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阮言》看三教文化的衰落

从《古阮言》看三教文化的衰落

一、从《姑妄言》看三教文化的衰落(论文文献综述)

姜悦[1](2020)在《林钝翁《姑妄言》评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题目所示,论文旨在研究林钝翁的《姑妄言》评点,通过论述林钝翁评点形式和思想,挖掘《姑妄言》评点的价值。论文共六章:第一章,概述评点批评和小说评点的渊源和发展过程;第二章,介绍林钝翁的生平及着作,分析林钝翁评点《姑妄言》的原因,概述林钝翁的评点;第三章,论述林钝翁的评点手法及语言风格;第四章,论述林钝翁对《姑妄言》思想内容的评点,分析其对前人评点思想的继承和创新;第五章,论述林钝翁对《姑妄言》艺术形式的评点;第六章,总结林钝翁评点的价值和局限,主要从文本价值、文献价值和理论价值三方面总结林评的价值,并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和评点者的背景,总结林钝翁评点的不足之处。

巫应全[2](2017)在《《姑妄言》历史书写考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姑妄言》是清初曹去晶所作的一部独特的小说,其内容丰富详赡、包罗万象,不仅有生动、鲜活的世情描写,也叙及明末清初的许多历史事件,在叙述历史事件的同时透露出丰富的社会信息。本文试从《姑妄言》采摭的素材来源、《姑妄言》叙述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等方面对《姑妄言》进行较为系统、深入和细致的论析,揭示《姑妄言》独特的创作特点,以便于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潜在内涵。本文主体部分由三个章节组成。第一章考察《姑妄言》历史书写的素材来源,发现《姑妄言》采摭了包括《绥寇纪略》、《寄园寄所寄》、《谈往》等诸多书籍中的资料。这些史料大都较为简短,插入小说之中痕迹不甚明显,曹去晶对这些素材尽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不过基本保留了素材的原始面目。第二章考察《姑妄言》的历史事件书写,分别从靖难之变、宦官之乱、明末农民起义和明朝灭亡四个角度出发。在小说中,靖难之变是明朝灭亡的道德前因,宦官之乱是照见士林的无耻与无能为力的一面镜子,农民起义的书写则体现了士林对社会动乱的恐惧,而道德的败坏成为了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第三章考察《姑妄言》的历史人物书写,主要分析小说描写李自成、崇祯、毛羽健、马士英、阮大铖等人的创作心态。在描写历史人物时,曹去晶立场接近普通的市民而非历史学家,其心态易于冲动、偏激,在评骘人物时无时不夹杂着强烈的道德意识,而这,也是曹去晶贯穿整部小说的立场。

李松霖[3](2013)在《《姑妄言》研究—兼从与《红楼梦》对比中论其文学史地位》文中指出《姑妄言》为发现不久的清早期长篇章回体小说,除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其成书也反映了明清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本文在整理吸收前人成果的同时,试图从思想性、人物形象以及艺术手法这三个方面的几个问题入手,与同时期经典小说《红楼梦》进行对比研究,以说明其在明清小说史中应具有的地位。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言,介绍《姑妄言》研究的现状尤其是作者研究中一些需要事先说明的问题,以及此文的创作意图。第二部分是《姑妄言》的思想性与《红楼梦》的思想性比较。主要有三节。首先,论证《姑妄言》与《红楼梦》对传统小说思想核心的继承。其次,论述《姑妄言》鲜明的政治抒愤倾向,并将对这种倾向的考证同红学研究中一些牵强的政治索隐研究进行辨异。最后,在小说创作的基本思想上,说明《姑妄言》的希望“重塑”封建道德世界的因果思想和《红楼梦》的彻底“毁灭”腐朽世界的悲剧思想之间存在的关联和高下。第三部分是《姑妄言》和《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比较,主要比较两部小说在主角和性格多元人物上的塑造,以此说明两部小说在人物塑造成就中的共同点在于性格多元人物,同时《红楼梦》的主角贾宝玉形象远远成功于《姑妄言》的钟情形象。以此说明两部小说在人物塑造中的高低。第四部分为两部小说的艺术手法比较,主要是谐音法和象征手法的对比。第五部分以“《姑妄言》文学史地位之我见”的形式总结全文,说明《姑妄言》在古典小说史上的意义以及影响。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宏观把握和细节对比相结合,中国传统分析方法与国外视角相结合,立足文本与考证成书历史相结合。注重对过去研究观点的甄别和归纳选择。论证时不追求面面俱到,而选取笔者认为最有价值的几个问题与《红楼梦》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对作品的文学史地位给与客观的评价。

