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典”归类问题质疑(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云[1](2021)在《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在对瑞士语言学家巴利(Charles Bally)的“态式-陈述”理论以及俄罗斯语言学界对该理论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俄罗斯语言学家阿鲁秋诺娃(Н.Д.Арутюнова)的“刺激-反应”对话研究理论,对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形式、语义、语用研究。“态式-陈述”理论的核心是将句子语义划分为呈现现实世界的客观内容(陈述)和说话人对客观内容的主观心理操作(态式)。“刺激-反应”对话研究理论的核心是言语行动可以引发言语反应,言语刺激和言语反应轮流交替构成对话。这两个理论的结合产生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核心概念是态式。态式被英语、汉语语言学界视为情态意义,俄罗斯语言学界却将其等同为命题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态式语言学意义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对比态式和情态的词源意义、术语来源以及主要学者对二者的研究厘清了二者的异同,明确了态式的语言学意义,并将态式研究从抽象而有庞大的语句主观内容具化为由态式主体和态式谓词构成的态式框架,并从态式主体的变化和态式述谓结构的变化总结出语句中态式框架显现和弱化的规律。态式刺激是说话人针对听话人的态式进行的言语刺激,态式反应是听话人针对说话人的态式做出的言语反应。对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形式研究体现为对其语言表达手段的模式化,针对态式进行提问的疑问句是二者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我们将其称作态式疑问句,并根据疑问焦点理论将其划分为四个模型。对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语义研究体现为将其主要表现手段——态式疑问句放置于问答对话统一体中,根据它与相邻话轮的互动关系对其进行语义描写。对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语用分析则主要在于借助语用学理论分析其语用意义和语用功能。本研究表明,态式疑问句是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主要表现手段,它的疑问焦点可以是态式谓词、态式生成的原因、态式的真值、态式主体以及态式框架的信源功能。部分态式疑问句在形式上还体现了对话的引用现象。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不仅能体现对话的语用连贯性,还呈现了三种对话策略:让步策略、委婉策略和转移策略。
阎雪[2](2021)在《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教师专业化的热潮中,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经历教师职业道德到教师专业伦理的转化。为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国出台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本,旨在规范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行为。然而,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的行为仍层出不穷,这暴露出我国规范存在教师主体认同度低、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性弱、缺乏伦理性与专业性等问题。由于数学学科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等特点,在基础教育领域所造成的学生数学学习差异、教育公平等问题比其他一些学科更加严重。因此,本研究选取中学数学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结合中学生和家长的视角,调查研究多主体认同的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有针对性的进行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教育。本文通过梳理分析相关文献确定了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国内外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等相关文本中,提出的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包括哪些?(2)中学数学教师以及相关利益者所认同的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是什么?(3)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怎样的专业伦理负面行为?首先,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界定了教师专业伦理、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等核心概念,确定了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其次,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美国四个国家和地区成文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进行分析,梳理归纳出文本中涉及的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然后,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辅以访谈法,对中学数学教师、初高中学生及家长进行调查,以获得教师、学生和家长等主体认同的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综合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及文献中涉及的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编制三个主体问卷,教师和学生问卷采取李克特五级量表,调查教师和学生对问卷中各项的认同程度,以认同程度均值大于3且标准差小于1为基本分析标准,并结合教师和学生意见分布,筛选出教师和学生认同的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家长采取开放式调查问卷,选取3个问题答案数据合并后频数不低于10的行为,作为家长认同的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综合三个主体的调查结果,分析形成多主体认同的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清单。