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腰骶固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创,经骶前入路,脊柱融合,内固定
腰骶固定论文文献综述
易国良,王善坤,宋西正[1](2019)在《腰骶椎带锁轴向融合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21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L_5-S_1单纯轴向融合内固定进行了大量基础及临床研究,证实其技术微创,利于植骨的成功融合,并能够满足人体生理需求,但其抗旋转固定不够。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微创操作、又能达到稳定固定的新内固定器械。目的:通过对团队前期研制的腰骶椎带锁轴向融合内固定螺钉进行生物力学评价,为进一步加以改进及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选取5具新鲜成人脊柱标本,截取腰骶椎运动节段(L_3-S_5),分为以下5组顺次进行生物力学测试:(1)正常组:结构完整;(2)峡部裂组:双侧峡部裂;(3)锁定组:带锁轴向固定螺钉固定+双侧峡部裂;(4)螺钉组:轴向固定螺钉固定+双侧峡部裂;(5)复合固定组:轴向固定螺钉固定+双侧峡部裂+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分别测试各个标本在屈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各个不同运动状态下L_5/S_1节段的活动度及轴向抗压刚度;其中在屈伸状态下,另外测试各组标本在施加300 N轴向跟随力时的运动范围。实验方法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1)峡部裂组在屈伸及旋转方向上的活动度均显着大于正常组(P <0.05),在侧弯方向上与正常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2)在屈伸及侧弯方向上,3种内固定方式的活动度均显着小于正常组(P <0.05),其中在屈伸方向上复合固定组及锁定组的活动度均显着小于螺钉组(P <0.05),轴向螺钉+椎弓根钉组(复合固定组)与锁定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3)在侧弯方向上锁定组的活动度与其他2种内固定方式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复合固定组的活动度显着小于螺钉组(P <0.05);(4)在旋转方向上,轴向锁定组与轴向螺钉+椎弓根钉组(复合固定组)的活动度均显着小于正常组(P <0.05),轴向螺钉组与正常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复合固定组活动度显着小于锁定组(P <0.05);锁定组中左旋与右旋的活动度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5)在轴向抗压刚度方面,3种内固定方式均显着大于正常组(P <0.05),3种内固定方式间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 0.05);(6)提示腰骶椎带锁轴向融合内固定系统可以显着提高腰骶椎后柱失稳情况下各个运动方向的稳定性,为腰骶椎后柱结构失稳情况下单纯行轴向融合内固定抗旋转稳定性差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28期)
赖福崇,王琦,蔡恒,王垒,翟文通[2](2019)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矫形治疗成人腰骶段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骶段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36例云南省中医医院接收的腰骶段结核患者,就诊时间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均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随访至少24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手术后,患者胸背痛、结核中毒症状等消失,伤口愈合可。末次随访时,患者腰骶角、血沉均显着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无结核复发现象。末次随访时,患者Frankel分级35例为E级,1例患者由术前的B级恢复至D级;至末次随访时未发生手术及药物相关并发症,术后6~8个月,36例患者获得BridwellⅠ级植骨融合34例,2例BridwellⅡ级植骨融合。结论成人腰骶段结核采取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矫形治疗,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学》期刊2019年06期)
郑少立,姚欣强,李宗泽,陈建庭[3](2019)在《一期后路内固定腰骶重建治疗腰骶椎结核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HIV毒感染、细菌耐药和人口迁移,结核病在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骨关节是肺外结核最常见的感染部位,脊柱结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比例最高,约50%。腰骶椎骨结核病系位于L3及L3以下椎体发生的结核,发病(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许勇,官众,李永霞,王波,陈峰[4](2019)在《S_1AI与S_2AI螺钉内固定对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经骶1骶髂(S_1 alar iliac,S_1AI)螺钉与经骶2骶髂(S_2 alar iliac,S_2AI)螺钉内固定对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S_1AI螺钉内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S_2AI内固定,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翻修率。结果术后7 d,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水平、VAS评分、ODI评分均显着低于本组术前(P_均<0.05),且观察组患者ODI评分和翻修率均显着低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_均> 0.05)。结论 S_2AI螺钉内固定和S_1AI螺钉内固定对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S_1AI螺钉内固定能够降低患者翻修率,减轻患者功能障碍。(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5期)