李玉娟[4](2011)在《风流与礼防共构 理道与真情交织 ——论《姑妄言》中的理欲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姑妄言》是一部思想内容丰富,艺术特色鲜明的长篇章回小说,作者曹去晶根据明末清初社会现实描绘了一幅明清易代时的市井众生图,全方位地揭露和抨击了明末清初的污浊世情和人性的阴暗面,表达了作者独特的理欲思想。作为世情小说,《姑妄言》对当时世情的批判是深刻、犀利的,小说中体现出的理欲思想更让作品璀璨生辉。但由于《姑妄言》的全刊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得以面世,所以学术界对它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对《姑妄言》中理欲观的研究,可以说还未有研究者涉足。理欲观作为作者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们深入研究作品主题的前提条件,理应受到学界的重视,笔者认为对《姑妄言》中理欲观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姑妄言》中的理欲观为研究对象,对理欲观的内涵及演变进行一个整体的梳理,并对《姑妄言》世俗世界和理想世界中的理欲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和阐释。在世俗世界中,通过对奸夫淫妇、僧尼道姑、乱臣贼子、烈女贞姑等人物形象的剖析和解读,充分阐释了当时社会淫欲追逐的泛滥成灾和对权利追逐的不顾一切,对有欲无理和欲就是理等理欲思想有了深刻的认识,表现了作者反对理欲对立的思想。在理想世界中,通过对忠贞爱情和本色友情的叙述,“情”得到肯定与高扬,并丰富了“情”的内涵,同时对一些情和欲兼有的人物的赞赏,彰显了作者的理欲统一观,最后对这种理欲统一观的形成原因及意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萧蔷,傅承洲[5](2011)在《《姑妄言》中的“淫妇”形象臆探》文中研究指明在小说《姑妄言》中,作者曹去晶描写了一大批"淫妇"形象。仔细考察这批"淫妇"形象,发现作者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判定"淫妇"的标准,作者从封建伦理观念出发,对"淫妇"予以否定和贬斥。从社会与人性的双重视角来审视,作者对"淫妇"的态度有失公正,"淫妇"的出现与不合理的制度及其对人性的压抑有关。

