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语音识别装置的家用电器。所述语音识别装置包括声音输出装置和语音输入装置。所述声音输出装置构成为朝向面板的内部输出声音,并且所述语音输入装置构成为收集从面板外部朝向面板传递的语音,从而能够改善语音识别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具备语音识别装置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形成有面板孔;以及语音识别装置,设置于所述面板,所述语音识别装置包括:主体部,形成有扬声器容纳部和与所述扬声器容纳部连通且朝向所述面板的内部方向呈开口的开口部;声音输出装置,装配于所述扬声器容纳部,并且具有扬声器;多个装配部,与所述面板的内表面对置;以及多个语音输入装置,位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和所述面板之间的空间,并且设置于多个所述装配部并与所述面板的内表面相接触,具有麦克风,所述扬声器容纳部配置于所述语音识别装置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l1),多个所述装配部从所述中心线(l1)朝向左右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
设计方案
1.一种具备语音识别装置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形成有面板孔;以及
语音识别装置,设置于所述面板,
所述语音识别装置包括:
主体部,形成有扬声器容纳部和与所述扬声器容纳部连通且朝向所述面板的内部方向呈开口的开口部;
声音输出装置,装配于所述扬声器容纳部,并且具有扬声器;
多个装配部,与所述面板的内表面对置;以及
多个语音输入装置,位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和所述面板之间的空间,并且设置于多个所述装配部并与所述面板的内表面相接触,具有麦克风,
所述扬声器容纳部配置于所述语音识别装置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l1),
多个所述装配部从所述中心线(l1)朝向左右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语音识别装置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扬声器容纳部和所述装配部一体地形成于所述主体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语音识别装置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扬声器容纳部和所述装配部从所述主体部的面向所述面板的内表面的一面凹陷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语音识别装置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分隔壁,所述分隔壁用于划分所述语音输入装置和所述声音输出装置之间,
所述分隔壁结合于所述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备语音识别装置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配置在所述分隔壁和所述面板之间,
以所述分隔壁为基准,所述声音输出装置配置于所述语音输入装置的相反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备语音识别装置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包括:
支撑板,结合于所述面板的内表面;以及
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备语音识别装置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
板部,沿着所述面板的内表面朝向上下方向延伸;
板延伸部,从所述板部弯曲并朝向所述面板延伸;以及
凸缘部,从所述板延伸部延伸,并与所述面板的内表面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语音识别装置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和所述声音输出装置以从所述面板的外部朝向内部的方向为基准重叠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备语音识别装置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麦克风和所述扬声器以从所述面板的外部朝向内部的方向为基准重叠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语音识别装置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输入装置包括:
印刷电路板,形成有与所述面板孔连通的麦克风孔;
麦克风,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麦克风孔连通;以及
密封构件,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配置于所述面板孔的外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语音识别装置的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最近,正在开发着通过语音实现家用电器和用户之间的连接(interfa ce)的技术。当用户通过诸如麦克风的语音输入装置来输入规定信息时,家用电器对所输入的语音信息进行解析并识别为家用电器的操作命令。并且,所述家用电器根据识别的操作命令,对设置于家用电器的驱动部、例如马达或压缩机进行运转。
另外,家用电器可通过诸如扬声器的语音输出装置来向用户告知与家用电器的运转相关的信息。如上所述,通过语音的输入和输出来实现用户和家用电器之间的连接,由此,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尤其是,用户无需靠近家用电器并对设置于家用电器的物理输入装置、例如按钮或触屏进行操作。
并且,在利用遥控器对家用电器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当遗失遥控器时,能够解决家用电器的操作不便的问题,并且,需要通过遥控器或规定的输入装置来输入命令时,也能解决这样的麻烦。
图25中示出设置于现有家用电器的语音输入装置和语音输出装置。
参照图25,现有的家用电器P包括形成外观的面板1和设置于所述面板1内部的振动源2。所述振动源2可包括用于驱动家用电器的驱动部(例如,马达或压缩机)或者旋转体(例如,风扇或滚筒)等。
所述家用电器P包括:麦克风3,用于收集用户的语音;以及扬声器4,用于输出与家用电器的动作相关的信息。所述麦克风3和扬声器4可设置于面板1的一面。作为一例,所述面板1的一面可构成家用电器P的前面。
所述扬声器4可向家用电器P的前方输出如电子音的声音S。并且,所述麦克风3收集从家用电器P的前方传递而至的用户语音并进行识别。
在所述面板1的一面形成有传递用户语音的麦克风孔5。并且,所述麦克风3从所述麦克风孔5向所述面板1的内部隔开设定距离So而设置。这是为了,在所述麦克风3紧贴于所述面板1的一面时,防止由家用电器P所产生的振动经由所述面板1传递到所述麦克风3。
根据这样的结构,可能会产生如下问题。
第一,所述麦克风3从所述面板1的一面向内部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因此存在有由家用电器P内部所产生的噪音源经由所述隔开的空间而输入到所述麦克风3的问题。
所述噪音源可包括由所述振动源2自身所产生的噪音。并且,因由所述振动源2所产生的振动Vo而使麦克风3和周边部件之间发生碰撞,由这样的碰撞所产生的噪音可构成所述噪音源(N1)。
第二,存在有:由所述扬声器4所产生的声音的回音(howling,啸声)传递到所述麦克风3,并且,经由所述面板1的一面与所述麦克风3隔开的空间而收集于所述麦克风3,由此起到噪音作用的问题(N2)。
第三,存在有由所述扬声器4所产生的声音S直接输出到家用电器P的前方,所述声音S输入到位于靠近扬声器4的麦克风3,由此起到作为针对用户语音的噪音的问题(N3)。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语音识别装置的家用电器,所述家用电器设置有语音输入装置和声音输出装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其划分为经由语音输入装置而收集的语音传递路径和经由声音输出装置而输出的声音传递路径,由此能够防止所输出的声音起到噪音作用的所述语音输入装置。
尤其是,所述语音传递路径将用户的语音从家用电器的外部传递到面板,所述声音传递路径在将声音朝向面板的内部方向输出后,经由传递板传递到面板外部,由此能够防止所述声音起到语音输入装置的噪音作用。