最后,本文应用案例分析法,并结合访谈法,从教学伦理角度出发,结合笔者课堂观察的中学数学教学情境和数学教学内容,选取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评价活动中较为典型的案例,分别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的伦理意蕴及其对应的分析框架,对案例中中学数学教师的伦理认知和行为表现进行分析,突出中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伦理问题。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多主体认同的四个维度的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清单。针对研究结果,本文从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制订与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教育两个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
王希[3](2021)在《《光明日报》“非典型性肺炎”与“新冠肺炎”报道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盛海迪[4](202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恐慌情绪传播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初所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球最备受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一,面对未知病毒的袭击,蔓延开来的不仅是新冠肺炎疫情还有公众的恐慌情绪。恐慌情绪的群体感染则会引发群体事件,阻碍国家疫情防控进程,因此本研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恐慌情绪传播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公众恐慌情绪的疏导。本文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收集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中产生恐慌情绪的19名中国公众情绪波动的相关数据,并采用扎根理论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了影响公众恐慌情绪传播的40个初始概念、16个主范畴、6个核心范畴,最后借助S-O-R理论的研究框架构建概念模型。研究发现,信息因素、个体特征、社会支持、个人内在感知、群体压力和事件构成要素会对公众恐慌情绪产生影响,并且事件构成要素会作用于信息、群体压力、社会支持,从而通过个人内在感知的中介作用影响公众产生恐慌情绪,个体特征能够调节信息、群体压力、社会支持刺激这三种因素对个人内在感知的影响。本研究所得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恐慌情绪传播模式模型不仅融合了不同学科的理论,对恐慌情绪研究提供新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为国家和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疏导公众恐慌情绪以及公众个体如何缓解恐慌情绪提供思路。
刘铁娃[5](2021)在《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中心地位及其面临的挑战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在全球卫生治理领域最具有权威性与普遍性的机构,在促进全球卫生治理方面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发挥了引领者、协调人、保证人和信息中心的作用,总的来说,具有中心地位。通过考察在非典疫情、埃博拉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中世界卫生组织的应对和贡献,可以看到该组织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在资源、权威方面的有限性,以及影响其运作成效的制约因素。尽管全球卫生治理在传统意义上属于"低级政治"领域,但疫情自身的特点、各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以及各国的现实利益考量和大国间的政治博弈,都是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卫生治理过程中的中心地位的重要因素,其中,利益考量和大国间的政治博弈是主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地位,根本上取决于中国、美国等主要行为体的政策及其互动。
黄菲蒂[6](2020)在《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文中研究表明报告文学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以来,始终以现实和历史的在场者身份参与着百年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显示着独特而重要的文体价值。报告文学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文学参照,不但取得了丰厚的创作实绩,而且在一些重要历史时期成为时代文学主潮之一。但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却相对缓慢和单薄,未能给如此丰厚的创作提供足够的理论阐释与话语支撑,这不仅使这一特殊文学样式难以获得应有的文学史认同,还使文体在合法性上遭遇危机。现代以来的文学理论话语建构在以小说为主体的文学创作之上,报告文学因其纪实性特征与小说等虚构文学在文化立场、价值取向、话语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就相对处在这一理论评价体系的边缘。