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动词论文-邵国振

移动动词论文-邵国振

导读:本文包含了移动动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反义词,DERU,HAIRU,NI格

移动动词论文文献综述

邵国振[1](2019)在《关于移动动词反义词不对称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一般认为反义词所表达的意思是对立的。然而,在对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后,我们发现存在一些例外。本文以日语“反义词对”“DERU”和“HAIRU”的“NI”格使用为例,力图解释如下疑问:1.“反义词对”“DERU”和“HAIRU”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的义项。如果可能的话有哪些。2.“DERU”和“HAIRU”在表达同一件事情时会呈现出何种差异。原因是什么。3.在和同一个词语共现时,“DERU”句和“HAIRU”句会呈现出何种差异。原因是什么。论文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序章,提出了上述叁个疑问,并对先行研究进行了回顾。此外,还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通过该章,我们得知:以构成一组反义词中的某一个词为对象的研究不在少数,但以构成一组反义词的所有词为对象的研究则数量较少。第二章和第叁章对“DERU”和“HAIRUT在NI格中所使用的义项分别进行了整理。通过这部分的分析,我们得知了“DERU”和“HAIRUT在NI格中使用的义项以及各义项间的关联。此外,还发现“DERU”和“HAIRU”之间存在「移动する」和「目的ある移动」这两个共同义项。第四章使用二个小节针对前述的叁个疑问分别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DERU”和“HAIRU”在NI格使用中存在义项上的不对称。2.“DERU”和“HAIRU”之间存在「移动する」这一共同义项1,而且在这一共同义项中存在不对称现象。具体而言,决定是在“~NI HAIRU”还是在“~NI DERU”中使用某一个词时,说话者的主观因素所占比重虽然很大,但不同的词在具体使用时仍会呈现出不同的倾向。3.在表达同一件事情时,“DERU”和“HAIRU”间同样存在不对称现象。如果使用“DERU”,焦点会被放在事物本身的出现之上。如果选择“HAIRU”,焦点则会变成事物出现之后的结果或是其所带来的影响等等。导致这些差异并非某个客观基准,而是说话者的主观基准。这一基准有些时候会通过语境呈现出来。4.“DERU”和“HAIRU”在与同一个词语共现时也存在不对称现象。换言之,虽然和同一个词语共现,但“DERU”句和“HAIRU”句所表达的意思却相差很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同一词语和“DERU”以及“HAIRU”相关联的特质(qualia)存在差异。第五章主要叙述了通过考察得出的结论以及今后的研究课题。(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3-15)

潘娜,关春园,石光[2](2019)在《移动动词“いく”和“くる”的语用学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对移动动词"いく"和"くる"的分析,都是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视角为出发点,认为其使用区别在于视角的迁移。本文在语用学的视域下,从说话人的"语言指示中心"角度出发,对间接引语和补助用法中的移动动词"いく"和"くる"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9年01期)

潘泰[3](2018)在《移动义两用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中有些不及物动词能够带施事宾语,其中具有物理空间移动意义的一类不及物动词可以称之为"移动义两用动词"。这些动词在语义上必然包含处所格,在句法上这些处所成分也能够有条件地实现成为必有配价。讨论这些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细化处所成分的语义角色,能深化语义、句法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更好地观察、描写和解释相关语言现象。(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8期)

王欣[4](2018)在《连语论在日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以移动动词“入る”的多义性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历来,在传统的日语语法教学中,对动词的分析和研究通常是从句法学的角度进行的,句法学主要考察动词的构句特征或语义特征,而连语论作为深入研究日语语法的一个新领域,以构成连语的主导动词及与其组合的从属名词的格形式为基准,从而设定研究对象及方法,使主导动词的用法和含义更加具体、明确,因此在日语教学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它适用于高校的日语精读、语法、翻译、写作等多门课程。因此本研究认为有必要将连语论引入日常的日语教学中,深化学生们对主导动词的用法和含义的理解,避免误用。本研究将立足于以常用移动动词"入る"为主导动词的连语,利用连语论的理论和方法,借助语料库中的相关例句,研究"入る"的多义性。具体而言,主导动词"入る"可以与结合了不同的格助词的从属名词构成多种连语,这些连语表示多种类型的语义关系,本研究以这些语义关系类型为中心,分析总结"入る"的用法和含义,以期提供参考,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入る"的用法和含义。(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8年21期)

