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反应过程取样装置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酯反应过程取样装置,具体涉及聚酯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一侧底端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一端设置有取样腔,所述取样腔与输料管相对的一侧连接有取样管,所述输料管以及取样管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设有连接法兰,两个所述连接法兰通过锁紧销钉固定连接,所述取样腔顶部中心位置连接有平衡管以及底部中心位置连接有放料管,所述取样腔内腔顶中部设置有转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机构,有利于通过驱动马达带动固定轴转动,从而带动转盘转动,进而带动翻转板转动,以实现对取样腔内壁残留的聚酯样品进行刮下,避免影响再次取样时的样品准确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聚酯反应过程取样装置,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一侧底端连接有输料管(2),所述输料管(2)一端设置有取样腔(3),所述取样腔(3)与输料管(2)相对的一侧连接有取样管(4),所述输料管(2)以及取样管(4)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设有连接法兰(5),两个所述连接法兰(5)通过锁紧销钉固定连接,所述取样腔(3)顶部中心位置连接有平衡管(6)以及底部中心位置连接有放料管(7),所述取样腔(3)内腔顶中部设置有转动机构(8),所述转动机构(8)两侧均设置有翻转板(14),所述翻转板(14)的周向侧固定设有刮板(15),所述翻转板(14)表面贯穿设有多个气孔(16),所述输料管(2)上设置有隔离阀(10),所述放料管(7)上设置有放料阀(11),所述平衡管(6)上设置有平衡阀(12)。

设计方案

1.一种聚酯反应过程取样装置,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一侧底端连接有输料管(2),所述输料管(2)一端设置有取样腔(3),所述取样腔(3)与输料管(2)相对的一侧连接有取样管(4),所述输料管(2)以及取样管(4)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设有连接法兰(5),两个所述连接法兰(5)通过锁紧销钉固定连接,所述取样腔(3)顶部中心位置连接有平衡管(6)以及底部中心位置连接有放料管(7),所述取样腔(3)内腔顶中部设置有转动机构(8),所述转动机构(8)两侧均设置有翻转板(14),所述翻转板(14)的周向侧固定设有刮板(15),所述翻转板(14)表面贯穿设有多个气孔(16),所述输料管(2)上设置有隔离阀(10),所述放料管(7)上设置有放料阀(11),所述平衡管(6)上设置有平衡阀(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反应过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管(4)与取样腔(3)连接处的内腔底部设置为倾斜向下的圆弧状结构,其底端与取样腔(3)内壁平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反应过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8)包括有第一固定板(81),所述第一固定板(81)设置于取样腔(3)的内腔顶部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固定板(81)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板(82),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82)与对应侧的第一固定板(81)之间均设置有转盘(83),所述转盘(83)两侧中心位置均固定设有固定轴(84),两个所述固定轴(84)分别通过轴承与对应位置的第一固定板(81)以及第二固定板(82)活动连接,且与第二固定板(82)活动连接的固定轴(84)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板(82),所述取样腔(3)两侧中部均设置有驱动马达(85),所述驱动马达(85)的输出轴贯穿取样腔(3),且与对应位置贯穿第二固定板(82)的固定轴(84)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酯反应过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盘(83)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两个所述连接块(13)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翻转板(1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82)关于第一固定板(81)的竖直向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反应过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腔(3)的表面中部贯穿设有视窗口(9),所述视窗口(9)内部配合设置有透明的有机玻璃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反应过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5)面向取样腔(3)底部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且刮板(15)的倾斜面上涂有防粘涂层(17),所述防粘涂层(17)选用的特氟龙涂料。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酯反应过程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聚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经过缩聚产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其中的部分PET再通过水下切粒而最终生成,聚酯生产中缩聚反应一般在200-250℃、真空度高于500Pa的条件下进行的,而判断产品质量情况、决定是否终止反应需要通过取样进行酸值及羟值的化学分析。常规的取样方法是在反应釜内充入氮气解除真空后取样。

专利申请公布号CN 203688282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聚酯生产中高温、高真空反应釜内的取样装置,由于整个取样过程是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的,釜内物料没有接触空气的机会,所以可以保证釜内产品的安全,而且不用消耗氮气,非常经济,甚至反应釜不用停车,同时也非常适合中间过程控制取样,再也不用担心多次取样引起的色泽变深的问题了。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在取样结束后,取样管道内残留的聚酯容易影响再次取样的样品准确性。

