖泊环境早期成岩作用对沉积物中有机质C/N和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J].地球环境学报.2012

标签:;  ;  ;  ;  

早期成岩作用论文-聂永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