肖蔷[6](2011)在《《姑妄言》中的婢女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在清代长篇章回小说《姑妄言》中,曹去晶刻画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市井人物形象,其中,婢女形象尤值得我们关注。本文将《姑妄言》中的婢女形象划分为“义婢”与“淫婢”两大类,试图分析“义婢”与“淫婢”性格之成因,并揭示其在小说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姑妄言》中的“义婢”形象探析。本章对《姑妄言》中“义婢”形象的特征以及“义婢”形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特征来看,《姑妄言》中的“义婢”善解人意,富有正义感,忠心耿耿,知恩图报。与明清时期其他作品中的“义婢”相比,她们身上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既与之类似,同时又有其独特之处。至于“义婢”出现的原因,则是与当时社会“奴变”运动之影响与主流舆论的导向相关,同时,婢女的自我认同感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亦是“义婢”形象产生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第二章,《姑妄言》中的“淫婢”形象探析。本章从“淫婢”形象之特征、作者对“淫婢”之态度以及“淫婢”的生存困境与畸形性格之成因三个方面对“淫婢”现象进行剖析,指出“淫婢”的出现是婢女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在封建婚姻制度与传统道德的多重压迫下得不到满足的结果。在小说中,曹去晶仅将“淫婢”作为警醒世人的例子,他对“淫婢”给予了极低的评价。在今人看来,作者对“淫婢”的评判态度有失公正,因为“淫婢”的出现既与当朝的社会风气和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制度有关,也是人性自然发展的一种结果。第三章,《姑妄言》中婢女形象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文学传统。本章从社会背景与文学传统两个方面分析《姑妄言》中婢女形象产生的原因。从社会背景来看,《姑妄言》中家家蓄婢的情形是当时社会真实情况的反映,“男尊女卑”观念、社会崇奢的风气以及从事买卖婢女活动的专业团伙和中介人等三个因素对婢女数量的增多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从文学传统来看,曹去晶笔下的婢女形象明显沿袭了前代文学的风格,这主要表现为“义婢”形象吸取了唐传奇和才子佳人小说中婢女形象之特色,而“淫婢”形象则是受到了《金瓶梅》等艳情小说的影响。

齐晓威[7](2010)在《《姑妄言》评点研究》文中提出《姑妄言》是清初曹去晶所着的长篇章回小说,1997年重新面世后立即引起学者们的兴趣与研究热情。他们对小说文本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但是对评点的研究还稍显欠缺。林钝翁的评点不仅是深入理解文本、了解作者的通道,而且他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批评理论,值得关注与研究。本文旨在对《姑妄言》的评点作一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挖掘和整理文本的深层意蕴和中国古代小说的批评理论。绪论中简要概述了故事内容、小说的流传与发现及其版本、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第一章主要探讨作者的创作动机与评点者的评点动机。分别从“泄恨”、劝善惩恶、娱乐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主要观点即在劝善惩恶的外衣下,包裹着作者、评点者那颗愤懑不平的心,而自娱、娱人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第二章着重分析了小说塑造人物的理论及其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姑妄言》评点提出的人物塑造理论既有对前人的继承,又有创新。小说评点关注人物的心理描写、人物命名及其寓意,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小说的评点理论。与同时期的同类小说相比,《姑妄言》的评点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其他小说评点无法比拟的。第三章从评点的价值、功用、评点的局限三方面进行论述。评点的价值主要从对作者以及评点者本人信息的泄露、文学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评点的功用方面讨论的是评点中体现的为读者导读的问题。评点的局限着重从对女性的歧视、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对评点对象的过度赞誉三方面进行论述。

尹德存[8](2008)在《《姑妄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姑妄言》是一部思想内涵丰富,叙事艺术特色鲜明,被称为奇书的长篇章回小说。本文试从思想意蕴、人物塑造和叙事艺术等方面对《姑妄言》进行较为全面、系统、深入和细致的论析,揭示其独特的创作特点,以便于正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潜在内涵。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前言。对《姑妄言》的基本情况、研究现状与不足进行了简要概述。第二部分,分三章。第一章,《姑妄言》的思想意蕴。针对《姑妄言》的作品性质,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细致的剖析。首先对作品“借淫说法”的创作主旨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期能从整体上把握这部作品,接着分析客观存在于《姑妄言》的政治历史观,重点批剥和揭露的对象以及众说纷纭、见解不一的“性描写”问题。第二章,《姑妄言》的人物论。《姑妄言》塑造的人物众多,涉及明末社会的各个领域,本章采用分类取点,以点带面的方法对每类中的重要人物形象进行剖析,既分析其作为类的代表所具有的共性,又注重开拓其独特的个性特征,以期对《姑妄言》的各类形象体系及其重要代表人物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第三章,《姑妄言》的叙事艺术。从叙事学的角度对作品的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和叙事语言进行细致的论析,指出《姑妄言》叙事艺术的特点和价值。第三部分,结语。归纳总结全文,指明研究之价值。本文研究的方法,既有宏观上的整体把握,又有微观上具体细致的剖析;既有横向的扩展,又有纵向的深拓;既有点的演绎,又有面的归纳。运用历史的观点和现代科学的方法,分层次、多角度,严谨缜密,力求客观公允、完整准确地解析作品,以便引起学术界对《姑妄言》这部古老而年轻的作品的进一步关注。