例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语音输入装置和声音输出装置以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容易于划分从各个装置输入或输出的语音\/声音的传递路径的家用电器。
作为另一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语音输入装置和声音输出装置在上下方向上排列,由此能够容易划分从各个装置输入或输出的语音\/声音的传递路径的家用电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多个语音输入装置而能够提高用户的语音识别率的家用电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声音输出装置配置在语音识别装置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心线,并且将语音输入装置隔开间隔而配置于所述中心线的左右两侧,由此能够防止由所述声音输出装置输出的声音不均匀地传递到所述语音输入装置的家用电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语音输入装置和声音输出装置一体地设置于主体部,因此各个装置的组装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实现紧凑型的语音识别装置的家用电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语音识别装置设置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设置在语音输入装置和声音输出装置之间,从而能够防止由声音输出装置输出的声音直接传递到语音输入装置的家用电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语音输入装置紧贴于面板的内表面而设置,由此能够防止由家用电器的内部产生的噪音传递到语音输入装置的家用电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语音输入装置包括与面板的内表面接触的密封构件,由此能够减少从家用电器产生的振动经由面板而传递到语音输入装置的麦克风的家用电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形成于面板的面板孔、所述密封构件的开口部以及麦克风的麦克风孔在前后方向上对齐,由此能够容易实现语音输入装置的语音收集的家用电器。
尤其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密封构件的开口部形成为大于所述面板孔和所述麦克风孔的尺寸,所述面板孔的尺寸形成为大于所述麦克风孔的尺寸,由此,即使在组装语音输入装置时所述密封构件的安装位置因组装误差而从定位位置隔开,也能充分确保语音传递路径的家用电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语音输入装置的麦克风的后方部设置罩体,由此能够减少传递到所述麦克风的由家用电器内部所产生的噪音的家用电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语音输入装置设置于家用电器的面板下部而位于远离家用电器的噪音源的位置,由此能够减小传递到所述语音输入装置的所述噪音源的大小的家用电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家用电器包括形成有面板孔的面板,以能够实现用户的语音输入。
所述面板构成家用电器的前表面,由此用户容易靠近所述面板孔。
在所述面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包括语音输入装置和声音输出装置的语音识别装置,由此能够实现基于语音和声音的用户连接。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可配置在声音输出装置和面板之间。
所述声音输出装置构成为朝向面板的内部输出声音,并且所述语音输入装置构成为收集从面板的外部朝向面板传递的语音,从而能够改善语音识别率。
所述声音输出装置位于语音识别装置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上,并且,两个语音输入装置配置于所述中心线的两侧,从而语音识别装置的重心可形成在所述中心线上。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和所述声音输出装置一体地设置于一个主体部,从而能够改善语音识别装置的组装性。
设置有用于划分所述语音输入装置和所述声音输出装置之间的分隔壁,从而能够防止从声音输出装置输出的声音传递到所述语音输入装置。
在所述分隔壁形成有分隔壁开口部,并且,语音输入装置和声音输出装置设置于所述分隔壁开口部的前后方,从而能够改善组装性。
所述分隔壁可由对面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板和语音识别装置的主体部构成。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和声音输出装置以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从而能够降低语音识别装置的设置空间。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和所述声音输出装置可以在左右方向上对齐。
所述声音输出装置可配置在两个语音输入装置之间。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配置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的上侧或下侧,从而,能够划分为由所述语音输入装置收集的语音传递路径和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输出的声音传递路径。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包括:印刷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其具有麦克风孔;以及麦克风,其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并且,所述麦克风与所述麦克风孔相连通。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将所述麦克风朝向所述面板侧进行施压。
所述罩体以围绕所述印刷电路板和所述麦克风的外侧的方式配置。并且,所述罩体可与所述面板的内表面相接触。
所述罩体可安置于主体部的装配部。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与所述面板相接触。
在所述语音输入装置设置有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从所述印刷电路板向面板侧突出并紧贴于所述面板,从而能够对面板孔的周边空间进行密封。因此,能够防止从家用电器的内部或外部传递而至的噪音传递到语音输入装置。
所述密封构件在所述面板孔的周边紧贴于所述面板的内表面。
在所述密封构件,形成有与所述面板孔连通的密封开口部。
所述密封构件可形成为大于所述面板孔和所述麦克风孔,因此,即使所述密封构件的安装位置产生误差,也能防止所述密封构件遮蔽所述面板孔或所述麦克风孔。
在所述面板的后方设置有回音板,所述回音板通过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输出的声音来产生回音。
所述回音板可以由在所述面板的两侧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面板凸缘构成。
所述回音板弯曲成V字形状,并且,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输出的声音在所述回音板反射,由此传递到面板的前方。
所述语音识别装置的主体部的上部,与结合于面板的内表面的支撑板相结合。
所述主体部的下部可通过紧固构件来与所述面板相结合。
所述家用电器包括空气调节器,所述面板构成前面面板,由此用户容易向面板孔靠近。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办法,家用电器具备包括语音输入装置和声音输出装置的语音识别装置,因此,能够实现基于语音\/声音的用户连接。
另外,划分为由语音输入装置收集的语音传递路径、和由声音输出装置输出的输出声音传递路径,因此,能够防止所述输出的声音作为噪音作用于所述语音输入装置。
另外,所述语音传递路径将用户的语音从家用电器的外部传递到面板,所述声音传递路径使声音朝向面板的内部方向输出后,经由传递板传递到面板的外部,由此能够防止所述声音作为噪音作用于语音输入装置。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和声音输出装置以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容易划分从各个装置输入或输出的语音\/声音的传递路径。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和声音输出装置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排列,从而,能够容易划分从各个装置输入或输出的语音\/声音的传递路径。
