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论文和设计-徐锡耿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包括把手本体,所述把手本体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把手本体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内部均开设有内螺纹条路,所述把手本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自锁卡扣,所述把手本体上表面的左侧开设凹槽,且凹槽位于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之间。该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在内螺纹条路的作用下,能使该把手本体通过长螺柱与汽车门相连接,改变了传统汽车车门把手用自攻丝与汽车车皮门板相连接的现状,增强了该把手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自锁卡扣,能在安装时将把手本体进行固定和定位。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包括把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本体(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2),所述把手本体(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7),所述第一连接柱(2)和第二连接柱(7)的内部均开设有内螺纹条路(3),所述把手本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自锁卡扣(6),所述把手本体(1)上表面的左侧开设凹槽(8),且凹槽(8)位于第一连接柱(2)与第二连接柱(7)之间。

设计方案

1.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包括把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本体(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2),所述把手本体(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7),所述第一连接柱(2)和第二连接柱(7)的内部均开设有内螺纹条路(3),所述把手本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自锁卡扣(6),所述把手本体(1)上表面的左侧开设凹槽(8),且凹槽(8)位于第一连接柱(2)与第二连接柱(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卡扣(6)呈T字状,且自锁卡扣(6)位于第二连接柱(7)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柱(4),且每个第一螺柱(4)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筋(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2)呈圆柱状,所述第二连接柱(7)呈圆锥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8)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柱(9),且第二螺柱(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筋(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8)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三螺柱(11),且第三螺柱(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加强筋(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柱(9)的竖直长度值大于第三螺柱(11)的竖直长度值,且第三螺柱(11)的竖直长度值大于第一螺柱(4)的竖直长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本体(1)为一体化注塑而成,且把手本体(1)的外表面由双层注塑胶料注塑而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

现有汽车车门把手普遍通过两个螺栓连接于车皮门板上,这种连接方式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或受到猛烈的拉力时,容易使该车门把手与汽车本体相脱落,导致使用者摔伤,致使该把手不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具备与汽车连接紧固,充分保证使用者生命安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汽车把手连接不紧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包括把手本体,所述把手本体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把手本体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内部均开设有内螺纹条路,所述把手本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自锁卡扣,所述把手本体上表面的左侧开设凹槽,且凹槽位于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自锁卡扣呈T字状,且自锁卡扣位于第二连接柱的右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其上表面形成卡槽,通过该卡槽与汽车车门相卡接,有效的避免该把手本体与汽车车门连接后与汽车车门脱落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柱,且每个第一螺柱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螺柱,能通过自攻丝将把手本体连接于汽车门皮门板上,增强该把手本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能使第一螺柱进行有效支撑,增强第一螺柱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柱呈圆柱状,所述第二连接柱呈圆锥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该把手本体在安装时避免反向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柱,且第二螺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螺柱,能通过自攻丝将把手本体连接于汽车门皮门板上,增强该把手本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二加强筋,能使第二螺柱进行有效支撑,增强第二螺柱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三螺柱,且第三螺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三螺柱,能通过自攻丝将把手本体连接于汽车门皮门板上,增强该把手本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三加强筋,能使第三螺柱进行有效支撑,增强第三螺柱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柱的竖直长度值大于第三螺柱的竖直长度值,且第三螺柱的竖直长度值大于第一螺柱的竖直长度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不同长度的自攻丝将把手本体与汽车门板相连接,有效的避免螺柱过长安装完成后外漏于汽车门板而影响观感。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本体为一体化注塑而成,且把手本体的外表面由双层注塑胶料注塑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该把手本体外表面不脱胶,增强使用者握持时的舒适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在内螺纹条路的作用下,能使该把手本体通过长螺柱与汽车门相连接,改变了传统汽车车门把手用自攻丝与汽车车皮门板相连接的现状,增强了该把手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自锁卡扣,能在安装时将把手本体进行固定和定位。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自锁卡扣呈T字状,能使其上表面形成卡槽,通过该卡槽与汽车车门相卡接,有效的避免该把手本体与汽车车门连接后与汽车车门脱落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螺柱、第二螺柱和第三螺柱,能通过自攻丝将把手本体1连接于汽车门皮门板上,增强该把手本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能使第一螺柱、第二螺柱和第三螺柱进行有效支撑,增强第一螺柱、第二螺柱和第三螺柱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把手本体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把手本体俯视图。

图中:1-把手本体,2-第一连接柱,3-内螺纹条路,4-第一螺柱,5-第一加强筋,6-自锁卡扣,7-第二连接柱,8-凹槽,9-第二螺柱,10-第二加强筋,11-第三螺柱,12-第三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包括把手本体1,把手本体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2,把手本体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7,第一连接柱2和第二连接柱7的内部均开设有内螺纹条路3,把手本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自锁卡扣6,把手本体1上表面的左侧开设凹槽8,且凹槽8位于第一连接柱2与第二连接柱7之间。

进一步的,自锁卡扣6呈T字状,且自锁卡扣6位于第二连接柱7的右侧,能使其上表面形成卡槽,通过该卡槽与汽车车门相卡接,有效的避免该把手本体1与汽车车门连接后与汽车车门脱落的问题。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柱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柱4,且每个第一螺柱4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筋5,通过设置第一螺柱4,能通过自攻丝将把手本体1连接于汽车门皮门板上,增强该把手本体1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5,能使第一螺柱4进行有效支撑,增强第一螺柱4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柱2呈圆柱状,第二连接柱7呈圆锥状,能使该把手本体1在安装时避免反向安装。

进一步的,凹槽8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柱9,且第二螺柱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筋10,通过设置第二螺柱9,能通过自攻丝将把手本体1连接于汽车门皮门板上,增强该把手本体1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二加强筋10,能使第二螺柱9进行有效支撑,增强第二螺柱9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凹槽8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三螺柱11,且第三螺柱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加强筋12,通过设置第三螺柱11,能通过自攻丝将把手本体1连接于汽车门皮门板上,增强该把手本体1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三加强筋12,能使第三螺柱11进行有效支撑,增强第三螺柱11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二螺柱9的竖直长度值大于第三螺柱11的竖直长度值,且第三螺柱11的竖直长度值大于第一螺柱4的竖直长度值,使不同长度的自攻丝将把手本体1与汽车门板相连接,有效的避免螺柱过长安装完成后外漏于汽车门板而影响观感。

进一步的,把手本体1为一体化注塑而成,且把手本体1的外表面由双层注塑胶料注塑而成,使该把手本体1外表面不脱胶,增强使用者握持时的舒适度。

使用时,将自锁卡扣6与汽车车门内卡槽相卡接,通过长螺栓将第一连接柱2和第二连接柱7与汽车车门相连接,通过不同长度的自攻丝分别将第一螺柱4、第二螺柱9和第三螺柱11与汽车门皮门板相连接,能使该把手本体1连接更紧固,不仅增加该把手本体1的使用寿命,且有效的保护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设计图

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6767.9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780526U

授权时间:20191213

主分类号:E05B85/10

专利分类号:E05B85/10;E05B79/06

范畴分类:33D;36F;

申请人:徐锡耿

第一申请人:徐锡耿

申请人地址:5105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陈田村兴隆汽配城2-6

发明人:徐锡耿

第一发明人:徐锡耿

当前权利人:徐锡耿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车门把手论文和设计-徐锡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