因而,建构起从报告文学自身特性出发的、符号自身创作规律的理论话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报告文学的纪实性、社会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其与虚构文学把握现实的方式不尽相同。报告文学对现实的把握主要表现为对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的真实书写上,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报告文学的写作主题。这充分说明报告文学的主题话语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而把握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则是抵达文体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报告文学与时代紧密互动,其主题话语必然随时代语境变迁而嬗变。因而,本文试图从时代语境与百年来报告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考察以主题话语嬗变为问题意识的报告文学核心价值,同时为认识百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提供一个报告文学的参照系,并尝试为报告文学自身理论话语的建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基于以上观点,除绪论和结语,本文主体部分设置五章内容。第一章论述近现代语境与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题书写。论文将从文体孕育的前提条件、阶级属性、时代语境、作家主体意识觉醒等方面来考察报告文学的发生。重点论述发生期报告文学以实录和写实文学观为宗旨的创作特征,并以梁启超等代表性作家作品为中心着重考察启蒙主题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有力表达。第二章阐释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对民族救亡主题的深入书写。第一节重点考察“左联”对报告文学的倡导和推动,着力分析1930年代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写作中的多维表现;并以《包身工》等经典文本为重点阐释对象探讨这一主题在报告文学书写中达到的高度。第二节论述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和文艺大众化运动,结合抗战背景、文艺政策分别考察解放区与国统区、沦陷区救亡书写的不同情形。另外还要专门论述这一时期大规模群众性写作活动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第三章重点论述建国后十七年及文革时期报告文学以新中国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心的主题书写。新中国成立,报告文学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和时代英雄人物,形成了以祖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中心的第一个主题话语。其次,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数以千计的报告文学作品中被记录和传唱,形成一个重要写作主题,《谁是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一主题书写的经典文本,值得深入解读。此外,报告文学随时代政治风浪起伏,一方面在“双百”方针短暂的宽松氛围下出现了一些“干预生活”的写作,一方面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走向文体异化,对这两种主题书写的变奏我们也将单独进行阐释。第四章论述新时期以新启蒙和史志录为主题话语的报告文学创作。第一节重在阐释新时期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自觉之间的重要关系。文革结束后,一场重新发现人和人道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正在到来。作家重新对现实发声,“文学主体性”观念确立。《哥德巴赫猜想》与伤痕小说、朦胧诗一道成为新时期到来的先声,也是报告文学复兴的标志。报告文学的现实精神和批判意识开始回归。接下来重点阐释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对新时期启蒙主题的宏观呈现。在19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将启蒙主题推向高潮,一时间成为文学主潮。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作家在对问题的写作中体现出对民众启蒙的强烈愿望,以启蒙为目的的问题意识正是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问题意识的核心。赵瑜是这一写作的代表作家,不论从创作时间跨度、作品成就、思想深度还是文体探索上,他的写作都已具备某种经典的意义。第三节论述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主题书写。1990年代启蒙落潮,“人文精神的危机”出现,报告文学一方面陷入沉寂,一方面仍有少数作家坚守现实书写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以历史书写为主题的史志性报告文学出现,一批有历史意识,又有当代价值的文本产生。第五章论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和民生主题书写。2014年,新的文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以此为节点本章分为前后两个部进行论述。第一节重在阐释新世纪初报告文学的国是主题写作。一方面,以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中国梦的主题被集中表达;一方面,报告文学对社会问题给出谏言,“为人生”的文体自觉在创作中显现。我们还将探讨国是主题书写上的“歌颂与暴露”的问题,并重点分析何建明国是主题书写的代表性意义。第二节阐释2014年以来报告文学的民生主题书写。习近平一系列有关文艺的论述最终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报告文学作家积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事关民生的主题书写集中涌现,形成民生文学的报告文学写作现象。
