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淀粉接枝共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乳液,树脂,淀粉酶。
淀粉接枝共聚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红[1](2019)在《接枝共聚法合成淀粉丙烯酸吸水性树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接枝共聚法制备马铃薯淀粉丙烯酸吸水性树脂,通过单一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马铃薯淀粉丙烯酸吸水性树脂合成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吸水倍率确定合成淀粉丙烯酸吸水性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本文来源于《化工时刊》期刊2019年08期)
朱道义,侯吉瑞,王建斐,韦琦,吴璇[2](2016)在《淀粉/AM/AA地下接枝共聚水基凝胶堵剂的研制及其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渤海油田的地层非均质性严重、水驱开发效果差等问题,研制了改性淀粉/AM/AA接枝共聚水基凝胶堵剂,考查了地层水矿化度、原油含量、粘土矿物以及pH值对该水基凝胶堵剂静态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填砂管模型和层内非均质模型对该水基凝胶堵剂的封堵效果和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实验优选出的改性淀粉/AA/AM接枝共聚水基凝胶堵剂的组成为2-4%改性淀粉、2-3%AM单体、0.5-2%AA单体、0.1-0.2%交联剂、0.0001-0.005%引发剂和0.05%稳定剂,该堵剂具有良好的耐盐性、耐油性及耐粘土性,体系pH值在1-7之间可调。该水基凝胶堵剂的稳定性好,放置在65℃下至少120天不发生破胶和脱水现象。在填砂管中注入0.1-0.3PV水基凝胶堵,成胶后后续水驱阶段存在明显的突破压力(367-4345kPa),封堵率在99.0%以上。采用层内非均质模型,水基凝胶堵剂封堵高渗层后,使岩心中的液流转向中、低渗层,提高波及体积,进而提高整体的采收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叁十一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期刊2016-07-01)
贺磊,卢雯皎,胡玉安,王玉,朱仔伟[3](2016)在《改性淀粉接枝共聚醋丙乳液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氧化改性使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再与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和N-羟甲基丙烯酸酰胺等单体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快速固化乳液胶黏剂,制备的接枝共聚乳液胶黏剂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研究了氧化木薯淀粉制备工艺和改性淀粉接枝共聚醋丙乳液工艺,通过试验表明,使用改性淀粉接枝共聚乳液压制的杨木板材,其干/湿状剪切强度均高于行业标准要求,同时在相同工艺条件下使用醋丙乳液压制的杨木板材,接枝共聚效果明显。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制备的接枝共聚乳液的聚合情况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淀粉醋丙乳液在1 735 cm-1处出现酯基CO的强振动吸收峰,在3 483 cm-1处出现了明显的丙烯酰胺中的N—H伸缩振动峰,且在1 155和1078 cm-1等处出现明显的淀粉特征峰,说明该共聚物既有聚合单体特征峰和淀粉特征峰,又有共聚后出现的酯基特征峰,表明木薯淀粉经过氧化改性后与各单体之间发生聚合反应,且接枝共聚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为18.04℃,表明接枝共聚后的乳液可在常温下快速固化。(本文来源于《林业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刘怀珠,李良川,周敏,郑家朋,吴均[4](2016)在《改性淀粉接枝共聚堵剂成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非均质性油藏条件下堵剂的成胶性能,室内使用自主研制的纵向非均质二维长岩心模型和常规的单管与并联填砂管对改性淀粉接枝共聚堵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堵剂配方为5%改性淀粉+5%丙烯酰胺+0.05%交联剂+0.1%引发剂时的注入性良好,对高渗、中渗和低渗填砂管的封堵能力良好,封堵率分别为99.2%、97.1%和91.0%;选择性较好,优先进入高渗透层进行封堵,并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加,注入选择性增强;对长岩心模型水驱形成的大孔道进行了有效的封堵,使得中低渗潜力储层得到充分的动用,高渗、中渗和低渗储层的水驱采收率分别增加2.2%、3.3%和5.6%,最终采收率提高11.1%;耐冲刷能力强。该堵剂成胶性能良好,适用于非均质性稠油油藏。(本文来源于《油田化学》期刊2016年01期)
谢冰,张友全,童张法,谢新玲[5](2015)在《序贯设计法优化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条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寻找反相乳液法制备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最佳反应条件,运用序贯试验设计法,包括部分析因试验设计及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CCD数学模型,考察了各个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与中和度对接枝率的影响显着,且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6.3℃,单体淀粉比1.7,单体配比0.875,引发剂用量1.5%,中和度79.25%,搅拌速率450r/min。在此条件下,产物接枝率理论值为48.35%,实测值为48.38%,与预测结果相近。(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5年08期)
王承学,吴宇鸣,石琳琳[6](2015)在《酶解淀粉与醋酸乙烯酯的接枝共聚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以α-淀粉酶为降解剂的酶解淀粉与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反应,利用傅立叶红外谱图及核磁共振谱图进行表征,验证了该反应的发生。探讨了淀粉与醋酸乙烯酯在1∶1的条件下α-淀粉酶、引发剂、乳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固含量和接枝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淀粉酶用量为625ppm,引发剂用量为1.0%(占淀粉干基质量),乳化剂添加量为3.75%(占淀粉干基质量),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3.5h时,反应条件最佳。(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5年02期)