杨成,杨冬[5](2019)在《一期经后路成人腰骶段结核病灶清除、经椎间孔颗粒状植骨及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一期经后路行成人腰骶段结核病灶清除、经椎间孔颗粒状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以及全程规范抗结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7年1月,对我科7例成人腰骶段结核患者行3周抗结核治疗后,一期经后路行腰骶段结核清创、经椎间孔颗粒状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正规、全程、联合用药抗结核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7例成人腰骶段结核患者均手术顺利,术中对结核病灶的脓肿、死骨、坏死组织的清除较彻底;术中共出血500~1 050 mL,平均(750±185)m L;手术时间为130~180 min,平均(155±35)min;术后均获得随访,12~36个月,平均(24±9.5)个月。患者均下腰疼痛完全消除,神经根症状缓解明显,植骨融合好,腰骶段序列维持好,无1例结核复发。结论一期经后路行成人腰骶段结核病灶清创、经椎间孔颗粒状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以及全程规范抗结核治疗成人腰骶段结核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05期)
赵永杰[6](2019)在《1期侧前路双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1期侧前路双钉棒系统固定对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1期侧前路双钉棒系统固定治疗的52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手术前后脊柱脊髓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疼痛缓解程度。结果:术后,患者疼痛、服药、工作情况以及生活状态的Prolo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患者轻度疼痛率高于术前,中度疼痛率与重度疼痛率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经1期侧前路双钉棒系统固定治疗,可有效改善脊柱脊髓功能,利于缓解疼痛程度。(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高凯麒,刘永恒,吴俊哲,黄福立[7](2019)在《一期病灶清除固定融合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近期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固定融合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腰骶段脊柱结核并行一期病灶清除固定融合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手术前、后均给予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评估患者手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腰骶角和椎间隙高度,血生化指标及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核没有复发;术后3个月患者腰骶角及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腰骶部生理前凸曲线较术前有明显的恢复(P <0. 05);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 <0. 05);术后3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 <0. 05)。结论:一期病灶清除固定融合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近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2期)
王玉,刘臻,孙旭,李洋,王斌[8](2018)在《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治疗儿童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中远期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评估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治疗儿童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中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腰骶部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术、随访5年以上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3例,女8例,手术时年龄3~13岁(8.4±2.9岁)。半椎体位于L4/5 11例,位于L5/S1 1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年和末次随访时的站立位X线片上测量冠状面上局部侧凸角、代偿弯Cobb角、上端固定椎倾斜角、躯干偏移和矢状面上局部后凸角、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和矢状面平衡距离(SVA),对冠状位平衡状态进行分型;并记录术后和随访时的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5.0~13.0年(6.5±2.4年),固定节段2~4个(2.9±0.6个)椎体。