严世清[7](2020)在《从“非典”到“新冠肺炎”:科技术语技术性与人文性的意义进化论解读》文中认为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进化理论分析了科学家和新闻媒体指称某新型未知病毒所使用的多种术语,如SARS、TARS、PARS、CARS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官方宣布的"COVID-19"。文章指出,这些术语的产生和进化过程既表明了人类认识未知事物所经历的艰辛,又表明了语言对于人类认识的影响。系统功能语言学所强调的语言的非本源属性、语法隐喻理论以及语篇建构的对话性充分阐释了意识形态是如何渗透到科技术语之中的,因此科技术语并非纯粹客观的概念,而是技术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曹尧[8](2020)在《治理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新闻发布会效能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发布工作是政府舆论治理的重要抓手,能够直接嵌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中。在中国语境下,“治理”理论更加强调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注重治理效能的实质化。本文在治理理论视角下,聚焦于政府新闻发布的效能,构建了新闻发布体系中的“前端-后台”模型,并以地方政府的组织能力、信息把控能力、媒介运用能力和评估反馈能力为切入点,考察了治理能力支配下新闻发布体系“前端”和“后台”的互动流程。本研究首先选取了十八大以来的11个重大突发事件为分析样本。通过对案例群的定性比较分析,本文发现不管突发事件的本身性质如何、公众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如何,政府要想提升新闻发布效能,都必须加强新闻发布主体、内容、渠道三方面的建设。而这正是考验了政府的组织能力、信息把控能力、媒介运用能力。之后,本研究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为典型个案,检视了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我国地方政府的应急治理能力和新闻发布效能。通过具体的量化分析,本文发现尽管地方政府通过新闻发布会体现出了治理创新,但地方政府的各项治理能力都有所不足。在分析地方政府提升新闻发布效能的行动困境和应坚持的价值取向后,本文对如何提升新闻发布效能进行了思考,进一步将政府的组织能力、信息把控能力、媒介运用能力提炼为政府的组织力、信息力和媒介力,并强调提高政府评估反馈能力的重要性。本研究也初步设想了政府新闻发布会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维度,试图为我国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和现实运行提供借鉴和参照。本研究提出,要建立“善治”导向的政府新闻发布与舆论治理体系,打造以政府为主导、媒体为支撑、公众为基础的“三位一体”舆论治理结构,打破政府新闻发布过程中的梗阻,加强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分析研判认识,强化政府信息输出的能力。通过高效能的新闻发布,联结自上而下的国家动员和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降低地方政府的治理成本,增加政府治理空间的弹性,发现和动用治理工具箱可用的政策、技术和制度工具,调动人、财、物和信息等治理资源,有效地针对和解决治理难题。
张皓月[9](2020)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治理研究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变,对其有效的治理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利用新闻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以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互联网谣言治理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对腾讯新闻较真查询平台发布的前95篇新型冠状病毒网络谣言事件报道样本(发布时间为2020年1月18日凌晨12点至2020年2月2日晚12点)进行内容分析,试图深入探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早期网络谣言的传播规律及特点,总结我国政府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前期治理谣言的具体实践,进而分析当代中国社会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的治理现状,凝心聚力,整合社会多方面力量协同治理。全文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第二章:界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谣言及网络谣言的基本概念,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的特点和治理理论进行阐述。第三章:以新型冠状病毒网络谣言治理为案例进行分析。以腾讯较真查询平台提供的信息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已被该平台确定为谣言的内容为样本,一方面从样本的发布时间、发生区域、辟谣渠道、查证者和内容偏好等多方面分析较真查询平台治理新型冠状病毒网络谣言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从“预防型治理”、“响应型治理”和“综合型治理”三个角度对新型冠状病毒中网络谣言的治理实践进行总结。第四章:以治理理论为基础,结合其他案例,总结当前我国应对网络谣言的常用策略,同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网络谣言治理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预防和预警不足、谣言限制多余言论保护、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而引发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谣言场”的功能、媒介进化下的公共卫生信息资源争夺、趋对称压力下受众认知不平衡、社会数字化变革中的话语权转移。第五章: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提出了政府主导、媒体引导、公民治谣和算法治谣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策略,主张由政府主导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谣言治理,引入媒体和公民治理途径,并结合人工智能的新媒介技术环境,提出算法治谣的策略图景。