另外,设置有多个语音输入装置,从而能够改善用户的语音识别率。
另外,声音输出装置配置于语音识别装置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上,并且语音输入装置隔开间隔而配置于所述中心线的左右两侧,因此,能够防止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输出的声音不均匀地传递到所述语音输入装置。
另外,语音输入装置和声音输出装置一体地设置于主体部,因此,各个装置的组装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实现紧凑型的语音识别装置。
另外,在语音识别装置设置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设置在语音输入装置和声音输出装置之间,从而能够防止从声音输出装置输出的声音直接传递到语音输入装置。
另外,将语音输入装置紧贴于面板的内表面而设置,由此能够防止由家用电器的内部所产生的噪音传递到语音输入装置。
另外,语音输入装置包括与面板的内表面相接触的密封构件,由此,能够减少经由面板传递到语音输入装置的麦克风的从家用电器产生的振动。
另外,形成于面板的面板孔、所述密封构件的开口部以及麦克风的麦克风孔在前后方向上对齐,从而能够容易实现语音输入装置的语音收集。
尤其是,所述密封构件的开口部形成为大于所述面板孔和所述麦克风孔的尺寸,并且所述面板孔的尺寸形成为大于所述麦克风孔的尺寸,由此,即使在组装语音输入装置时,所述密封构件的安装位置因组装误差而从准确位置隔开,也能充分确保语音传递路径。即,能够防止语音传递路径发生堵塞。
另外,在语音输入装置中,罩体设置在麦克风的后方部,由此能够减少传递到所述麦克风的由家用电器的内部所产生的噪音。
另外,语音输入装置设置于家用电器的面板下部而位于远离家用电器的噪音源的位置,由此能够减小所述噪音源传递到所述语音输入装置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壳体和前面面板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前面面板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前面面板和语音识别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前面面板的后方结合有语音识别装置的状态的图。
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的结构的后方立体图。
图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的后方部的结构的分解图。
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的结构的前方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的前方部的结构的分解图。
图11是沿图1的XI-X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2是沿图1的XII-X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输入装置的结构的横向剖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输入装置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1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与前面面板的结合状态的后视图。
图16是沿图15的XVI-XV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7是放大示出图16中的“A”部分的图。
图1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分隔壁B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结合有电缆C的状态的图。
图20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线束H位于前面面板的后方空间的状态的图。
图2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与前面面板的结合状态的后视图。
图25是示出设置于现有的家用电器的语音输入装置和语音输出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并不限于公开的实施例,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相同的思想范围内,容易提出其他实施例。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结构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壳体和前面面板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前面面板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家用电器10可具备语音识别装置。
所述家用电器10包括壳体(cabinet)100和结合于所述壳体100的面板130、140、150。作为一例,所述家用电器10可包括空气调节器。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并不限于家用电器的种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也可适用于所述空气调节器之外的其他家用电器,例如为冰箱、洗衣机、烘干机、料理设备或清扫机。
在所述壳体100的内部可包括能够产生振动或噪音的驱动部,例如为风扇马达和风扇。由所述风扇的驱动所产生的气流,可以经由吐出装置110而排出到家用电器10的前方。
所述吐出装置11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的前方上部。所述吐出装置110包括用于使调节了的空气排出的吐出格栅115。作为一例,所述吐出装置110包括两个吐出格栅115,并且,所述两个吐出格栅115可以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隔开而配置。
所述家用电器10还包括显示器120,所述显示器120通过画面显示与家用电器10的运转相关的信息。所述显示器120可配置在所述两个吐出格栅115之间。
所述面板130、140、150可配置于所述吐出装置110和显示器120的下侧。所述面板130、140、150包括:两个侧板130、140,其配置于所述壳体100的前方两侧;以及前面面板150,其配置于所述两个侧板130、140之间。所述两个侧板130、140包括:第一侧板130,其配置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左侧;以及第二侧板140,其配置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右侧。
所述家用电器10还包括构成所述家用电器10的下表面的底座50。所述前面面板150可从所述底座50向上方延伸至所述显示器120。所述前面面板150可形成所述家用电器10的前面中央部的外观。
在所述前面面板150,形成有用于收集外部的语音V1(参照图12)的面板孔152。所述面板孔152可位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下部。作为一例,所述面板孔152可具有圆形形状。
并且,所述面板孔152可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面板孔152包括相互隔开的第一面板孔152a和第二面板孔152b。所述第一面板孔152a和第二面板孔152b可以在横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
详细而言,当将从所述家用电器10的下端部、即底座50的下端部至家用电器10的上端部的高度称为第一高度H1,将从所述底座50的下端部至前面面板150的上端部的高度定义为第二高度H2时,所述第一高度H1可大于所述第二高度H2。
当将从所述底座50的下端部至所述面板孔152的高度定义为第三高度H3时,所述H3可形成为小于1\/2*H2。详细而言,所述面板孔152可配置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下部、即以上下方向的中心部Cp为基准的下侧。根据这样的结构,用于收集语音的面板孔152可以设置于与所述吐出装置110远离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从所述吐出装置110吐出的气流噪音传递到所述面板孔152。