因此,发明一种聚酯反应过程取样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酯反应过程取样装置,通过设置转动机构,有利于通过驱动马达带动固定轴转动,从而带动转盘转动,进而带动翻转板转动,以实现对取样腔内壁残留的聚酯样品进行刮下,避免影响再次取样时的样品准确性,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酯反应过程取样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一侧底端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一端设置有取样腔,所述取样腔与输料管相对的一侧连接有取样管,所述输料管以及取样管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设有连接法兰,两个所述连接法兰通过锁紧销钉固定连接,所述取样腔顶部中心位置连接有平衡管以及底部中心位置连接有放料管,所述取样腔内腔顶中部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两侧均设置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周向侧固定设有刮板,所述翻转板表面贯穿设有多个气孔,所述输料管上设置有隔离阀,所述放料管上设置有放料阀,所述平衡管上设置有平衡阀。

优选的,所述取样管与取样腔连接处的内腔底部设置为倾斜向下的圆弧状结构,其底端与取样腔内壁平滑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于取样腔的内腔顶部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与对应侧的第一固定板之间均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两侧中心位置均固定设有固定轴,两个所述固定轴分别通过轴承与对应位置的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活动连接,且与第二固定板活动连接的固定轴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板,所述取样腔两侧中部均设置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贯穿取样腔,且与对应位置贯穿第二固定板的固定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转盘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翻转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关于第一固定板的竖直向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取样腔的表面中部贯穿设有视窗口,所述视窗口内部配合设置有透明的有机玻璃板。

优选的,所述刮板面向取样腔底部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且刮板的倾斜面上涂有防粘涂层,所述防粘涂层选用的特氟龙涂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隔离阀、平衡阀和放料阀,有利于实现整个取样过程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使反应釜内物料与空气完全隔绝,可以保证反应釜内产品的安全,而且不用消耗氮气,非常经济,同时也非常适合中间过程控制取样,而通过设置转动机构,有利于通过驱动马达带动固定轴转动,从而带动转盘转动,进而带动翻转板转动,以实现对取样腔内壁残留的聚酯样品进行刮下,避免影响再次取样时的样品准确性,且刮板上的防粘涂层可避免在刮下取样腔内壁残留的聚酯过程中,聚酯粘附在刮板上,从而影响再次取样的样品准确性;

