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上颌切牙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上颌,抗力,应力,有限元,中心,转矩,程度。
上颌切牙段论文文献综述
谈龙,王彬,周洪,叶湘玉,凌伟[1](2004)在《上颌切牙段抗力中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上颌切牙段抗力中心的位置。方法:以上颌左侧切牙段叁维有限元模型为基础,借助微分学原理,采用经典理论力学方法推导上颌中切牙及上颌切牙段的抗力中心位置。结果:上颌中、侧切牙抗力中心的空间坐标分别为(1.42cm、0.614cm、0.523cm),(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4-06-30)
王彬,谈龙,周洪,叶湘玉,阿达莱提[2](2004)在《不同程度齿槽骨水平吸收时上颌切牙段抗力中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齿槽骨水平吸收时上颌切牙段抗力中心的位置。方法:借助微分学原理,采用经典理论力学方法推导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及上颌切牙段在齿槽骨水平吸收10%、20%、30%、40%、50%时的抗力中心的位置。结果:随着齿槽骨不同程度的吸收,上颌中切(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4-06-30)
张智勇,管丽敏,周洪,叶湘玉[3](2004)在《人字曲作用下上颌切牙段应力分布的叁维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上颌切牙段在方丝弓"T"形曲近远中各加15°"人"字曲的情况下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应力分布及移动趋势。方法叁维有限元分析方法,所采用的模型为包括牙齿、牙周膜、牙槽骨、托槽、弓丝在内的左侧上颌切牙段有限元模型[1]。模型上模拟"T"形曲近远中各加15°"人"字曲的情况进行加载。结果在"人"字曲加力的瞬间,侧切牙与中切牙相比更趋近于可控性的倾斜移动;无论是位移和应力水平侧切牙均显着高于中切牙。结论"人"字曲的使用,可以更好地控制间隙两侧牙齿的移动。(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04年03期)
王彬[4](2003)在《不同程度齿槽骨吸收时上颌切牙段牙周支持组织生物力学的初步分析——叁维有限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建立齿槽骨不同程度吸收的上颌切牙段及牙周支持组织的叁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模拟临床用标准“T”型曲方丝弓打开1mm时产生的各种矫治力作用下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规律,以及上颌切牙段抗力中心的位置,为进一步认识正畸牙齿移动的生物力学机制及其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中合理选用矫治力系统以控制牙齿移动类型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中国人正常上颌中切牙、侧切牙为基础,经包埋、断层扫描、选取关键点、划分网格和单元等步骤,建立齿槽骨吸收0mm、1.5mm、3mm、4.5mm、6mm、7.5mm时上颌切牙段及牙周支持组织的叁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临床用标准“T”型曲方丝弓打开1mm时产生的水平力、垂直力以及转矩加载的叁种方式,分析比较牙齿发生内收、压低、转矩移动时不同程度齿槽骨吸收模型中牙周支持组织内的应力分布规律。另以这些模型为基础,借助微分学原理,采用经典理论力学方法推导不同程度齿槽骨吸收时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及上颌切牙段的抗力中心位置。 结果: 1、成功构造出五个不同程度齿槽骨吸收的上颌切牙段模型,包含髓腔和矫治器系统。 2、水平载荷作用下,中切牙和侧切牙的牙周膜应力分布趋势基本相同:均在颈缘和根尖处出现应力集中,零应力区位于临床牙根中部。牙根表面在一侧主要为压应力,而另一侧主要为拉应力,呈现为弯曲变形应力分布特征;齿槽骨表面的应力分布规律非常复杂,叁个主应 新回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力值相差很大。随着齿槽骨吸收的增加,牙周膜内叁个主应力在颈缘和根尖两个应力集中区域绝对值逐渐增大。 3、在垂直向载荷作用下,中切牙和侧切牙牙周膜应力分布趋势也基本相同,均在颈缘和根尖处出现应力集中。随着齿槽骨吸收的增加,牙周膜内叁个主应力在颈缘和根尖两个应力集中区域绝对值逐渐增大。 +转沁载荷作用下,中切牙和侧切才的牙周膜应力分介趋势也从本川问,门侧切丁较中切牙的应力值要大。均在近。远中颈缘处山肌应力集中,根中、尖 1/3的应力值较小。随着齿槽骨吸收的增加,才册附内二个主应力在颈缘和根尖两个应力集中区域绝对值逐渐增大。了心力部位距牙颈部较近。 