刘姝含[5](2018)在《英语移动动词TURN及其动词短语的多义性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语言学领域中,一词多义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因其是除具身体验和隐喻性外的语言叁大内在本质之一。结构主义学派及功能学派等传统语义学派通过语义成分分析法,及语义场等针对语义分析的理论推动了语义学发展,进而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但由于忽略了人类认知对于语言的影响而只关注语言内部本身,传统学派对于一词多义的研究相对孤立。而认知语言学通过结合人类对自然世界、社会世界的认知以及具身体验,对语言进行解码,分析其内在理据。因此,认知语言学对于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从多项语义的延伸理据入手,结合人类的认知分析一词多义产生的内在机制。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一词多义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大部分都集中在对于名词和介词的分析上,而对于动词的多义性鲜有研究。因而本文选取移动类动词turn作为研究对象,以词典中的语义和语料库为语料来源,采用内省法,对移动动词turn及其核心短语的多义现象进行分析。本文选用柯林斯高阶英汉汉英双解词典确定了动词turn的18个语义。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作为语料来源,从turn的132057个语料中,随机选择1000个带有情境的语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中的语境分析出每个语料中turn的语义并将其分类划入已确立的18个语义中。结合数据频率分析,根据Tyler与Evans的叁条原则性多义法则,确定turn的原型意义并且建构了其意象图式。此外,在Talmy的运动事件框架下,对turn的原型意义及其意象图式进行语义识解。在turn原型语义的基础上,分析语义延展路径及其衍生内在机制,建构移动动词turn的多义性网络。并通过概念整合理论分析turn核心短语的多语义衍生机制,建构其语义网络。由此,将本论文研究结论列为如下:首先,turn的多项语义中含有原型语义和非原型语义,其原型语义意象最为具体;第二,turn的每个非原型语义都与原型语义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性,并且是由原型语义向其他概念域中投射衍生得出;第叁,由原型语义向非原型语义的衍生机制有意象图式转换,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叁种。根据此结论,以turn的原型意义为中心,通过锁链式和辐射式交错的延展方式,结合叁种衍生机制派生出其他更加边缘化的其他17个非原型意义,构建出了turn的多义网络。并发现,turn的语义网络实则是一个从空间域到非空间域,从具体到抽象,从物理世界向心理世界及社会世界延伸,以及从典型到非典型的语义连续统。第四,turn的核心动词同样具有多义性,其语义可通过概念整合理论分析,并可通过与动词turn多义网络的方法建立其多义网络。本文从认知视角出发,可对其他移动动词的分析在研究方法上给予一定启示,并对移动动词turn及其核心短语的多义性分析对于英语学习者及词典编纂人员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张寒冰[6](2017)在《论移动动词“去”的核心语义及相关引申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移动动词"去"的核心语义及相关引申问题进行了再考察,通过对参与移动事件的说话人、参照点、移动主体及目标位置的分析,把"去"的核心语义定义为"移动主体从自身所在地到说话人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这一核心定义出发,对"去"的相关引申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解释。移动动词"来"以"说话人所在位置为参照点",表现为主观性强烈的说话人视角,而"去"则以"移动主体所在位置为参照点",表现为一种客观视角,这是导致二者各种使用差异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东方语言学》期刊2017年02期)

曾岚[7](2017)在《受事移动义复合动词与其前项动词的语义关系——以「送り出す」和「押し出す」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动词的语义有两种:一是调用前项动词的语义合成的,二是在复合动词中扩展出新的语义。两个动词结合构成复合动词时,并非所有的义项都被调用。从「送り出す」和「押し出す」的情况看,前项动词的义项是否被调用,取决于该义项与后项动词结合后是否依然能与原先的受事搭配。另外,这两个复合动词中,有的语义是在复合动词中扩展形成的。(本文来源于《闽江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宗琦[8](2017)在《基于LCCM理论的多义动词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习得在语言习得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多义词占据了词汇的大部分,所以英语多义词习得在英语习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多义词习得的现状并不令人十分满意。传统多义词习得遵循“定义加例子”的模式,这种方法忽视了多义词各个词义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学习多义词,学习效果不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来解释一词多义现象,认为多义词的各个词义是相互联系的,这对多义词习得研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研究基于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型理论(Lexical Concept and Cognitive Models,LCCM),以定向移动动词为研究焦点,尝试将LCCM理论应用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多义动词习得中,以探究其应用于多义动词习得的有效性。本研究拟回答两个问题:1)相对于传统教学,基于LCCM理论的教学方法能否促进高职生的英语多义动词学习?2)基于LCCM理论的教学方法能否促进高职生英语多义动词学习的长时记忆?本研究选取“climb”,“recede”,“emerge”等11个定向移动动词为目标词,受试为济南职业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的两个自然班的学生,两个班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教学实验开始一周前对受试进行前测,两个班的目标词汇知识基本相当。教学实验为期叁周,控制组在传统教学法的指导下学习目标词汇,而实验组接受基于LCCM理论的多义词教学方法,即通过提取多义词词汇概念的共有参数,建立多义词词义的扩展网络。实验结束后,两组受试皆参加即时后测和延时后测。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基于LCCM理论的教学方法比传统教学法更能够促进高职学生英语多义动词的习得。其次,相比传统教学法,基于LCCM理论的教学方法更能促进高职学生的多义动词习得的长时记忆。基于LCCM理论的教学方法能使学习者主动参与到英语多义动词的学习中,积极构建多义动词义项的语义网络,加强对多义动词义项间语义联系的认知,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本研究表明,将LCCM理论应用到英语多义动词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能够促进英语多义动词的习得与记忆。希望本研究可以为英语多义动词的教学和学习提供行之有效的启示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山东财经大学》期刊2017-05-01)