患者术前腰骶部原发弯Cobb角为29.8°±10.1°,术后矫正至6.5°±5.1°(P<0.001),矫正率为(76.2±18.5)%;术后2年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7.4°±5.4°和7.8°±6.1°,与术后即刻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前冠状面平衡状态A型5例,B型6例,C型10例,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均有显着性改善。术前冠状面躯干偏移为24.5±14.2mm,术后矫正至14.6±11.9mm(P<0.01),矫正率为(41.9±59.3)%;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2.0±8.9mm和9.8±8.0mm。近端代偿弯由术前的22.9°±11.1°矫正到术后8.5°±5.2°(P<0.001),矫正率为(61.3±20.5)%;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0.1°±6.0°和11.9°±6.5°,与术后即刻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前上端固定椎倾斜角为14.4°±7.1°,术后即刻为2.6°±3.8°(P<0.05);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3.1°±4.0°、3.8°±4.2°,与术后即刻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矢状面上,术后及随访时的局部后凸角、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SVA与术前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例患者术中矫形时发生凸侧椎弓根螺钉切割,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右足背伸肌力下降,保守治疗3个月后完全恢复。2例代偿弯进展,1例行翻修手术。结论:继发于腰骶部半椎体的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行单一后路腰骶部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可明显矫正腰骶部原发畸形,改善近端代偿弯及冠状面失平衡,并且矫形效果在远期随访过程中能得到良好的维持。(本文来源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蒋彬,王冰,吕国华,李磊,李亚伟[9](2018)在《先天性腰骶段脊柱畸形长节段固定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总结分析先天性腰骶段脊柱畸形行后路长节段固定术后冠状面失平衡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行后路截骨联合长节段固定矫形术治疗的23例先天性腰骶段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7例,平均年龄13.2±2.8岁(10~18岁),平均随访时间38.2±8.4个月(24~96个月)。收集患者畸形节段、畸形类型、融合节段、躯干倾斜及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站立位全脊柱X线、Bending位X线、双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及术前、末次随访时的简体中文版SRS-22评分,测量原发弯和继发弯Cobb角,脊柱柔韧度指数(flexibility of the structural curve,FSC),骶骨倾斜(sacral obliquity,SO),锁骨角(clavicle angle,CA),冠状面平衡距离(coronal balance distance,CBD)与双下肢全长等指标,根据患者矫形术后是否出现冠状面失平衡,将患者分为平衡组与失衡组。冠状面失平衡诊断标准:C7铅垂线(C7plumb line,C7PL)偏距骶骨中垂线(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SVL)>2cm。应用卡方检验、t检验,分析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可能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结果:23例患者平均融合节段数7.4±2.3节(5~12节)。术前平均原发弯Cobb角40.25°±10.6°,末次随访时为12.4°±5.2°,平均矫正率(69.1±8.7)%。术前平均继发弯Cobb角35.5°±8.5°,末次随访时为13.1°±5.0°,平均矫正率(63.1±7.9)%。术后冠状面失衡组5例,发生率为21.7%。男2例,女3例。L5半椎体1例,L5半椎体合并L4蝴蝶椎1例,S1半椎体1例,L5横突肥大形成假关节1例,L5楔形椎1例。失衡组中,2例发生S1断钉,1例行翻修手术治疗,1例行支具治疗。两组比较,继发弯柔韧指数、术前躯干偏移、上固定椎位置、下固定椎位置、末次随访冠状面平衡距离(1.0±0.8cm vs 3.0±0.7cm)、术后6个月骶骨倾斜角(3.5°±3.2°vs 15.2°±14.2°)、末次随访锁骨角(3.6±3.6cm vs 15.0±13.3cm)、SRS-22评分末次随访自我形象维度(3.9±0.6 vs 3.7±0.7)、治疗满意度(4.5±0.2 vs 2.6±0.6)、心理健康(4.1±0.4 vs 3.2±0.5)及总评分(15.1±2.8 vs 17.8±2.2)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构成比(4/14 vs 2/3)、手术年龄(12.6±3.8 vs 14.2±2.6)、固定节段数(8.3±3.7 vs 6.8±1.9)、术前原发弯Cobb角(35.2°±17.1°vs 37.6°±4.6°)、术后6个月原发弯Cobb角(12.6°±5.6°vs 16.6°±5.9°)、末次随访原发弯Cobb角(12.0°±6.2°vs 16.4°±5.9°)、术前继发弯Cobb角(37.3°±10.7°vs 38.4°±5.4°)、术后继发弯Cobb角(15.5°±4.6°vs 12.0°±7.5°)、末次随访继发弯Cobb角(14.1°±5.0°vs 