王长友[9](2004)在《从《姑妄言》看三教文化的衰落》文中提出《姑妄言》展示了封建社会末期儒、释、道三大精神支柱的朽烂 ,深刻揭露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的衰落。封建社会步入晚年 ,儒释道三教越来越失去它维系人心的力量 ,真正意义上的儒生、佛徒、道士已经是凤毛麟角 ,儒生、佛徒、道士已经成为一批地痞、恶棍、奸徒的人皮。另一方面 ,普通的善良人也不能忠实践行礼教清规和佛道戒律。人欲合理的与不合理的流淌 ,强烈地冲击着三教的堤防。三教教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地陷入虚伪 ,正是教义与人们普遍欲求矛盾的必然结果。

二、从《姑妄言》看三教文化的衰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姑妄言》看三教文化的衰落(论文提纲范文)

(1)林钝翁《姑妄言》评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解决问题
第一章 评点批评和小说评点
    第一节 评点批评
    第二节 小说评点
        一、小说评点的发端
        二、小说评点的发展和繁荣
        三、小说评点的衰落
第二章 林钝翁与《姑妄言》评点
    第一节 林钝翁生平及着书
    第二节 林钝翁评点《姑妄言》的原因
        一、林钝翁与《姑妄言》作者有非比寻常的关系
        二、林钝翁看到《姑妄言》的价值
    第三节 林钝翁评点《姑妄言》概况
第三章 林钝翁评点手法及语言风格
    第一节 林钝翁之前的小说评点手法
        一、小说评点手法的渊源
        二、小说评点手法及其发展过程
    第二节 林钝翁的评点手法
    第三节 林钝翁评点手法的继承与创新
        一、形式要素的继承与创新
        二、批评视角的继承与创新
        三、批评范围的继承与创新
    第四节 林钝翁评点的语言风格
        一、轻便简洁的文人腔
        二、诙谐讽刺的市井调
第四章 林钝翁对《姑妄言》思想内容的评点
    第一节 喜“不平”处评点
        一、抨击封建统治
        二、讽刺科举制度
        三、披露世风人情
    第二节 借淫说教
        一、因果报应说教
        二、婆心劝善说教
    第三节 林钝翁小说思想内容评点的沿袭
        一、泄愤说沿袭
        二、淫报说沿袭
第五章 林钝翁对《姑妄言》艺术形式的评点
    第一节 林钝翁对《姑妄言》谋篇布局的评点
    第二节 林钝翁对《姑妄言》人物塑造的评点
        一、犯而不犯
        二、性格发展理论
    第三节 林钝翁对《姑妄言》行文叙事的评点
第六章 林钝翁《姑妄言》评点的价值和局限
    第一节 文本价值
        一、揭示人物名字意义
        二、引入笑话、俗语、谚语等
    第二节 文献价值
        一、《姑妄言》及作者资料
        二、民俗资料
    第三节 理论价值
    第四节 林钝翁评点的局限
        一、历史局限
        二、情感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姑妄言》历史书写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姑妄言》研究现状
    三、论文思路
第一章 《姑妄言》采摭史料考察
    第一节 《绥寇纪略》
    第二节 《寄园寄所寄》
    第三节 其他书籍
        一、《谈往》
        二、《留溪外传》
        三、《樵史通俗演义》
    第四节 《姑妄言》所引之文书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姑妄言》所写历史事件考察
    第一节 靖难之役:早期历史的深远影响
    第二节 宦官之乱:见证士林的镜子
    第三节 明末农民起义:道德沦丧者的罪恶
    第四节 明朝灭亡:士风堕落的终极结果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姑妄言》所涉历史人物考察
    第一节 李自成:丑化的原因探讨
    第二节 崇祯:顺时而变的评价
    第三节 毛羽健:“诽谤”之下的历史观
    第四节 马士英阮大铖:奸臣的俗世丑恶
    第五节 小结
结语:道德历史
参考文献
致谢