陈曦[10](2020)在《情境危机传播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适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社会各领域内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各类型突发性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急速发展的社交媒体广泛普及,使得危机相关信息传播速度增强、影响范围扩大,危机情境错综复杂。如何有效地解决危机已成为组织甚至个人必须共同面对的一大重要课题。本研究中,笔者通过研究分析情境危机传播理论相关英文文献,梳理SCCT理论研究的整个学术史。在此基础上,以“奔驰漏油事件”和“无锡高架桥侧翻事件”作为研究案例,综合运用情境危机传播理论和芬克危机传播四阶段理论等进行个案研究,深入分析组织在危机各发展阶段的危机应对行为。进而回顾SCCT理论在组织危机应对中的应用,反思存在的问题,以期增强该理论在我国语境中的适用性,并对该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研究发现,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受到中国社会文化冲击的SCCT理论面临危机主体多元化、危机情境错综复杂及危机应对策略效果不佳等问题,SCCT理论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作为基于西方语境提出的理论,对于我国各组织危机应对有重要借鉴意义,但组织并不能完全套用。在我国语境下,要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媒介生态及公众心理等因素的变化,面对具体实际问题进行调适,以提升该理论的适用性。未来SCCT理论研究,可以综合运用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研究,增强对不同传播形式的危机应对策略的关注等。
二、“非典”归类问题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典”归类问题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1)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态式的语言学研究 |
第一节 俄语语言学界的态式研究 |
第二节 英语语言学界的“态式”研究 |
第三节 汉语语言学界的“态式”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巴利的“态式-陈述”理论 |
二、阿鲁秋诺娃的“刺激-反应”理论 |
第二节 态式概念 |
一、俄语语言学中的модус和модальность |
二、态式与命题态度、言语行为意向 |
三、态式的定义 |
四、陈述 |
第三节 对话研究的基本概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语句中的态式 |
第一节 态式谓词 |
一、态式类型 |
二、感知态式谓词 |
三、心智态式谓词 |
四、情感态式谓词 |
五、意志态式谓词 |
六、言说态式谓词 |
第二节 态式主体 |
第三节 态式框架的弱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 |
第一节 态式与对话 |
一、态式与对话性 |
二、态式型对话和陈述型对话 |
第二节 对话中的态式疑问句 |
一、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基本特征 |
二、态式疑问句的概念和分类 |
三、态式问答统一体 |
第三节 态式反应和对话中的引用现象 |
一、对话中的耐用现象 |
二、对话中的引用型态式疑问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语用层面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 |
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和态式疑问句 |
一、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
二、包含态式疑问句的反应话轮的结构 |
三、态式疑问句在反应话轮中的语用意义 |
第二节 态式反应和对话的语用连贯性 |
一、基于话轮言外功能一致的连贯性 |
二、基于言语行为有效条件的连贯性 |
三、基于预设矛盾的连贯性 |
第三节 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中的对话策略 |
一、对话策略的概念 |
二、让步策略 |
三、委婉策略 |
四、转移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2)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动 |
1.1.2 国家教师队伍建设要求 |
1.1.3 现有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不足 |
1.1.4 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研究稀少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教师专业伦理研究现状 |
2.1.1 教师专业伦理内涵及构成的研究现状 |
2.1.2 学科教师专业伦理研究现状 |
2.1.3 教师专业伦理负面(失范)行为研究现状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教师专业伦理 |
2.2.2 教学伦理 |
2.2.3 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 |
2.2.4 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过程与研究框架 |
4 中美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中的负面行为 |
4.1 教师专业伦理规范选择 |
4.2 中国教师专业伦理规范 |
4.2.1 中国大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 |
4.2.2 台湾教师专业伦理规范 |
4.2.3 香港教师专业伦理规范 |
4.3 美国教师专业伦理规范 |
4.4 中美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比较分析 |
4.4.1 专业维度下的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分析 |
4.4.2 学生维度下的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分析 |
4.4.3 同事维度下的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分析 |