参照图3,第一侧板130和第二侧板140形成家用电器10的前面部两侧的外观。作为一例,所述第一侧板130和第二侧板140可具有向前方呈弧形凸出的前面。
所述第一侧板130和第二侧板140可相互结合。详细而言,所述第一侧板130包括第一面板凸缘135,所述第一面板凸缘135位于所述家用电器10的前面中央部,并且具有弯曲的形状。作为一例,所述第一面板凸缘135可以弯曲成“V”字型。
所述第二侧板140包括第二面板凸缘145,所述第二面板凸缘145位于所述家用电器10的前面中央部,并且具有弯曲的形状。作为一例,所述第二面板凸缘145可以弯曲成“V”字型。
所述第一面板凸缘135和所述第二面板凸缘145可配置成在前后方向上相接。作为一例,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面板凸缘145配置于所述第一面板凸缘135的前面,并且,各个面板凸缘135、145的弯曲了的V字形状可相互匹配。当然,所述第二面板凸缘145也可配置于所述第一面板凸缘135的后面。
通过所述第一面板凸缘135和第二面板凸缘145,所述家用电器10的中央部可形成朝向后方凹陷的凹陷部138。作为一例,根据所述第一面板凸缘135和第二面板凸缘145的弯曲了的形状可具有:在从上方观察所述凹陷部138时以V字形状向后方凹陷的形状。
在所述第一侧板130和第二侧板140可设置有用于使面板130、140相互结合的结合装置132、142。所述结合装置132、142可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凸缘135和第二面板凸缘145。
所述结合装置132、142包括:挂钩(hook)132,其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凸缘135和第二面板凸缘145中的任意一个;以及挂钩结合部142,其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凸缘135和第二面板凸缘145中的另一个,并结合于所述挂钩132。作为一例,如图所示,所述挂钩132可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凸缘135,所述挂钩结合部142可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凸缘145。
在所述凹陷部138的前方可结合有所述前面面板150。所述前面面板150可具有薄的四边形板状。通过将所述前面面板150配置于所述凹陷部138的前方,来所述第一侧板130和第二侧板140的凹陷部138和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面形成为语音识别装置200的安装空间。
所述前面面板150包括形成有麦克风孔152的面板本体151。所述面板本体151可由塑料材质构成,并且可由透明材料构成。所述麦克风孔152可以以贯通所述面板本体151的下部的方式形成。
所述前面面板150还包括:从所述面板本体151朝向下方延伸的遮蔽部153。所述遮蔽部153可理解为:用于防止所述凹陷部138经由所述面板本体151的下部和所述底座50之间的缝隙而暴露于外部的遮蔽板。通过所述遮蔽部153来防止外部的异物流入到所述凹陷部138,并且具有外观变得美观的优点。
所述前面面板15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151的前面部的薄膜155。所述薄膜155附着于所述面板本体151的前面,并且,可从所述面板本体151的下部延伸至所述面板本体151的上部。并且,所述薄膜155可由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材料构成。所述薄膜155可以以不遮蔽所述麦克风孔152的方式配置。详细而言,所述薄膜155的下端部可位于所述麦克风孔152的上侧。
所述前面面板150还包括结合于所述面板本体151的后侧的支撑板160。所述支撑板160包括:板部161,其朝向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平板形状;以及凸缘部165,其设置于所述板部161的两侧,并且结合于所述面板本体151。所述凸缘部165可通过黏合剂或紧固构件来结合于所述面板本体151。
所述支撑板160还包括:从所述板部161朝向所述凸缘部165延伸而成的板延伸部167(参照图5)。所述板延伸部167可从所述板部161的两端朝向前方倾斜地延伸,并连接于所述凸缘部165。
所述支撑板160还包括机构结合部163,所述机构结合部163形成于所述板部161的下部,并且结合有语音识别装置200的支撑凸起212e。并且,所述支撑板160还包括盖结合部162,所述盖结合部162形成于以上下方向为基准的所述板部161的大致中央部,并且结合有盖170。
所述盖170是用于支撑电缆的结构,并且可由橡胶材料构成。并且,在所述盖170的上侧可设置有电缆保持架(holder)175。所述电缆保持架175结合于所述板部161的后表面,并且,可具有用于使经由所述盖170而延伸的电缆插入的插入孔176。从语音识别装置200延伸的电缆,可经由所述盖170和所述电缆保持架175而延伸到壳体100的内部。
所述支撑板160可构成:从所述面板本体151的后方朝向前后方延伸,并且将语音输入装置230和声音输出装置250划分为前后方的分隔壁B(参照图18)的至少一部分。
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前面面板和语音识别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示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前面面板的后方结合有语音识别装置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5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前面面板150的后侧,可设置有通过语音或声音来实现与用户的连接的语音识别装置200。
详细而言,在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面设置有紧固支架180,所述紧固支架180用于将所述语音识别装置200结合于所述前面面板150。所述紧固支架180以从所述面板本体151的后面突出的方式设置,并且可位于所述面板孔152的上侧。并且,所述紧固支架180可配置于所述机构结合部163的下侧。
所述家用电器10还包括:结合于所述紧固支架180和所述语音识别装置200的紧固构件290。作为一例,所述紧固构件290可贯通所述语音识别装置200而紧固于所述紧固支架180。
所述语音识别装置200的上部通过所述支撑凸起212e来结合于所述机构结合部163,并且,以上下方向为基准的所述语音识别装置200的大致中央部可通过所述紧固支架180来紧固于所述前面面板150。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所述语音识别装置200可牢固地支撑于所述前面面板150。
所述语音识别装置200包括:语音部200a,其接收来自用户的语音输入;以及音频部200b,其为了将与家用电器10的运转相关的信息告知用户而输出声音。所述声音可包括电子音或机械音等。
作为一例,所述语音部200a配置于所述语音识别装置200的下部,并且,所述音频部200b可配置于所述语音识别装置200的上部。
所述语音部200a和所述音频部200b可一体地设置于一个本体。详细而言,所述语音识别装置200包括:语音输入装置230,其设置于所述语音部200a;以及声音输出装置250,其设置于所述音频部200b。
所述语音识别装置200还包括:用于装配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和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的主体部210。所述主体部210朝向上下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10的下部,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可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10的上部。
并且,所述紧固构件290紧固于所述语音部200a,所述支撑凸起212e设置于所述音频部200b并结合于所述支撑板160,因此,所述语音部200a和音频部200b可容易支撑于所述前面面板150。
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配置于所述主体部210的以左右方向为基准的中心部,并且,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设置有两个,并可配置于所述主体部210的下部两侧。根据这样的结构,所述语音识别装置200的重心可形成于所述主体部210的中央部。