(3)《姑妄言》研究—兼从与《红楼梦》对比中论其文学史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姑妄言》与《红楼梦》的思想性比较
    第一节 《姑妄言》与《红楼梦》共同的思想源头
        一 两部小说对传统小说思想核心的继承
        二 明清情色小说潮流对两部小说的影响
    第二节 《姑妄言》与《红楼梦》的政治抒愤倾向
        一 《姑妄言》的政治抒愤倾向考证
        二 《红楼梦》的政治抒愤倾向索隐
    第三节 《姑妄言》与《红楼梦》的基本思想
        一 《姑妄言》的因果思想
        二 《红楼梦》的悲剧思想
        三《姑妄言》因果思想与《红楼梦》悲剧思想的比较
第二章 《姑妄言》与《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比较
    第一节 《姑妄言》的重要人物形象
        一 钟情
        二 “宦、贾、童”
    第二节 《红楼梦》的重要人物形象
        一 贾宝玉
        二 王熙凤
    第三节 《姑妄言》与《红楼梦》的重要人物形象比较
        一 钟情与贾宝玉的比较
        二 “宦、贾、童”与王熙凤的比较
第三章 《姑妄言》与《红楼梦》的艺术手法比较
    第一节 《姑妄言》的重要艺术手法
        一 《姑妄言》的谐音命名法
        二 《姑妄言》的象征手法
    第二节 《红楼梦》的重要艺术手法
        一 《红楼梦》的谐音运用
        二 《红楼梦》的象征手法
    第三节 《姑妄言》和《红楼梦》的重要艺术手法比较
        一 《姑妄言》与《红楼梦》的谐音法比较
        二 《姑妄言》与《红楼梦》的象征手法比较
结语:《姑妄言》文学史地位之我见
参考文献
致谢

(4)风流与礼防共构 理道与真情交织 ——论《姑妄言》中的理欲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文本概述
    (二) 研究现状
    (三) 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理欲观的内涵及演变
     (一) 理欲观的内涵
        1.“理”“欲”释义
        2.“理欲之辨”
    (二) 理欲观的历史演变
        1. 早期的传统理欲观
        2. 宋至明中叶理欲观
        3. 明末清初的理欲观
二、《姑妄言》世俗世界中的理欲观
    (一) 有欲无理: 淫欲追逐的泛滥成灾
        1. 奸夫淫妇,寡廉鲜耻
        2. 僧尼道姑,淫乱成性
    (二) 欲就是理: 权利追逐的不顾一切
        1. 朝廷腐败,贼子弄权
        2. 世风日下,利欲熏心
三、《姑妄言》理想世界中的理欲观
    (一) “情”的肯定与高扬
        1. 忠贞爱情
        2. 本色友情
    (二) 理欲统一的彰显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6)《姑妄言》中的婢女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姑妄言》的版本问题
    二、《姑妄言》的作者研究
    三、《姑妄言》的文学性质与主题
    四、《姑妄言》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五、《姑妄言》的比较研究与小说史地位
第一章 《姑妄言》中的“义婢"形象探析
    一、《姑妄言》中的“义婢"形象
        (一) 《姑妄言》中“义婢"的基本特征
        (二) 《姑妄言》与明清作品中“义婢"形象之比较
    二、“义婢"形象出现之原因
        (一) "奴变"运动之影响与主流舆论之导向
        (二) 婢女有"义"的自身原因
        (三) 作者描写“义婢"之原因
第二章 《姑妄言》中的"淫婢"形象探析
    一、《姑妄言》中"淫婢"形象之特征
    二、曹去晶对"淫婢"之态度
    三、"淫婢"的生存困境与畸形性格之成因
        (一) "淫婢"形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二) 婢女的婚嫁现实
        (三) "淫婢"与自然之欲
第三章 《姑妄言》中婢女形象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文学传统
    一、《姑妄言》中婢女形象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 "男尊女卑"观念之影响
        (二) 明清蓄养奴婢之风盛行
        (三) 经济利益的驱使
    二、《姑妄言》中婢女形象产生的文学传统
        (一) “义婢"与唐传奇、才子佳人小说
        (二) "淫婢"与《金瓶梅》
结语
参考文献