5 多主体视角下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调查 |
5.1 家长问卷 |
5.1.1 问卷设计 |
5.1.2 问卷发放与收集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1.4 家长问卷调查结果 |
5.2 教师问卷 |
5.2.1 问卷设计 |
5.2.2 问卷发放与收集 |
5.2.3 问卷数据分析 |
5.3 学生问卷 |
5.3.1 问卷设计 |
5.3.2 问卷发放与收集 |
5.3.3 问卷数据分析 |
5.4 问卷调查结果 |
6 案例研究:中学数学教师教学伦理负面行为 |
6.1 数学教学内容设计中的负面行为 |
6.1.1 教学内容的伦理意蕴 |
6.1.2 典型案例分析 |
6.2 数学教学评价活动中的负面行为 |
6.2.1 教学评价的伦理意蕴 |
6.2.2 典型案例分析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多主体认同的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清单 |
7.2 建议 |
7.2.1 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 |
7.2.2 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教育策略 |
7.3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家长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3 学生调查问卷 |
后记(含致谢) |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恐慌情绪传播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2.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界定 |
2.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特征 |
2.2 恐慌情绪 |
2.2.1 恐慌情绪概念界定 |
2.2.2 恐慌情绪表现 |
2.3 理论基础 |
2.3.1 S-O-R理论模型 |
2.3.2 扎根理论 |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恐慌影响因素模型建构 |
3.1 资料的收集 |
3.1.1 访谈对象选择 |
3.1.2 资料收集方法 |
3.1.3 数据处理方法 |
3.2 研究分析 |
3.2.1 开放式编码 |
3.2.2 主轴式编码 |
3.2.3 选择式编码 |
3.2.4 理论饱和检验 |
3.3 恐慌情绪传播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建构 |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恐慌情绪传播模式模型诠释 |
4.1 信息因素对恐慌情绪的影响 |
4.2 群体压力因素对恐慌情绪的影响 |
4.3 社会支持因素对恐慌情绪的影响 |
4.4 事件构成要素对恐慌情绪的影响 |
4.5 个人内在感知因素对恐慌情绪的影响 |
4.6 个体特征因素对恐慌情绪的影响 |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恐慌疏导策略 |
5.1 信息层面疏导 |
5.2 环境层面疏导 |
5.3 社会支持层面疏导 |
5.4 事件构成要素层面疏导 |
5.5 个人层面疏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SAS焦虑自评量表 |
附录 B:采访提纲 |
后记 |
(6)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报告文学研究综述 |
二、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发展脉络 |
三、以主题话语嬗变为中心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意义 |
第一章 醒世和觉民: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旨 |
第一节 近现代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的发生 |
一、在新闻和报刊业中萌芽 |
二、在无产阶级运动中获得阶级属性 |
三、近现代民族危机对特殊文体的需要 |
四、适应启蒙主旨的文体选择 |
第二节 以实录、写实为宗旨的文学观 |
一、实录:“不虚美,不隐恶”的史传精神 |
二、写实:秉笔直书,揭示真相的文体品格 |
第三节 发生期报告文学:以醒世与觉民为启蒙话语中心 |
一、时代的在场记录与重大题材的即时书写 |
二、残酷的真实性与震撼人心的文学表达 |
三、严肃的社会批判性和鲜明的政论色彩 |
第二章 民族救亡的集结号: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时代使命 |
第一节 “左联”时期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
一、时代的文体:“左联”对报告文学的选择 |
二、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的多维呈现 |
三、《包身工》等经典文本:痛与怒的殖民控诉 |
第二节 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之声与文艺大众化运动 |
一、严峻的救亡形势与报告文学的价值选择 |
二、血与火的印记:解放区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
三、悲壮的怒吼:国统区、沦陷区报告文学的民族悲歌 |
四、文艺大众化运动:群众性写作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 |
第三章 新中国与抗美援朝战争的颂歌:建国后30年报告文学的史诗性追求 |
第一节 以新中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书写中心 |
一、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图景 |
二、新中国的时代英雄图谱 |
第二节 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记录 |
一、从抗战到抗美援朝:战争主题的精神延续 |
二、《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精神的文学呈现 |
第三节 时代起伏中的主题变奏 |
一、政治浪潮中的主题异化 |
二、短暂宽松氛围下“干预生活”的写作 |
第四章 现实诘问与历史沉思:1980—1990年代报告文学的启蒙话语 |
第一节 新启蒙语境与新时期报告文学的自觉 |