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的结构的后方立体图,图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的后方部结构的分解图,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的结构的前方立体图,图10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的前方部结构的分解图。
参照图7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200的主体部210包括:下部主体211,设置有语音输入装置230;以及上部主体212,设置有声音输出装置250。所述下部主体211与所述上部主体212可一体地构成。
所述下部主体211包括结合有所述紧固支架180的支架结合部214。在所述支架结合部214形成有从所述下部主体211的前面朝向后方凹陷而成的容纳槽214a。所述紧固支架180可插入于所述容纳槽214a。
所述支架结合部214的后面部包括紧固部214b,其与所述紧固构件290相结合。所述紧固部214b可配置于所述下部主体211的以左右方向为基准的中央部。所述紧固部214b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紧固部214b可在左右方向上进行排列。并且,所述容纳槽214a可位于多个所述紧固部214b的前方。
在所述下部主体211的中央部形成多个空间部217b、218b。多个所述空间部217b、218b可以构成为,从所述下部主体211的后表面朝向前方凹陷。
通过形成多个所述空间部217b、218b来降低所述主体部210的质量,从而能够防止在所述紧固构件290紧固于所述下部主体211时所产生的应力较大地作用于所述下部主体211。并且,能够降低制造下部主体211时所需的材料费用。
多个所述空间部217b、218b包括:第一空间部217b,所述紧固部214b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部217b;以及第二空间部218b,其形成于所述第一空间部217b的下侧。
所述下部主体211还包括朝向横向延伸的横板211a。所述第一空间部217b形成于所述横板211a的上侧,并且,所述第二空间部218b可形成于所述横板211a的下侧。
所述下部主体211还包括:用于补强所述下部主体211的强度的补强筋217a、218a。所述补强筋217a、218a包括从所述横板211a朝向上方延伸的第一补强筋217a。所述第一补强筋217a可配置于多个所述紧固部214b之间。
所述补强筋217a、218a还包括从所述横板211a朝向下方延伸的第二补强筋218a。所述第二补强筋218a可结合于所述下部主体211的下面部。
主体部210位于前面面板150的后面,使得所述紧固支架180插入于所述容纳槽214a,并且,紧固构件290可贯通所述紧固部214b而紧固于所述紧固支架180。
所述主体部210包括装配部213,所述装配部213设置于所述下部主体211的两侧,并且设置有语音输入装置230。所述装配部213可以以从所述下部主体211的侧面朝向侧方突出的方式设置。
所述装配部213包括从所述主体部210的前表面朝向后方凹陷的第一装置安置部213a。在所述第一装置安置部213a可安置有语音输入装置230。并且,所述第一装置安置部213a可配置于所述容纳槽214a的两侧。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包括:第一输入装置230a,其设置于两个装配部213中的任意一个;以及第二输入装置230b,其设置于两个装配部213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输入装置230a和所述第二输入装置230b可具有相同的结构。并且,所述第一输入装置230a位于所述第一面板孔152a的后侧,所述第二输入装置230b可位于所述第二面板孔152b的后侧。所述第一输入装置230a和第二输入装置230b可以设置在相同的高度上。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包括:印刷电路板232,其设置有麦克风233;以及密封构件235,其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232的前面部,并且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接触。作为一例,所述密封构件235可由橡胶材质构成。
在所述印刷电路板232,形成有用于输入经由所述面板孔152而传递而至的语音的麦克风孔232a。作为一例,所述麦克风孔232a可具有圆形形状。并且,在所述印刷电路板232的后表面部,可设置有与所述麦克风孔232a连通并用于收集语音的所述麦克风233。
所述密封构件235可以对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和所述前面面板150之间的空间进行密封,由此,能够防止由家用电器10内部产生的噪音传递到所述麦克风233。
并且,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可通过所述密封构件235紧贴于所述前面面板150,因此,即使在家用电器10运行中产生振动,也能防止在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和前面面板150之间产生碰撞。作为一例,所述密封构件235可由橡胶材质构成。
所述密封构件235可具有多面体形状。作为一例,所述密封构件235可具有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相对较小的正方体形状。并且,在所述密封构件235形成有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面板孔152连通的密封开口部235a。通过在前后方向上贯通所述密封构件235的中央部,来可形成所述密封开口部235a。作为一例,所述密封开口部235a可以是圆形形状。所述密封开口部235a的尺寸可形成为大于所述面板孔152的尺寸。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还包括罩体234,所述罩体234安置于所述装置安置部213a,并且以围绕所述印刷电路板232的后面部的方式配置。并且,所述罩体234可配置成对所述印刷电路板232的侧面部进行支撑。
所述罩体234以与所述麦克风233的后表面接触的方式构成,从而,可以朝向前方对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进行施压。因此,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可容易地紧贴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作为一例,所述罩体234可由橡胶材质构成。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还可包括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232的电缆C。所述电缆C朝向上方延伸,并且,可以与连接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的电缆一同朝向语音识别装置200的上侧延伸。
所述上部主体212可从所述下部主体211朝向上方延伸。用于将所述主体部210结合于所述支撑板160的支撑凸起212e可设置于所述上部主体212的上端部。
所述上部主体212包括:后面部212a,其形成有扬声器孔215;以及两个侧面部212b,其从所述后面部212a的边缘朝向前方延伸。所述扬声器孔215可以通过在与扬声器255对应的位置形成开口来形成。作为一例,所述扬声器孔215形成为圆形的开口部。
通过所述后面部212a和所述两个侧面部212b,来可以定义用于设置声音输出装置250的第二装置安置部212c。所述第二装置安置部212c可被理解为,从所述上部主体212的前表面朝向后方凹陷的空间。在扬声器可容纳于所述第二装置安置部212c这点上,可以将所述第二装置安置部212c称为“扬声器容纳部”。
所述两个侧面部212b还包括对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进行支撑的装置挂钩212d。所述装置挂钩212d可设置有多个。作为一例,多个所述装置挂钩212d中的两个装置挂钩,可配置于两个侧面部212b中的一个侧面部。并且,其余两个装置挂钩可配置于另一侧面部。
所述装置挂钩212d可对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的前面部进行支撑。如下所述,若对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装配于所述上部主体212的过程进行简单说明,则在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朝向后方移动并安置于所述第二装置安置部212c时,位于所述两个侧面部212a和各个侧面部212a的装置挂钩212d可以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发生变形。