(7)《姑妄言》评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姑妄言》其书
    二 《姑妄言》的发现及版本
    三 《姑妄言》研究现状
第一章 创作动机论
    第一节 对“泄恨”的阐发与共鸣
    第二节 对劝善惩恶主题的揭示
        一 劝善惩恶
        二 至情理想的追求
    第三节 对娱乐主题的认同
第二章 《姑妄言》关于人物塑造的理论
    第一节 人物性格理论
        一 人物的个性化与真实性
        二 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第二节 人物的塑造(上)
        一 肖像描写
        二 语言描写
        三 动作描写
        四 心理描写
    第三节 人物的塑造(下)
        一 环境描写
        二 对比和衬托
        三 人物命名及其寓意
第三章 评点的价值、功用与局限
    第一节 评点的史料价值
        一 对作者及评点者本人信息的泄露
        二 文学文化价值
    第二节 为读者导读
    第三节 评点的局限
        一 对女性的歧视
        二 宣扬封建迷信的宿命思想
        三 对评点对象的过度赞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主要参考书目
    二 主要参考论文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姑妄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姑妄言》的思想意蕴
    第一节 借淫说法
    第二节 明亡之解析
    第三节 攻击世俗的恶习
    第四节 性描写之集大成
第二章 《姑妄言》的人物论
    第一节 正人君子和钟情女子
        一、钟情
        二、钱贵
    第二节 各类贼
        一、国家之贼阮大铖
        二、圣门之贼游混公
    第三节 贼向正人君子转变之人
        一、宦萼
        二、贾文物
        三、童自大
第三章 《姑妄言》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叙事结构
        一、回目创新
        二、坠式纪传体与情节
        三、先验性叙事框架
        四、立体网状
    第二节 叙事视角
        一、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交替运用
        二、视角流动
    第三节 叙事语言
        一、叙述式叙事语言
        二、描述式叙述语言
        三、对话式叙事语言
        四、个性化叙事语言
        五、世俗性叙事语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从《姑妄言》看三教文化的衰落(论文提纲范文)

四、从《姑妄言》看三教文化的衰落(论文参考文献)

  • [1]林钝翁《姑妄言》评点研究[D]. 姜悦. 青岛大学, 2020(02)
  • [2]《姑妄言》历史书写考论[D]. 巫应全.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3]《姑妄言》研究—兼从与《红楼梦》对比中论其文学史地位[D]. 李松霖.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4]风流与礼防共构 理道与真情交织 ——论《姑妄言》中的理欲观[D]. 李玉娟. 长春师范学院, 2011(12)
  • [5]《姑妄言》中的“淫妇”形象臆探[J]. 萧蔷,傅承洲. 燕赵学术, 2011(01)
  • [6]《姑妄言》中的婢女形象研究[D]. 肖蔷.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7]《姑妄言》评点研究[D]. 齐晓威. 河北师范大学, 2010(02)
  • [8]《姑妄言》研究[D]. 尹德存. 山东大学, 2008(02)
  • [9]从《姑妄言》看三教文化的衰落[J]. 王长友. 明清小说研究, 2004(04)

标签:;  ;  

从《古阮言》看三教文化的衰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