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流空间论文-刘萌

公共交流空间论文-刘萌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共交流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历史街区,里分建筑,公共空间,文化景观

公共交流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刘萌[1](2018)在《城市历史街区公共交流空间景观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城市建设失控而盲目,导致千城一面,城市文脉断档,城市性格缺失,城市形象雷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城市中的一些历史街区因为设施陈旧,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逐渐被遗忘,成为城市中的失落空间。文章以汉口同兴里街区为例,通过对国内外优秀设计的分析,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以此作为依据,介绍对其再塑造的策略,对同兴里街区进行改造设计。充分考虑利用同兴里街区优秀历史建筑组织活动,结合街区缺乏公共空间的实际现状,建立社区范围的城市公共交流中心。打破社区封闭的围墙,将城市景观引入街区。改善街区居住环境,提升人居质量。使此类典型街区在保留独特文化气质的同时,恢复街区活力,深入挖掘里分文化,通过保留历史文脉探索城市特色形象和文化。(本文来源于《艺术与设计(理论)》期刊2018年03期)

李冠豪[2](2017)在《科技园公共交流空间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越发激烈。现代的国际竞争,终归到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加快脚步,推进本国的科技建设。然而在当前科技发展速度如此迅速的时代,要在科技领域取得成果,仅仅依靠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科技人员之间必须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组建科技团队,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科技人员主要进行的是脑力劳动,长时间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使得科技人员普遍压力过大,员工需要在工作间隙得到有效的休息以及放松的交流,以缓解生理和心理的负担。在以往的科技园建设当中,往往缺乏这方面的考虑。个性化、人性化的交流空间需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公共交流空间在科技园当中对于调节员工的工作节奏尤为重要,也是科技园能够长久健康运作的关键所在。基于以上的需求,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来论述:第一章是提出问题部分。对论文研究进行总体概述,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现状、方法以及全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分析问题部分。首先,对科技园公共交流空间设计所运用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对基础理论的内容有所认知。其次对科技园公共交流空间中各个研究对象的概念进行明确的解析,进一步限定研究的对象。最后对科技园当中的使用者、交流需求、交流行为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各自的特点,为后文的公共交流空间设计策论论述打下基础。第叁章是调研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着名的科技园进行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分析各个科技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为下文的公共交流空间设计策论论述打下基础。第四章是解决问题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首先总结出科技园公共交流空间设计要遵循的设计原则;然后分别对室外公共交流空间和室内公共交流空间类型进行解读,分析其设计要点。最后提出科技园公共交流空间的设计策略。第五章是理论联系实际部分。结合研究生期间参与的武汉光电创新园工程项目设计,对前文提到的各个理论进行实践检验,对武汉光电创新园的公共交流空间的特点进行分析。第六章是对本文的总结以及对将来科技园公共交流空间设计的展望。(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7-04-21)

杨冉[3](2016)在《当代北京四合院改造中公共交流空间的重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代北京四合院居住区内居民之间的交往问题,分析了交往活动发生的内在原因以及影响交往活动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指出公共交流空间作为交往活动发生的载体,对其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北京四合院区域内公共交流空间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公共交流空间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四合院改造过程中的设计方法和建议,重构北京四合院建筑的公共交流空间,来满足当代的邻里交往活动,促进四合院生活区域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延续和传承四合院居住区的历史文脉。(本文来源于《中国住宅设施》期刊2016年Z1期)

何晶[4](2016)在《博物馆的未来:构建公共交流的空间》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与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博物馆早已挥别过往巨型、坚硬、同一的形象,观众也不再单纯地对博物馆中的艺术进行欣赏与膜拜,人们来到博物馆期待的是“相遇”与“学习”。他们希望可以在博物馆内进行分享、互联、文化参与,并与艺术直接进行对话。那么,博物馆该如何长久地维(本文来源于《文学报》期刊2016-06-30)

张永红,乔俊军[5](2014)在《寒冷地区公共交流空间的营造与设计理念探析——以石河子大学公共教学楼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以石河子大学公共教学楼为例,在全面分析人、环境与建筑叁者关系的基础上,从"建筑造型与校园环境的融合、教育理念与教学建筑的印证、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的渗透"叁个方面,阐述了寒冷地区公共交流空间的设计理念,提出了"围合式"建筑的设计构想。同时,在设计中本着"尊重自然环境、服从校园规划、满足教学功能、促进师生交流"的设计原则,采用具有中国传统空间观念的"书院式"设计手法,营造了一个四季如春、安静幽雅的学习环境和便于交流的共享空间,体现了现代教育建筑的实用性、适宜性、整体性和灵活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4年10期)