一、启蒙思潮与“文学主体性”观念的确立 |
二、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复兴与主体意识的确立 |
三、《哥德巴赫猜想》:新时期到来的文学先声 |
第二节 现实诘问:新时期启蒙主题在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上的宏观呈现 |
一、在新启蒙语境中成为时代文学主潮 |
二、以启蒙为问题意识核心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
三、赵瑜:“危险的文学样式”的践行者 |
第三节 历史沉思: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书写 |
一、启蒙落潮与1990年代报告文学现象 |
二、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兴起 |
三、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意识与现实指归 |
第五章 担当国是与守护苍生:新世纪“中国故事”的报告文学书写 |
第一节 壮阔的时代回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书写 |
一、时代新语境与报告文学的机遇 |
二、以国是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新世纪报告文学 |
三、国是书写中的“歌颂与暴露”问题 |
四、何建明:国是书写的典型范例 |
第二节 以民生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时代书写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与积极的报告文学创作环境. |
二、守护苍生:报告文学民生主题的集中表达 |
三、黄传会:守望民生的“反贫困作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读博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7)从“非典”到“新冠肺炎”:科技术语技术性与人文性的意义进化论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事件概述 |
2. 科技术语进程中的语法化与词汇化 |
3. 新冠肺炎病毒术语的技术性与人文性 |
3.1 语言人际元功能与意义进化 |
3.2 语言的语篇元功能与意义进化 |
4. 讨论 |
(8)治理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新闻发布会效能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
1.5 创新点和不足 |
2.“治理”理论和政府新闻发布嬗变 |
2.1 中国语境下的“治理”理论内涵 |
2.2 作为“治理”体系构成的政府新闻舆论诠释 |
2.3 舆论治理观下我国政府新闻发布理念的嬗变 |
3.从治理效能看新闻发布体系的互动与优化 |
3.1 治理效能——现代政府治理的核心价值追求 |
3.2 政府新闻发布体系中的“前端-后台”模型 |
3.3 新闻发布体系中的具体要素与地方治理能力 |
3.4 治理能力支配下新闻发布体系“前端”和“后台”的互动 |
4.新闻发布效能提升的影响因素探讨——基于11起突发事件处置的定性比较分析 |
4.1 国内重大突发事件的选择和案例样本的确定 |
4.2 11起突发事件处置背后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分析 |
4.3 回归具体实例——影响因素的微观呈现 |
4.4 案例群分析结论 |
5.公共危机情景下的新闻发布实践效能检视——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
5.1 湖北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效能研究 |
5.2 广东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效能研究 |
5.3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效能研究 |
5.4 研究结论 |
6.以“善治”为导向的新闻发布与舆论治理体系建构 |
6.1 打造“三位一体”的新闻发布与舆论治理结构 |
6.2 以“四力”为核心的政府新闻发布会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设想 |
6.3 基于效能提升的新闻发布体系“创新考量”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治理研究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参考法 |
1.2.2 个案研究法 |
1.2.3 内容分析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有关谣言和网络谣言的研究 |
1.3.2 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的研究 |
第2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治理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突发公共事件 |
2.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2.2 谣言、网络谣言、治理理论 |
2.2.1 谣言 |
2.2.2 网络谣言 |
2.2.3 “治理”的定义 |
2.3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谣言的特点 |
2.3.1 谣言内容超真实性 |
2.3.2 谣言营销传播嬗变 |
2.3.3 诱发集群行为 |
第3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传播的案例分析 |
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传播的案例选取 |
3.1.1 选取新型冠状病毒网络谣言的原因 |
3.1.2 新型冠状病毒网络谣言的社会影响 |
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案例统计分析 |
3.2.1 发布时间和发生区域分析 |
3.2.2 辟谣渠道和查证者分析 |
3.2.3 内容偏好性分析 |
3.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网络谣言的治理实践 |
3.3.1 新型冠状病毒网络谣言的“预防型治理” |
3.3.2 新型冠状病毒网络谣言的“响应型治理” |
3.3.3 新型冠状病毒网络谣言的“综合型治理” |
第4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治理现状 |