5、随着齿槽骨吸收的增加,包含髓腔时和不包含髓腔时的上颌中切牙、侧切牙的抗力中心均向根方漂移;而不包含髓腔时的上颌中切牙、侧切牙的抗力中心相对于实际齿槽骨高度基本不变,约为34%。2796。相反,包含髓腔的模型占实际齿槽骨高度的百分比呈递增趋势。我I【”j认为包含髓腔的研究结果更加可信,当然有关问题还需在临床*作。个进一步的验证。 6、在不同程度齿槽骨吸收时,上颌切牙段(包含髓腔)抗力中心位于正中矢状平面内、距离弓丝唇面舌向1刀07cm,这两方向基本保持不变,只是向根方漂移,分别位于38.5%、47.3%、55.2%、64.10/6、7 5.2 %中切牙根长处。 结论: 1、在不同程度齿槽骨吸收时上颔切牙段在各种载荷作用下,中切才}侧切才的应力分介基木相同,均为丁恨表而应力最大,齿槽骨人山厂入上,丁人司膜应力最个。问---部位才周膜内的叁个主应力值非常乃近,人u确的受拉或受压,目.与才齿的移动趋势相一致;牙根表面的_二个上沙力值相差较人,表现为弯曲变形:齿槽骨表面的应力分介-I【。常夏杂,同一部位叁个主应力值相差很大,且多为反号,不是简单的受拉或受压。 2、叁种载荷作用下,牙周组织内应力分布表现为倾斜移动。提示 扫要牙周膜的应力分布受到矫治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影响,在临床治疗中若要获得整体移动还须施加相应的对抗力系统。 3、同一载荷在齿槽骨不同高度的情况下产生的牙周膜应力大小不同,即随着齿槽骨高度的不断降低牙周膜所承受的应力值会逐渐增大。提示对伴有牙槽骨丧失的正畸患者,应参考牙槽骨的丧失程度来减小矫治力值,避免牙根吸收和牙槽骨吸收等并发症。 4、随着齿槽骨不同程度的吸收,上颌中切牙、侧切才的抗力中心向根尖方向漂移。 5、在不同程度齿槽骨吸收时上顾切丁段(包含髓肿)抗J]小心向根方漂移,距齿槽峭顶分别为38.530.6、47.34%、55.17%、64.11%、75.16%中切牙根长处。(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03-04-30)
王彬,谈龙,叶湘玉,周洪,阿达莱提[5](2003)在《上颌切牙段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研究模拟临床各种矫治力作用下牙齿移动的生物力学机制提供研究手段。方法:应用较先进的螺旋CT技术,结合叁维有限元专用软件对CT断层影像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建立了首个包含髓腔和矫治器系统的左侧上颌切牙段叁维有限元模型,形态逼真,精度高。结论:该模型可用于正畸矫治力作用下的牙周组织的生物力学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03年02期)
管丽敏,谈龙,叶湘玉,周洪[6](2003)在《转矩力作用下上颌切牙段应力分布的叁维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上颌切牙段在10N·mm冠唇向、根舌向力偶作用下,牙齿及其牙周支持组织应力分布及移动趋势。方法:叁维有限元分析方法。所采用模型为包括牙齿、牙周膜、牙槽骨、托槽、弓丝的左侧上颌切牙段的有限元模型[1]。模型所加转矩力为10N·mm冠唇向、根舌向力偶。结果:①上颌切牙段在转矩力作用下,中、侧切牙应力分布基本相同,牙根表面最大,齿槽骨次之,牙周膜最小。②上颌切牙段在转矩力作用下,主要产生冠唇向、根舌向的倾斜移动,同时伴有垂直向和近远中向移动趋势。结论:该结果为临床上合理使用转矩提供了力学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03年01期)
上颌切牙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齿槽骨水平吸收时上颌切牙段抗力中心的位置。方法:借助微分学原理,采用经典理论力学方法推导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及上颌切牙段在齿槽骨水平吸收10%、20%、30%、40%、50%时的抗力中心的位置。结果:随着齿槽骨不同程度的吸收,上颌中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颌切牙段论文参考文献
[1].谈龙,王彬,周洪,叶湘玉,凌伟.上颌切牙段抗力中心的研究[C].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4
[2].王彬,谈龙,周洪,叶湘玉,阿达莱提.不同程度齿槽骨水平吸收时上颌切牙段抗力中心的研究[C].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4
[3].张智勇,管丽敏,周洪,叶湘玉.人字曲作用下上颌切牙段应力分布的叁维有限元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4
[4].王彬.不同程度齿槽骨吸收时上颌切牙段牙周支持组织生物力学的初步分析——叁维有限元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3
[5].王彬,谈龙,叶湘玉,周洪,阿达莱提.上颌切牙段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J].中国美容医学.2003
[6].管丽敏,谈龙,叶湘玉,周洪.转矩力作用下上颌切牙段应力分布的叁维有限元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