张学金,袁新兵,夏雨,王云波,陈天威[7](2015)在《预糊化玉米淀粉接枝共聚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预糊化玉米淀粉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接枝共聚工艺,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研究糊化温度、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聚合温度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并用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糊化温度、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聚合温度等因素均对接枝共聚的接枝率有显着影响,影响顺序为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糊化温度>聚合温度;聚合反应的最佳合成条件为:预糊化温度50℃,引发剂用量(过硫酸铵:淀粉)1:1,反应时间6.0 h,反应温度30℃,共聚物接枝率35.90%,接枝效率71.63%;接枝产物红外光谱证实,预糊化玉米淀粉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本文来源于《纸和造纸》期刊2015年01期)
孙宾宾,马少华[8](2014)在《微波辐射制备淀粉接枝共聚高吸水树脂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微波辐射下五种淀粉接枝共聚高吸水树脂的制备研究进展,包括淀粉接枝丙烯腈类高吸水树脂、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淀粉接枝多元单体类高吸水树脂、淀粉系列互穿网络高吸水树脂、无机复合淀粉接枝高吸水树脂等;指出了微波辐射制备淀粉接枝共聚高吸水树脂的研究中,几个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相互促进,开发新型无机矿物复合淀粉接枝共聚高吸水树脂等。(本文来源于《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期刊2014年06期)
王万金,贺奎,赖振峰,孔韬,夏义兵[9](2014)在《聚醚-丙烯酸-淀粉接枝共聚制备生物质减水剂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氧化反应和自由基水溶液接枝共聚方法,通过分子优化设计,在淀粉分子结构中引入丙烯酸和聚醚结构链段,制备出新型的聚醚-丙烯酸-淀粉接枝共聚生物质减水剂。试验制备最佳合成工艺为:淀粉、聚醚、丙烯酸质量比为5:3:1,聚合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5h,引发剂用量为淀粉质量的4%,得到的生物质减水剂效果最佳。并对生物质减水剂进行红外光谱结构表征。(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第十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科隆杯”混凝土外加剂论文集(上册)》期刊2014-04-20)
陈建福,庄远红,刘琳慧,郑海燕,蓝志福[10](2014)在《超声活化淀粉与丙烯酸反相乳液接枝共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超声波对木薯淀粉进行活化,以油酸失水山梨醇酯Span 80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混合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油相,研究了反相乳液体系中淀粉与丙烯酸的反应规律,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如超声活化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单体淀粉质量比等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范围内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淀粉超声活化30min,反应温度50℃、引发剂浓度1.59mmol/L、反应时间120min、单体淀粉质量比5.5、乳化剂用量6%、油水比1.2.在此反应条件下,单体的转化率,接枝率,接枝效率分别为96.1%,81.9%,85.8%.超声波活化破坏木薯淀粉颗粒的结晶结构,能显着提高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活性.(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淀粉接枝共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渤海油田的地层非均质性严重、水驱开发效果差等问题,研制了改性淀粉/AM/AA接枝共聚水基凝胶堵剂,考查了地层水矿化度、原油含量、粘土矿物以及pH值对该水基凝胶堵剂静态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填砂管模型和层内非均质模型对该水基凝胶堵剂的封堵效果和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实验优选出的改性淀粉/AA/AM接枝共聚水基凝胶堵剂的组成为2-4%改性淀粉、2-3%AM单体、0.5-2%AA单体、0.1-0.2%交联剂、0.0001-0.005%引发剂和0.05%稳定剂,该堵剂具有良好的耐盐性、耐油性及耐粘土性,体系pH值在1-7之间可调。该水基凝胶堵剂的稳定性好,放置在65℃下至少120天不发生破胶和脱水现象。在填砂管中注入0.1-0.3PV水基凝胶堵,成胶后后续水驱阶段存在明显的突破压力(367-4345kPa),封堵率在99.0%以上。采用层内非均质模型,水基凝胶堵剂封堵高渗层后,使岩心中的液流转向中、低渗层,提高波及体积,进而提高整体的采收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淀粉接枝共聚论文参考文献
[1].刘亚红.接枝共聚法合成淀粉丙烯酸吸水性树脂的研究[J].化工时刊.2019
[2].朱道义,侯吉瑞,王建斐,韦琦,吴璇.淀粉/AM/AA地下接枝共聚水基凝胶堵剂的研制及其性能评价[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叁十一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2016
[3].贺磊,卢雯皎,胡玉安,王玉,朱仔伟.改性淀粉接枝共聚醋丙乳液的制备与表征[J].林业工程学报.2016
[4].刘怀珠,李良川,周敏,郑家朋,吴均.改性淀粉接枝共聚堵剂成胶性能研究[J].油田化学.2016
[5].谢冰,张友全,童张法,谢新玲.序贯设计法优化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条件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5
[6].王承学,吴宇鸣,石琳琳.酶解淀粉与醋酸乙烯酯的接枝共聚反应[J].化工新型材料.2015
[7].张学金,袁新兵,夏雨,王云波,陈天威.预糊化玉米淀粉接枝共聚工艺研究[J].纸和造纸.2015
[8].孙宾宾,马少华.微波辐射制备淀粉接枝共聚高吸水树脂研究进展[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4
[9].王万金,贺奎,赖振峰,孔韬,夏义兵.聚醚-丙烯酸-淀粉接枝共聚制备生物质减水剂的工艺研究[C].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第十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科隆杯”混凝土外加剂论文集(上册).2014
[10].陈建福,庄远红,刘琳慧,郑海燕,蓝志福.超声活化淀粉与丙烯酸反相乳液接枝共聚研究[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