并且,若将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安置于所述第二装置安置部212c,则所述两个侧面部212b因复原力而移动到原始位置,并且,多个所述装置挂钩212d可卡在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的前表面。因此,可防止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向前方脱离。
在所述两个侧面部212b可形成有剖开部223,所述剖开部223用于使所述装置挂钩212d容易发生变形。所述剖开部223可以在所述装置挂钩212d的上侧和下侧各形成两个。所述装置挂钩212d可以在两个剖开部223之间朝向左右方向发生变形。
在所述后面部212a形成有一个以上的本体贯通孔216。所述本体贯通孔216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所述本体贯通孔216可形成于与多个所述装置挂钩212d相对应的高度。所述本体贯通孔216可被理解为,在加工所述装置挂钩212d或所述剖开部223的过程中,加工工具能够插入的孔。
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包括:输出装置本体251,其具有扬声器开口部251a;以及扬声器255,其设置于所述扬声器开口部251a,用于输出所设定的声音。所述输出装置本体251以朝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构成,并且,所述扬声器开口部251a可以在前后方向上贯通所述输出装置本体251而形成。所述扬声器255可通过所述扬声器开口部251a暴露于外部。
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还包括凸台支撑部252,所述凸台支撑部252设置于所述输出装置本体251的上部。所述凸台支撑部252与设置于所述上部主体212的凸台221相结合。所述凸台221可以以从所述后面部212a朝向前方突出的方式构成。作为一例,所述凸台支撑部252具有一部分切开的环形形状,并且,可以以围绕所述凸台221的外周面的方式构成。
图11是沿图1的XI-XI’线剖开的剖视图。
参照图11,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家用电器10中,可以在前面面板150的后方设置声音输出装置250。详细而言,支撑板160结合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并且,语音识别装置200的上部主体212结合于所述支撑板160的后表面。
所述支撑板160包括:板部161,所述上部主体212结合所述板部161;板延伸部167,其从所述板部161朝向前方倾斜地延伸;以及凸缘部165,其从所述板延伸部167朝向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可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相接触。
所述板部161和所述板延伸部167具有弯曲的形状,并且,所述板延伸部167和所述凸缘部165具有弯曲的形状。所述板部161和所述板延伸部167可以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朝向后方隔开间隔。并且,所述板部161可以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大致平行地延伸而成。
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支撑于所述板部161,因此,设置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的扬声器255可以配置成从所述前面面板150朝向家用电器的内部方向隔开间隔。
在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凸缘部165的端部进行支撑的板凸起157。作为一例,所述板凸起157可与所述凸缘部165的端部相接触。所述板凸起157可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朝向后方突出。
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包括输出装置本体251,所述输出装置本体251形成用于容纳扬声器255的容纳空间251b,并且,在所述输出装置本体251的后面部形成有,将由所述扬声器255输出的声音朝向后方传递的扬声器开口部251a。所述扬声器开口部251a可与所述容纳空间251b相连通。
所述扬声器开口部251a可以朝向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的后方形成开口。即,所述扬声器开口部251a可以朝向所述第一侧板130和第二侧板140的第一面板凸缘135和第二面板凸缘145形成开口。所述第一面板凸缘135和第二面板凸缘145配置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侧,并且,可以朝向所述扬声器开口部251a的后侧隔开间隔而配置。
所述上部主体212包括配置于所述扬声器开口部251a的后侧的扬声器孔215。所述扬声器开口部251a和所述扬声器孔215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对齐。因此,从所述扬声器255输出的声音可经过所述扬声器开口部251a,并穿过所述扬声器孔215传递到后方。
所述第一侧板130和第二侧板140可起到:通过从所述扬声器255输出的声音来产生回音的回音板的功能。详细而言,所述第一面板凸缘135和第二面板凸缘145位于所述扬声器255的后侧,并且可具有以V字型弯曲的形状。
从所述扬声器255输出的声音与所述第一面板凸缘135或所述第二面板凸缘145的弯曲的部分发生碰撞并反射,并且可以朝向前方传递。在该过程中,所述第一面板凸缘135和第二面板凸缘145可通过声音产生振动,并且形成回音。
并且,向所述第一面板凸缘135和第二面板凸缘145的前方反射的声音,可以经由所述第一面板凸缘135及第二面板凸缘145和所述支撑板160之间的空间、以及所述第一面板凸缘135及第二面板凸缘145和所述前面面板150之间的空间而传递到家用电器10的前方。因此,用户能够识别从所述扬声器255输出的声音。
图12是沿图1的XII-XII’线剖开的剖视图,图1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输入装置的结构的横向剖视图,图1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输入装置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输入装置230可设置于主体部210的下部主体211。
详细而言,在所述下部主体211的两侧可设置有用于装配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的装配部213。所述装配部213从所述下部主体211的前表面朝向后方凹陷,由此可配置成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对置。并且,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尤其是罩体234可安置于所述装配部213的内表面。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位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方。详细而言,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可位于面板孔152的后侧。第一输入装置230a配置于第一面板孔152a的后侧,并且,第二输入装置230b可配置于第二面板孔152b的后侧。
所述第一面板孔152a和第二面板孔152b可以以设定距离S1隔开,以使容易识别用户的语音V1且识别的信息的误差变小。作为一例,所述第一面板孔152a和第二面板孔152b可隔开约3.5~4.5cm。并且,所述第一面板孔152a和第二面板孔152b的直径可在1.5~2.5mm范围形成。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可以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相接触。详细而言,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的罩体234可接触或紧贴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详细而言,所述罩体234包括:罩体本体234a,其以围绕所述麦克风233或所述印刷电路板232的后方的方式配置;以及罩体凸缘234b,其从所述罩体本体234a朝向左右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相接触。所述罩体本体234a也可以围绕所述麦克风233或所述印刷电路板232的侧方。