周亭[6](2011)在《构建均衡对抗的公共交流空间——以《论道》为例看电视高端谈话节目的成长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论道》以高端群体为收视对象,由前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担任常设嘉宾主持,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作为一档电视谈话节目,《论道》是独特的,其成功经验因为独特的嘉宾主持而难以复制。但是,作为一档以严肃理性的态度讨论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话题的电视谈(本文来源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期刊2011年03期)

杨彩虹,陈晓卫,伍姗姗[7](2010)在《居住区的公共交流空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最大量建设的居住建筑中,建筑本身的软硬件条件是规划者、设计者、建设者、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居住在其中的人们交流交往等精神需求,也是应当引起关注的焦点。居住区的户外公共空间,就是满足这些需求的一种形式。(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高嘉蔚[8](2009)在《试论电视新闻与公共交流空间的构筑》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在跨越时空面对面地在场交流欲望的推动之下创造了媒介,并使之成为人类在不断拓展的空间中保持交往行为的公共交流空间。电视新闻作为电视媒介的主要节目形态,担负着建构新型社会舆论空间的重要职责。通过对电视新闻媒介形态发展的梳理,认为电视新闻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各种技术推动下,不断拓展和构建新型公共交流空间,充分展开公众交流活动的历史。推测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电视新闻将在数字化媒介技术的推动下表现出网络化和虚拟化的发展趋势,展现出互动性和在场性的特征,进而构筑一个具有人类亲身传播的特点,满足社会舆论需求的公共交流空间。(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赵诣,王俊民[9](2006)在《大型公共交流空间的人群行为特征与环境意象引导》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群活动作为环境空间中的可移动元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环境的效能,然而其有些时候却是无序和随机的。本文从工业设计的角度讨论大型公共交流空间中人群行为的过程和规律,阐述如何通过对环境意象的设计,来影响行为的习惯、改变行为的方式,达到对行为的引导与控制,实现大型公共交流空间人群行为的有序性和有效性管理。(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06年01期)

公共交流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越发激烈。现代的国际竞争,终归到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加快脚步,推进本国的科技建设。然而在当前科技发展速度如此迅速的时代,要在科技领域取得成果,仅仅依靠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科技人员之间必须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组建科技团队,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科技人员主要进行的是脑力劳动,长时间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使得科技人员普遍压力过大,员工需要在工作间隙得到有效的休息以及放松的交流,以缓解生理和心理的负担。在以往的科技园建设当中,往往缺乏这方面的考虑。个性化、人性化的交流空间需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公共交流空间在科技园当中对于调节员工的工作节奏尤为重要,也是科技园能够长久健康运作的关键所在。基于以上的需求,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来论述:第一章是提出问题部分。对论文研究进行总体概述,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现状、方法以及全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分析问题部分。首先,对科技园公共交流空间设计所运用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对基础理论的内容有所认知。其次对科技园公共交流空间中各个研究对象的概念进行明确的解析,进一步限定研究的对象。最后对科技园当中的使用者、交流需求、交流行为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各自的特点,为后文的公共交流空间设计策论论述打下基础。第叁章是调研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着名的科技园进行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分析各个科技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为下文的公共交流空间设计策论论述打下基础。第四章是解决问题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首先总结出科技园公共交流空间设计要遵循的设计原则;然后分别对室外公共交流空间和室内公共交流空间类型进行解读,分析其设计要点。最后提出科技园公共交流空间的设计策略。第五章是理论联系实际部分。结合研究生期间参与的武汉光电创新园工程项目设计,对前文提到的各个理论进行实践检验,对武汉光电创新园的公共交流空间的特点进行分析。第六章是对本文的总结以及对将来科技园公共交流空间设计的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共交流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1].刘萌.城市历史街区公共交流空间景观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

[2].李冠豪.科技园公共交流空间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3].杨冉.当代北京四合院改造中公共交流空间的重构设计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6

[4].何晶.博物馆的未来:构建公共交流的空间[N].文学报.2016

[5].张永红,乔俊军.寒冷地区公共交流空间的营造与设计理念探析——以石河子大学公共教学楼为例[J].华中建筑.2014

[6].周亭.构建均衡对抗的公共交流空间——以《论道》为例看电视高端谈话节目的成长方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

[7].杨彩虹,陈晓卫,伍姗姗.居住区的公共交流空间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8].高嘉蔚.试论电视新闻与公共交流空间的构筑[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9].赵诣,王俊民.大型公共交流空间的人群行为特征与环境意象引导[J].装饰.2006

标签:;  ;  ;  ;  

公共交流空间论文-刘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