2、通过设有振动马达和传振板,有利于通过驱动马达带动翻转板翻转,对取样结束后残留在取样腔内壁的聚酯进行刮下的过程中,利用振动马达产生振动,并通过传振板将振动马达产生的激振力传递给连杆,然后通过连杆将激振力传递给翻转板,进而带动刮板产生振动,可大大降低取样结束后,聚酯在刮板上的残留,避免残留的聚酯影响再次取样时样品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使用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取样腔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翻转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取样腔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A部分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反应釜;2、输料管;3、取样腔;4、取样管;5、连接法兰;6、平衡管;7、放料管;8、转动机构;81、第一固定板;82、第二固定板;83、转盘;84、固定轴;85、驱动马达;9、视窗口;10、隔离阀;11、放料阀;12、平衡阀;13、连接块;14、翻转板;15、刮板;16、气孔;17、防粘涂层;18、导向槽;19、滑块;20、传振板;21、振动马达;22、耳板架;23、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聚酯反应过程取样装置,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一侧底端连接有输料管2,所述输料管2一端设置有取样腔3,所述取样腔3与输料管2相对的一侧连接有取样管4,所述输料管2以及取样管4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设有连接法兰5,两个所述连接法兰5通过锁紧销钉固定连接,有利于实现对取样腔3进行快速拆装,维修更换方便,所述取样腔3顶部中心位置连接有平衡管6以及底部中心位置连接有放料管7,所述取样腔3内腔顶中部设置有转动机构8,所述转动机构8两侧均设置有翻转板14,所述翻转板14的周向侧固定设有刮板15,所述翻转板14表面贯穿设有多个气孔16,所述输料管2上设置有隔离阀10,所述放料管7上设置有放料阀11,所述平衡管6上设置有平衡阀12。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取样管4与取样腔3连接处的内腔底部设置为倾斜向下的圆弧状结构,其底端与取样腔3内壁平滑连接,有利于大大降低取样过程中,聚酯在取样管4内的残留,避免重复取样时,残留的聚酯影响样品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机构8包括有第一固定板81,所述第一固定板81设置于取样腔3的内腔顶部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固定板81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板82,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82与对应侧的第一固定板81之间均设置有转盘83,所述转盘83两侧中心位置均固定设有固定轴84,两个所述固定轴84分别通过轴承与对应位置的第一固定板81以及第二固定板82活动连接,且与第二固定板82活动连接的固定轴84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板82,所述取样腔3两侧中部均设置有驱动马达85,所述驱动马达85的输出轴贯穿取样腔3,且与对应位置贯穿第二固定板82的固定轴84传动连接,有利于通过驱动马达85带动固定轴84转动,从而带动转盘83转动,进而带动翻转板14转动,以实现对取样腔3内壁残留的聚酯样品进行刮下,避免影响再次取样时的样品准确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转盘83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两个所述连接块13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翻转板1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82关于第一固定板81的竖直向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有利于实现两个翻转板14独立转动,互不影响;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取样腔3的表面中部贯穿设有视窗口9,所述视窗口9内部配合设置有透明的有机玻璃板,有利于通过视窗口9观察取样腔3内的样品量变化,避免取样过程中出现样品过多或过少的情况,进而影响样品的准确性或造成浪费;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刮板15面向取样腔3底部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且刮板15的倾斜面上涂有防粘涂层17,所述防粘涂层17选用的特氟龙涂料,有利于避免在刮下取样腔3内壁残留的聚酯过程中,聚酯粘附在刮板15上,从而影响再次取样的样品准确性。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翻转板14的顶中部设置有导向槽18,所述导向槽18内部设置有滑块19,所述滑块19与导向槽18活动连接,所述取样腔3内腔顶中部远离转动机构8的一端固定设有传振板20,所述滑块19顶部以及传振板20底部均设置有耳板架22,两个所述耳板架22之间设置有连杆23,所述连杆23两端均通过联动轴与对应端的耳板架22活动连接,所述取样腔3顶中部两端均设置有振动马达21,所述振动马达21的输出轴端部与对应位置的传振板20固定连接,有利于通过驱动马达85带动翻转板14翻转,对取样结束后残留在取样腔3内壁的聚酯进行刮下的过程中,利用振动马达21产生振动,并通过传振板20将振动马达21产生的激振力传递给连杆23,然后通过连杆23将激振力传递给翻转板14,进而带动刮板15产生振动,可大大降低取样结束后,聚酯在刮板15上的残留,避免残留的聚酯影响再次取样时样品的准确性。

本实用工作原理:

本聚酯反应过程取样装置使用时,参照说明书附图1-4,在使用过程中,将该取样装置与外部电源相连通,取样时,将隔离阀10和平衡阀12同时打开,而将放料阀11关闭,由于液体的虹吸现象,反应釜1内的高温聚酯就会依次通过输料管2和取样管4流进取样腔3内,通过取样腔3中部表面的视窗口9观察取样腔3内样品量的变化,当一定量的聚酯样品流进取样腔3内后,关闭隔离阀10,然后打开放料阀11放出样品,待样品放完后,通过驱动马达85带动固定轴84转动,从而带动转盘83转动,进而带动翻转板14转动,以实现对取样腔3内壁残留的聚酯样品进行刮下,避免影响再次取样时的样品准确性,当需要进行再次取样时,关闭隔离阀10和放料阀11,并打开平衡阀12,将取样腔3内的空气抽出,随后即可按照上述取样步骤进行重复取样;

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5-6,在使用过程中,当取样结束后,可通过驱动马达85带动翻转板14翻转,对取样结束后残留在取样腔3内壁的聚酯进行刮下的过程中,利用振动马达21产生振动,并通过传振板20将振动马达21产生的激振力传递给连杆23,然后通过连杆23将激振力传递给翻转板14,进而带动刮板15产生振动,从而大大降低取样结束后,聚酯在刮板15上的残留,避免残留的聚酯影响再次取样时样品的准确性。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设计图

一种聚酯反应过程取样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89325.4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640040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G01N 1/20

专利分类号:G01N1/20;G01N1/14;B08B9/087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安徽永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安徽永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45900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循环经济园黄平路11号

发明人:余利军;余洪涛;朱学刚

第一发明人:余利军

当前权利人:安徽永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洪余节

代理机构:1156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聚酯反应过程取样装置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