在所述罩体234的内部空间可设置有印刷电路板232、麦克风233以及密封构件235。尤其是,所述罩体234以围绕所述麦克风233或所述印刷电路板板232的后方的方式配置,并且,可将所述麦克风233和所述印刷电路板板232朝向所述前面面板150侧进行施压。作为一例,所述麦克风233的后表面可安置于所述罩体234的内表面。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的密封构件235可接触或紧贴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在所述密封构件235,形成有与所述面板孔152连通的密封开口部235a。所述面板孔152和所述密封开口部235a可在前后方向上对齐。用户的语音穿过所述面板孔152并经由所述密封开口部235a而传递到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的内部。
在所述印刷电路板232形成有与所述密封开口部235a相连通的麦克风孔232a。所述密封开口部235a和所述麦克风孔232a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对齐。经由所述密封开口部235a而传递到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的内部的用户的语音,可以经由所述麦克风孔232a传递到所述麦克风233。所述麦克风孔232a可以与所述麦克风233相连通。
所述面板孔152、所述密封开口部235a以及所述麦克风孔232a在前后方向上对齐,并且可形成为具有互不相同的尺寸。
详细而言,所述密封开口部235a的直径D2可形成为,大于所述面板孔152的直径D1。并且,所述面板孔152的直径D1可形成为大于所述麦克风孔232a的直径D3。作为一例,所述直径D1可以在1.8mm~2.2mm范围形成,并且,所述直径D2可以在2.4mm~2.6mm范围形成。并且,所述直径D3可以在0.5mm~1.0mm范围形成。
根据这样的结构,当将语音输入装置230设置于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时,即使所述密封构件235的设置位置产生误差,或者在所述密封构件235紧贴于前面面板150的过程中发生变形,也能防止所述密封构件235遮蔽所述面板孔152或所述麦克风孔232a的现象。因此,能够容易确保用于使用户的语音传递到麦克风233的语音传递路径。
图1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与前面面板的结合状态的后视图,图16是沿图15的XVI-XVI’线剖开的剖视图,图17是放大示出图16中的“A”部分的图,图1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分隔壁B的状态的侧视图。
参照图15至图17,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200可结合于前面面板150的后侧。所述语音识别装置200的上部支撑于支撑板160,并且,所述语音识别装置200的的下部可通过紧固构件290来紧固于所述前面面板150。
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可配置成位于语音识别装置200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l1上。即,所述中心线l1可以经过所述上部主体212的第二装置安置部212c的中心,并且可以经过扬声器255的中心。
详细而言,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支撑于支撑板160,并且,可以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朝向后方隔开间隔。通过弯曲板部161、板延伸部167以及凸缘部165来可以构成所述支撑板160。所述凸缘部165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相接触,并且,所述板部161可以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朝向后方隔开设定距离S2。作为一例,所述设定距离S2可以在6mm~7mm范围形成。
由所述设定距离S2所定义的、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和所述板部161之间的空间形成,使从语音输入装置230延伸的电缆C1和从声音输出装置250延伸的电缆C2穿过的电缆通路。
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的后表面、尤其是输出装置本体251的后表面可以从所述支撑板160的板部161朝向后方隔开设定距离S3而配置。作为一例,所述设定距离S3可在1mm~2mm范围形成。
所述家用电器10运行时从家用电器10所产生的振动可传递到所述板部161。因此,在所述输出装置本体251接触于所述板部161的情况下,所述振动传递到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而使扬声器255产生抖动,据此,扬声器255的输出性能可能会下降。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所述输出装置本体251从所述板部161隔开间隔。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可以以上下方向的中心线l1为基准,在语音识别装置200的两侧隔开间隔而配置。
并且,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可配置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的前方和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方。详细而言,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紧贴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并且可配置于所述支撑板160的下侧。
因此,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至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的距离可形成为,小于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至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的距离。换言之,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至麦克风233的距离可形成为,小于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至所述扬声器255的距离。
参照图18,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输入装置230和声音输出装置结合于主体部210,由此能够构成一个本体。
详细而言,语音识别装置200可包括:配置在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和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之间的分隔壁B。所述分隔壁B可包括支撑板160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主体部210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位于所述分隔壁B的前方,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可位于所述分隔壁B的后方。
并且,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位于所述分隔壁B的下部,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可位于所述分隔壁B的上部。并且,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包括两个输入装置230a、230b,所述两个输入装置230a、230b可以在横向上相互隔开间隔而配置。
所述分隔壁B划分出用于输入用户语音的语音输入装置230和用于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装置250,由此能够起到:对从各个装置输入或输出的语音\/声音进行分离的功能。因此,可防止经由所述扬声器255而朝向前面面板150的后方输出的声音直接传递到用于从前面面板150的前方收集语音的麦克风233的现象。