高景萃[9](2017)在《俄语移动类动词句法—语义界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是人类为了描述客观情景而创造出来的科学符号,是一个形义结合的符号体系。语义和句法被视为语言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层面,二者本质上存在规律性联系。动词具有复杂的语义结构和强大的句法建构能力,在句中支配其他句法成分并对其产生语义制约。因此,动词的句法—语义界面的分析和研究能够从根本上阐释句子的形式结构,是语言理论研究中极有价值的一个课题。本课题研究旨在探索俄语移动类动词语义与其句法表现之间的对应关系。论文前半部分主要探讨了动词语义次范畴的划分规则,分析了题元次范畴、表层句法题元、副题元扩展形式、角色配位等动词句法—语义界面的相关问题。论文后半部分对俄语移动类动词进行主题类别和语义次范畴划分,并对相应次范畴的句法—语义界面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异同,以期验证动词语义与句法形式的规律性联系。本课题研究秉承语义决定句法的观点,运用题元理论对俄语移动类动词的句法—语义界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俄语相关类动词的掌握和运用,对计算机语言的编写和俄语语料库的建立也有一定帮助,因此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7-03-20)

王淇[10](2016)在《英语移动动词一词多义的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词多义作为重要的语言现象,吸引着来自结构主义学派和认知语言学派等各个学派的关注。传统语义学的语义成分分析、语义场等理论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语义学的发展,对于解释一词多义现象的原理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他们被认为过于注重对语言的内部研究,而忽视语言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对词汇的语义的研究比较孤立。与传统语义学派不同的是,认知语言学派将一切的人类知识归因于人类的体验和认知。词汇的语义是人类对该事物的认知在大脑中的映现。因此,人类自然而然将抽象概念范畴和具体概念范畴联系起来,在词汇的“旧”义中获得“新”解,也就是用一词多义的方式从词汇的主要意义获得意义转化和扩展,这能有效地减轻人类的认知负担。认知语言学为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英语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名词和介词,而鲜有对动词的相关研究。本文在前人关于英语移动动词一词多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相关语料库,从认知角度对英语移动动词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研究。研究以典型移动动词run作为个案。本文旨在依照Lakoff的径向范畴构建run的语义网络,在Tyler和Evans的原则性多义方法的指导下区分run的原型意义和非原型意义。在阐释意象图式和语义的关系时,Evans和Green认为意象图式可以充当词汇项目的概念表征。因此,本文提出移动动词的中心意象图式代表其原型意义。该中心意象图式是一个动态过程的路径图式。以典型移动动词run为例,其非原型语义可归纳为空间域、时间域、事件域和状态域。作者结合了Langacker的射体—界标理论和Talmy的移动事件框架,描绘出四种中心意象图式变体的意象图式。研究认为:移动动词run的各种意义能分为原型意义和非原型意义,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即run的所有意义共享移动的相似性。其中,run的原型意义——“奔跑”是具体的,其移动是可见的,而run的非原型意义是抽象的,其移动是难以直观,但是可感知的。原型意义可通过意象图式转换、隐喻拓展和转喻拓展叁种机制得到意义扩展,叁者可以单独或者联合发挥作用。此研究是从认知视角作出的英语移动动词多义性分析,对英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和词典编撰能带来一定启示。(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6-05-27)

移动动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往对移动动词"いく"和"くる"的分析,都是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视角为出发点,认为其使用区别在于视角的迁移。本文在语用学的视域下,从说话人的"语言指示中心"角度出发,对间接引语和补助用法中的移动动词"いく"和"くる"进行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移动动词论文参考文献

[1].邵国振.关于移动动词反义词不对称的考察[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2].潘娜,关春园,石光.移动动词“いく”和“くる”的语用学探析[J].福建茶叶.2019

[3].潘泰.移动义两用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8

[4].王欣.连语论在日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以移动动词“入る”的多义性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5].刘姝含.英语移动动词TURN及其动词短语的多义性认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6].张寒冰.论移动动词“去”的核心语义及相关引申问题[J].东方语言学.2017

[7].曾岚.受事移动义复合动词与其前项动词的语义关系——以「送り出す」和「押し出す」为例[J].闽江学院学报.2017

[8].宗琦.基于LCCM理论的多义动词习得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7

[9].高景萃.俄语移动类动词句法—语义界面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

[10].王淇.英语移动动词一词多义的认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

标签:;  ;  ;  ;  

移动动词论文-邵国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