4.1 当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的常用治理策略 |
4.1.1 由“堵”到“疏”,非典催生信息公开制度 |
4.1.2 辟谣平台上线,技术参与治谣实践 |
4.1.3 依法治谣,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
4.2 常用治理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
4.2.1 网络谣言治理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 |
4.2.2 预防和预警不足 |
4.2.3 谣言限制多于言论保护 |
4.2.4 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 |
4.3 常用治理策略问题的原因 |
4.3.1 “谣言场”的功能 |
4.3.2 媒介进化下的公共卫生信息资源争夺 |
4.3.3 趋对称压力下受众认知不平衡 |
4.3.4 社会数字化变革中的话语权转移 |
第5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治理新策略 |
5.1 政府主导 |
5.1.1 把握辟谣黄金期 |
5.1.2 完善日常舆情监测、分析、预警机制 |
5.1.3 完善谣言治理的法律法规 |
5.1.4 公信力建设 |
5.2 媒体引导 |
5.2.1 公开并监督政府信息 |
5.2.2 发挥第三方权威信源作用 |
5.2.3 发挥职业传播者舆论领袖作用 |
5.2.4 新旧媒体议题共享,联动治谣 |
5.3 公民治谣 |
5.3.1 强化公民治谣意识 |
5.3.2 加强公民媒介素养教育 |
5.3.3 加强公民心理建设 |
5.4 算法治谣 |
5.4.1 算法刻画谣言主体画像 |
5.4.2 以“人机接口”为主的谣言算法识别、预测 |
5.4.3 传播效果的统计量化反向覆盖谣言传播路径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情境危机传播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情境危机传播理论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情境危机传播理论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情境危机传播理论的发展 |
2.1 危机与情境 |
2.2 归因理论——情境危机传播理论的理论依据 |
2.3 情境危机传播理论 |
2.3.1 危机情境 |
2.3.2 危机应对策略 |
2.3.3 危机情境与危机应对策略的对应关系 |
第三章 情境危机传播理论评析 |
3.1 理论背景 |
3.2 理论的难点 |
3.2.1 公众主观因素致危机责任归因难统一 |
3.2.2 组织、公众危机责任归因难达一致 |
3.2.3 两大矛盾致危机应对策略难选取 |
3.3 理论评析 |
3.3.1 实验变量存在的问题 |
3.3.2 危机应对策略未完全涵盖 |
3.3.3 其他因素影响危机情境 |
3.3.4 SCCT理论适用性问题 |
第四章 企业应用情境危机传播理论的典型案例分析 |
4.1 西安奔驰漏油事件始末梳理 |
4.2 西安奔驰漏油事件危机情境分析 |
4.3 多元危机主体危机应对策略分析 |
4.4 多元危机主体危机应对策略效果分析 |
4.4.1 媒体效能 |
4.4.2 公众感知 |
第五章 政府应用情境危机传播理论的典型案例分析 |
5.1 无锡高架桥侧翻事件始末梳理 |
5.2 无锡高架桥侧翻事件危机情境分析 |
5.3 危机主体危机应对策略分析 |
5.4 危机应对策略效果分析 |
5.4.1 媒体效能 |
5.4.2 公众感知 |
第六章 情境危机传播理论的适用性及反思 |
6.1 情境危机传播理论两案例中的适用情况 |
6.2 两案例情境危机传播理论适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公众个体差异影响危机责任归因 |
6.2.2 多元危机主体混淆危机情境 |
6.2.3 公众对政府易过度归因 |
6.3 情境危机传播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问题检视 |
6.3.1 政府部门常被归为危机主体之一 |
6.3.2 危机应对策略种类有待完善 |
6.4 情境危机传播理论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发展展望 |
6.4.1 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研究 |
6.4.2 不同表达形式危机应对策略的效果研究 |
6.4.3 关注情境危机传播理论中“其他”类型危机应对策略 |
6.4.4 多样化研究方法丰富研究成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非典”归类问题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研究[D]. 杨晓云.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中学数学教师专业伦理负面行为研究[D]. 阎雪.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光明日报》“非典型性肺炎”与“新冠肺炎”报道比较研究[D]. 王希. 宁夏大学, 2021
-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恐慌情绪传播影响因素研究[D]. 盛海迪.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01)
- [5]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中心地位及其面临的挑战分析[J]. 刘铁娃. 太平洋学报, 2021(02)
- [6]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D]. 黄菲蒂.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7]从“非典”到“新冠肺炎”:科技术语技术性与人文性的意义进化论解读[J]. 严世清. 当代外语研究, 2020(04)
- [8]治理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新闻发布会效能提升研究[D]. 曹尧. 暨南大学, 2020(04)
-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治理研究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D]. 张皓月.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10]情境危机传播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适用性研究[D]. 陈曦. 西北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