图1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结合有电缆C的状态的图,图20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线束H位于前面面板的后方空间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19和图20,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200包括:电缆C1,其从语音输入装置230延伸;以及固定构件F,其用于对从声音输出装置250延伸的电缆C2进行固定。
在所述语音识别装置200可设置有塑封(molding)部M,所述塑封部M用于使所述电缆C1、C2固定于主体部210。所述电缆C1、C2可通过所述塑封部M固定于上部主体212的电缆空间部212f(参照图9)。所述电缆空间部212f作为从所述上部主体212的下部前面朝向后方凹陷的空间,可形成于所述扬声器255的下侧。
所述语音识别装置200还包括:电缆C1,其从语音输入装置230延伸;以及线束(harness)H,其用于把持从声音输出装置250延伸的电缆C2。所述线束H具有圆筒形状,并且配置成围绕所述电缆C1、C2的外侧,由此能够从外部冲击中保护所述电缆C1、C2。
在所述电缆C1、C2被所述塑封部M塑封后,可延伸至所述线束H的内部。并且,所述线束H从所述语音识别装置200朝向上方延伸,可可安置在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和所述板部161之间的空间。并且,所述线束H通过胶带T附着于所述支撑板160,因此能够防止线束H发生摇动。
图2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
参照图21和图2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200’包括: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重叠(overlap)的位置的语音输入装置230和声音输出装置250。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的详细结构、即与印刷电路板232、麦克风233、罩体234以及密封构件235相关的说明和与所述密封构件235紧贴于前面面板的后表面的结构相关的说明将引用第一实施例中的说明。
并且,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的详细结构、即与具有扬声器开口部251a的输出装置本体251和扬声器255相关的说明将引用第一实施例中的说明。并且,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设置于所述语音识别装置200’的主体部210的上部,这与第一实施例的说明相同。
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可设置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和支撑板160a所形成的空间。所述支撑板160a包括:板部161a,其朝向上下方向延伸;凸缘部165a,其设置于所述板部161a的两侧,并结合于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以及延伸部167a,其从所述板部161a向所述凸缘部165a延伸。
在所述板部161a的前表面设置有装配部213’。并且,在所述装配部213’的两侧可设置有第一输入装置230a和第二输入装置230b。所述装配部213’包括从所述装配部213’的前表面朝向后方凹陷的两个第一装置安置部213a’,并且,所述第一输入装置230a和第二输入装置230b分别可以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装置安置部213a’。
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设置于所述板部161a的后表面。即,所述板部161a可起到:划分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和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的分隔壁的功能。
在所述板部161a形成有分隔壁开口166a。所述装配部213’和主体部210能够通过所述分隔壁开口166a可分离地结合。并且,在所述主体部210结合有声音输出装置250。即,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和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可通过所述分隔壁开口166a来与所述主体部210结合为一体。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改善针对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和声音输出装置250的主体部210的组装性。
经过第一输入装置230a’的前后方向上的第一延伸线l2可形成为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相交。并且,经过第二输入装置230b’的前后方向的第二延伸线l2’可构成为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相交。
尤其是,所述第一延伸线l2可以与所述第一输入装置230a’的麦克风233以及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的扬声器255相交,并且,所述第二延伸线l2’可以与所述第二输入装置230b’的麦克风233和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的扬声器255相交。即,所述第一输入装置230a’的麦克风233和所述扬声器255、以及所述第二输入装置230b’的麦克风233和扬声器255可以以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
并且,经过面板孔152的前后方向上的延伸线l3可构成为,经过第一输入装置230a的以上下方向为基准的中心部、和声音输出装置250的以上下方向为基准的中心部。即,所述第一输入装置230a和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可配置在相同高度。并且,虽然未图示,第二输入装置230b’也可以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配置在相同高度。
即使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和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位于相对较近的距离,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和声音输出装置250被板部161a划分,并且,所述语音输入装置230的接收语音的方向和所述声音输出装置250的输出声音的方向均朝向后方,因此,能够防止语音识别率因语音输入装置230而降低。
图2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参照图2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装置200”包括支撑板160b,所述支撑板160b用于对语音输入装置230和声音输出装置250进行划分。所述支撑板160b包括:沿着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朝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板部161b。作为一例,所述板部161b可以与所述前面面板150的后表面相接触。
所述支撑板160b还包括延伸部167b,所述延伸部167b从所述板部161b的两侧弯曲并延伸而成。所述延伸部167b可以弯曲成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2199.6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KR
国家/省市:KR(韩国)
授权编号:CN209674873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G10L 15/28
专利分类号:G10L15/28;G10L21/0208;G10L15/20
范畴分类:39C;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第一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申请人地址:韩国首尔市
发明人:文圣国;朴秀俊
第一发明人:文圣国
当前权利人:LG电子株式会社
代理人:向勇;崔炳哲
代理机构:72003
代理机构编号: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优先权:KR10-2018-0117141
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