12.6°±7.5°)、术前冠状面平衡距离(2.1±2.7mm vs 2.9±1.9mm)、术后6个月冠状面平衡距离(0.9±1.2mm vs 1.7±1.1mm)、术前锁骨角(2.0°±0.9°vs 1.2°±1.1°)、术后6个月锁骨角(1.5°±1.2°vs 2.6°±2.4°)、术前骶骨倾斜角(1.1°±1.0°vs 4.0°±2.5°)、SRS-22量表术前功能/活动(4.1±0.5 vs 3.9±0.6)、疼痛(3.4±0.4 vs 3.8±0.4)、自我形象(3.4±0.7 vs 3.2±0.7)、心理健康维度(3.5±0.3 vs 3.6±0.7)、末次随访功能/活动维度(3.9±0.5 vs3.8±0.5)、疼痛维度评分(3.9±0.4 vs 3.7±0.9)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骶段畸形行长节段固定矫形术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但存在一定的术后冠状面失平衡风险,其原因可能与截骨不彻底、矫形策略及固定椎选择不当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周龙泽[10](2018)在《腰骶段前路解剖型钉板内固定系统叁维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叁维有限元模型观察和分析腰骶段前路解剖型钉板内固定系统各部件在腰骶段屈曲、背伸、左侧屈、右侧屈、轴向旋转五种工况中的生物力性能,评估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Mimics19.0、Geomagic Studio 2013等软件对解剖型钉板内固定进行计算机建模,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7.0进行有限元建模,在模拟人在生理负载条件下,分析不同工况下内固定系统各部件的应力情况、易变情况。结果腰骶段屈曲、背伸、左侧屈、右侧屈、轴向旋转这5种工况下钉板内固定系统应力峰值分别为:202.18、91.169、188.34、178.64、237.25 Mpa。钢板位移分别是0.17169、0.051286、0.14278、0.16812、0.241695 mm。5种工况相比较,腰骶段轴向旋转的系统应力和位移为最高,腰骶段背伸为最小。结论腰骶段前路解剖型钉板内固定系统力学强度、稳定性可以满足人体屈曲、背伸、左侧屈、右侧屈、轴向旋转等活动的要求,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Infection International(Electronic Edition)》期刊2018年04期)
腰骶固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骶段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36例云南省中医医院接收的腰骶段结核患者,就诊时间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均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随访至少24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手术后,患者胸背痛、结核中毒症状等消失,伤口愈合可。末次随访时,患者腰骶角、血沉均显着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无结核复发现象。末次随访时,患者Frankel分级35例为E级,1例患者由术前的B级恢复至D级;至末次随访时未发生手术及药物相关并发症,术后6~8个月,36例患者获得BridwellⅠ级植骨融合34例,2例BridwellⅡ级植骨融合。结论成人腰骶段结核采取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矫形治疗,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腰骶固定论文参考文献
[1].易国良,王善坤,宋西正.腰骶椎带锁轴向融合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测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2].赖福崇,王琦,蔡恒,王垒,翟文通.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矫形治疗成人腰骶段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9
[3].郑少立,姚欣强,李宗泽,陈建庭.一期后路内固定腰骶重建治疗腰骶椎结核的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9
[4].许勇,官众,李永霞,王波,陈峰.S_1AI与S_2AI螺钉内固定对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
[5].杨成,杨冬.一期经后路成人腰骶段结核病灶清除、经椎间孔颗粒状植骨及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6].赵永杰.1期侧前路双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7].高凯麒,刘永恒,吴俊哲,黄福立.一期病灶清除固定融合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近期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8].王玉,刘臻,孙旭,李洋,王斌.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治疗儿童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中远期疗效[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8
[9].蒋彬,王冰,吕国华,李磊,李亚伟.先天性腰骶段脊柱畸形长节段固定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原因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8
[10].周龙泽.腰骶段前路解剖型钉板内固定系统叁维有限元分析[J].InfectionInternational(ElectronicEdition).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